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比多少

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

1. 通过操作, 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比较的方法, 会正确地比较事物的多少。

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和△等图片。

1. 数数, 从1数到10, 从10数到1。

2. 认数。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 老师说数, 学生拿卡片。

1. 学习“同样多”。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 引入新课。

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 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 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 禁不住跳出水面, 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招待客人。

(2)让学生自己观察, 同桌互相说说图意。

(3)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子? 让学生拿出学具○代替小兔子摆出来, 老师将图中的4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或把4只小兔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

(4)再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 ”随着学生的回答, 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子一一对应, 每复制1块砖, 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砖连起来, 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

(5)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

老师说明:1只小兔子搬1块砖, 正好都对上了, 没有多余的小兔子, 也没有多余的砖, 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6)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小兔子和砖比较,1只小兔子搬1块砖, 都没有多余的, 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7)学生摆一摆, 说一说。

拿出2个○摆好, 再摆□, □要和○同样多。

摆好后同桌交流, 再集体交流。找学生到模型上摆, 让大家看, 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

出来。

你是怎样比较○和□的?(我是数出来的, ○有2个, □也有2个, 那么○和□就同样多; 我是摆的,1个□对着1个○, 没有多余的○, 也没有多余的□, 我就说□和○同样多)

2. 学习“多、少”。

(1)提问:小猪们在干什么? 有几只小猪, 有几根木头?

引导回答:小猪们在扛木头, 有3只小猪, 有4根木头。

提问: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 自己想办法比比看。

在自己比的基础上, 同桌交流比的方法。

(2)集体交流。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老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 木头多1根。

老师引导说明: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 小猪没有多余的, 而木头有多余的, 就是木头多, 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同桌互相说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板书:多、少

3. 仔细观察图, 看还可以将谁和谁相比。

(1)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 够不够?

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 得出答案。

(2)还可以谁和谁比?

小组合作, 看看图中还有什么, 用学具摆出来。(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

(3)集体交流。

鼓励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可随意进行比较, 可以是动物间的比较(小猪和小兔子, 小猪和小鱼), 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两种学具摆一摆, 使得这两种学具同样多。

(2)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 先同桌说, 再指名说。

2.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两人一组随意摆, 并说说比较的结果。

(2)集体交流。

不同类的比较:

△和○比, △多。

同类比较: 和 较, 前边的比后边的多。

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可以是数出来的, 也可以是凭直觉, 等等)

3.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

(1)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 让学生说说结果。

(2)再让学生说一说, 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

4. 练习一的第3题。

先看看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

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进行检验。

最后老师订正, 可能有的学生用画对应线的方法比, 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比, 不管用什么方法, 只要是对的, 老师都要加以鼓励。

5. 练习一的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老师巡视指导。

再集体交流, 主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表述是否正确。

1. 画○, 数量比△少1。

△△△△△

2. 把数量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2. 略

3. 在蜜蜂和小狗后面画“ 。

4. 鸡少

5. 红球少

思维训练

1. ○○○○

2. 略

比 多 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 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多和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 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 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 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多少

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

1. 通过操作, 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比较的方法, 会正确地比较事物的多少。

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和△等图片。

1. 数数, 从1数到10, 从10数到1。

2. 认数。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 老师说数, 学生拿卡片。

1. 学习“同样多”。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 引入新课。

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 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 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 禁不住跳出水面, 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招待客人。

(2)让学生自己观察, 同桌互相说说图意。

(3)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子? 让学生拿出学具○代替小兔子摆出来, 老师将图中的4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或把4只小兔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

(4)再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 ”随着学生的回答, 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子一一对应, 每复制1块砖, 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砖连起来, 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

(5)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

老师说明:1只小兔子搬1块砖, 正好都对上了, 没有多余的小兔子, 也没有多余的砖, 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6)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小兔子和砖比较,1只小兔子搬1块砖, 都没有多余的, 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7)学生摆一摆, 说一说。

拿出2个○摆好, 再摆□, □要和○同样多。

摆好后同桌交流, 再集体交流。找学生到模型上摆, 让大家看, 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

出来。

你是怎样比较○和□的?(我是数出来的, ○有2个, □也有2个, 那么○和□就同样多; 我是摆的,1个□对着1个○, 没有多余的○, 也没有多余的□, 我就说□和○同样多)

2. 学习“多、少”。

(1)提问:小猪们在干什么? 有几只小猪, 有几根木头?

引导回答:小猪们在扛木头, 有3只小猪, 有4根木头。

提问: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 自己想办法比比看。

在自己比的基础上, 同桌交流比的方法。

(2)集体交流。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老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 木头多1根。

老师引导说明: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 小猪没有多余的, 而木头有多余的, 就是木头多, 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同桌互相说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板书:多、少

3. 仔细观察图, 看还可以将谁和谁相比。

(1)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 够不够?

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 得出答案。

(2)还可以谁和谁比?

小组合作, 看看图中还有什么, 用学具摆出来。(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

(3)集体交流。

鼓励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可随意进行比较, 可以是动物间的比较(小猪和小兔子, 小猪和小鱼), 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两种学具摆一摆, 使得这两种学具同样多。

(2)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 先同桌说, 再指名说。

2.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两人一组随意摆, 并说说比较的结果。

(2)集体交流。

不同类的比较:

△和○比, △多。

同类比较: 和 较, 前边的比后边的多。

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可以是数出来的, 也可以是凭直觉, 等等)

3.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

(1)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 让学生说说结果。

(2)再让学生说一说, 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

4. 练习一的第3题。

先看看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

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进行检验。

最后老师订正, 可能有的学生用画对应线的方法比, 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比, 不管用什么方法, 只要是对的, 老师都要加以鼓励。

5. 练习一的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老师巡视指导。

再集体交流, 主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表述是否正确。

1. 画○, 数量比△少1。

△△△△△

2. 把数量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2. 略

3. 在蜜蜂和小狗后面画“ 。

4. 鸡少

5. 红球少

思维训练

1. ○○○○

2. 略

比 多 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 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多和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 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 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 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相关文章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第1节 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温度的概念:2.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查看


  • 1.3 地图的阅读优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1.3 地图的阅读优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知识与能力: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掌握三种比例尺表示形 式间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能 ...查看


  • 七年级数学上册5.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课题:5.3 水箱变高了 教学目标: 1. 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 ...查看


  • 六年级数学上册1.1分数乘整数教案新人教版
  • 分数乘整数 学习内容:课本第2页例1 成功目标: 1.我能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我能解决简单的整数乘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在具体情景中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看


  • 新版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4.结合 ...查看


  • 2014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
  • 电子备课教案 ( 2014 年---- 2015年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学 校: 科 目: 年 级: 教 师: 第 一 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 分数的乘法 2. 分数混合运算 3. 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 ...查看


  • 2014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性发生的结果. 2. 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发展随机意识,增强数据分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