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1

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一

§4.1细胞的增殖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涉及的主干知识有细胞周期的组成、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教材对于有丝分裂的引出,首先介绍细胞周期的概念,即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旨在能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观察中更形象地加深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学习对后续知识如细胞减数分裂的内容学习很有帮助,特别是要发掘其中蕴含的生物学方法和观点,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具有较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有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的内容,对细胞的内部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较为熟悉,教师在讲授有丝分裂过程中只要说明过程经过,学生能较快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通过学生实验,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区别各时期细胞分裂图。

3.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抽象过程在脑中具体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后更抽象的生物学知识。

2.通过对染色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有丝分裂意义的学习,体会生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2.建立起生物学基础理论,保持对生物学的兴趣,这样可以维持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四、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五、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传授法、讨论法、flash动画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3min)

【教师活动】

展示大小长颈鹿的图片,引导思考:在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回答:两者个体大小不同 【教师活动】

归纳阐述:两者个体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成年长颈鹿的细胞数目比幼年的要多,而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引导讲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周期的内容,知道了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准备好了双

份的DNA分子同时也合成了一些有丝分裂需要的蛋白质,那么有丝分裂过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活动】

回忆细胞间期的物质变化,准备学习新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周围的实例入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理念。

环节二:小组探究,动手模拟(约【教师活动】

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描述呢,我们把有丝分裂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我们这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老师先播放有丝分裂的四个时期的视频,观察视频后结合书本上知识各小组分别讨论分配到的时期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并我们的模型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

第一组、第二组:模拟前期 第三组、第四组:模拟中期 第五组、第六组:模拟后期 第七组、第八组:模拟末期 【教师活动】

播放有丝分裂四个时期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染色体行为变化。布置任务:观察完后,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各个时间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再进行小组讨论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用我们自己制作的染色体模型模拟一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老师会请代表小组上台来讲解,两个同学模拟染色体,一个同学在旁边加以描述。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有丝分裂全过程后小组讨论交流,并开始模拟染色体行为变化。

【设计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先是独立自主思考再到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索,学会小组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环节三:展示成果,讨论归纳(约【教师活动】

12min)

20min)

现在我们有请代表小组上台模拟前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 【学生活动】

代表小组上台模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变化情况,并讲解。

【教师活动】

教师在每一个小组展示完之后总结归纳各个时期的特点 前期:核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级 末期:两消两现新建壁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记录重点

【设计意图】上台展示机会能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充分展示自己以及小组的合作成果,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师阶段归纳总结更能突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环节四:总结归纳,知识升华(约5min)

【教师活动】

前面我们分析了各个时期变化的图像,我们可以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染色体数、每染色体上DNA数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请同学们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活动】

学生再一次观看动画过程,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启动学生动脑总结和概括,表格填写、总结归纳,从而让学生学有所用,掌握新知。

七、作业布置

【必做】认真理解记忆本部分内容,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选做】教师给的提高题。

八、板书设计

§4.1

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

一.有丝分裂的特点

前期:核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级 末期:两消两现新建壁

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一

§4.1细胞的增殖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涉及的主干知识有细胞周期的组成、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教材对于有丝分裂的引出,首先介绍细胞周期的概念,即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旨在能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观察中更形象地加深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学习对后续知识如细胞减数分裂的内容学习很有帮助,特别是要发掘其中蕴含的生物学方法和观点,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具有较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有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的内容,对细胞的内部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较为熟悉,教师在讲授有丝分裂过程中只要说明过程经过,学生能较快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通过学生实验,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区别各时期细胞分裂图。

3.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抽象过程在脑中具体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后更抽象的生物学知识。

2.通过对染色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有丝分裂意义的学习,体会生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2.建立起生物学基础理论,保持对生物学的兴趣,这样可以维持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四、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五、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传授法、讨论法、flash动画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3min)

【教师活动】

展示大小长颈鹿的图片,引导思考:在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回答:两者个体大小不同 【教师活动】

归纳阐述:两者个体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成年长颈鹿的细胞数目比幼年的要多,而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引导讲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周期的内容,知道了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准备好了双

份的DNA分子同时也合成了一些有丝分裂需要的蛋白质,那么有丝分裂过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活动】

回忆细胞间期的物质变化,准备学习新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周围的实例入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理念。

环节二:小组探究,动手模拟(约【教师活动】

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描述呢,我们把有丝分裂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我们这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老师先播放有丝分裂的四个时期的视频,观察视频后结合书本上知识各小组分别讨论分配到的时期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并我们的模型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

第一组、第二组:模拟前期 第三组、第四组:模拟中期 第五组、第六组:模拟后期 第七组、第八组:模拟末期 【教师活动】

播放有丝分裂四个时期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染色体行为变化。布置任务:观察完后,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各个时间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再进行小组讨论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用我们自己制作的染色体模型模拟一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老师会请代表小组上台来讲解,两个同学模拟染色体,一个同学在旁边加以描述。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有丝分裂全过程后小组讨论交流,并开始模拟染色体行为变化。

【设计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先是独立自主思考再到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索,学会小组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环节三:展示成果,讨论归纳(约【教师活动】

12min)

20min)

现在我们有请代表小组上台模拟前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 【学生活动】

代表小组上台模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变化情况,并讲解。

【教师活动】

教师在每一个小组展示完之后总结归纳各个时期的特点 前期:核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级 末期:两消两现新建壁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记录重点

【设计意图】上台展示机会能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充分展示自己以及小组的合作成果,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师阶段归纳总结更能突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环节四:总结归纳,知识升华(约5min)

【教师活动】

前面我们分析了各个时期变化的图像,我们可以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染色体数、每染色体上DNA数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请同学们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活动】

学生再一次观看动画过程,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启动学生动脑总结和概括,表格填写、总结归纳,从而让学生学有所用,掌握新知。

七、作业布置

【必做】认真理解记忆本部分内容,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选做】教师给的提高题。

八、板书设计

§4.1

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

一.有丝分裂的特点

前期:核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级 末期:两消两现新建壁


相关文章

  •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细胞增殖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增殖" 是<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 ...查看


  • 细胞的增殖教学案例
  • <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教学案例 山西省临晋中学 崔素荣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 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增殖的目的.方式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 ...查看


  • 细胞工程知识点及重点难点总结
  • 第一章 绪论 1.细胞工程的概念,广义的细胞工程,狭义的细胞工程, 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以获得新型生物或一定细胞产品的一 ...查看


  • 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实验研究
  •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2年4月第8卷第2期 ・73- ・论著・ doi:10.3969,j.issn.1673-0364.2012.02.004 丹参酮¨A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实验研究 陈剐 梁奕敏李青峰 [摘要 ...查看


  • 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 遗! 传! " ##" #" $%&'(! ) *++-! " ! $%! ! &'$! ''&, . " 研究快报 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查看


  •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设计
  • 植物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 ...查看


  •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案
  • 高一生物学案 (3) 一多: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增多. (4) 两低: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 老年人皮肤上会长老年斑是因为 三.细胞衰老的原因 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学说是 和 第六章 第3节 细胞的衰老 ...查看


  • 相关肽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生物工程学报 journals.im.ac.cncjb@im.ac.cn ChinJBiotech2008.January ChineseJournalofBiotechnology 25:24(1):68-73 ISSN1000-3061 ...查看


  • 2.2动物细胞工程教学案
  •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课标要求] 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比较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 3.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本节重难点] 1.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