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五)任务书
题目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 课程编号:114100078 指导教师:秦楠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动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
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可在小户型住宅、生态住宅及节能技术、适应性及可变性、标准化及多样化等方面做探索。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
2、了解国内外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道路系统布置及道路段面的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停车场的布置等。 (四)居住区总体布置
1、掌握居住区内景观创造的各种手法,通过综合分析构思居住区总体布局结构与空间组织形式;
2、分析居民活动特点,掌握小型室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进行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及其它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布置,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环境设计,如:儿童游戏场地、成年人游憩场地等。主要绿化树种应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 3、掌握各种住宅布局手法,用于组织居住区空间。 (五)绘制图纸、编制说明书
1、熟悉居住区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居住区规划说明书。
2、熟悉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用地平衡表的编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3、掌握城市规划图纸的绘制及规划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 五、设计要求
1.居住建筑类型以高层、小高层为主,适当考虑多层住宅;
2.容积率: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5% 4.绿化率:大于30%
5.退界:依照地形图中的建筑控制线 6.停车指标 住宅停车指标:
其他停车位指标参见《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机动车停车场(库)配建标准表。
地面停车不超过总停车位的10% 7.户型面积及指标比例
户型面积及比例参考如下:
六、设计成果 1、图纸内容
⑴、1:5000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包括规划结构分析、道路交通组织分析、绿化系统分析、景观空间分析图及日照分析);
①规划组织结构分析图:应全面明确的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
关系和社区构成,以及规划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②道路交通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的规模,形式和位置。
③绿化系统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的范围,绿地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
④空间形态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分区,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⑵、1:1000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
⑶、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表现形式自定(彩色效果图))。 ⑷、1:200住宅户型平面(户型应不少于3种(包括家具布置)
⑸、1:500典型院落空间或典型组团详细设计分析图(平面图、效果图)。 ⑹、其他认为必要的图纸,如中心区环境效果图。 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
①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h㎡),居住总人口,总户数(套),人口密度(人/h ㎡),停车位(辆,停车率),住宅建筑总面积(㎡),容积率,总建筑密度(%),绿地率。
②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2、图纸规格:1号图纸 3、表现方式:计算机绘图 4、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5、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包括地理区位和工程概况介绍以及设计构思说明。
设计构思内容应包括:总体布局、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公建系统、景观空间组织、住宅选型及住宅组群的规划布置、技术经济分析等。 要求:不少于1000字(不包括表格中文字)。用word打印文档(宋体;大标题为小三号字加粗,正文及小标题用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表格中可用5号字)。
6、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七、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1-9周(规划部分)、11-17周(住宅建筑部分)
八、成绩评定
1、评分要点
⑴ 合理布局小区结构,包括道路网络、绿化网络、公建配置、住宅群体组合,结合小区现状综合考虑均衡布置。
⑵ 环境设计细致而系统,重点设计小区中心绿地;公建设计与环境结合考虑。 ⑶ 住宅选型功能合理、立面新颖,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⑷ 图面表达清晰,层次分明。 2、平分要素
九、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王仲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设计导论》徐思淑,周文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聊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郑州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十、基地图(详见附件)
图表 1基地一
图表 2基地2(c地块)
建筑设计(五)任务书
题目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 课程编号:114100078 指导教师:秦楠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动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
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可在小户型住宅、生态住宅及节能技术、适应性及可变性、标准化及多样化等方面做探索。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
2、了解国内外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道路系统布置及道路段面的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停车场的布置等。 (四)居住区总体布置
1、掌握居住区内景观创造的各种手法,通过综合分析构思居住区总体布局结构与空间组织形式;
2、分析居民活动特点,掌握小型室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进行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及其它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布置,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环境设计,如:儿童游戏场地、成年人游憩场地等。主要绿化树种应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 3、掌握各种住宅布局手法,用于组织居住区空间。 (五)绘制图纸、编制说明书
1、熟悉居住区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居住区规划说明书。
2、熟悉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用地平衡表的编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3、掌握城市规划图纸的绘制及规划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 五、设计要求
1.居住建筑类型以高层、小高层为主,适当考虑多层住宅;
2.容积率: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5% 4.绿化率:大于30%
5.退界:依照地形图中的建筑控制线 6.停车指标 住宅停车指标:
其他停车位指标参见《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机动车停车场(库)配建标准表。
地面停车不超过总停车位的10% 7.户型面积及指标比例
户型面积及比例参考如下:
六、设计成果 1、图纸内容
⑴、1:5000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包括规划结构分析、道路交通组织分析、绿化系统分析、景观空间分析图及日照分析);
①规划组织结构分析图:应全面明确的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
关系和社区构成,以及规划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②道路交通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的规模,形式和位置。
③绿化系统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的范围,绿地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
④空间形态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分区,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⑵、1:1000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
⑶、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表现形式自定(彩色效果图))。 ⑷、1:200住宅户型平面(户型应不少于3种(包括家具布置)
⑸、1:500典型院落空间或典型组团详细设计分析图(平面图、效果图)。 ⑹、其他认为必要的图纸,如中心区环境效果图。 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
①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h㎡),居住总人口,总户数(套),人口密度(人/h ㎡),停车位(辆,停车率),住宅建筑总面积(㎡),容积率,总建筑密度(%),绿地率。
②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2、图纸规格:1号图纸 3、表现方式:计算机绘图 4、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5、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包括地理区位和工程概况介绍以及设计构思说明。
设计构思内容应包括:总体布局、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公建系统、景观空间组织、住宅选型及住宅组群的规划布置、技术经济分析等。 要求:不少于1000字(不包括表格中文字)。用word打印文档(宋体;大标题为小三号字加粗,正文及小标题用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表格中可用5号字)。
6、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七、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1-9周(规划部分)、11-17周(住宅建筑部分)
八、成绩评定
1、评分要点
⑴ 合理布局小区结构,包括道路网络、绿化网络、公建配置、住宅群体组合,结合小区现状综合考虑均衡布置。
⑵ 环境设计细致而系统,重点设计小区中心绿地;公建设计与环境结合考虑。 ⑶ 住宅选型功能合理、立面新颖,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⑷ 图面表达清晰,层次分明。 2、平分要素
九、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王仲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设计导论》徐思淑,周文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聊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郑州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十、基地图(详见附件)
图表 1基地一
图表 2基地2(c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