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第1期
(2000)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NEIJIANGTEACHERSCOLLEGE NO111Vol115
(2000)
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
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
曾 良12
四川内江 641002;
21 四川内江 641000)
提 要:本文叙述了诸葛亮与刘备、周瑜与孙氏兄弟、司马懿与曹氏四代君臣得遇的
不同情况,说明了人臣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君臣遇合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三国演义》:;君臣关系;才智发挥;和谐程度
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17(2000)01—0040—08
《三国演义》的人主对智囊人物制约关系中所显示的文化形态,学术界已有所论及,[1]但这一问题本身具有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文就诸葛亮与刘备父子、周瑜与孙氏兄弟、司马懿与曹氏四代三组君臣关系再作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
为了表现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三国演义》竭力渲染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但罗贯中毕竟是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美化这对君臣关系的同时,又客观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不和谐,限制了诸葛亮才智的发挥。
刘备乃汉高祖之正胄,“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而诸葛亮“托好管、乐,有匡汉之望”和“崇本之心”,[2]一对君臣相合于共同的政治理想。当诸葛亮提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然后鼎足而立,汉室可兴时,刘备“顿开茅塞”,如鱼得水。诸葛亮感于知遇之恩,对蜀汉事业忠贞不二,但刘备在关键时刻多不听诸葛亮的话,违背隆中决策。这一方面决定于他的宗族观念和刚愎自用的个性,另一方面又决定于他对诸葛亮的怀疑。如屡次失去取荆州的机会,是割不断刘表临危托孤的恩德;用关羽守荆州,是出于他们的结义兄弟,情同手足,生死与共;“孔明劝取西川,昭烈不听,法正劝之即听”(第81回毛评),因为法正是原刘璋旧臣。
09—10收稿日期:1999—
),男,四川简阳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作者简介:曾良(1957—),女,四川隆昌人,内江市第六中学一级教师。陈让先(1963—
总第54期 曾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41亭之战最能体现刘备的个性。为替关羽报仇,刘备欲倾蜀国之师东征孙权,
这在蜀国君臣间展开了激烈争论。首先赵云指出:“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又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答道;“朕不为兄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既置江山社稷不顾,又违背既定国策。诸葛亮苦谏,刘备充耳不闻。秦密伏地谏阻,刘备叱武士推出斩之!待诸葛亮上表求救,方免一死。但刘备掷其表于地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毛宗岗于此非常形象地评道:,今伐吴之心,其急如火,水亦不能制火矣!”(第81叹:“若法孝直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如法正,所以东征时留诸葛亮守成都,。刘备一意孤行,,“兵家之大忌”
。马良建议“,何必又问丞相?”(第83回)在马良,但为时已晚,东吴一把火烧掉七百里连营,。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违背隆中决策,破坏孙刘联盟,固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清人王夫之的分析是颇值得注意的:“公(指诸葛亮,下同)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独子敬知之耳。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夫先主亦始欲自强,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疑公交吴之深,而并疑其与子瑜之合;使公与子瑜合而有裨于汉之社稷,固可勿疑也,而况其用吴之深心,勿容妄揣也哉!……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
[3]于许、洛,而徒流于 亭乎?”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时,一手掩泪,一手抓住诸葛亮的手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谁不知曹丕逼汉献帝甚于其父曹操,并已经以魏代汉,刘备却以曹丕比诸葛亮,其喻意不言而明。所以诸葛亮听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第85回)托名李贽的叶昼也说:“刘备只此一语,便夺孔明之魂。玄德真奸雄哉!”(第85回夹评)
刘备死后,吴祸平息,诸葛亮竭力辅佐后主刘禅实践“隆中决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由于刘禅的昏庸和对诸葛亮的怀疑,也由于诸葛亮在关键时刻的错误用人,无力挽回蜀国的危局,只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早有忠而被谤的预感,初出祁山时就上表刘禅,望其以“亲贤臣,远小人”为戒。他连年北伐,长期与司马懿抗衡。尽管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对蜀汉事业忠心耿耿,但也免不了小人的离间和刘禅的怀疑。如四出祁山时,伐魏形势大好,但刘禅听信谗言,认为他有篡逆之心,将他召回。此时,“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第100回)在两难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忠”的人格而放弃了建功的机会,蜀汉事业也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从现象上看,刘禅对诸葛亮的怀疑似乎与刘备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其实不然。刘禅乃庸常之君,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听信
42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5卷第1期诸葛亮忠言,完全是因为先主的遗命;同时,“先主曰:‘子不可辅,君自取之。’斯言而入愚昧之心,公(指诸葛亮)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岂能无疑哉?……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施及嗣子之童昏,内而百揆,外而六军,不避嫌疑而持之固,含情不吐,谁
[4]与凉其志者?然则后主之决于任公,屈于势而不能相信以道,明矣。”危疑如此,岂
能北定中原?
也正因为诸葛亮的孤幽忠贞,惟恐他人不似自己尽心,往往一人说了算,很难顾及别人意见,以至在识人用人上出现重大失误,影响其才智的发挥。托孤时的特别告诫,重用“言过其实,损,,葛亮同为顾命大臣,但自刘备死后,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诸葛亮北伐,,,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竟采取“伐平(即李严,下同,,“隆崇其遇”,用其子李丰督主江州,“以取一时之务”。,亮“都委诸事”时,“群臣上下皆怪臣(诸葛亮)待平之
[5]厚。”诸葛亮每患粮草不济,这次又特意命李严督运粮草!可正当蜀兵“杀得那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之时,李严却因运粮不济,“怕丞相见罪”,假报东吴将兴兵取川,把诸葛亮从前线召回!更有甚者,他竟然妄奏天子,遮饰过错。谎报军情,欺君枉上,废国家大事,该当何罪!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姑息纵容,何至李严的肆意妄为?由于战机遗失,诸葛亮不得不回到成都积草屯粮,存恤将士,待三年后再出征。而三年后的诸葛,已经受不了五丈原的瑟瑟秋风,只好长汉:“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第104回)
二
为衬托诸葛亮的形象,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形象虽不如历史上的周瑜那样宽宏大度,但也“雄姿英发”,深得孙氏兄弟的信任,故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施展宏图大志,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与孙氏兄弟可谓真正的“鱼水关系”。
周瑜与孙策本有昆仲之交,后来两人又在历阳相遇。此时孙策正往江东,继父之志,以图大业,故一见周瑜便情不自禁地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周瑜也倾心表白:“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第15回)一对特殊的君臣关系由此建立。
可惜孙策寿短,年仅26岁竟夭折。临终嘱其弟孙权曰:“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又特意唤妻乔夫人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转致周郎,尽力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时相知之雅。”(第29回)可见信任之深,依托之切!毛宗岗对此感慨地评说:“周郎之于孙策,犹樊哙之于汉高”(第29回夹评),“孙策是小霸王,此人亦小范增也。”(第15回夹评)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权比其兄更善举贤纳士,恰如孙策临终取印绶与他时所概括的那样:“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听说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吴奔丧,孙权即喜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渴望之
总第54期 曾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43情溢于言表。吴太夫人以孙策遣嘱告诉周瑜时,周瑜顿首回答:“愿以肝脑涂地,报知
[6]己之恩。”(第29回)“夫人有为于天下者,必下有人而上有君。”正是孙吴君臣间生死
不渝的鱼水关系,才使孙吴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立于不败之地。
周瑜与张昭同为孙策的顾命大臣,孙策嘱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其实小说告诉我们,无论内事外事,只要张昭与周瑜的见解发生分歧时,孙权多采纳周瑜的意见,使周瑜的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建安七年,曹操破袁术后,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为质。孙权犹豫不决,召周瑜、张昭等面议。,主张送子入朝。周瑜则以卓越的胆识说:,,,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朝?质一入,;;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易遣,:“公瑾之言是也。”(第38回)气魄,又如孙权母亲吴太夫人寿终不久,孙权商议欲伐黄祖。,不可动兵。”周瑜针锋相对地指出:“报仇雪恨,何待期年?”(第38回)加之黄祖部将甘宁来降,孙权遂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征讨黄祖。结果黄祖兵败将亡,自己也中箭身亡。再如建安十三年秋,曹操乘统一北方之威,率师南下,意欲扫平江南。孙权内部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主力降议,武将则多数主战,议论纷纷不一。虽有“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但孙权仍然举棋不定,“寝食俱废”。此时吴国太曰:“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结果周瑜不请先到,首先驳斥张昭等主降为迂儒之论,然后替孙权精辟分析曹操南下犯兵家之四忌,并自请精兵破敌,说得孙权矍然振奋,斩案决计!即封周瑜为大都督,率众破曹。一场由周瑜指挥的赤壁一战,击败曹操80万大军,使能征善战的曹操无力再下江南。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中的周瑜为孙吴事业也为自己谱写了最辉煌灿烂的篇章。晋人习凿齿曾评说:“周瑜奇孙策于总角,定人好恶于一
[7]面,摧魏氏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这是颇中肯綮的。
另一方面,由于孙氏兄弟广纳贤士,周瑜识人荐贤,雅量高致,谦恭有方,在东吴诸贤中起到了纽带作用,产生了巨大合力。周瑜知遇孙策时就说:“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于是推荐了张昭和张 。孙权请问用策以守父兄之业时,周瑜又说:“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第29回)随即推荐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孙权皆委以重任。后来周瑜临终,遗书孙权,又荐鲁肃以自代。孙权不禁哭曰:“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第57回)即令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可谓肝胆相照,始终不渝。宋人洪迈十分关注孙吴君臣合谐所产生的合力:“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吴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
[8]所以为吴,非偶然也。”可谓孙吴和谐的君臣关系与才智发挥的最好诠释。由此可知
刘备的知人善任远不如孙权:孙权对周瑜、鲁肃等人的委任不如刘备之于诸葛亮,但信
44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5卷第1期任更为深笃,岂不贤哉?
三
司马懿在魏历事四代君主,三为顾命大臣,在三组君臣关系中最为复杂。由于他的足智多谋和隐忍不发的性格,使他能避开祸端,后发制人,成为从魏过渡到晋的关键人物。
在曹操当权时期,作为军中主簿的司马懿虽然未受到曹操的重视,刻已渐露锋芒,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谋略。,打算班师回许昌,司马懿认为“刘备以诈力取刘璋,(第)师南下,乘势瓦解西川。,但曹操不予采纳。
,:“昔曹操降张鲁,定汉中,不因,,而自引大军北还:此失计也。”(第70回)。(第71回)这无疑证明了司马懿见解的正确。再如刘备自,曹操大怒,欲倾国之师,与刘备决一雌雄,又是司马懿建议不必远征,并分析:“江东孙权,以妹嫁刘备,而又乘间窃取回去;刘备又据占荆州不还,彼此俱有切齿之恨。今可差一舌辩之士,赍书往说孙权,使兴兵取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大王兴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第73回)这一联吴击蜀的谋略果然奏效,终于导致东吴袭荆州,关羽遭杀害,也成了刘备 亭败兵的前奏。
曹操之所以不深信司马懿,首先因为曹操本身就是颇有谋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加之他推心以待贤士,身边早有荀 、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一批智谋之士,已“算无遗策”,所以曹操“割二袁、俘吕布、下刘表、北扫乌桓,而懿无其功;操迎天子于
[9]危乱之中,复立汉之社稷,而懿无其名。”其次决定于曹操重才又忌才的性格而产生
的对司马懿的怀疑,这在后来华歆向曹睿的奏语中补充说出:“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之祸。’”(第91回)尽管如此,曹操临死也把司马懿作为顾命大臣之一,这给司马懿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在曹丕在位的七年里,司马懿虽未有杰出战功,但颇受重视。如吴、蜀再度联盟,有图中原之意时,曹丕决定起兵伐吴,司马懿建议曹丕必须御驾亲征。曹丕从其奏,并“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司马懿决断。”(第86回)曹丕所以看重司马懿,首先因为司马懿有文韬武略,又是曹操的顾命大臣,曹丕不得不遵其嘱。再则司马懿善于揣摩曹丕心机,进而出谋划策,深得曹丕厚爱。如他深知曹丕有代汉之心,在华歆、王朗等威逼汉献帝下诏禅位,曹丕也欣然受诏之时,司马懿谏曰:“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第80回)力图使曹丕的篡位天衣无缝。结果深得曹丕欢心。后来他自然又成了曹丕临终的三大顾命大臣之一,正式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
曹睿时代是司马懿真正大展才智的时期。他初为骠骑大将军,自愿乞守西凉等处。此时诸葛亮开始北伐,独虑“司马懿深有谋略”,“必为蜀中之大患”,故用马谡离间计,使司马懿一度遭贬。但当降魏的蜀将孟达在新城准备叛魏,径取洛阳,并约诸葛亮直取
总第54期 曾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45长安时,曹睿“一面驾幸长安,一面诏司马懿复取,加为平西都督”(第94回),于长安相会。司马懿得知孟达的反叛后,当机立断,首先率兵包围新城,一举消灭了孟达,然后才去长安见魏主。司马懿此举与诸葛亮的预料完全相同,可谓棋逢对手。后来曹睿夸奖司马懿:“今达造反,非卿等制之,两京休矣!”又“赐金钺斧一对,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面对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曹睿选择司马懿代替曹真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在与诸葛亮的长期交量中,显示了司马懿的非凡才智。正因为此,曹睿临终时仿效刘备托孤孔明,把8岁的幼子曹芳托孤于司马懿。
曹芳时期,司马懿作为托孤重臣,,奏请曹芳加司马懿为太傅,实为夺其兵权,的政治斗争。他毕竟是“深明韬略,,首先伪病装聋,麻痹曹操,,。后来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为魏过渡到晋起到了桥梁作用。
,不能把司马懿与曹操等同看待。司马懿虽老谋深算,“素有大志”,但他至死没有篡魏的表现,临死还嘱咐儿子:“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第108回)而曹操不仅威逼汉献帝,而且还说:“吾事汉多年,虽有功德于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它望?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第78回)明白暗示儿子学习武王伐纣而取代汉朝。正如毛宗岗所说:“操之事皆懿之子为之,而懿则终身未敢为操之事也。”(第108回回前总评)
通过上述三组君臣关系的分析,使我们明白君臣关系是十分复杂而微妙的,凡君臣关系和谐之时,便使人臣的才智得到发挥;反之,便抑制其才智的发挥。不同的君臣关系为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提供了不同的环境和机遇,从而使他们的才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刘备同诸葛亮的鱼水关系主要体现在取西川之前,此时诸葛亮的才智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之后刘备明显表现出骄狂情绪和怀疑心态,大大限制了诸葛亮的才智;刘禅时期的六出祁山,诸葛亮用尽了浑身解术,但由于刘禅的昏庸和怀疑,实际上多是报偿刘备知遇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也只能是悲剧结局。吴主孙氏兄弟与周瑜之间一以贯之的鱼水关系,使周瑜的才智发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故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司马懿同曹氏四代君主的关系最为复杂,曾经被封、被疑、被贬,但他“深明韬略”,隐忍不发,以待时机,故最终能得到曹丕、曹睿的信任,大展才智,成为魏晋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参 考 文 献】
[1]郑铁生1三国演义艺术欣赏[M]1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1
[2][7]习凿齿1论刘备与孔明[J]・全晋文[C]11321
[3][4][6][9]王夫之1读通鉴论[M].101
[5]陈寿1李严传[J]1三国志[M]1北京:中华书局,19851
[8]洪迈1容斋笔记[M]1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1131
46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5卷第1期
TheRelationsbetweenZhugeLiang,ZhouYu,SimaYi
andTheirRespectiveKinglyMasters,alsotheDisplayofTheirTalents
ZHENGLiang1 CHENRang2xian2
(11ChineseDept,NeijiangTeachersCollege,Neijiang,Sichuan641002;
21NeijiangNo6MiddleSchool,Neijiang,Sichuan641000)
Abstract:ThispaperunfoldsthedifferentrelationsofZhugeLiangvsLiuBei,ZhouYuvsSunYivsoffourgenera2tions,soastoprovethatthearedeterminedbytheharmonyofthemastersandtheirsubjects.
KeyThreeKingdom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kinglymasterssubjects;thedisplayoftalents;thedegreeofharmony
第15卷第1期
(2000)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NEIJIANGTEACHERSCOLLEGE NO111Vol115
(2000)
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
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
曾 良12
四川内江 641002;
21 四川内江 641000)
提 要:本文叙述了诸葛亮与刘备、周瑜与孙氏兄弟、司马懿与曹氏四代君臣得遇的
不同情况,说明了人臣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君臣遇合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三国演义》:;君臣关系;才智发挥;和谐程度
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17(2000)01—0040—08
《三国演义》的人主对智囊人物制约关系中所显示的文化形态,学术界已有所论及,[1]但这一问题本身具有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文就诸葛亮与刘备父子、周瑜与孙氏兄弟、司马懿与曹氏四代三组君臣关系再作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
为了表现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三国演义》竭力渲染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但罗贯中毕竟是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美化这对君臣关系的同时,又客观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不和谐,限制了诸葛亮才智的发挥。
刘备乃汉高祖之正胄,“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而诸葛亮“托好管、乐,有匡汉之望”和“崇本之心”,[2]一对君臣相合于共同的政治理想。当诸葛亮提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然后鼎足而立,汉室可兴时,刘备“顿开茅塞”,如鱼得水。诸葛亮感于知遇之恩,对蜀汉事业忠贞不二,但刘备在关键时刻多不听诸葛亮的话,违背隆中决策。这一方面决定于他的宗族观念和刚愎自用的个性,另一方面又决定于他对诸葛亮的怀疑。如屡次失去取荆州的机会,是割不断刘表临危托孤的恩德;用关羽守荆州,是出于他们的结义兄弟,情同手足,生死与共;“孔明劝取西川,昭烈不听,法正劝之即听”(第81回毛评),因为法正是原刘璋旧臣。
09—10收稿日期:1999—
),男,四川简阳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作者简介:曾良(1957—),女,四川隆昌人,内江市第六中学一级教师。陈让先(1963—
总第54期 曾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41亭之战最能体现刘备的个性。为替关羽报仇,刘备欲倾蜀国之师东征孙权,
这在蜀国君臣间展开了激烈争论。首先赵云指出:“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又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答道;“朕不为兄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既置江山社稷不顾,又违背既定国策。诸葛亮苦谏,刘备充耳不闻。秦密伏地谏阻,刘备叱武士推出斩之!待诸葛亮上表求救,方免一死。但刘备掷其表于地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毛宗岗于此非常形象地评道:,今伐吴之心,其急如火,水亦不能制火矣!”(第81叹:“若法孝直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如法正,所以东征时留诸葛亮守成都,。刘备一意孤行,,“兵家之大忌”
。马良建议“,何必又问丞相?”(第83回)在马良,但为时已晚,东吴一把火烧掉七百里连营,。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违背隆中决策,破坏孙刘联盟,固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清人王夫之的分析是颇值得注意的:“公(指诸葛亮,下同)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独子敬知之耳。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夫先主亦始欲自强,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疑公交吴之深,而并疑其与子瑜之合;使公与子瑜合而有裨于汉之社稷,固可勿疑也,而况其用吴之深心,勿容妄揣也哉!……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
[3]于许、洛,而徒流于 亭乎?”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时,一手掩泪,一手抓住诸葛亮的手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谁不知曹丕逼汉献帝甚于其父曹操,并已经以魏代汉,刘备却以曹丕比诸葛亮,其喻意不言而明。所以诸葛亮听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第85回)托名李贽的叶昼也说:“刘备只此一语,便夺孔明之魂。玄德真奸雄哉!”(第85回夹评)
刘备死后,吴祸平息,诸葛亮竭力辅佐后主刘禅实践“隆中决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由于刘禅的昏庸和对诸葛亮的怀疑,也由于诸葛亮在关键时刻的错误用人,无力挽回蜀国的危局,只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早有忠而被谤的预感,初出祁山时就上表刘禅,望其以“亲贤臣,远小人”为戒。他连年北伐,长期与司马懿抗衡。尽管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对蜀汉事业忠心耿耿,但也免不了小人的离间和刘禅的怀疑。如四出祁山时,伐魏形势大好,但刘禅听信谗言,认为他有篡逆之心,将他召回。此时,“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第100回)在两难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忠”的人格而放弃了建功的机会,蜀汉事业也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从现象上看,刘禅对诸葛亮的怀疑似乎与刘备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其实不然。刘禅乃庸常之君,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听信
42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5卷第1期诸葛亮忠言,完全是因为先主的遗命;同时,“先主曰:‘子不可辅,君自取之。’斯言而入愚昧之心,公(指诸葛亮)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岂能无疑哉?……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施及嗣子之童昏,内而百揆,外而六军,不避嫌疑而持之固,含情不吐,谁
[4]与凉其志者?然则后主之决于任公,屈于势而不能相信以道,明矣。”危疑如此,岂
能北定中原?
也正因为诸葛亮的孤幽忠贞,惟恐他人不似自己尽心,往往一人说了算,很难顾及别人意见,以至在识人用人上出现重大失误,影响其才智的发挥。托孤时的特别告诫,重用“言过其实,损,,葛亮同为顾命大臣,但自刘备死后,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诸葛亮北伐,,,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竟采取“伐平(即李严,下同,,“隆崇其遇”,用其子李丰督主江州,“以取一时之务”。,亮“都委诸事”时,“群臣上下皆怪臣(诸葛亮)待平之
[5]厚。”诸葛亮每患粮草不济,这次又特意命李严督运粮草!可正当蜀兵“杀得那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之时,李严却因运粮不济,“怕丞相见罪”,假报东吴将兴兵取川,把诸葛亮从前线召回!更有甚者,他竟然妄奏天子,遮饰过错。谎报军情,欺君枉上,废国家大事,该当何罪!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姑息纵容,何至李严的肆意妄为?由于战机遗失,诸葛亮不得不回到成都积草屯粮,存恤将士,待三年后再出征。而三年后的诸葛,已经受不了五丈原的瑟瑟秋风,只好长汉:“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第104回)
二
为衬托诸葛亮的形象,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形象虽不如历史上的周瑜那样宽宏大度,但也“雄姿英发”,深得孙氏兄弟的信任,故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施展宏图大志,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与孙氏兄弟可谓真正的“鱼水关系”。
周瑜与孙策本有昆仲之交,后来两人又在历阳相遇。此时孙策正往江东,继父之志,以图大业,故一见周瑜便情不自禁地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周瑜也倾心表白:“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第15回)一对特殊的君臣关系由此建立。
可惜孙策寿短,年仅26岁竟夭折。临终嘱其弟孙权曰:“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又特意唤妻乔夫人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转致周郎,尽力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时相知之雅。”(第29回)可见信任之深,依托之切!毛宗岗对此感慨地评说:“周郎之于孙策,犹樊哙之于汉高”(第29回夹评),“孙策是小霸王,此人亦小范增也。”(第15回夹评)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权比其兄更善举贤纳士,恰如孙策临终取印绶与他时所概括的那样:“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听说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吴奔丧,孙权即喜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渴望之
总第54期 曾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43情溢于言表。吴太夫人以孙策遣嘱告诉周瑜时,周瑜顿首回答:“愿以肝脑涂地,报知
[6]己之恩。”(第29回)“夫人有为于天下者,必下有人而上有君。”正是孙吴君臣间生死
不渝的鱼水关系,才使孙吴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立于不败之地。
周瑜与张昭同为孙策的顾命大臣,孙策嘱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其实小说告诉我们,无论内事外事,只要张昭与周瑜的见解发生分歧时,孙权多采纳周瑜的意见,使周瑜的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建安七年,曹操破袁术后,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为质。孙权犹豫不决,召周瑜、张昭等面议。,主张送子入朝。周瑜则以卓越的胆识说:,,,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朝?质一入,;;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易遣,:“公瑾之言是也。”(第38回)气魄,又如孙权母亲吴太夫人寿终不久,孙权商议欲伐黄祖。,不可动兵。”周瑜针锋相对地指出:“报仇雪恨,何待期年?”(第38回)加之黄祖部将甘宁来降,孙权遂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征讨黄祖。结果黄祖兵败将亡,自己也中箭身亡。再如建安十三年秋,曹操乘统一北方之威,率师南下,意欲扫平江南。孙权内部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主力降议,武将则多数主战,议论纷纷不一。虽有“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但孙权仍然举棋不定,“寝食俱废”。此时吴国太曰:“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结果周瑜不请先到,首先驳斥张昭等主降为迂儒之论,然后替孙权精辟分析曹操南下犯兵家之四忌,并自请精兵破敌,说得孙权矍然振奋,斩案决计!即封周瑜为大都督,率众破曹。一场由周瑜指挥的赤壁一战,击败曹操80万大军,使能征善战的曹操无力再下江南。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中的周瑜为孙吴事业也为自己谱写了最辉煌灿烂的篇章。晋人习凿齿曾评说:“周瑜奇孙策于总角,定人好恶于一
[7]面,摧魏氏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这是颇中肯綮的。
另一方面,由于孙氏兄弟广纳贤士,周瑜识人荐贤,雅量高致,谦恭有方,在东吴诸贤中起到了纽带作用,产生了巨大合力。周瑜知遇孙策时就说:“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于是推荐了张昭和张 。孙权请问用策以守父兄之业时,周瑜又说:“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第29回)随即推荐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孙权皆委以重任。后来周瑜临终,遗书孙权,又荐鲁肃以自代。孙权不禁哭曰:“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第57回)即令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可谓肝胆相照,始终不渝。宋人洪迈十分关注孙吴君臣合谐所产生的合力:“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吴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
[8]所以为吴,非偶然也。”可谓孙吴和谐的君臣关系与才智发挥的最好诠释。由此可知
刘备的知人善任远不如孙权:孙权对周瑜、鲁肃等人的委任不如刘备之于诸葛亮,但信
44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5卷第1期任更为深笃,岂不贤哉?
三
司马懿在魏历事四代君主,三为顾命大臣,在三组君臣关系中最为复杂。由于他的足智多谋和隐忍不发的性格,使他能避开祸端,后发制人,成为从魏过渡到晋的关键人物。
在曹操当权时期,作为军中主簿的司马懿虽然未受到曹操的重视,刻已渐露锋芒,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谋略。,打算班师回许昌,司马懿认为“刘备以诈力取刘璋,(第)师南下,乘势瓦解西川。,但曹操不予采纳。
,:“昔曹操降张鲁,定汉中,不因,,而自引大军北还:此失计也。”(第70回)。(第71回)这无疑证明了司马懿见解的正确。再如刘备自,曹操大怒,欲倾国之师,与刘备决一雌雄,又是司马懿建议不必远征,并分析:“江东孙权,以妹嫁刘备,而又乘间窃取回去;刘备又据占荆州不还,彼此俱有切齿之恨。今可差一舌辩之士,赍书往说孙权,使兴兵取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大王兴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第73回)这一联吴击蜀的谋略果然奏效,终于导致东吴袭荆州,关羽遭杀害,也成了刘备 亭败兵的前奏。
曹操之所以不深信司马懿,首先因为曹操本身就是颇有谋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加之他推心以待贤士,身边早有荀 、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一批智谋之士,已“算无遗策”,所以曹操“割二袁、俘吕布、下刘表、北扫乌桓,而懿无其功;操迎天子于
[9]危乱之中,复立汉之社稷,而懿无其名。”其次决定于曹操重才又忌才的性格而产生
的对司马懿的怀疑,这在后来华歆向曹睿的奏语中补充说出:“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之祸。’”(第91回)尽管如此,曹操临死也把司马懿作为顾命大臣之一,这给司马懿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在曹丕在位的七年里,司马懿虽未有杰出战功,但颇受重视。如吴、蜀再度联盟,有图中原之意时,曹丕决定起兵伐吴,司马懿建议曹丕必须御驾亲征。曹丕从其奏,并“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司马懿决断。”(第86回)曹丕所以看重司马懿,首先因为司马懿有文韬武略,又是曹操的顾命大臣,曹丕不得不遵其嘱。再则司马懿善于揣摩曹丕心机,进而出谋划策,深得曹丕厚爱。如他深知曹丕有代汉之心,在华歆、王朗等威逼汉献帝下诏禅位,曹丕也欣然受诏之时,司马懿谏曰:“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第80回)力图使曹丕的篡位天衣无缝。结果深得曹丕欢心。后来他自然又成了曹丕临终的三大顾命大臣之一,正式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
曹睿时代是司马懿真正大展才智的时期。他初为骠骑大将军,自愿乞守西凉等处。此时诸葛亮开始北伐,独虑“司马懿深有谋略”,“必为蜀中之大患”,故用马谡离间计,使司马懿一度遭贬。但当降魏的蜀将孟达在新城准备叛魏,径取洛阳,并约诸葛亮直取
总第54期 曾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45长安时,曹睿“一面驾幸长安,一面诏司马懿复取,加为平西都督”(第94回),于长安相会。司马懿得知孟达的反叛后,当机立断,首先率兵包围新城,一举消灭了孟达,然后才去长安见魏主。司马懿此举与诸葛亮的预料完全相同,可谓棋逢对手。后来曹睿夸奖司马懿:“今达造反,非卿等制之,两京休矣!”又“赐金钺斧一对,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面对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曹睿选择司马懿代替曹真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在与诸葛亮的长期交量中,显示了司马懿的非凡才智。正因为此,曹睿临终时仿效刘备托孤孔明,把8岁的幼子曹芳托孤于司马懿。
曹芳时期,司马懿作为托孤重臣,,奏请曹芳加司马懿为太傅,实为夺其兵权,的政治斗争。他毕竟是“深明韬略,,首先伪病装聋,麻痹曹操,,。后来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为魏过渡到晋起到了桥梁作用。
,不能把司马懿与曹操等同看待。司马懿虽老谋深算,“素有大志”,但他至死没有篡魏的表现,临死还嘱咐儿子:“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第108回)而曹操不仅威逼汉献帝,而且还说:“吾事汉多年,虽有功德于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它望?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第78回)明白暗示儿子学习武王伐纣而取代汉朝。正如毛宗岗所说:“操之事皆懿之子为之,而懿则终身未敢为操之事也。”(第108回回前总评)
通过上述三组君臣关系的分析,使我们明白君臣关系是十分复杂而微妙的,凡君臣关系和谐之时,便使人臣的才智得到发挥;反之,便抑制其才智的发挥。不同的君臣关系为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提供了不同的环境和机遇,从而使他们的才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刘备同诸葛亮的鱼水关系主要体现在取西川之前,此时诸葛亮的才智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之后刘备明显表现出骄狂情绪和怀疑心态,大大限制了诸葛亮的才智;刘禅时期的六出祁山,诸葛亮用尽了浑身解术,但由于刘禅的昏庸和怀疑,实际上多是报偿刘备知遇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也只能是悲剧结局。吴主孙氏兄弟与周瑜之间一以贯之的鱼水关系,使周瑜的才智发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故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司马懿同曹氏四代君主的关系最为复杂,曾经被封、被疑、被贬,但他“深明韬略”,隐忍不发,以待时机,故最终能得到曹丕、曹睿的信任,大展才智,成为魏晋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参 考 文 献】
[1]郑铁生1三国演义艺术欣赏[M]1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1
[2][7]习凿齿1论刘备与孔明[J]・全晋文[C]11321
[3][4][6][9]王夫之1读通鉴论[M].101
[5]陈寿1李严传[J]1三国志[M]1北京:中华书局,19851
[8]洪迈1容斋笔记[M]1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1131
46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5卷第1期
TheRelationsbetweenZhugeLiang,ZhouYu,SimaYi
andTheirRespectiveKinglyMasters,alsotheDisplayofTheirTalents
ZHENGLiang1 CHENRang2xian2
(11ChineseDept,NeijiangTeachersCollege,Neijiang,Sichuan641002;
21NeijiangNo6MiddleSchool,Neijiang,Sichuan641000)
Abstract:ThispaperunfoldsthedifferentrelationsofZhugeLiangvsLiuBei,ZhouYuvsSunYivsoffourgenera2tions,soastoprovethatthearedeterminedbytheharmonyofthemastersandtheirsubjects.
KeyThreeKingdom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kinglymasterssubjects;thedisplayoftalents;thedegreeofhar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