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认识元、角、分的新知识。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元、角、分 ,会读、写小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尺子、钢笔等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开学的时候笑笑到商店买了一些自己心爱的玩具,我们一同看看都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文具呢?分别是多少钱呢?

铅笔0.50元 尺字1.06元 笔记本3.50元 水彩笔16.85元 钢笔8.00元 二、 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看看每种文具的标价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议议各种文具标价的读法,试着读一读。

2、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说说各种文具的标价。

笔记本()元()角 尺子()元()角 铅笔()角 水彩笔()元()角 钢笔()元 3、教师指导认识小数

像3.50 1.06 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4、小数的读法 (1)13 读作:一点三 (2)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读 5、小数与正数的比较

(1) 分别举出正数的一些例子和小数的一些例子

(2) 说说正数与小数的区别。

6、试一试(认读人民币,并练习用小数表示出来) 5元4角1分 12元5角 2元0角4分 元 元 7、练一练

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2题:拿出自己的语文、数学及其他科目的书,自己统计教科书的价格,并填写在表格里,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统计结果。 3题:组数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拼出不同的价格写数,或给出小数来拼人民币,看谁完成的最好。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学了,笑笑去买铅笔盒,他分别到三家文具店看了看铅笔盒的 价钱,不知道哪个店的便宜,请你们帮帮他。 二、探究新知

1、 观察文具盒的价钱,并读一读标价。 2、 解决到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1)比较4.9和5.1元两者的大小。

(2)在小组内说说想法,交流各自比的方法。

3、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问题,互相提出问题,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4、试一试

1题:观察题中哪边的人民币多,填上合适的符号。 2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 学生独立尝试比较数的大小

(2) 同桌互相纠正,说说比较的方法,再找找错误的原因。 5、练一练

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拣其中的1、2道题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2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题 :(1)学生观察各文具店毛巾和牙刷的价钱。

(2)指名学生说说哪个文具店的便宜。 (3)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1) 学生自己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2) 小组向全班发布商品信息,哪种商品到哪家商店买便宜。 教学反思:

“买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6—7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计算小数的不进位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行一些实际的估算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交流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淘气在书店碰到了一个问题,很想有人能帮助他:

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 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二、试一试

你们能想出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再进行集体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重点解决竖式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小数加法计算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哪本书便宜,便宜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相应的减法竖式,说说列的方法。

1、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完成试一试3题) 2、 碰碰队:相碰的两个数相加、相减。 三、练一练

1、 先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进行练习,比比谁完成的好。 2、 用竖式完成各题,说说部分题的方法。 3、 森林医生

仔细找出竖式中存在的问题,说说错误的原因与同伴交流,并把它修改过来。

4、 实际应用

(1)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前两问,说说计算的方法

(2)第3问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然后在进行练习,并检查自己的 基本步骤。 (3)同桌互相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比比谁的问题多、谁的计算准。 四、本课小结、反思。

“寄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9页。

教学目标:1、能独立计算小数加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估算的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中进位、退位的算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山区的学生贫穷上不起学,笑笑听到以后就号召全班学生向山区学生捐书,全班学生共捐两捆书。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4元,请同学们帮笑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利用投影仪观察图画。

(1)算一下邮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2)计算学生先自己探索独立解决邮费共需要多少元? (3)交流说说小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提问:再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 试一试。

1、 2让学生独立解题,提醒学生必须注意那些问题。 四、 练一练。

1、 第一题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下面练习。 2、 第二题森林医生。

(1) 学生独立找出错误的原因,在全班交流。 (2)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改正错误。 3、(1)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构思解法。

(2)交流说说解题方法。 (3)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观察。

4、第四题,学生读题,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5、(1)第五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题中的4各小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看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怎样计算。 6、小结:略。

教学反思:

“森林旅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0—1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应用 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与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游戏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同桌之间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

3、“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4、“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对方则扣1分。

5、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说服对方,则服务员可加1分,对方扣1分。

6、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称号。 二、游戏:购物。

三、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可以从身高、体重等方面找。

展示并汇报交流自家水费与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2—16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民间剪纸的艺术,再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指出特征。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民间的剪纸。

2、学生欣赏剪纸艺术,感知对称图形

3、折一折,剪一剪,认识对称图形。 4、猜一猜、剪一剪。 5、看一看、说一说。 6、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7、找一找,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二、巩固应用: 1、试一试,第一题。 2、创作对称图形。 3、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4、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 一、 练一练

1、 指导完成第一题。 2、 在点子图上画对称图形。 3、 摆对称图形 二、 画一画 三、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7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现象的一些特征和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感觉。 教学重难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

教具: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大家照过镜子吧!我们每天是不是都要照镜子,我们有没有发现镜子中也有数学问题。

2、打开教材17页找到试一试的第一幅图,看看机灵狗在干什么,说什么? 3、教师提问:机灵狗在镜子中看到的时间是几点,对不对?

4、小组合作,验证结果,体验镜子中存在的学问。(镜子内外,左右错位)。 5、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澄清机灵狗所犯错误的原因。 二、拓展练习 1、试一试的2、3题。 2、练一连 三、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示。 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8—2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的 区别这两种直观的 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直观的 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方格纸 钟表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 观察 合作交流 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说一说

1、判断物体的旋转与平移。

2、寻找生活中存在的 旋转和 平移运动

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在进行小组交流,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三、做一做

小组合作,让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对这两种运动都有充分的感知。 四、试一试

1、移一移,说一说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平移过程,再展开交流,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到: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2、填一填。

让学生再次体验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3、画一画

小组讨论,再独立完成。

五、练一练 完成第21页的1、2、3,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再互帮互助展开学习。 (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画的 正确,更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画图的步骤是否科学合理。) 六、数学游戏 1、猜一猜我在哪儿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理解游戏规则。 2、猫捉游戏

两人合作,亲自操作。 教学反思: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搜集设计图案的过程,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平移、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方格纸 图片 尺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 观察 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出示图形,让学生互相欣赏图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图案美不美,并说一说它们的构成。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哪图是有哪个图形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让学生在班内交流个别图案的构成。

2、哪图是对称。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怎样用对称方法制作图案,并把方法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实践过程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2、继续画下去,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画下去,并进行展示。 3、练一练

(1)、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2)、设计图案。

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绘制图案,然后在班内展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利用附页2中的图4,同桌交流设计方案,先画一个草图,再加以说明。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和不同的想法吗? 五、实践活动

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进行交流。 2、剪自己喜欢的图形,绘制图案。

六、做一做

(1)、制作“雪花”。进行作品展示。 (2)、做一做。先按照步骤做一做,再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乘法(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4—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方法,找出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因数是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教具学具:卡片 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 观察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出示写有口算题的小黑板,激励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言语口述计算方法(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的变化。)

小组合作,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2、试一试

每箱24瓶,10箱有多少瓶?20、30箱有多少瓶?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个别题目在班内进行交流。 3、练一练 1题 填表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答案,小组讨论:乘数、乘数与积之间的关

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题 填一填

先让个别学生说一说这类题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写得多,并进行交流。 三、加强训练

3题:10盘能装多少个鸡蛋?……

4题: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这两道题,先让学生观察图,了解数学信息,再独立完成,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5题:脱式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说一说括号的作用。 四、小结

你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有哪些困惑的地方?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要求? 教学反思:

《住新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6—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 法,经历估算并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新到一批书,要放到书架上,同学们帮忙去了,发现了不少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感知问题情境,选择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情境图,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鼓放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个书架上能放多少本书呢?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师:好,先让我们估算一下书架上到底能放多少本书?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师巡堂帮助个别学生。估计学生列式没有问题,把繁体重点放在算法的探讨与交流上) 算式为:14*12=?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过大家想办法估算一下这算式结果的范围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聆听各小组的想法,再组织交流) 生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大于140. 生2: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结果大约为150。

(引导学生关注以上不同的估算过程 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150本书吗?” ( 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体会到解决这个问题公靠估算还是不行的,还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师:每个人都独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计算:14*12=?

(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师:为了便于以后能快速计算多位数乘多位数,我们必须掌握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师板演竖式计算方法) 2、反馈强化:

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第2、3小题用竖式计算,并交流。 三、当堂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直接口算。

《 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8—2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能进行估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参加了“学科学”夏令营活动,在少年宫三楼教室听专家做报告,他坐在最后一个座位是第21排26号,那天一共有500名喾到场,请同学们算一算,大教室的座位够吗? 二、探究新知:

认真审视问题情境 ,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请同学们独立列出算式:21*26=?

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过对这个算式,大家可以先估算它的计算结果的范围是多少呢?

(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然后全班交流。) 生1:把算式中的21看成20,20*26=520,结果应该大于500。 生2:把算式中的26看成30,21*30=630,结果应该大于500。 生3:20*30=600,结果应该大于500。

(学生可以对这三种不同的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进行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师:根据以上三种结果,判断“大教室的座位够吗?”(够了)

师: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迷航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交流后,与教材的三种算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教师重点讲解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试一试计算:24*28= 35*42=

(学生计算,同桌订正)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口算小黑板的口算题。

2、竖式计算(教材32页 的2题)注意进位问题 3、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32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反思估算的过程,提出质疑。你对教师还有什么要求?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0—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有些计算进行估算。 2、经历与他人合作的,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思维,探究等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练习。 教具、学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小黑板)

2、选数填空(教材33页2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如:去掉题中各数的0,再进行填数。 二、课堂练习:

(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一第3题,提醒学生注意时与分的单位换算。

2、完成第4至6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订正教师个别指导。) (二)估算练习:

1、判断对错(练习一第7题)(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判断) 2、估计语文书一页有多少字?算一算.

(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交流)

可先估计每一行有多少字,再估计一页有多少行,最估计一页有多少字。 (三)解决稍有难度的实际问题,(练习一的第9、11、13、15题)

1、第9题,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境,但没有(1)(2)小题,你会解决吗?

2、第11、13、1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三、拓展练习:

光华小区新建了15栋楼房,每栋6层,每层8户,这个小区可容纳多少户人家?

(小组合作解决:可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小结:

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不足? 五、作业:第8、12题。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3—3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你学会了什么看图说一说

1、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 2、利用图中的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决。 3、在小组内互样提问,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1、我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3、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练一练

第1题:出示口算卡让学生口算

第2题、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第4题、第5题:留作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了解和评估学生个体对本单元解决问题目标的达标程度。 教学反思:

“旅游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 2、鼓励学生依靠小组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发(创设情境)

1、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去旅游。晚上21:30时从北京出发,第二天早晨7:00到大连,共经过了几小时?(学生口答)

2、火车每时行103千米,已经行了8时,从北京到大连还需要多长时间?从北京到大连约多少千米? 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二、租房

1、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讨论:怎么租房最合算?

①小组交流租房方案;②通过计算比较,找出最合算的方案。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三、游览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快餐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7--38页。

教学目标:学会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学会用小数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小黑板

① 同学们请看小黑板上的菜谱,爸爸、妈妈带你去快餐店想

吃什么,共花多少钱?把你的设计方案与同伴说一说。

二、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计划

1、同学们,星期天我们班到河东机场春游,请你们设计一个旅游

计划,看那一组设计的计划最受全班同学欢迎。

学生设计春游计划,教师巡视引导。

2、填一填、画一画

① 游览的景点:

② 出发时间: 回来时间: 乘车所需时间: 共需时间:

③ 画出旅游路线示意图(教师引导)

④ 估计费用,填写下表

教学反思

“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情分析:

教学具准备:两个正方形纸,一大一小

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认识物体表面

1.摸一摸

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双手,摸一下你们的课本和桌子的表面。

2.比一比

你们说,课本和桌子这两个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桌子)

再来找一找,你们身边有没有比课本的面小的物体?(练习本,铅笔

盒……注意要说清楚立体图形的哪个面比哪个面小)

老师拿了两个正方形,我们来比一比,哪个正方形的面大?这些都是

我们靠观察就可以看出来的对不对?(板书:观察比较)

3.引入

物体或者是图形的表面可真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用来说明物体长短的叫什么?(长度),那么你们知道用来说明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大小的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知识

——面积(板书)

二、认识面积的含义

1.定义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个

别说,集体说,读定义)

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哪里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

拿出剪下来的两张纸,先估计一下,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动手

做,小组活动,用什么方法知道面积的大小?

3.小组汇报

上台汇报,上来的小组说得出的结果,还有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

(取名称,有割补法,折叠法,数格法……)

(数格法中,得出在格子相同的情况下,格子多的面积就大)

三、图案设计比赛

师:我们来做个比赛好吗?这个比赛叫做“图案设计比赛”,比赛的要

求是:设计3个你喜欢的图案,画在书上的方格里,要求它们的面积

都要等于7个方格。(教师观察学生的设计情况,把好的设计展示出

来并给予表扬)

四、练一练

1.习题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什么?(虽然形状不一

样,但是格子数相同,所以一样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在面积大,哪个图形在面积小。(用直观的方法可

以看出图形面积在大小)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个图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是怎么知道的,把小组同学中认为说得最好的请

上来,告诉大家他的方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注意不满一格

的情况)

作业:你能用小方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回去设计给

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2—4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

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

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及电脑教

学课件。

学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

人一张统一大小的邮票

(一)导入面积单位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邮票,你喜欢邮票上的图案吗?

你知道这张邮票的面积有多大吗?请同学们在邮票的背面画上格子,

再数一数这张邮票的面积是几个格子。

(让学生自由地在邮票背面画格子。学生根据自己画格子的情况

汇报自己的邮票面积是几个格子。)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的邮票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有的同学的格子多,有的同学的格子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因为每个人画的格子大小不同,因此

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只有格子的大小相同时才能

根据格子的多少判断面积的大小。)

师: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

教学过程:

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二)认识面积单位

(让学生试说自己知道的面积单位,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说说这个

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并测量它的边长。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厘米2,

或者1cm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

1平方厘米?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列举生

活中1平方厘米的面积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列举的时候

要注意让学生把面积单位同长度单位和体积单位区分开来。)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邮票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4)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测量较小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选择身边一个较小的物体测量它一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平方厘米。在学生露出为难神色或提出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指出:“测

量课桌面这样较大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不是很方便,下面我们一起来

认识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分米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

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如果学生能说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教师

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写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用双手的手指比一比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

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4)测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师:如果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好不好?测量更大的

面积可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米

(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通过

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平方米。)

(1)思考题

A.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书写?

B.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

C.测量哪些面积时可以用平方米做单位?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除举例说

明外,还可以用几个小朋友拉手或几个小朋友站立等表演的方式让学

生在活动中体会1平方米有多大。)

(3)估计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

1、完成练一练1、2题。

2. 完成练一练3题。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用1cm2的面积单位

量一量。

教学反思 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面积单位:

“摆一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5—46页。

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教学具准备: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

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

2.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

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

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悟理

1.估计“卡片”的面积

(出示“神奇宝贝”卡片)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

少?

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

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

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

视指导)

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你实际测量出来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方法: 我用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 我是用1 cm2的小正方形摆的。

教学过程:

我是用尺量的。

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答案和我们用小正方形摆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看来用长乘以宽计算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4.举例验证,探索方法

5.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通过刚才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6.尝试运用

我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也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来口答几个图形的面积。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想一想,算一算

长方形、正方形是很常见的图形,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足球场是一个什么图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足球场的面积呢?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正方形、长方形是常见的图形,同学们想不想测量一下我们身边的长方形的面积呢? 就测量这个信封吧,测量前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这个信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四)总结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能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吗?

2.游戏:比比谁的眼力好。

你们还想不想再测量其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游戏,这个小游戏的名称是比比谁的眼力好。这个游戏可以在课间与同学一起做,也可以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先选择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然后两人都估计它的面积,再量一量,算一算,

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谁的眼力就好,你经常这样去试,你的眼力会越来越好。 教学反思

“铺 地 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7—4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1、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2、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能说一说我们最近都学了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注意学生在发言时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前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出示P50场景图)

请一名同学复述一下题意。同学们请你们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块方砖呢?又需要如何计算呢?(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思考:1平方分米里面有( )平方厘米。

我们可以运用以前使用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1平方分米里面能有多少平方厘米。最后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那么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米= ( )平方厘米

进行几道面积换算的练习题

同学们面积的知识掌握的都挺好,这回老师得出一个“高难度”的题了(出示P51场景图)提问:

1、图中3公顷是一个什么单位?(允许同学讨论)

2、当同学一致认为公顷是面积单位以后问:1公顷到底有多大?(引发学生的讨论)

3、最后给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4、讨论是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大还是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大 1平方千米=( )公顷

5、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呢?

三、巩固练习

1、P51-1由学生自己完成

2、P51-2学生念题以后自己完成

3、P51-3

教学反思

“练 习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9—50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并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鼓励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估测并准确计算给定的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估测图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16分米长的小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用手比画一下。 2、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公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举例子说一说或用手比画一下。

3、52页第1题,选适当的单位填空。(可适当增加)如:

(1)小刚的身高约145( ) (2)学校操场的面积约5000( ) (3)课桌桌面的面积约24( ) (4)一块玉米田的面积约2( ) (5)学校操场的跑道长400( ) (6)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7)钢笔长14( ) 大树高14( )。

二、复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52页第2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53页第6题。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有多少块地砖的方法)

(2+4+6+8)×2+9=49(块)

5×2+1+49=60(块) 答:一共铺了60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5分米,这个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5×5×60=1500(平方分米) 1500平方分米=15平方米

答:这个客厅的面积有15平方米。 3、53页第7题。

(1)绿化面积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将4块绿地拼成一个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绿化面积。

长:38-2=36米 宽:26-2=24米 面积:36×24=864平

方米

(2)铺路共需多少块水泥砖?(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绿化面积,就是道路的面积。 大长方形的面积:26×38=988平方米 道路面积:988-864=124平方米

每块水泥砖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铺面积是124平方米的道路共需124块水泥砖。

4、52页第3题。面积是4cm 2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 cm。 12÷2=6 6×6=36(个)

答:可以剪成36个小正方形。 5、52页第4题,此题的答案不唯一。

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就是铁丝的长。即16分米,也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为16分米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8分米。 长:7分米、(6、5 ) 宽:1分米、(2、3) 面积:7×1=7dm2 ; 6×2=12 dm2 ; 5×3=15 dm2

6、52页第5题。看中国地图,估测哪个省或自治区的面积最大? 三、布置作业: 1、 2、

53页小调查。 53页第8题。

教学反思

“数学游戏、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1—52页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与周长的意义。

2、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的周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的

数学事实。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画出多种形状不同的图形。 (2)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画一画,设计图案,铺满整个长方形。 课前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数学游戏:

在方格纸上能够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你能画出几种?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画一画,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二、实践活动: 1、55页实践活动: (1)计算这个厨房的面积。

方案一的地砖的面积是:2×2=4平方分米。 这个厨房的面积是:4×90=360平方分米 (2)第二种设计需要多少块地砖? 方案二的地砖的面积是:3×2=6平方分米 需要用地砖的数量是:360÷6=60(块) (3)哪种设计比较便宜? 方案一:5×90=450元

方案二:7×60=420元 第二种设计便宜。 2、练习:

(1)一块长方形的萝卜地,长15米,宽6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萝卜18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多少千克?

(2)小明的房间要铺复合地板,一张复合地板长40厘米,宽6厘米,一共铺了500张,小明的房间的面积约多少平方米? 三、画一画:

(1)学生自己试着画。通过画图,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铺满整个长方形。但并不是随便什么形状的图形都能铺满整个长方形。

(2)自己设计图案,使它们能够铺满这个长方形,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作业: 1、填空:

7米=( )分米=( )厘米 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8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0厘米=( )分米=( )米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它的边长是6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教学反思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3—55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得简单意义。能认、读、写简单得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的分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得简单意义。能认、读、写简单得分数。 会表示简的分数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硬纸 色笔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每个人吃到苹果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一半。 二、探究新知

学生展开讨论,小组交流,发挥想象,大胆创设表示“一半”的方法,体会分数表示的优越性。

涂一涂,体会(通过观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这个分数可以表示很多数,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 1、折一折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分,分别涂出各块,并练习用分数表示出来。

结论:象刚才的那些数都叫做分数 教师板演并介绍分数的各个组成部分。 说一说

看图认识分数,并说说各自的含义。 2、巩固练习

用分数表示图种的涂色部分。 按分数进行涂色。 判断对错。 看图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分一分(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6—57页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集体交流 教具学具:硬纸 色笔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分数。

2、 我们学校有7个班级,我们班占了几分之几? 二、 探究新知

1、 引导学生将附页2中 的正方形进行涂色,再说说各种颜色

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 将正方形剪成小格, 说说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体会整体1。 3、 有6个珠子(3个黄色、2个绿色、1个红色),他们各占珠

子的几分之几?

三、 拓展应用

试一试

1、 说说一共有几只蝴蝶?

2、 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3、 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4、 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表示? 练一练

1、 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个体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2、 按分数圈一圈。

3、 拿的铅笔一样多吗?体会整体的不同。 四、 总结 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8—59页

教学目标: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

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集体交流

教具学具:长方形纸条2个、画有圆形的长方形纸条2个、画有正六

边形的长方形纸条2个。

学情分析: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乐于动手操作在活动

中学习知识,平时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早餐时小明的妈妈拿来了一块饼,把它平均分成4份,妈妈吃了其中的一份,小明吃了两份,他们分别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谁吃的比较多呢?

2、板书课题:比一比。 二、探究活动

(一)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 请同学们拿出画有圆形的一个长方形纸条代替这块饼,用涂色

的办法同桌分别表示出妈妈(左边同学)和小明(右边同学)吃的份数,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再比一比谁吃的多。后交流自己是如何比较的。

2、 请同学们拿出画有正六边形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6份,同桌

分别涂上颜色(份数自己定),再与同桌比较大小。后在全班内交流。

3、 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把它平均分成8份,把其中的几份涂上颜

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让两名同学比较自己表示分数的大小。 4、 讨论:

(1) 我们比较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母相同) (2) 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有什么规律?(板

书: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5、练习。

4/7○1/7 3/6○4/6 2/5○5/5 (二)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现在有两个分数1/2和1/4它们为比谁大争的面红耳赤,请同学们帮它们比比大小。拿出一个画有圆形的长方形纸条,同桌分别涂出1/2和1/4,再进行比较。后在全班交流。

2、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小于10份),涂出其中的1份,在4人小组内比一比大小,讨论是怎样比的。后在全班内交流。 3、讨论:

(1)我们比较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子都是1) (2)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有什么规律?(板书: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练习。

1/3○1/5 1/8○1/9 2/5○2/7 三、拓展应用

1、 按分数涂色,比较大小,并说说比较的方法。(教材59页“练

一练第1题。)

2、 涂出长方形的四分之一。(注意要平均分)(教材59页“练一练

第1题。)

3、 怎样将大小不同的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组织学生用纸

代替,并实际练习分一分)(教材59页“练一练第1题。) 四、数学游戏:我说你拿。(小组内完成)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整理与复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66—68页。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巩固掌握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面积的计算,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你学会了什么。

认真观察图说一说这些图让你想起了哪些学过的知识。并提出数学问题,一起探究解决。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我的成长足迹。

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最好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也可以让他人或教师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课堂练习(教材67—68页)。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独立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在观察中了解、评估每一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五、 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猜一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73—7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到数学实验的意义与作用。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

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不好?(依次出示教材中提供的转盘图片。)

1.猜一猜: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2.说一说:猜测的理由是什么?

(利用猜一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识储备的条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二)新课

1.活动一:抛纸杯

(1)猜一猜

师:1个纸杯扔到空中,落地后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 (杯口着地、杯底着地、杯身着地。)

师:哪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呢?(随意猜测。)

(2)试一试

每人抛10次,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杯口着地 杯底着地 杯身着地

(小组4人把抛的结果统计在一起,算一算每一种结果分别是多少次,全班汇报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并说一说根据试验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1个杯子抛到空中落地后有三种可能,杯身着地的可能性大。)

2.活动二:摸球

(1)猜一猜

2个白球1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2种:白、黄)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是什么?

2个白球1个黄球3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3种:白、黄、红)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

能性小?理由呢?

2个白球2个黄球,任意摸2个球,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3种:黄黄、白白、黄白)摸到哪一种结果的可能性大?

(学生随意猜测,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

师:我们一起来实际摸一摸,看看谁猜得对。

(2)试一试

4人一组进行摸球试验,每人摸5次,每次摸2个,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黄黄 白白 黄白

全班汇报,把所有数据加在一起,看一看哪种结果出现的次数多。 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摸到黄白的可能性大。)

(三)作业:猜测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的结果,在家长监督下试验 教学反思: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75—7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

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②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3+2+1=6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教学反思:

“总复习 数与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77—8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小数与分数。

2、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3、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4、认识时、分、秒、千克、克、吨与年、月、日等常见的量。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两步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总复习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年来我们认识了那些数,学习了那些运算,解决了那些简单问题。今天,我们将学过的数与计算进行总复习。 学生回想交流学过的数与计算。

二、解决问题,整体复习。

第一题:读数写数。

指名学生读,写后交流。

第二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学生先估算再进行选择。

第三题:找规律填数。

学生找到规律交流后再进行填写。

第四题:在○里填上“﹥”“﹤”或“﹦”。

引导学生先观察,在思考,然后填。

第五题: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引导学生看图交流信息后再要求学生填写。

第六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小组交流。

第七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第八题:学生观察情景图,结合图直观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 第九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身高、体重、自家的电话号码等。

第十题: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第十一题:让学生先观察动物的重量、船的载重量,再用线连一连。 第十二题:学生先看饮料和点心的价格,选择饮料和点心总价不能超过4 元。第十三题:让学生先量一量100张纸约厚( )厘米,10步大约走( )米, 再估算。

第十四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

第十五题:要求学生观察门票的价格,再估算。

第十六题: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

第十七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第十八题: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

第十九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第二十题:让学生明白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完扫地、擦家具两件事,最后晾衣服。

第二十一题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

第二十二题:让同桌在游戏中完成。

教学反思: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4—8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2、认识角、直角、锐角与钝角。

3、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

4、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会辨认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图。

6、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等。

教学重难点:

并能运用公式进行周长、面积计算。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教学挂图、小黑板、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

1、出示4个小正方体,搭一搭,让学生说一说从下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到的图形,并说出自己是怎样观察的。

2、完成84页第1题“连一连”。

指导学生说出照相机分别照到小熊的哪个面。(①左侧面②正面③右侧面)

3、完成85页第7题“用4个正方体搭一搭,看一看,并填上编号”。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指导学生分清①--⑥图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怎样的图形。

4、完成86页第8题“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小木块。”

指导学生判断被压着的或遮住的小木块的个数,以便正确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二、认识角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过角,你知道什么是角吗?角可以分为哪几类?你是怎样分的?

2、完成84页第2题“中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角是锐角、直角、钝角。

(1)先独立用红笔标出角,后同桌评价谁标的多、准确。

(2)判断自己标出的角各是什么角,后在全班交流。

三、周长、面积等

1、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如何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如何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3、完成84页第3题“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各用在什么地方。知道哪些面积单位,怎样用。

(2)独立完成本题,后在全班交流。

4、完成8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85页么5题。

(1)指导学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先算客厅的面积,再算铺满客厅这两种方砖各需要多少块,后算这两种方砖各需要多少钱,并比较出哪种方砖便宜。)

(2)小组内讨论完成题目,后在全班内交流。

6、完成85页第6题。

(1)花坛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评价。

(2)小路的面积先在全班内讨论出计算方法,后独立完成。

方法一:将小路分成四个小长方形来计算出其总面积:(20+1+1)×1×2+(15+1+1)×1×2=74(米2)。

方法二: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花坛的面积:(20+1+1)×(15+1+1)-300=74(米2)。

四、辨认方向

1、你知道哪些方向?你是怎样辨认这些方向的?(实际与图上方向)

2、完成86页第9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5路公交是怎样走的?

(2)独立完成本题,后小组内交流。

3、完成87页第1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

五、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

1、举例说明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

2、完成87页第10题。

先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3、完成87页第12题。

4、完成88页第13题。

先让学生说说在画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时要注意些什么?再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总复习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8—90页

【复习目标】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推断。

2、再次经历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某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作出推测和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复习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做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

1 小黑板:习题1-5

2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色子,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另一个口袋装有8个红球、2个黄球。)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今天我们来把学到的统计和可能性的一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人的眼睛重要吗?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眼睛的重要性吗?对,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眼睛,可是身边的同学总有不注意保护自己眼睛的,下面请看我这里是一份关于患近视眼的资料。

三、复习统计相关内容

1、小黑板出示第1题:光明小学2002年一至六年级近视情况统计表。(略) ①、从表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患近视人数最多吗?为了更清楚的表示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②、展示学生作业,并谈谈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③、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或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什么?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第2题:三(1)班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单。(略)

①、我们应该怎样来整理这些数据呢?小组交流。

②、小组汇报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分组——画“ 正”字记录数据——绘制

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分析。)

③、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和回答后面的问题。 ④、交流讨论:在整理数据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要注意什么?在绘制统计表的时候呢?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呢?在分析的时候我们用到了那些知识?

3、 出示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在这个题目中你复习了什么知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求平均数)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四、复习可能性相关的内容

1、 抛色子游戏

①、猜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跟“可能性”有关的事情,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色子,现在如果把这个色子抛向桌面,(抛小正方体)朝上的数字可能是几呢?那么这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猜猜,如果抛20次,1朝上可能有多少次?2呢?3呢?那1、2、3向上的可能性到底是怎样的呢?

②、验证:下面就请大家按照每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抛,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共抛20次。开始!(出现统计表并放音乐)

③、交流验证结果: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谁来说说1、2、3朝上的次数怎样?那这说明了1、2、3这三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怎样的?(指多名学生回答)

④、结论:经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抛到1、2、3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不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2、摸球游戏:

①、学生猜测:在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在8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大?

②、学生操作验证

③、交流验证结果

④、结论:哪种多,可能性就大。

五、全课小结:从以上的学习中你复习到了什么知识?

1、数据记录的方法:画“正”字。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学会了根据统计图表分析问题。

4、关于可能性的判断。

六、布置作业:

做抛硬币游戏,并研究,抛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是怎样的?

“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91—92页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2、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总复习就是要看一看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与反思。

4、要求学生反思“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总复习课是把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本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还感到困难等,把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困难和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册知识

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数学课,我们不学新知识,而是把整本书上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总复习)想一想,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在学生的交流回答中完成 51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认识元、角、分的新知识。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元、角、分 ,会读、写小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尺子、钢笔等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开学的时候笑笑到商店买了一些自己心爱的玩具,我们一同看看都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文具呢?分别是多少钱呢?

铅笔0.50元 尺字1.06元 笔记本3.50元 水彩笔16.85元 钢笔8.00元 二、 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看看每种文具的标价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议议各种文具标价的读法,试着读一读。

2、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说说各种文具的标价。

笔记本()元()角 尺子()元()角 铅笔()角 水彩笔()元()角 钢笔()元 3、教师指导认识小数

像3.50 1.06 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4、小数的读法 (1)13 读作:一点三 (2)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读 5、小数与正数的比较

(1) 分别举出正数的一些例子和小数的一些例子

(2) 说说正数与小数的区别。

6、试一试(认读人民币,并练习用小数表示出来) 5元4角1分 12元5角 2元0角4分 元 元 7、练一练

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2题:拿出自己的语文、数学及其他科目的书,自己统计教科书的价格,并填写在表格里,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统计结果。 3题:组数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拼出不同的价格写数,或给出小数来拼人民币,看谁完成的最好。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学了,笑笑去买铅笔盒,他分别到三家文具店看了看铅笔盒的 价钱,不知道哪个店的便宜,请你们帮帮他。 二、探究新知

1、 观察文具盒的价钱,并读一读标价。 2、 解决到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1)比较4.9和5.1元两者的大小。

(2)在小组内说说想法,交流各自比的方法。

3、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问题,互相提出问题,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4、试一试

1题:观察题中哪边的人民币多,填上合适的符号。 2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 学生独立尝试比较数的大小

(2) 同桌互相纠正,说说比较的方法,再找找错误的原因。 5、练一练

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拣其中的1、2道题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2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题 :(1)学生观察各文具店毛巾和牙刷的价钱。

(2)指名学生说说哪个文具店的便宜。 (3)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1) 学生自己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2) 小组向全班发布商品信息,哪种商品到哪家商店买便宜。 教学反思:

“买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6—7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计算小数的不进位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行一些实际的估算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交流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淘气在书店碰到了一个问题,很想有人能帮助他:

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 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二、试一试

你们能想出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再进行集体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重点解决竖式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小数加法计算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哪本书便宜,便宜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相应的减法竖式,说说列的方法。

1、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完成试一试3题) 2、 碰碰队:相碰的两个数相加、相减。 三、练一练

1、 先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进行练习,比比谁完成的好。 2、 用竖式完成各题,说说部分题的方法。 3、 森林医生

仔细找出竖式中存在的问题,说说错误的原因与同伴交流,并把它修改过来。

4、 实际应用

(1)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前两问,说说计算的方法

(2)第3问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然后在进行练习,并检查自己的 基本步骤。 (3)同桌互相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比比谁的问题多、谁的计算准。 四、本课小结、反思。

“寄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9页。

教学目标:1、能独立计算小数加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估算的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中进位、退位的算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山区的学生贫穷上不起学,笑笑听到以后就号召全班学生向山区学生捐书,全班学生共捐两捆书。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4元,请同学们帮笑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利用投影仪观察图画。

(1)算一下邮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2)计算学生先自己探索独立解决邮费共需要多少元? (3)交流说说小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提问:再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 试一试。

1、 2让学生独立解题,提醒学生必须注意那些问题。 四、 练一练。

1、 第一题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下面练习。 2、 第二题森林医生。

(1) 学生独立找出错误的原因,在全班交流。 (2)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改正错误。 3、(1)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构思解法。

(2)交流说说解题方法。 (3)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观察。

4、第四题,学生读题,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5、(1)第五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题中的4各小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看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怎样计算。 6、小结:略。

教学反思:

“森林旅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0—1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应用 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与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游戏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同桌之间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

3、“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4、“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对方则扣1分。

5、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说服对方,则服务员可加1分,对方扣1分。

6、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称号。 二、游戏:购物。

三、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可以从身高、体重等方面找。

展示并汇报交流自家水费与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2—16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民间剪纸的艺术,再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指出特征。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民间的剪纸。

2、学生欣赏剪纸艺术,感知对称图形

3、折一折,剪一剪,认识对称图形。 4、猜一猜、剪一剪。 5、看一看、说一说。 6、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7、找一找,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二、巩固应用: 1、试一试,第一题。 2、创作对称图形。 3、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4、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 一、 练一练

1、 指导完成第一题。 2、 在点子图上画对称图形。 3、 摆对称图形 二、 画一画 三、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7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现象的一些特征和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感觉。 教学重难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

教具: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大家照过镜子吧!我们每天是不是都要照镜子,我们有没有发现镜子中也有数学问题。

2、打开教材17页找到试一试的第一幅图,看看机灵狗在干什么,说什么? 3、教师提问:机灵狗在镜子中看到的时间是几点,对不对?

4、小组合作,验证结果,体验镜子中存在的学问。(镜子内外,左右错位)。 5、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澄清机灵狗所犯错误的原因。 二、拓展练习 1、试一试的2、3题。 2、练一连 三、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示。 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8—2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的 区别这两种直观的 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直观的 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方格纸 钟表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 观察 合作交流 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说一说

1、判断物体的旋转与平移。

2、寻找生活中存在的 旋转和 平移运动

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在进行小组交流,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三、做一做

小组合作,让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对这两种运动都有充分的感知。 四、试一试

1、移一移,说一说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平移过程,再展开交流,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到: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2、填一填。

让学生再次体验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3、画一画

小组讨论,再独立完成。

五、练一练 完成第21页的1、2、3,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再互帮互助展开学习。 (时刻关注学生是否画的 正确,更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画图的步骤是否科学合理。) 六、数学游戏 1、猜一猜我在哪儿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理解游戏规则。 2、猫捉游戏

两人合作,亲自操作。 教学反思: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搜集设计图案的过程,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平移、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方格纸 图片 尺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 观察 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出示图形,让学生互相欣赏图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图案美不美,并说一说它们的构成。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哪图是有哪个图形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让学生在班内交流个别图案的构成。

2、哪图是对称。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怎样用对称方法制作图案,并把方法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实践过程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2、继续画下去,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画下去,并进行展示。 3、练一练

(1)、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2)、设计图案。

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绘制图案,然后在班内展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利用附页2中的图4,同桌交流设计方案,先画一个草图,再加以说明。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和不同的想法吗? 五、实践活动

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进行交流。 2、剪自己喜欢的图形,绘制图案。

六、做一做

(1)、制作“雪花”。进行作品展示。 (2)、做一做。先按照步骤做一做,再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乘法(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4—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方法,找出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因数是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教具学具:卡片 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 观察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出示写有口算题的小黑板,激励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言语口述计算方法(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的变化。)

小组合作,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2、试一试

每箱24瓶,10箱有多少瓶?20、30箱有多少瓶?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个别题目在班内进行交流。 3、练一练 1题 填表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答案,小组讨论:乘数、乘数与积之间的关

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题 填一填

先让个别学生说一说这类题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写得多,并进行交流。 三、加强训练

3题:10盘能装多少个鸡蛋?……

4题: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这两道题,先让学生观察图,了解数学信息,再独立完成,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5题:脱式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说一说括号的作用。 四、小结

你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有哪些困惑的地方?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要求? 教学反思:

《住新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6—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 法,经历估算并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新到一批书,要放到书架上,同学们帮忙去了,发现了不少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感知问题情境,选择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情境图,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鼓放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个书架上能放多少本书呢?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师:好,先让我们估算一下书架上到底能放多少本书?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师巡堂帮助个别学生。估计学生列式没有问题,把繁体重点放在算法的探讨与交流上) 算式为:14*12=?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过大家想办法估算一下这算式结果的范围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聆听各小组的想法,再组织交流) 生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大于140. 生2: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结果大约为150。

(引导学生关注以上不同的估算过程 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150本书吗?” ( 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体会到解决这个问题公靠估算还是不行的,还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师:每个人都独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计算:14*12=?

(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师:为了便于以后能快速计算多位数乘多位数,我们必须掌握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师板演竖式计算方法) 2、反馈强化:

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第2、3小题用竖式计算,并交流。 三、当堂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直接口算。

《 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8—2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能进行估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参加了“学科学”夏令营活动,在少年宫三楼教室听专家做报告,他坐在最后一个座位是第21排26号,那天一共有500名喾到场,请同学们算一算,大教室的座位够吗? 二、探究新知:

认真审视问题情境 ,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请同学们独立列出算式:21*26=?

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过对这个算式,大家可以先估算它的计算结果的范围是多少呢?

(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然后全班交流。) 生1:把算式中的21看成20,20*26=520,结果应该大于500。 生2:把算式中的26看成30,21*30=630,结果应该大于500。 生3:20*30=600,结果应该大于500。

(学生可以对这三种不同的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进行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师:根据以上三种结果,判断“大教室的座位够吗?”(够了)

师: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迷航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交流后,与教材的三种算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教师重点讲解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试一试计算:24*28= 35*42=

(学生计算,同桌订正)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口算小黑板的口算题。

2、竖式计算(教材32页 的2题)注意进位问题 3、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32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反思估算的过程,提出质疑。你对教师还有什么要求?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0—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有些计算进行估算。 2、经历与他人合作的,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思维,探究等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练习。 教具、学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小黑板)

2、选数填空(教材33页2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如:去掉题中各数的0,再进行填数。 二、课堂练习:

(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一第3题,提醒学生注意时与分的单位换算。

2、完成第4至6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订正教师个别指导。) (二)估算练习:

1、判断对错(练习一第7题)(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判断) 2、估计语文书一页有多少字?算一算.

(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交流)

可先估计每一行有多少字,再估计一页有多少行,最估计一页有多少字。 (三)解决稍有难度的实际问题,(练习一的第9、11、13、15题)

1、第9题,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境,但没有(1)(2)小题,你会解决吗?

2、第11、13、1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三、拓展练习:

光华小区新建了15栋楼房,每栋6层,每层8户,这个小区可容纳多少户人家?

(小组合作解决:可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小结:

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不足? 五、作业:第8、12题。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3—3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你学会了什么看图说一说

1、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 2、利用图中的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决。 3、在小组内互样提问,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1、我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3、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练一练

第1题:出示口算卡让学生口算

第2题、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第4题、第5题:留作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了解和评估学生个体对本单元解决问题目标的达标程度。 教学反思:

“旅游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 2、鼓励学生依靠小组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发(创设情境)

1、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去旅游。晚上21:30时从北京出发,第二天早晨7:00到大连,共经过了几小时?(学生口答)

2、火车每时行103千米,已经行了8时,从北京到大连还需要多长时间?从北京到大连约多少千米? 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二、租房

1、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讨论:怎么租房最合算?

①小组交流租房方案;②通过计算比较,找出最合算的方案。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三、游览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快餐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7--38页。

教学目标:学会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学会用小数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小黑板

① 同学们请看小黑板上的菜谱,爸爸、妈妈带你去快餐店想

吃什么,共花多少钱?把你的设计方案与同伴说一说。

二、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计划

1、同学们,星期天我们班到河东机场春游,请你们设计一个旅游

计划,看那一组设计的计划最受全班同学欢迎。

学生设计春游计划,教师巡视引导。

2、填一填、画一画

① 游览的景点:

② 出发时间: 回来时间: 乘车所需时间: 共需时间:

③ 画出旅游路线示意图(教师引导)

④ 估计费用,填写下表

教学反思

“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情分析:

教学具准备:两个正方形纸,一大一小

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认识物体表面

1.摸一摸

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双手,摸一下你们的课本和桌子的表面。

2.比一比

你们说,课本和桌子这两个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桌子)

再来找一找,你们身边有没有比课本的面小的物体?(练习本,铅笔

盒……注意要说清楚立体图形的哪个面比哪个面小)

老师拿了两个正方形,我们来比一比,哪个正方形的面大?这些都是

我们靠观察就可以看出来的对不对?(板书:观察比较)

3.引入

物体或者是图形的表面可真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用来说明物体长短的叫什么?(长度),那么你们知道用来说明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大小的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知识

——面积(板书)

二、认识面积的含义

1.定义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个

别说,集体说,读定义)

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哪里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

拿出剪下来的两张纸,先估计一下,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动手

做,小组活动,用什么方法知道面积的大小?

3.小组汇报

上台汇报,上来的小组说得出的结果,还有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

(取名称,有割补法,折叠法,数格法……)

(数格法中,得出在格子相同的情况下,格子多的面积就大)

三、图案设计比赛

师:我们来做个比赛好吗?这个比赛叫做“图案设计比赛”,比赛的要

求是:设计3个你喜欢的图案,画在书上的方格里,要求它们的面积

都要等于7个方格。(教师观察学生的设计情况,把好的设计展示出

来并给予表扬)

四、练一练

1.习题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什么?(虽然形状不一

样,但是格子数相同,所以一样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在面积大,哪个图形在面积小。(用直观的方法可

以看出图形面积在大小)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个图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是怎么知道的,把小组同学中认为说得最好的请

上来,告诉大家他的方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注意不满一格

的情况)

作业:你能用小方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回去设计给

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2—4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

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

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及电脑教

学课件。

学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

人一张统一大小的邮票

(一)导入面积单位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邮票,你喜欢邮票上的图案吗?

你知道这张邮票的面积有多大吗?请同学们在邮票的背面画上格子,

再数一数这张邮票的面积是几个格子。

(让学生自由地在邮票背面画格子。学生根据自己画格子的情况

汇报自己的邮票面积是几个格子。)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的邮票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有的同学的格子多,有的同学的格子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因为每个人画的格子大小不同,因此

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只有格子的大小相同时才能

根据格子的多少判断面积的大小。)

师: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

教学过程:

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二)认识面积单位

(让学生试说自己知道的面积单位,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说说这个

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并测量它的边长。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厘米2,

或者1cm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

1平方厘米?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列举生

活中1平方厘米的面积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列举的时候

要注意让学生把面积单位同长度单位和体积单位区分开来。)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邮票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4)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测量较小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选择身边一个较小的物体测量它一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平方厘米。在学生露出为难神色或提出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指出:“测

量课桌面这样较大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不是很方便,下面我们一起来

认识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分米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

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如果学生能说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教师

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写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用双手的手指比一比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

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4)测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师:如果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好不好?测量更大的

面积可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米

(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通过

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平方米。)

(1)思考题

A.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书写?

B.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

C.测量哪些面积时可以用平方米做单位?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除举例说

明外,还可以用几个小朋友拉手或几个小朋友站立等表演的方式让学

生在活动中体会1平方米有多大。)

(3)估计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

1、完成练一练1、2题。

2. 完成练一练3题。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用1cm2的面积单位

量一量。

教学反思 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面积单位:

“摆一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5—46页。

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教学具准备: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

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

2.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

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

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悟理

1.估计“卡片”的面积

(出示“神奇宝贝”卡片)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

少?

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

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

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

视指导)

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你实际测量出来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方法: 我用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 我是用1 cm2的小正方形摆的。

教学过程:

我是用尺量的。

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答案和我们用小正方形摆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看来用长乘以宽计算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4.举例验证,探索方法

5.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通过刚才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6.尝试运用

我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也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来口答几个图形的面积。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想一想,算一算

长方形、正方形是很常见的图形,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足球场是一个什么图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足球场的面积呢?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正方形、长方形是常见的图形,同学们想不想测量一下我们身边的长方形的面积呢? 就测量这个信封吧,测量前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这个信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四)总结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能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吗?

2.游戏:比比谁的眼力好。

你们还想不想再测量其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游戏,这个小游戏的名称是比比谁的眼力好。这个游戏可以在课间与同学一起做,也可以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先选择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然后两人都估计它的面积,再量一量,算一算,

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谁的眼力就好,你经常这样去试,你的眼力会越来越好。 教学反思

“铺 地 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7—4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1、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2、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能说一说我们最近都学了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注意学生在发言时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前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出示P50场景图)

请一名同学复述一下题意。同学们请你们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块方砖呢?又需要如何计算呢?(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思考:1平方分米里面有( )平方厘米。

我们可以运用以前使用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1平方分米里面能有多少平方厘米。最后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那么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米= ( )平方厘米

进行几道面积换算的练习题

同学们面积的知识掌握的都挺好,这回老师得出一个“高难度”的题了(出示P51场景图)提问:

1、图中3公顷是一个什么单位?(允许同学讨论)

2、当同学一致认为公顷是面积单位以后问:1公顷到底有多大?(引发学生的讨论)

3、最后给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4、讨论是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大还是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大 1平方千米=( )公顷

5、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呢?

三、巩固练习

1、P51-1由学生自己完成

2、P51-2学生念题以后自己完成

3、P51-3

教学反思

“练 习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9—50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并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鼓励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估测并准确计算给定的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估测图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16分米长的小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用手比画一下。 2、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公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举例子说一说或用手比画一下。

3、52页第1题,选适当的单位填空。(可适当增加)如:

(1)小刚的身高约145( ) (2)学校操场的面积约5000( ) (3)课桌桌面的面积约24( ) (4)一块玉米田的面积约2( ) (5)学校操场的跑道长400( ) (6)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7)钢笔长14( ) 大树高14( )。

二、复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52页第2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53页第6题。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有多少块地砖的方法)

(2+4+6+8)×2+9=49(块)

5×2+1+49=60(块) 答:一共铺了60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5分米,这个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5×5×60=1500(平方分米) 1500平方分米=15平方米

答:这个客厅的面积有15平方米。 3、53页第7题。

(1)绿化面积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将4块绿地拼成一个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绿化面积。

长:38-2=36米 宽:26-2=24米 面积:36×24=864平

方米

(2)铺路共需多少块水泥砖?(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绿化面积,就是道路的面积。 大长方形的面积:26×38=988平方米 道路面积:988-864=124平方米

每块水泥砖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铺面积是124平方米的道路共需124块水泥砖。

4、52页第3题。面积是4cm 2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 cm。 12÷2=6 6×6=36(个)

答:可以剪成36个小正方形。 5、52页第4题,此题的答案不唯一。

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就是铁丝的长。即16分米,也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为16分米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8分米。 长:7分米、(6、5 ) 宽:1分米、(2、3) 面积:7×1=7dm2 ; 6×2=12 dm2 ; 5×3=15 dm2

6、52页第5题。看中国地图,估测哪个省或自治区的面积最大? 三、布置作业: 1、 2、

53页小调查。 53页第8题。

教学反思

“数学游戏、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1—52页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与周长的意义。

2、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的周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的

数学事实。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画出多种形状不同的图形。 (2)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画一画,设计图案,铺满整个长方形。 课前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数学游戏:

在方格纸上能够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你能画出几种?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画一画,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二、实践活动: 1、55页实践活动: (1)计算这个厨房的面积。

方案一的地砖的面积是:2×2=4平方分米。 这个厨房的面积是:4×90=360平方分米 (2)第二种设计需要多少块地砖? 方案二的地砖的面积是:3×2=6平方分米 需要用地砖的数量是:360÷6=60(块) (3)哪种设计比较便宜? 方案一:5×90=450元

方案二:7×60=420元 第二种设计便宜。 2、练习:

(1)一块长方形的萝卜地,长15米,宽6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萝卜18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多少千克?

(2)小明的房间要铺复合地板,一张复合地板长40厘米,宽6厘米,一共铺了500张,小明的房间的面积约多少平方米? 三、画一画:

(1)学生自己试着画。通过画图,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铺满整个长方形。但并不是随便什么形状的图形都能铺满整个长方形。

(2)自己设计图案,使它们能够铺满这个长方形,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作业: 1、填空:

7米=( )分米=( )厘米 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8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0厘米=( )分米=( )米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它的边长是6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教学反思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3—55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得简单意义。能认、读、写简单得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的分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得简单意义。能认、读、写简单得分数。 会表示简的分数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硬纸 色笔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每个人吃到苹果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一半。 二、探究新知

学生展开讨论,小组交流,发挥想象,大胆创设表示“一半”的方法,体会分数表示的优越性。

涂一涂,体会(通过观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这个分数可以表示很多数,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 1、折一折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分,分别涂出各块,并练习用分数表示出来。

结论:象刚才的那些数都叫做分数 教师板演并介绍分数的各个组成部分。 说一说

看图认识分数,并说说各自的含义。 2、巩固练习

用分数表示图种的涂色部分。 按分数进行涂色。 判断对错。 看图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分一分(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6—57页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集体交流 教具学具:硬纸 色笔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分数。

2、 我们学校有7个班级,我们班占了几分之几? 二、 探究新知

1、 引导学生将附页2中 的正方形进行涂色,再说说各种颜色

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 将正方形剪成小格, 说说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体会整体1。 3、 有6个珠子(3个黄色、2个绿色、1个红色),他们各占珠

子的几分之几?

三、 拓展应用

试一试

1、 说说一共有几只蝴蝶?

2、 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3、 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几分之几? 4、 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表示? 练一练

1、 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个体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2、 按分数圈一圈。

3、 拿的铅笔一样多吗?体会整体的不同。 四、 总结 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8—59页

教学目标: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

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集体交流

教具学具:长方形纸条2个、画有圆形的长方形纸条2个、画有正六

边形的长方形纸条2个。

学情分析: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乐于动手操作在活动

中学习知识,平时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早餐时小明的妈妈拿来了一块饼,把它平均分成4份,妈妈吃了其中的一份,小明吃了两份,他们分别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谁吃的比较多呢?

2、板书课题:比一比。 二、探究活动

(一)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 请同学们拿出画有圆形的一个长方形纸条代替这块饼,用涂色

的办法同桌分别表示出妈妈(左边同学)和小明(右边同学)吃的份数,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再比一比谁吃的多。后交流自己是如何比较的。

2、 请同学们拿出画有正六边形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6份,同桌

分别涂上颜色(份数自己定),再与同桌比较大小。后在全班内交流。

3、 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把它平均分成8份,把其中的几份涂上颜

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让两名同学比较自己表示分数的大小。 4、 讨论:

(1) 我们比较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母相同) (2) 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有什么规律?(板

书: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5、练习。

4/7○1/7 3/6○4/6 2/5○5/5 (二)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现在有两个分数1/2和1/4它们为比谁大争的面红耳赤,请同学们帮它们比比大小。拿出一个画有圆形的长方形纸条,同桌分别涂出1/2和1/4,再进行比较。后在全班交流。

2、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小于10份),涂出其中的1份,在4人小组内比一比大小,讨论是怎样比的。后在全班内交流。 3、讨论:

(1)我们比较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子都是1) (2)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有什么规律?(板书: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练习。

1/3○1/5 1/8○1/9 2/5○2/7 三、拓展应用

1、 按分数涂色,比较大小,并说说比较的方法。(教材59页“练

一练第1题。)

2、 涂出长方形的四分之一。(注意要平均分)(教材59页“练一练

第1题。)

3、 怎样将大小不同的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组织学生用纸

代替,并实际练习分一分)(教材59页“练一练第1题。) 四、数学游戏:我说你拿。(小组内完成)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整理与复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66—68页。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巩固掌握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面积的计算,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你学会了什么。

认真观察图说一说这些图让你想起了哪些学过的知识。并提出数学问题,一起探究解决。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我的成长足迹。

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最好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也可以让他人或教师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课堂练习(教材67—68页)。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独立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在观察中了解、评估每一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五、 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猜一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73—7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到数学实验的意义与作用。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

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不好?(依次出示教材中提供的转盘图片。)

1.猜一猜: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2.说一说:猜测的理由是什么?

(利用猜一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识储备的条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二)新课

1.活动一:抛纸杯

(1)猜一猜

师:1个纸杯扔到空中,落地后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 (杯口着地、杯底着地、杯身着地。)

师:哪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呢?(随意猜测。)

(2)试一试

每人抛10次,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杯口着地 杯底着地 杯身着地

(小组4人把抛的结果统计在一起,算一算每一种结果分别是多少次,全班汇报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并说一说根据试验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1个杯子抛到空中落地后有三种可能,杯身着地的可能性大。)

2.活动二:摸球

(1)猜一猜

2个白球1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2种:白、黄)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是什么?

2个白球1个黄球3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3种:白、黄、红)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

能性小?理由呢?

2个白球2个黄球,任意摸2个球,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3种:黄黄、白白、黄白)摸到哪一种结果的可能性大?

(学生随意猜测,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

师:我们一起来实际摸一摸,看看谁猜得对。

(2)试一试

4人一组进行摸球试验,每人摸5次,每次摸2个,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黄黄 白白 黄白

全班汇报,把所有数据加在一起,看一看哪种结果出现的次数多。 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摸到黄白的可能性大。)

(三)作业:猜测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的结果,在家长监督下试验 教学反思: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75—7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

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②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3+2+1=6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教学反思:

“总复习 数与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77—8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小数与分数。

2、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3、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4、认识时、分、秒、千克、克、吨与年、月、日等常见的量。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两步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总复习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年来我们认识了那些数,学习了那些运算,解决了那些简单问题。今天,我们将学过的数与计算进行总复习。 学生回想交流学过的数与计算。

二、解决问题,整体复习。

第一题:读数写数。

指名学生读,写后交流。

第二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学生先估算再进行选择。

第三题:找规律填数。

学生找到规律交流后再进行填写。

第四题:在○里填上“﹥”“﹤”或“﹦”。

引导学生先观察,在思考,然后填。

第五题: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引导学生看图交流信息后再要求学生填写。

第六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小组交流。

第七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第八题:学生观察情景图,结合图直观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 第九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身高、体重、自家的电话号码等。

第十题: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第十一题:让学生先观察动物的重量、船的载重量,再用线连一连。 第十二题:学生先看饮料和点心的价格,选择饮料和点心总价不能超过4 元。第十三题:让学生先量一量100张纸约厚( )厘米,10步大约走( )米, 再估算。

第十四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

第十五题:要求学生观察门票的价格,再估算。

第十六题: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

第十七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第十八题: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

第十九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第二十题:让学生明白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完扫地、擦家具两件事,最后晾衣服。

第二十一题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

第二十二题:让同桌在游戏中完成。

教学反思: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4—8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2、认识角、直角、锐角与钝角。

3、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

4、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会辨认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图。

6、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等。

教学重难点:

并能运用公式进行周长、面积计算。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教学挂图、小黑板、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

1、出示4个小正方体,搭一搭,让学生说一说从下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到的图形,并说出自己是怎样观察的。

2、完成84页第1题“连一连”。

指导学生说出照相机分别照到小熊的哪个面。(①左侧面②正面③右侧面)

3、完成85页第7题“用4个正方体搭一搭,看一看,并填上编号”。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指导学生分清①--⑥图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怎样的图形。

4、完成86页第8题“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小木块。”

指导学生判断被压着的或遮住的小木块的个数,以便正确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二、认识角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过角,你知道什么是角吗?角可以分为哪几类?你是怎样分的?

2、完成84页第2题“中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角是锐角、直角、钝角。

(1)先独立用红笔标出角,后同桌评价谁标的多、准确。

(2)判断自己标出的角各是什么角,后在全班交流。

三、周长、面积等

1、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如何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如何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3、完成84页第3题“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各用在什么地方。知道哪些面积单位,怎样用。

(2)独立完成本题,后在全班交流。

4、完成8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85页么5题。

(1)指导学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先算客厅的面积,再算铺满客厅这两种方砖各需要多少块,后算这两种方砖各需要多少钱,并比较出哪种方砖便宜。)

(2)小组内讨论完成题目,后在全班内交流。

6、完成85页第6题。

(1)花坛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评价。

(2)小路的面积先在全班内讨论出计算方法,后独立完成。

方法一:将小路分成四个小长方形来计算出其总面积:(20+1+1)×1×2+(15+1+1)×1×2=74(米2)。

方法二: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花坛的面积:(20+1+1)×(15+1+1)-300=74(米2)。

四、辨认方向

1、你知道哪些方向?你是怎样辨认这些方向的?(实际与图上方向)

2、完成86页第9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5路公交是怎样走的?

(2)独立完成本题,后小组内交流。

3、完成87页第1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

五、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

1、举例说明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

2、完成87页第10题。

先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3、完成87页第12题。

4、完成88页第13题。

先让学生说说在画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时要注意些什么?再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总复习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8—90页

【复习目标】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推断。

2、再次经历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某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作出推测和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复习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做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

1 小黑板:习题1-5

2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色子,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另一个口袋装有8个红球、2个黄球。)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今天我们来把学到的统计和可能性的一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人的眼睛重要吗?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眼睛的重要性吗?对,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眼睛,可是身边的同学总有不注意保护自己眼睛的,下面请看我这里是一份关于患近视眼的资料。

三、复习统计相关内容

1、小黑板出示第1题:光明小学2002年一至六年级近视情况统计表。(略) ①、从表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患近视人数最多吗?为了更清楚的表示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②、展示学生作业,并谈谈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③、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或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什么?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第2题:三(1)班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单。(略)

①、我们应该怎样来整理这些数据呢?小组交流。

②、小组汇报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分组——画“ 正”字记录数据——绘制

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分析。)

③、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和回答后面的问题。 ④、交流讨论:在整理数据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要注意什么?在绘制统计表的时候呢?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呢?在分析的时候我们用到了那些知识?

3、 出示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在这个题目中你复习了什么知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求平均数)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四、复习可能性相关的内容

1、 抛色子游戏

①、猜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跟“可能性”有关的事情,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色子,现在如果把这个色子抛向桌面,(抛小正方体)朝上的数字可能是几呢?那么这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猜猜,如果抛20次,1朝上可能有多少次?2呢?3呢?那1、2、3向上的可能性到底是怎样的呢?

②、验证:下面就请大家按照每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抛,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共抛20次。开始!(出现统计表并放音乐)

③、交流验证结果: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谁来说说1、2、3朝上的次数怎样?那这说明了1、2、3这三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怎样的?(指多名学生回答)

④、结论:经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抛到1、2、3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不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2、摸球游戏:

①、学生猜测:在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在8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大?

②、学生操作验证

③、交流验证结果

④、结论:哪种多,可能性就大。

五、全课小结:从以上的学习中你复习到了什么知识?

1、数据记录的方法:画“正”字。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学会了根据统计图表分析问题。

4、关于可能性的判断。

六、布置作业:

做抛硬币游戏,并研究,抛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是怎样的?

“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91—92页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2、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总复习就是要看一看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与反思。

4、要求学生反思“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总复习课是把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本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还感到困难等,把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困难和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册知识

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数学课,我们不学新知识,而是把整本书上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总复习)想一想,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在学生的交流回答中完成 51


相关文章

  • 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详细版
  •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 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 高矮 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分苹果 操场上 乘车 整理与复习(一)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查看


  • 2015北师版小学数学目录
  • 一年级上册 准备课 可爱的校园 一 生活中的数 1 快乐的家园 2 玩具 3 小猫钓鱼 4 文具 5 快乐的午餐 6 动物乐园 二 比较 1 过生日 2 下课了 3 跷跷板 三 加与减(一) 1 一共有多少 2 还剩下多少 3 可爱的小猫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 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学习本册教材要初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理解乘法与面积的联系,体验统计平均数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列出简 ...查看


  • 北师大三年级上货比三家教学设计反思点评
  • 北师大三年级上: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文具店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文具店> 教学设计 城关二小 邢东平 [教材依据]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具店>第38-39页. [设计思路]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 ...查看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 买文具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在生动活泼的操作中,初步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查看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
  • <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目 ...查看


  •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案西师大版
  • 面积和面积单位 1.能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到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建立 cm2.dm2.m2 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能对长度单位与相应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 能更好建立长度与面 ...查看


  • 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说课稿
  • <比一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一比>.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将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知识相结合,整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的思考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