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建立初期,有一群能够呼风唤雨的人物在左右着的一切,比如苏联的“一哥”列宁;列宁的“师傅”普列汉诺夫;列宁的战友托洛茨、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卡冈诺维奇、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列宁的“同门师兄弟”孟什维克头头马尔托夫;被列宁推翻的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人,不仅是前苏联的历史,甚至是世界的历史都会被改写。很久以来,一般人都不会知道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拥有相同的血缘,或者说,他们的族别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或掩盖,直到八十年代,才知道他们全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犹太人。
在红色恐怖的年代,犹太人形象在苏联,不是“圣人”,便是“奸贼”。
普列汉诺夫把犹太人马克思主义学说推销给了列宁,使列宁拥有了推翻旧秩序,建立新世界的理想,但目睹布尔什维克血腥历程之后,普列汉诺夫在临终之前留下了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惊世骇俗的“政治遗言”,预言布尔什维克政权必然走向终结。相比马克思主义学说,普列汉诺夫的预言更接近普世价值观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现在看来,他才是一个比马克思拥有更浓厚弥赛亚情结的圣人。
拥有犹太血统的列宁率领托洛茨基等人,斗垮了马尔托夫的孟什维克、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成为了苏联首位“圣人”。但他的战友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却在斯大林时代被打成“奸贼”。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他们的形象,又从奸贼升华到了圣人,而且是比列宁更具人性化的弥赛亚圣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一部苏联的肃反历史,就是犹太人之间互相残杀的历史。捷尔任斯基死得早,也让他没有机会在斯大林手上由圣人蜕变成奸贼,他的继任者,亚戈达、叶诺夫、贝利亚……,要不就是犹太同胞,要不就是犹太女人的丈夫,虽然在主子使唤下,收拾起前任来毫不手软,但一个个最终都落了个奸贼的下场。他们在位时,无一例外地都以拥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而自居,拼命地杀人,杀俄罗斯精英、杀乌克兰富农、杀波兰被俘军官、杀犹太知识分子,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每个人杀到最后都是被继任者捕杀,死到临头时,他们中的某些人才会从内心深处向上帝发出忏悔,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也许是弥赛亚在疯狂以后的回归。
相对于中国延安时代一直到文革结束的“工农兵文学”,苏联文学作品具有厚重的人文氛围。《静静的顿河》和《日瓦戈医生》里的主人公,最初对十月革命都抱有理想主义情绪,振臂欢呼新政权的诞生,经历内战的离乱和肃反期间的恐怖,最终却难掩内心深处对人性的向往、对革命的思考和怀疑,大难临头之时,能够淡然处之,大有一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慷慨悲情,其实,肖洛霍夫和帕斯捷尔纳克这两位作家,本身都是犹太人,弥漫于两部作品中的弥撒亚情绪,不仅得到苏联宣传部门的首肯,更感动了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两部作品也先后将他俩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近年俄罗斯新拍摄的反映卫国战争期间的题材片颇受欢迎,作为年轻时的一个“军粉”,我对两部《兵临城下》二战系列大片《较量》及《决战要塞》常看不厌。不知道是否有美国或西方国家的犹太富商资助拍摄了这些战争大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虽然是以苏联政工人员的身份出场,但一看到感人的当口,便有意无意的向观众展示他们的犹太人背景。
《较量》中那位发现并培养了苏军狙击手扎依采夫的政工人员,看到扎依采夫无法搞定德军狙击手,他便毅然决定将自己作为诱饵,钓出德军狙击手,以便让扎依采夫发现并击毙对方,在向另一位犹太裔的苏军女兵表示诀别时,顺便透露了自己犹太人的身份,然后便于次日慷慨赴死。
《决战要塞》更是煽情,故事情节取材于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数千名苏联红军在要塞守备团政委福明上校的指挥下,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大部阵亡。当弹尽粮绝以后,福明才命令所剩无几的官兵们走出要塞,向德军投降。一位德军军官手持喇叭提示苏军败军:犹太人、政工人员出列。福明听后很淡定地对德军军官说:“我就是犹太人、团政委、共产党员、苏军上校福明”,立刻,他便被一个班的德军推倒墙角,很漠然地看着对面的德军站成一排,装弹、举枪、射击……。
查阅百度,所谓弥撒亚情结,也就是救世主意识。也许是苏联历史上弥撒亚情结自居的犹太人太多,结果是在那片土地上演绎了太多的磨难和生离死别。
苏联建立初期,有一群能够呼风唤雨的人物在左右着的一切,比如苏联的“一哥”列宁;列宁的“师傅”普列汉诺夫;列宁的战友托洛茨、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卡冈诺维奇、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列宁的“同门师兄弟”孟什维克头头马尔托夫;被列宁推翻的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人,不仅是前苏联的历史,甚至是世界的历史都会被改写。很久以来,一般人都不会知道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拥有相同的血缘,或者说,他们的族别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或掩盖,直到八十年代,才知道他们全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犹太人。
在红色恐怖的年代,犹太人形象在苏联,不是“圣人”,便是“奸贼”。
普列汉诺夫把犹太人马克思主义学说推销给了列宁,使列宁拥有了推翻旧秩序,建立新世界的理想,但目睹布尔什维克血腥历程之后,普列汉诺夫在临终之前留下了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惊世骇俗的“政治遗言”,预言布尔什维克政权必然走向终结。相比马克思主义学说,普列汉诺夫的预言更接近普世价值观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现在看来,他才是一个比马克思拥有更浓厚弥赛亚情结的圣人。
拥有犹太血统的列宁率领托洛茨基等人,斗垮了马尔托夫的孟什维克、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成为了苏联首位“圣人”。但他的战友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却在斯大林时代被打成“奸贼”。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他们的形象,又从奸贼升华到了圣人,而且是比列宁更具人性化的弥赛亚圣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一部苏联的肃反历史,就是犹太人之间互相残杀的历史。捷尔任斯基死得早,也让他没有机会在斯大林手上由圣人蜕变成奸贼,他的继任者,亚戈达、叶诺夫、贝利亚……,要不就是犹太同胞,要不就是犹太女人的丈夫,虽然在主子使唤下,收拾起前任来毫不手软,但一个个最终都落了个奸贼的下场。他们在位时,无一例外地都以拥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而自居,拼命地杀人,杀俄罗斯精英、杀乌克兰富农、杀波兰被俘军官、杀犹太知识分子,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每个人杀到最后都是被继任者捕杀,死到临头时,他们中的某些人才会从内心深处向上帝发出忏悔,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也许是弥赛亚在疯狂以后的回归。
相对于中国延安时代一直到文革结束的“工农兵文学”,苏联文学作品具有厚重的人文氛围。《静静的顿河》和《日瓦戈医生》里的主人公,最初对十月革命都抱有理想主义情绪,振臂欢呼新政权的诞生,经历内战的离乱和肃反期间的恐怖,最终却难掩内心深处对人性的向往、对革命的思考和怀疑,大难临头之时,能够淡然处之,大有一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慷慨悲情,其实,肖洛霍夫和帕斯捷尔纳克这两位作家,本身都是犹太人,弥漫于两部作品中的弥撒亚情绪,不仅得到苏联宣传部门的首肯,更感动了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两部作品也先后将他俩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近年俄罗斯新拍摄的反映卫国战争期间的题材片颇受欢迎,作为年轻时的一个“军粉”,我对两部《兵临城下》二战系列大片《较量》及《决战要塞》常看不厌。不知道是否有美国或西方国家的犹太富商资助拍摄了这些战争大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虽然是以苏联政工人员的身份出场,但一看到感人的当口,便有意无意的向观众展示他们的犹太人背景。
《较量》中那位发现并培养了苏军狙击手扎依采夫的政工人员,看到扎依采夫无法搞定德军狙击手,他便毅然决定将自己作为诱饵,钓出德军狙击手,以便让扎依采夫发现并击毙对方,在向另一位犹太裔的苏军女兵表示诀别时,顺便透露了自己犹太人的身份,然后便于次日慷慨赴死。
《决战要塞》更是煽情,故事情节取材于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数千名苏联红军在要塞守备团政委福明上校的指挥下,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大部阵亡。当弹尽粮绝以后,福明才命令所剩无几的官兵们走出要塞,向德军投降。一位德军军官手持喇叭提示苏军败军:犹太人、政工人员出列。福明听后很淡定地对德军军官说:“我就是犹太人、团政委、共产党员、苏军上校福明”,立刻,他便被一个班的德军推倒墙角,很漠然地看着对面的德军站成一排,装弹、举枪、射击……。
查阅百度,所谓弥撒亚情结,也就是救世主意识。也许是苏联历史上弥撒亚情结自居的犹太人太多,结果是在那片土地上演绎了太多的磨难和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