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本报8月6日七版《干部的生活作风事关人心凝聚》一文中有个细节:某装甲团参谋长,因整编调到某旅当副参谋长。他不仅没有因为是“外来户”而受冷遇,反而因在短时间内几次带领部队参加集训、比武,取得突出成绩,获旅党委优先推荐,越过资历更深的干部,被提升为副旅长。这样的用人作风让人敬佩,同时也相信,其用人导向,必然使部队风气更纯洁,人心更凝聚,战斗力更坚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说:“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在一个单位就是风向标。提拔起来的是什么人,后面跟上来的往往就是什么人。用干部,凭能力说话,靠业绩立身,歪门邪道、旁门左道不管用,那么,大家就会注重提高能力素质,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干工作。反之,如果把拉拉扯扯搞关系、吃吃喝喝拢圈子、跑跑要要厚脸皮、咋咋呼呼吹大牛的人提拔起来,那么,一些人就会仿而效之,正可谓:“用一不贤则不贤齐趋”,这样一来,不仅事业难有建树,内部风气也必定甚为污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要使之强大昌盛,就必须不拘一格选贤用能,不仅不看关系、不看亲疏,而且要不惜代价。《战国策》中有个“涓人买骨”的故事。这是燕昭王求贤时,大臣郭隗讲的。昭王有一天问大家:“我怎样才能得到贤才呢?”郭隗说,我先给您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国君出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没买到。这时一位涓人(即侍臣)说,请把这差事交给我办。君王答应了。过了些日子,侍臣回来,买回一匹千里马的骨头,花了500金。昭王十分生气。侍臣说,买匹死了的千里马都肯花500金,何愁活马不来。结果不出一年,昭王便得到了三匹千里马。郭隗继而对昭王说,你要招揽天下贤士,就从我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您都重用,何况更贤能的人,必定不远千里而来。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果然,不几年,乐毅从魏国而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从赵国而来,人才争相奔向燕国,燕国很快经济殷实,军事强大,最终将实力很强的齐国打败。

在这样一个用人氛围下,很难想象昭王的属臣里会有不重事业而跑官要官的,也很难想象做了官而不作为的。干事业不怕艰难,关键在是否得人才。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必强天下。

翻看中国历史,凡是强盛的朝代,无不是人才济济。而这些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无一不靠德能。相反,但凡一个朝代的没落,总是与用人不当、遗贤不用和滥杀贤良有关。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宝贵的资源,

也是最难得最稀缺的资源。真正的人才是不会主动送到不爱才、不惜才者门下的,诸葛亮之所以要刘备三请才出山,就是看刘备是否有用才之诚意。而用对了一批人才,就能建立和维护一个政权,开创一个盛世。美国的空前崛起与其说缘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如说缘于广纳世界人才的制度机制。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财富是全世界的人才为其创造的。

重用贤能,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得,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做得不好,说到底,就是以己为重还是以党的事业为重的问题。若为私念,那就可能谁亲谁近就用谁;若为国家、民族未来着想,必然是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一个领导干部用什么人的问题,实则是党性问题,政治品格问题。鉴于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肩负责任,为国家计、民族计、军队建设发展计,公平公正地把每一个人才用起来,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让所有人才适得其所,发挥所长,为党和军队事业做贡献。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本报8月6日七版《干部的生活作风事关人心凝聚》一文中有个细节:某装甲团参谋长,因整编调到某旅当副参谋长。他不仅没有因为是“外来户”而受冷遇,反而因在短时间内几次带领部队参加集训、比武,取得突出成绩,获旅党委优先推荐,越过资历更深的干部,被提升为副旅长。这样的用人作风让人敬佩,同时也相信,其用人导向,必然使部队风气更纯洁,人心更凝聚,战斗力更坚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说:“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在一个单位就是风向标。提拔起来的是什么人,后面跟上来的往往就是什么人。用干部,凭能力说话,靠业绩立身,歪门邪道、旁门左道不管用,那么,大家就会注重提高能力素质,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干工作。反之,如果把拉拉扯扯搞关系、吃吃喝喝拢圈子、跑跑要要厚脸皮、咋咋呼呼吹大牛的人提拔起来,那么,一些人就会仿而效之,正可谓:“用一不贤则不贤齐趋”,这样一来,不仅事业难有建树,内部风气也必定甚为污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要使之强大昌盛,就必须不拘一格选贤用能,不仅不看关系、不看亲疏,而且要不惜代价。《战国策》中有个“涓人买骨”的故事。这是燕昭王求贤时,大臣郭隗讲的。昭王有一天问大家:“我怎样才能得到贤才呢?”郭隗说,我先给您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国君出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没买到。这时一位涓人(即侍臣)说,请把这差事交给我办。君王答应了。过了些日子,侍臣回来,买回一匹千里马的骨头,花了500金。昭王十分生气。侍臣说,买匹死了的千里马都肯花500金,何愁活马不来。结果不出一年,昭王便得到了三匹千里马。郭隗继而对昭王说,你要招揽天下贤士,就从我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您都重用,何况更贤能的人,必定不远千里而来。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果然,不几年,乐毅从魏国而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从赵国而来,人才争相奔向燕国,燕国很快经济殷实,军事强大,最终将实力很强的齐国打败。

在这样一个用人氛围下,很难想象昭王的属臣里会有不重事业而跑官要官的,也很难想象做了官而不作为的。干事业不怕艰难,关键在是否得人才。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必强天下。

翻看中国历史,凡是强盛的朝代,无不是人才济济。而这些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无一不靠德能。相反,但凡一个朝代的没落,总是与用人不当、遗贤不用和滥杀贤良有关。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宝贵的资源,

也是最难得最稀缺的资源。真正的人才是不会主动送到不爱才、不惜才者门下的,诸葛亮之所以要刘备三请才出山,就是看刘备是否有用才之诚意。而用对了一批人才,就能建立和维护一个政权,开创一个盛世。美国的空前崛起与其说缘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如说缘于广纳世界人才的制度机制。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财富是全世界的人才为其创造的。

重用贤能,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得,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做得不好,说到底,就是以己为重还是以党的事业为重的问题。若为私念,那就可能谁亲谁近就用谁;若为国家、民族未来着想,必然是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一个领导干部用什么人的问题,实则是党性问题,政治品格问题。鉴于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肩负责任,为国家计、民族计、军队建设发展计,公平公正地把每一个人才用起来,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让所有人才适得其所,发挥所长,为党和军队事业做贡献。


相关文章

  • 对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实践路径的思考
  • ? [本期杂志] 编者按日前,成都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研讨会.会议围绕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大意 ...查看


  • 兰亭集序翻译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查看


  • 最新:公务员改革让基层不再底层
  • 黑龙江中公教育: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60多万人,还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厅局级干部有5万多人,省部级干部大 ...查看


  • 用好制度选好干部
  • 2014年1月20日 11:11   中国纪检监察报    李克济 "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干部学历档案不得涂改造假,干部岗位设置禁止因人定条件--中央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查看


  • 好干部要做到"四个坚持"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可见要成长为一个好干部 ...查看


  •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要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quo ...查看


  • 用新理念引领龙江振兴发展4.28
  • 用新理念引领龙江振兴发展 黑龙江日报4月28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更好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提供了思想遵循.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端正发展理念,优化发展环境,激 ...查看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
  • 2014年 ∙ 6月9日 习近平: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 ...查看


  • 三个不吃亏
  • 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 "三个不吃亏"构建了科学的选人用人体系,匡正了用人风气,优化了政治生态,促进了事业发展,已成为引导干部提升素质.踏实干事.凭德才凭实绩进步的从政文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三个不吃亏&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