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差错更正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摘要: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因此,会计差错发现和发生的时间不同,造成会计差错有非重大与重大之分,其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成因;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而企业会计差错发生时间可分为本期和以前年度,企业会计差错发现时间又可分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      一、会计差错的成因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会计政策。   二是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三是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   四是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预计使用年限,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五是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出现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发生的工程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错误。   六是漏记已完成的交易。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   七是提前确认未实现的收入。例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如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八是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摊销的费用在期末未予摊销。   如果企业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造成会计核算的差错,如不加以调整,可能会使公布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可靠,并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报表阅读者的决策或判断,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和可靠。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差错的更正即账务处理可以从3个标准来考虑。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日后期间(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和当期(当年年度内日后期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年的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即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标准一决定了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现了会计差错立即进行更正处理。标准二、三则决定了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科目。   依据上述3个标准,可以形成7种具体的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有同有异。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立即调整当期相关项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1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00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项目: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所以处理方法同(1)。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涉及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因为是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涉及损益的与本期利润无关,不涉及损益的也只影响本期期初数,这样处理可及时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同时也不妨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A公司2001年9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管理用固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此更正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是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无论是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6)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其处理方法同(5)。因为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将属于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这样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7)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对于该类会计差错,由于不是发生在报告年度,故不能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而是将差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发现年度的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调整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因此其处理方法同(3)。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企业在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时,应披露:其一,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陈述和原因以及更正方法。其二,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摘要: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因此,会计差错发现和发生的时间不同,造成会计差错有非重大与重大之分,其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成因;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而企业会计差错发生时间可分为本期和以前年度,企业会计差错发现时间又可分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      一、会计差错的成因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会计政策。   二是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三是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   四是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预计使用年限,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五是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出现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发生的工程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错误。   六是漏记已完成的交易。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   七是提前确认未实现的收入。例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如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八是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摊销的费用在期末未予摊销。   如果企业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造成会计核算的差错,如不加以调整,可能会使公布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可靠,并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报表阅读者的决策或判断,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和可靠。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差错的更正即账务处理可以从3个标准来考虑。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日后期间(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和当期(当年年度内日后期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年的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即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标准一决定了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现了会计差错立即进行更正处理。标准二、三则决定了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科目。   依据上述3个标准,可以形成7种具体的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有同有异。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立即调整当期相关项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1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00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项目: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所以处理方法同(1)。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涉及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因为是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涉及损益的与本期利润无关,不涉及损益的也只影响本期期初数,这样处理可及时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同时也不妨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A公司2001年9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管理用固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此更正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是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无论是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6)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其处理方法同(5)。因为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将属于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这样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7)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对于该类会计差错,由于不是发生在报告年度,故不能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而是将差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发现年度的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调整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因此其处理方法同(3)。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企业在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时,应披露:其一,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陈述和原因以及更正方法。其二,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相关文章

  • 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 论文 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申请人:孙阳阳 学科(专业):1109批次会计学 指导教师:王小青 2013年08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 专业班级 会计本1109层次专升本姓名孙阳阳学号[1** ...查看


  •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
  •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经济事项或交易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输出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 ...查看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9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 第二十九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下简称"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规范了企 ...查看


  • 会计前期差错的产生原因及更正处理
  • 学术论坛2008NO.18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科技资讯 会计前期差错的产生原因及更正处理 孙嫣(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分公司财务处034000) 摘要: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或交易,经过财务确 ...查看


  •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 证券代码:000755 证券简称:山西三维 公告编号:临2010-014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董 ...查看


  • 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办法
  • 会计事后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资金安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计事后监督,是指专门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营业部门处理完成的各项会计核 ...查看


  • 2015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集二
  • 2015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集二 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A.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损失 B.借款过程中发生的承诺费 C.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折价 D.发行公司债券溢价的摊销 2.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建造某固定资产于20 ...查看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与思考
  • 2016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 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与思考 --华锐风电为例 院系名称: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财管F1206班 学生姓名: 轶名 学 号: [1**********]6 指导教师: 王国维 2016年 5 月26日 摘 ...查看


  •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详解
  • www.ctaxnews.com.cn 2010.07.26   秦文娇 ■秦文娇 近日,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发布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0年第一期,总第四期),本文对该期问答解读如下: 问题1.上市公司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