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故事](91)---"X射线"是如何发现的

1895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傍晚,在德国沃兹堡大学的校园里,一位年过半百的教授。正独自走向物理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      他就是该校的校长、著名的物理学家伦琴教授。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在试验一个经过改良的阴极射线管。因为他白天有许多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只好把自己的科学实验放在夜晚进行。     伦琴教授走到实验室,先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换上工作衣后,就坐在实验台旁。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黑纸把一个梨形的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止任何可见光线从管内透露出来。然后,他站起身来,仔细地关闭所有的门窗,又拉上窗帘,才接通电源,弯腰检验黑纸是否漏光。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离放电管不到1米的小工作台上,射出一道绿色的荧光!    “这光是从哪儿来的呢?”伦琴心中想道。他奇怪地向四周看看,并未发现什么。于是他切断电源,光电管熄灭了。再看那道绿光时,绿光也不见了。   接着,他连续试了多次,只要电源一通,光电管一亮,绿光就出现了。于是他划了一根火柴,看看小工作台上到底有什么东西。    原来,那里有一块硬纸板,上面镀着一层氰亚铂酸钡的晶体材料,神秘的光线就是它发出来的!   “可这块纸板又为何能发光呢?”伦琴不得而知,暗问自己道。“难道是这光电管中有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它发光的吗?    想到这里,他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把它档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推断。可使他惊奇的是,这种光线不仅是光电管内放射出来的,更奇怪的是,纸板上还是发光。他又将纸板挪远一些,上面仍然发光。    “上帝呀!这种射线竟能穿透固体物质!”伦琴欣喜若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了四周的一切。他紧接着用木头,硬橡胶来做障碍物,进行了反复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物体都不能挡住这种射线通过。就这样,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天早上。     妻子发现他一夜未归,派人叫他吃早饭。他嘴里应着,可手仍在不停地做实验。经过几次催促,他胡乱吃了一点,一句话没说,又回到实验室。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外边的一切似乎对他都毫无意义,一门心思都用到这种无名的射线身上。他反复的用各种金属做实验,结果,除了铜和铂以外,其它都被射线穿透。    有一天,他无意之中把手挡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一下子惊呆了,他清楚地看到每个手指的轮廓,并隐约地看出手骨骼的阴影!    “这怕是人类第一次看到活人身体内部的骨骼!”伦琴惊俱的想道。冷静了一下,他决定继续自己的试验,直到能从理论上说明以后,才对外公布。    最近几天来,人们发现伦琴教授有些异常,一个人一言不发呆在实验室,常常是早去晚归,废寝忘食,但大家十分尊敬这位勤奋的科学家,没有人去打扰他。     他的妻子对此疑虑重重,见他日渐消瘦脸庞和疲惫不堪的身躯,关切地问道:“你今天一定要说清楚,最近这几天在实验室究竟干些什么?”   伦琴笑了笑,轻描淡写地答道:  “只是一般的实验。”妻子十分了解伦琴,知道他一定有重大的秘密,出于对丈夫的关切和自己的好奇,硬要求丈夫把她带到了实验室。当妻子亲眼见到这种现象时,也感到异常的惊奇。伦琴见机行事,对妻子说:  “你是否愿意充当实验对象?”  妻子见丈夫一本正经的样子,便不敢把这当做好玩的事情,想拒绝又怕影响丈夫的工作勉强同意了这件事情。     她小心翼翼地按着丈夫的安排,把手放在装有照相底片的暗盒上,伦琴急忙开通电源,用光电管对着照射了15分钟。可当他把照片送到妻子的面前时,吓得她浑身打颤,瞪大了恐怖的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毕露的骨骼,竟是自己丰润的手!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X”射线照片。这是伦琴给这种射线起的名字,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它称为X射线。    过后不久,伦琴就把这种射线通过自己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公布于世。  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全世界。人们奔走相告传送着这一伟大的发现,伦琴也成为新闻人物。但除了很多表示祝贺的人之外,还有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更有甚者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他们认为,这是对神圣人体的亵渎。   伦琴对此不屑一顾,毅然于第二年元月,在自己研究所里举行第一次报告,并现场作了表演。在报告中,伦琴激动地谈道:“X”射线的发现,将对物理学尤其人体医学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全场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一位年迈的解剖学家激动地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学术大会。于是就带领与会者向伦琴欢呼。大家提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如今X射线已经在晶体结构研究、金属探勘,医学和透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为了表彰伦琴教授的杰出贡献,诺贝尔奖金基金会决定把第一年的物理奖授给了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人体的X光图片

双手的X光图片

1895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傍晚,在德国沃兹堡大学的校园里,一位年过半百的教授。正独自走向物理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      他就是该校的校长、著名的物理学家伦琴教授。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在试验一个经过改良的阴极射线管。因为他白天有许多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只好把自己的科学实验放在夜晚进行。     伦琴教授走到实验室,先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换上工作衣后,就坐在实验台旁。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黑纸把一个梨形的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止任何可见光线从管内透露出来。然后,他站起身来,仔细地关闭所有的门窗,又拉上窗帘,才接通电源,弯腰检验黑纸是否漏光。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离放电管不到1米的小工作台上,射出一道绿色的荧光!    “这光是从哪儿来的呢?”伦琴心中想道。他奇怪地向四周看看,并未发现什么。于是他切断电源,光电管熄灭了。再看那道绿光时,绿光也不见了。   接着,他连续试了多次,只要电源一通,光电管一亮,绿光就出现了。于是他划了一根火柴,看看小工作台上到底有什么东西。    原来,那里有一块硬纸板,上面镀着一层氰亚铂酸钡的晶体材料,神秘的光线就是它发出来的!   “可这块纸板又为何能发光呢?”伦琴不得而知,暗问自己道。“难道是这光电管中有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它发光的吗?    想到这里,他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把它档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推断。可使他惊奇的是,这种光线不仅是光电管内放射出来的,更奇怪的是,纸板上还是发光。他又将纸板挪远一些,上面仍然发光。    “上帝呀!这种射线竟能穿透固体物质!”伦琴欣喜若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了四周的一切。他紧接着用木头,硬橡胶来做障碍物,进行了反复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物体都不能挡住这种射线通过。就这样,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天早上。     妻子发现他一夜未归,派人叫他吃早饭。他嘴里应着,可手仍在不停地做实验。经过几次催促,他胡乱吃了一点,一句话没说,又回到实验室。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外边的一切似乎对他都毫无意义,一门心思都用到这种无名的射线身上。他反复的用各种金属做实验,结果,除了铜和铂以外,其它都被射线穿透。    有一天,他无意之中把手挡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一下子惊呆了,他清楚地看到每个手指的轮廓,并隐约地看出手骨骼的阴影!    “这怕是人类第一次看到活人身体内部的骨骼!”伦琴惊俱的想道。冷静了一下,他决定继续自己的试验,直到能从理论上说明以后,才对外公布。    最近几天来,人们发现伦琴教授有些异常,一个人一言不发呆在实验室,常常是早去晚归,废寝忘食,但大家十分尊敬这位勤奋的科学家,没有人去打扰他。     他的妻子对此疑虑重重,见他日渐消瘦脸庞和疲惫不堪的身躯,关切地问道:“你今天一定要说清楚,最近这几天在实验室究竟干些什么?”   伦琴笑了笑,轻描淡写地答道:  “只是一般的实验。”妻子十分了解伦琴,知道他一定有重大的秘密,出于对丈夫的关切和自己的好奇,硬要求丈夫把她带到了实验室。当妻子亲眼见到这种现象时,也感到异常的惊奇。伦琴见机行事,对妻子说:  “你是否愿意充当实验对象?”  妻子见丈夫一本正经的样子,便不敢把这当做好玩的事情,想拒绝又怕影响丈夫的工作勉强同意了这件事情。     她小心翼翼地按着丈夫的安排,把手放在装有照相底片的暗盒上,伦琴急忙开通电源,用光电管对着照射了15分钟。可当他把照片送到妻子的面前时,吓得她浑身打颤,瞪大了恐怖的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毕露的骨骼,竟是自己丰润的手!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X”射线照片。这是伦琴给这种射线起的名字,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它称为X射线。    过后不久,伦琴就把这种射线通过自己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公布于世。  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全世界。人们奔走相告传送着这一伟大的发现,伦琴也成为新闻人物。但除了很多表示祝贺的人之外,还有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更有甚者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他们认为,这是对神圣人体的亵渎。   伦琴对此不屑一顾,毅然于第二年元月,在自己研究所里举行第一次报告,并现场作了表演。在报告中,伦琴激动地谈道:“X”射线的发现,将对物理学尤其人体医学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全场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一位年迈的解剖学家激动地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学术大会。于是就带领与会者向伦琴欢呼。大家提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如今X射线已经在晶体结构研究、金属探勘,医学和透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为了表彰伦琴教授的杰出贡献,诺贝尔奖金基金会决定把第一年的物理奖授给了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人体的X光图片

双手的X光图片


相关文章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高中物理教研组 1. 我给大家讲两则关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的.在1895年,伦琴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射线,被命名为X射线.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qu ...查看


  • 1901-2017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 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 ...查看


  • 世界十大多产发明家排名.doc
  • 世界十大多产发明家排名 作者:华清铭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7年第12期 人类历史上那些众若繁星的伟大发明家,他们作为公认的发明天才,至今影响深远,这些伟大思想家的奇特之处在于他们有敢于想未曾所想的梦想能力.在我 ...查看


  • 公务员行测知识常识 物理
  • 1.胡克 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 2.伽利略 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 ...查看


  • 作文素材运用(关注科学)
  • 作文素材运用(关注科学) 探索 1.探索 [名言警句] 1.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查看


  • 高中物理人物史详解
  • 高中物理人物史详解 单个人物: 1.胡克 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 2.伽利略 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 ...查看


  • 高中重要物理实验
  • 重要物理实验(1583-1983) 时间 实验者 实验者(英文名) 国家 生卒时间 实验内容 1583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意 1564-1642 作单摆实验,发现单摆周期和振幅无关,创用单摆周期作为时间量度的单位. 1 ...查看


  • 高三物理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2
  • 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新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 (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3)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 (4)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查看


  • 趣味小故事天才大智慧,外国名人卷
  • 趣味小故事天才大智慧,外国名人卷 (0人评分) 分    类:成长励志 作    者:蔡践 字    数:18.9万 点    击:199 授权方: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作品,不得转载 标    签:趣味小故事天才大智慧 ,外国名人卷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