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文学教育
鉴赏者
梅晓华
解读陈情
表中的四情
近日,笔者在教授《陈情表》一文时,深被其中强烈的巨大的感情力量所震撼,文章尽情传达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四情”的感人魅力。
一、相依为命之亲情情感人
开篇以“臣以险畔,夙遭闵凶”领起,接着从两个层面写“险畔”与“闵凶”,以此来铺陈祖孙之间血浓于水的骨肉至亲。第一个层面着重突出自己幼小时“孤弱”: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实为孤;臣少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实为弱。当然如果孩子身体健康,祖母操心费力尚可少,些,而当时是“九岁不行”这就含蓄地表明祖母抚养作者这一孤弱之人至于成人自立,是何等艰难不易!何等含辛茹苦!也含蓄地表明祖母对自己深情义重,并照应下文的“臣。第二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个层面着重突出“无人待亲”: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其中“鲜”为“无”义,这几句实讲李家三代独脉单传,自己儿小不济于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这几句交待自己独支门户,孤独凄凉败落之家境。“而刘夙婴疾病”,一个“而”字自然转到“待亲”问题上:对他有养育大恩的祖母长年卧病不起,正需孙儿“侍汤药”以尽孝。至此以时间为序,写出了李密与祖母“更相为命”,不能彼此分离的
真
骨肉至亲。
读到这,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这个“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九岁不行”,又是“既无伯,缺亲无故,叔,终鲜兄弟”
又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的三世单传的孤根弱苗的成长,饱蘸着祖母无尽关顾之爱,倾注了祖母无尽矜悯之情,耗费了祖母无尽操劳之苦,可以说,祖母虔诚不渝地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智慧乃至生命放在作者的抚养上,这一切又怎是祖母的一个“爱”字了得?对此,李密是深切感受到了,他也是像祖母爱他一样深爱着祖母。《晋书・李密传》中写道:“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可见李密对祖母感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这一切不正是祖孙俩相依为命的亲情见证吗?
亲情因至真至诚至纯而更显其宝贵,亲情因无悔付出而彰显其伟大,亲情又因战胜苦难与不幸而催人泪下。李密与祖母演绎的就是这种永恒的亲情。
二、进退两难之恩情衷动人
一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开启第二段对武帝恩情的陈述,本句既是对晋武帝的最高颂扬,又是作者对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润而茁壮成长。接着具体陈述事实:一是太守推举作者为“孝
苦
《》
鉴赏者
廉”,这是褒德;二是刺史举荐,这是称才,三作者为“秀才”
是面对作者“辞不赴命”,接着当朝又是“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句中自然表现出皇恩浩荡,感恩戴德之意。
面对最高统治者的一再提拔,特别厚爱,李密一句“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殒首所能上报”表达了自己诚惶诚恐,肝脑涂地亦难报圣恩之情。“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接二连三的催逼,作者摆出了自己两难矛盾心理: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一边是对自己这一俘臣提拔再三皇恩浩荡的武帝,有知遇之恩;一边是含辛茹苦把自己养育成人的祖母,有养育之恩。两恩都需报答,最后自然产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一两难结论,其中既有对武帝不了解自己苦衷之抱怨还有对他的感恩之情,又有对祖母的感恩之心,更有内心无尽委屈不为人所理解的苦闷,句句有情,处处合理,动人肺腑。
三、天下大理之孝情服人
面对两难处境,作者首先搬出武帝“以孝治天下”这一治国纲领,作为自己选择守孝的依据,也是作者“辞不赴命”的有力武器。既是为自己辩护,又含蓄表达了自己在遵守武帝政治纲领,这本身也是对皇恩的一种感激。接着作者用“且臣”以下十句彻底交待自己的历史问题、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既打消了武帝的疑虑,又交待了自己作为“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理应肝脑涂地,说明自己既不是守节蜀汉,也不是拒官新朝,理应知恩图报。
情理
服人
从情理出发尽管得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说明“辞不就职”的原因,但作者还没有讲明自己对忠君报国之“忠情”的最后处理,而这也正是晋武帝最想知道的,如果作者处理不好,武帝依然会认为作者是“循私情”,而不“报国恩”,给人依然有“行孝”为虚“矜名节”为实之嫌疑。
所以,作者在最后提出解决忠孝矛盾的办法,并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先以两人年龄数字对比,自然得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的结论,这一结论其实也是告诉武帝“报国恩”与“循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稍从长远着眼就根本没矛盾,这也是自己先孝后忠抉择的有力依据。接着作者以乌鸦长大后寻食反哺老鸦的生动比喻,说明养老送终乃人之天性,也是“孝”治天下的本性所在,这是其一,第二,作者明确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后,再摆出“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事实,
既然如此,那究竟为何迟迟不“赴命”呢?如果仅以治国纲领作为选择守孝的依据,自然说服力不够,仍然给人以搪塞之嫌,借口之嫌,守节之嫌。所以,作者接着叙述了刘氏的病情:“日薄西山”并进一步交待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既然祖孙情深,如今祖母将逝,作为孙儿的作者此时此刻如不守在床前服侍,那还叫什么“行孝”?大理大情不合于国家的施政方针,小理小情不合于个人的祖孙深情,作者自然“是以区区不能废,自然“辞不就职”,这一理远”
所当然的结论让人折服。
四、孝后尽忠之忠情
抉择
文学教育2007.12
“皇天后土”之神灵来证明和保证自己句句属实,毫无欺诈。当然,印证的作用远不在于使武帝深信其事,意义更在于使武帝感到,即使不从作者处境考虑,而从“以孝治天下”这个手段出发,成全了作者短时的请求,就可宣扬自己政治纲领,可收买民心,可服俘臣,可动神灵,可安慰并感动作者,一举五得,何乐而不为?第三,为了再一次使武帝放心,作者最后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这比“尽节于陛之日长”之忠情更进一步:活着不惜人头落地,死了也要结草衔环。尽管实质是为了,但作者对武帝的极“听臣微志”
其钟爱、无比尊敬、十分殷勤的心情溢于言表,使武帝越发深感作者陈情的诚挚和苦心。
最后作者有意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自己对武帝格外恭谨卑谦: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这恰好极大地满足了新朝君主的权威欲和虚荣心,以及他所希望听到的降臣朴实、真切、忠贞而又能扣人心弦,令人怜悯的言语。
综观全文,作者以“四情”来谋篇布局,读来让人倍感其间倾注着李密无尽的苦心与超群的才智,也倾洒着李密难言的辛酸与无边的泪水,以及复杂而又热烈的爱恨情仇。纵铁石心肠,焉能不为之动容!又怎能不使武帝动心动情!据《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华阳国志》记载:“(武帝)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足见李密的“四情”情真意切、动人肺腑。
梅晓华,教师,现居武汉。
2007.12文学教育
鉴赏者
梅晓华
解读陈情
表中的四情
近日,笔者在教授《陈情表》一文时,深被其中强烈的巨大的感情力量所震撼,文章尽情传达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四情”的感人魅力。
一、相依为命之亲情情感人
开篇以“臣以险畔,夙遭闵凶”领起,接着从两个层面写“险畔”与“闵凶”,以此来铺陈祖孙之间血浓于水的骨肉至亲。第一个层面着重突出自己幼小时“孤弱”: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实为孤;臣少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实为弱。当然如果孩子身体健康,祖母操心费力尚可少,些,而当时是“九岁不行”这就含蓄地表明祖母抚养作者这一孤弱之人至于成人自立,是何等艰难不易!何等含辛茹苦!也含蓄地表明祖母对自己深情义重,并照应下文的“臣。第二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个层面着重突出“无人待亲”: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其中“鲜”为“无”义,这几句实讲李家三代独脉单传,自己儿小不济于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这几句交待自己独支门户,孤独凄凉败落之家境。“而刘夙婴疾病”,一个“而”字自然转到“待亲”问题上:对他有养育大恩的祖母长年卧病不起,正需孙儿“侍汤药”以尽孝。至此以时间为序,写出了李密与祖母“更相为命”,不能彼此分离的
真
骨肉至亲。
读到这,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这个“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九岁不行”,又是“既无伯,缺亲无故,叔,终鲜兄弟”
又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的三世单传的孤根弱苗的成长,饱蘸着祖母无尽关顾之爱,倾注了祖母无尽矜悯之情,耗费了祖母无尽操劳之苦,可以说,祖母虔诚不渝地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智慧乃至生命放在作者的抚养上,这一切又怎是祖母的一个“爱”字了得?对此,李密是深切感受到了,他也是像祖母爱他一样深爱着祖母。《晋书・李密传》中写道:“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可见李密对祖母感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这一切不正是祖孙俩相依为命的亲情见证吗?
亲情因至真至诚至纯而更显其宝贵,亲情因无悔付出而彰显其伟大,亲情又因战胜苦难与不幸而催人泪下。李密与祖母演绎的就是这种永恒的亲情。
二、进退两难之恩情衷动人
一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开启第二段对武帝恩情的陈述,本句既是对晋武帝的最高颂扬,又是作者对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润而茁壮成长。接着具体陈述事实:一是太守推举作者为“孝
苦
《》
鉴赏者
廉”,这是褒德;二是刺史举荐,这是称才,三作者为“秀才”
是面对作者“辞不赴命”,接着当朝又是“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句中自然表现出皇恩浩荡,感恩戴德之意。
面对最高统治者的一再提拔,特别厚爱,李密一句“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殒首所能上报”表达了自己诚惶诚恐,肝脑涂地亦难报圣恩之情。“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接二连三的催逼,作者摆出了自己两难矛盾心理: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一边是对自己这一俘臣提拔再三皇恩浩荡的武帝,有知遇之恩;一边是含辛茹苦把自己养育成人的祖母,有养育之恩。两恩都需报答,最后自然产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一两难结论,其中既有对武帝不了解自己苦衷之抱怨还有对他的感恩之情,又有对祖母的感恩之心,更有内心无尽委屈不为人所理解的苦闷,句句有情,处处合理,动人肺腑。
三、天下大理之孝情服人
面对两难处境,作者首先搬出武帝“以孝治天下”这一治国纲领,作为自己选择守孝的依据,也是作者“辞不赴命”的有力武器。既是为自己辩护,又含蓄表达了自己在遵守武帝政治纲领,这本身也是对皇恩的一种感激。接着作者用“且臣”以下十句彻底交待自己的历史问题、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既打消了武帝的疑虑,又交待了自己作为“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理应肝脑涂地,说明自己既不是守节蜀汉,也不是拒官新朝,理应知恩图报。
情理
服人
从情理出发尽管得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说明“辞不就职”的原因,但作者还没有讲明自己对忠君报国之“忠情”的最后处理,而这也正是晋武帝最想知道的,如果作者处理不好,武帝依然会认为作者是“循私情”,而不“报国恩”,给人依然有“行孝”为虚“矜名节”为实之嫌疑。
所以,作者在最后提出解决忠孝矛盾的办法,并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先以两人年龄数字对比,自然得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的结论,这一结论其实也是告诉武帝“报国恩”与“循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稍从长远着眼就根本没矛盾,这也是自己先孝后忠抉择的有力依据。接着作者以乌鸦长大后寻食反哺老鸦的生动比喻,说明养老送终乃人之天性,也是“孝”治天下的本性所在,这是其一,第二,作者明确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后,再摆出“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事实,
既然如此,那究竟为何迟迟不“赴命”呢?如果仅以治国纲领作为选择守孝的依据,自然说服力不够,仍然给人以搪塞之嫌,借口之嫌,守节之嫌。所以,作者接着叙述了刘氏的病情:“日薄西山”并进一步交待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既然祖孙情深,如今祖母将逝,作为孙儿的作者此时此刻如不守在床前服侍,那还叫什么“行孝”?大理大情不合于国家的施政方针,小理小情不合于个人的祖孙深情,作者自然“是以区区不能废,自然“辞不就职”,这一理远”
所当然的结论让人折服。
四、孝后尽忠之忠情
抉择
文学教育2007.12
“皇天后土”之神灵来证明和保证自己句句属实,毫无欺诈。当然,印证的作用远不在于使武帝深信其事,意义更在于使武帝感到,即使不从作者处境考虑,而从“以孝治天下”这个手段出发,成全了作者短时的请求,就可宣扬自己政治纲领,可收买民心,可服俘臣,可动神灵,可安慰并感动作者,一举五得,何乐而不为?第三,为了再一次使武帝放心,作者最后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这比“尽节于陛之日长”之忠情更进一步:活着不惜人头落地,死了也要结草衔环。尽管实质是为了,但作者对武帝的极“听臣微志”
其钟爱、无比尊敬、十分殷勤的心情溢于言表,使武帝越发深感作者陈情的诚挚和苦心。
最后作者有意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自己对武帝格外恭谨卑谦: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这恰好极大地满足了新朝君主的权威欲和虚荣心,以及他所希望听到的降臣朴实、真切、忠贞而又能扣人心弦,令人怜悯的言语。
综观全文,作者以“四情”来谋篇布局,读来让人倍感其间倾注着李密无尽的苦心与超群的才智,也倾洒着李密难言的辛酸与无边的泪水,以及复杂而又热烈的爱恨情仇。纵铁石心肠,焉能不为之动容!又怎能不使武帝动心动情!据《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华阳国志》记载:“(武帝)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足见李密的“四情”情真意切、动人肺腑。
梅晓华,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