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另外,基于教学需要,本书收录了“书写前的感官准备”一节。)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视觉教育

视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的感觉,视觉教育即培养儿童形成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等视觉能力的教育。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关于大小、形状、颜色的视觉区别的教具。

大小

插座圆柱体组—高-低、粗-细、大-小 粉红塔—大-小 棕色梯—粗-细 长棒—长-短

彩色圆柱—和插座圆柱体同

在教室里,幼儿可以在一张桌子上玩,并互相交换以增加多样性。粉红塔、插座圆柱体组对3岁幼儿最有吸引力。

颜色

色板—颜色的种类、明暗(明亮度)

最初,蒙台梭利用3种鲜明的颜色,如将两套红、蓝、黄6块色板摆在幼儿面前的桌子上。从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请幼儿从混杂的色板中找出与此相同的另一块。把这两块并排摆在一起,这样,就

可以把6块色板成对地摆成两行。游戏中,色板的数目可增加到8块或16块。最后增加到64块。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连3岁幼儿也能把64块的所有的颜色按层次摆出来。在此之后,可以让儿童进行记忆颜色的练习。

形状

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这些嵌板的构想源于伊塔,塞贡也用过。蒙台梭利首先应用于缺陷儿童,进而经过创新应用于正常儿童。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 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及三角形的组合(辨别与组合)

其他

二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 三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

二、触觉教育

对幼儿各种触觉,如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等教育的教具包括:

触觉

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 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 温度觉

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 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

压觉

重量板—重-轻

实体认识

实体认识袋—触觉及肌肉感觉的同时配合,靠手的触觉来了解物体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

蒙台梭利认为触觉和温度觉(热觉)训练是紧密联系的,必须同时进行。首先可以从洗手开始,请幼儿感觉水的温度,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其次让幼儿在触摸时闭上眼睛,告诉他们这样能更好地辨别感觉,并鼓励他们这样做,引导他们不借助视觉来区别触觉产生的变化。幼儿学得快,并且乐于做这种练习。

温度觉(热觉)训练使用一套金属带盖的容器,内盛有不同温度的水,容器带有一个温度计。触摸容器的外面,就可以获得所要求的不同热度的感觉。还可以让儿童把手和脚浸泡在冷、温、热水中。

关于压觉训练(重量感觉),蒙台梭利成功地运用了一些8×6×1/2cm的3种不同木质(紫藤木、胡桃木和松木)的小木板。重量分别为24、18、12g,逐个相差6g。木板表面涂有清漆,以免板面粗糙,并保留木质本色,这使儿童看到木板颜色就知道它们的不同重量。当儿童闭上眼睛时,就需要纯粹靠压觉区分重量,而不是靠看颜色。儿童对这种“猜测”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

立体感觉(实体认识)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的帮助来识别物体。以这种联合感觉为基础,蒙台梭利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惊人的教育

效果。她的第一套教材由福禄培尔砖块和立方体组成,请幼儿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首先,请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准确地感触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言语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借由触摸,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最后,请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几乎所有幼儿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够完全不出错误。通过这个“游戏”能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蒙台梭利曾经观察到一名3岁的女孩,对这个任务不仅不感到困难而且完成得很轻松,左右手都能灵活使用。这种练习还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硬币、玩具兵和小球等小物体来进行,甚至还可以使用玉米粒、麦粒和稻粒。不需要用眼睛看就能区别各种

物体,这正符合“触觉是我们的另外一双眼睛”的心理理论。

三、听觉教育

听觉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的辨别能力。声音的种类有无数种,难以制作特别的教具。可对实际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或各种乐音进行分辨练习。实际上,听力训练没有严格的教学法,蒙台梭利结合了德国和美国的聋哑人听觉训练材料,训练儿童集中注意力去区别别人说话声音的变化。区别声音训练的目的是使幼儿习惯于区别轻微的噪音和正常的声音,使对噪音或杂乱的无间是非事情以厌烦。这种练习具有训练美感的价值,也是培养实际纪委的有益方法。众所周知,幼儿的叫嚷和摔打东西的噪音会破坏教室的秩序。练习首先需要单独对幼儿进行训练,因为安静是绝对的条件。其次,没有中间介质告诉幼儿听力是什么,也就是说应该是在反

复和自己较劲中练习听力。专门的教具包括音筒和音感钟。

四、味觉和嗅觉教育

蒙台梭利请小朋友嗅新鲜的紫罗兰和茉莉花,然后蒙上他的眼睛,将一束紫罗兰凑到孩子的鼻子下让他猜出是哪种花。为了区别花香的浓淡,花的给予量逐渐减少,最后只给一朵。吃饭时可以训练味觉,道理同嗅觉训练一样。还可以用舌头接触各种味道的溶液,苦、辣、酸、甜、咸都行。练习结束后,可以让幼儿漱口。教具包括味觉瓶和嗅觉筒,基本味道(甜—咸—酸—苦)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另外,基于教学需要,本书收录了“书写前的感官准备”一节。)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视觉教育

视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的感觉,视觉教育即培养儿童形成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等视觉能力的教育。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关于大小、形状、颜色的视觉区别的教具。

大小

插座圆柱体组—高-低、粗-细、大-小 粉红塔—大-小 棕色梯—粗-细 长棒—长-短

彩色圆柱—和插座圆柱体同

在教室里,幼儿可以在一张桌子上玩,并互相交换以增加多样性。粉红塔、插座圆柱体组对3岁幼儿最有吸引力。

颜色

色板—颜色的种类、明暗(明亮度)

最初,蒙台梭利用3种鲜明的颜色,如将两套红、蓝、黄6块色板摆在幼儿面前的桌子上。从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请幼儿从混杂的色板中找出与此相同的另一块。把这两块并排摆在一起,这样,就

可以把6块色板成对地摆成两行。游戏中,色板的数目可增加到8块或16块。最后增加到64块。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连3岁幼儿也能把64块的所有的颜色按层次摆出来。在此之后,可以让儿童进行记忆颜色的练习。

形状

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这些嵌板的构想源于伊塔,塞贡也用过。蒙台梭利首先应用于缺陷儿童,进而经过创新应用于正常儿童。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 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及三角形的组合(辨别与组合)

其他

二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 三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

二、触觉教育

对幼儿各种触觉,如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等教育的教具包括:

触觉

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 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 温度觉

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 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

压觉

重量板—重-轻

实体认识

实体认识袋—触觉及肌肉感觉的同时配合,靠手的触觉来了解物体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

蒙台梭利认为触觉和温度觉(热觉)训练是紧密联系的,必须同时进行。首先可以从洗手开始,请幼儿感觉水的温度,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其次让幼儿在触摸时闭上眼睛,告诉他们这样能更好地辨别感觉,并鼓励他们这样做,引导他们不借助视觉来区别触觉产生的变化。幼儿学得快,并且乐于做这种练习。

温度觉(热觉)训练使用一套金属带盖的容器,内盛有不同温度的水,容器带有一个温度计。触摸容器的外面,就可以获得所要求的不同热度的感觉。还可以让儿童把手和脚浸泡在冷、温、热水中。

关于压觉训练(重量感觉),蒙台梭利成功地运用了一些8×6×1/2cm的3种不同木质(紫藤木、胡桃木和松木)的小木板。重量分别为24、18、12g,逐个相差6g。木板表面涂有清漆,以免板面粗糙,并保留木质本色,这使儿童看到木板颜色就知道它们的不同重量。当儿童闭上眼睛时,就需要纯粹靠压觉区分重量,而不是靠看颜色。儿童对这种“猜测”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

立体感觉(实体认识)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的帮助来识别物体。以这种联合感觉为基础,蒙台梭利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惊人的教育

效果。她的第一套教材由福禄培尔砖块和立方体组成,请幼儿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首先,请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准确地感触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言语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借由触摸,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最后,请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几乎所有幼儿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够完全不出错误。通过这个“游戏”能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蒙台梭利曾经观察到一名3岁的女孩,对这个任务不仅不感到困难而且完成得很轻松,左右手都能灵活使用。这种练习还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硬币、玩具兵和小球等小物体来进行,甚至还可以使用玉米粒、麦粒和稻粒。不需要用眼睛看就能区别各种

物体,这正符合“触觉是我们的另外一双眼睛”的心理理论。

三、听觉教育

听觉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的辨别能力。声音的种类有无数种,难以制作特别的教具。可对实际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或各种乐音进行分辨练习。实际上,听力训练没有严格的教学法,蒙台梭利结合了德国和美国的聋哑人听觉训练材料,训练儿童集中注意力去区别别人说话声音的变化。区别声音训练的目的是使幼儿习惯于区别轻微的噪音和正常的声音,使对噪音或杂乱的无间是非事情以厌烦。这种练习具有训练美感的价值,也是培养实际纪委的有益方法。众所周知,幼儿的叫嚷和摔打东西的噪音会破坏教室的秩序。练习首先需要单独对幼儿进行训练,因为安静是绝对的条件。其次,没有中间介质告诉幼儿听力是什么,也就是说应该是在反

复和自己较劲中练习听力。专门的教具包括音筒和音感钟。

四、味觉和嗅觉教育

蒙台梭利请小朋友嗅新鲜的紫罗兰和茉莉花,然后蒙上他的眼睛,将一束紫罗兰凑到孩子的鼻子下让他猜出是哪种花。为了区别花香的浓淡,花的给予量逐渐减少,最后只给一朵。吃饭时可以训练味觉,道理同嗅觉训练一样。还可以用舌头接触各种味道的溶液,苦、辣、酸、甜、咸都行。练习结束后,可以让幼儿漱口。教具包括味觉瓶和嗅觉筒,基本味道(甜—咸—酸—苦)


相关文章

  •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1
  •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 ...查看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原则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原则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必须遵循序渐进.因人施教和自我教育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它在感官教育中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一般来说,循序渐进的原则是由简到繁:从认识事物的角度来说,是由已知到未 ...查看


  • 发现儿童]之读后感
  • <发现儿童>之读后感 前几天有幸读了<发现儿童>这本书,以前听说过感官教育,以及人们对于感官教育存在问题的各种看法,也听说过蒙台梭利和儿童之家,但是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谈不上了解,因为不了解,又想一探究竟,所以就找相 ...查看


  •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
  •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 摘自<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她撰写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开设国际训 ...查看


  • 浅谈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2 - 副本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 浅谈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 姓 名: 练瑶瑶 准考证号: 专 业: 学前教育 年 级: 13级 指导教师: 庄曼莉 2014年3月18日 浙江温州 课 题 摘 要 在儿童成长过程 ...查看


  • 把握幼儿九大敏感期
  • 把握幼儿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全面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何为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头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查看


  • 幼儿教育理念--蒙特梭利
  • 幼儿教育理念--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以感官训练为主,因为那么小的孩子是用他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通过感觉.行走.触摸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感觉训练能够让孩子的感觉器官变得更加敏锐,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判 ...查看


  • 蒙氏培训心得体会
  • 蒙台梭利教师培训总结 2012年2月20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华夏爱婴举办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通 过本次培训,让我对蒙氏的教育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和指导思 想完全区别于普通教育,他的教育方法既严格又让你喜欢, ...查看


  • [幼儿教育思想史]模拟试卷综合
  • 模拟试卷 幼儿教育思想史 模拟试卷A 一.选择题(共5题,1题2分,共10分) 1.胎教思想见诸于文字是从( D )开始的.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并划分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