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子集与推出关系

1.6(2)子集与推出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与推出关系的等价性,并掌握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进

行推理的方法

2、逐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及等价转化思想,了解集合知识的广泛应用性; 3、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推出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子集与推出关系等价性

证明:

①充分性(“A ⊆B ”⇒“α⇒β” ) ②必要性(“α⇒β”⇒“A ⊆B ” ) (3)进一步剖析引例中的条件关系。

2.

例题分析

例1: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每人举出α、β,然后利用集合与推出关系共同讨论α是β的什么条件?(学生自行给出,小组研究) 结论:

(1) A ⊆B ⇔α是β的充分条件; (2) A ⊇B ⇔α是β的必要条件; (3) A B≠⇔α是β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4) A B≠⇔α是β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5) A=B ⇔α是β的充要条件。

例2:设α:1≤x ≤3,β:m+1≤x ≤2m+4,m ∈R ,α是β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范围。 3.问题拓展

若上题中α是β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三、巩固练习

课本P24 练习1.6(1.2)

【教学小结】1、在判断充分、必要等条件时,通常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方法一:逻辑推理

方法二:借助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利用集合思想解决数学中的条件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把看似没有联系的子集、推出关系,通过集合间

的包含关系联系了起来,同时我们用到了等价转化思想,这充分体现了集合论在现代数学中的基础作用。

【课后作业】习题册P9(习题1.6 A组) 【教学后记】

1.6(2)子集与推出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与推出关系的等价性,并掌握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进

行推理的方法

2、逐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及等价转化思想,了解集合知识的广泛应用性; 3、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推出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子集与推出关系等价性

证明:

①充分性(“A ⊆B ”⇒“α⇒β” ) ②必要性(“α⇒β”⇒“A ⊆B ” ) (3)进一步剖析引例中的条件关系。

2.

例题分析

例1: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每人举出α、β,然后利用集合与推出关系共同讨论α是β的什么条件?(学生自行给出,小组研究) 结论:

(1) A ⊆B ⇔α是β的充分条件; (2) A ⊇B ⇔α是β的必要条件; (3) A B≠⇔α是β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4) A B≠⇔α是β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5) A=B ⇔α是β的充要条件。

例2:设α:1≤x ≤3,β:m+1≤x ≤2m+4,m ∈R ,α是β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范围。 3.问题拓展

若上题中α是β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三、巩固练习

课本P24 练习1.6(1.2)

【教学小结】1、在判断充分、必要等条件时,通常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方法一:逻辑推理

方法二:借助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利用集合思想解决数学中的条件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把看似没有联系的子集、推出关系,通过集合间

的包含关系联系了起来,同时我们用到了等价转化思想,这充分体现了集合论在现代数学中的基础作用。

【课后作业】习题册P9(习题1.6 A组) 【教学后记】


相关文章

  • 集合的包含关系
  • 1.1.2集合的包含关系 教学目的: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能利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了解与空集的含义. 教学重点:1.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以及符号表示. 2.全集的概念 ...查看


  • 第二课时 子集.全集.补集 (教案)
  • 第二课时 子集.全集.补集 一.[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的意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和掌握它们的符号表示: 3.子集.真子集的性质: 4.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 二.[预习思考] 预习课本P8 引入 ...查看


  • 连续统假设之谜
  • 1900年,在第二次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希尔伯脱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三个未解决的数学问题,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有许多的问题业已获得了解决.然而,名列二十三个问题之首位的连续统假设之问题,迄今为止,仍被束之高阁,未能获得解决.原因是,时有哥德 ...查看


  • 高一集合精品导学案
  •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学习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3.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 ...查看


  • 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算法研究
  • 第33卷第8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3 No.82005年 8月 J.HuazhongUniv.ofSci.&Tech.(NatureScienceEdition) Aug. 2005 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算法 ...查看


  •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引言 模糊控制的发展 传统控制方法:数学模型. 模糊控制逻辑:使计算机具有智能和活性的一种新颖的智能控制方法. 模糊控制以模糊集合论为数学基础. 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对于那些测量数据不准确,要处理的数据量过 ...查看


  • 集合与逻辑
  • 第一部分 集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 ...查看


  • 新诚信教育2013年高考数学应考复习精品资料
  • 2013年高考数学应考复习精品资料·解题技巧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透视]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2.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3.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 ...查看


  • 全集子集补集教案
  • 1.2 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1)理解子集.真子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子集.全集.补集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