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大战至此,各方更需要的是胸怀,而不只是规则和情怀

作者: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越演越烈的万科争夺战,以及围绕于此的各种舆论交锋,几乎已照出整个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这里有倒王与挺王的站队,也有情怀与规则的碰撞。有真诚的表达,良知的呼唤,也有情绪的产物,甚至恶意的中伤。

我也写了几篇关于这件事的文章,但我既不是倒王派,也不是挺王派,而是一开始就是主和派。

有好事者好像发起过大战在即,你支持王石,还是姚振华的提问,如果非要战,我的答案是都支持,但让规则而不是情怀去做裁判,而且大家都别偷牌赖牌,从正门别从后门来。

然而从内心来讲,如果换成我是任何一方,我的选择还是不要战。因为商业可以多赢。战,可以拼规则,谈情怀;不战,要靠胸怀,靠伟大的心。

此刻,更需要胸怀

没有一个人是绝对正确的,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

尤其在行棋至此的万科一案中。去除王石阻击宝能是为了捍卫内部人控制万科,以及宝能进击万科是为了撂倒管理层操纵万科的论调,就目前明面上的攻防而言,各方的不当处理都可谓比比皆是,并最终导致事情越发不可收拾。

首先是姚振华先生。资本市场用钱说话没有问题,但为了什么去说话,如何说话,怎样说话却会让结果判若云泥。

现在看,万科案上,姚先生可能真不是可以为了大家都好而好商量的人。尤其最近意欲清算整个万科董事会,这一鸣惊人的咄咄逼人令人匪夷所思。

为何如此赶尽杀绝?是为了捍卫自己而不得已的反击?还是因为过去的不露声色,本来就不是善意的隐忍,真诚的求全,而只是权宜之计,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大干一场。而大干一场,就必须要放倒王石和管理层?

就算是不得已的反击,为何如此过激,而且会打出这么一张所有人看了都会认为不理性,不现实,也无胜算,即使胜了,最大的输家也有他自己的牌?

做到他这个成就和地位的人,打一张牌出去,一定会想到要用什么把这张牌收回来。他会用什么牌来收场?把王石郁亮统统赶走对万科有什么好?万科不好,对已是第一大股东的他有什么好?

这是要弄啥呢?这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毫无疑问,这只会让事情越来不可收拾。正如此前王石先生“瞧不起”的态度,加倍让事情复杂化,敌意化,把事儿搞更大一样。如果王石有错,那姚先生则是冤冤相报,错上加错。

作为万科创始人的王石先生,抗争当然是必要的,但之前为什么不预防?事情发生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呢?他自己也检讨了。的确是“瞧不起”,所以也真诚地检讨和歉意。还有就是,神仙打架的同时,小股东也是有不满的,受伤的,包括深铁的方案,如此折价,大家也是有看法的。

甚至包括华生先生这位独立董事,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讲了一系列让人大开眼界,也相当震撼的问题。但他自己首先就有个大问题。最简单的,如果万科可以把您的独董不当回事,那么您为何不积极主动去行使独董的权利。

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曾明文提出独立董事应当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现在,您一口气抛出这么重大事项,这些事情发生时,您独立董事的应当在哪里?说难听一点,这不就是看着别人犯错,等犯到差不多了,写一篇我如何见证他犯错?

再甚至,制度本身也是有问题的。以独立董事制度为例,到现在施行的还是2001年发布的版本吧。市场如此日新月异这么多年,魔不知高了多少尺了,“道”竟然还在原地踏步。这不是错误,起码也是没有与时俱进吧。讲规则,但规则落后于现实的,海了去了,非要讲?咋个讲?

再再甚者,整个社会,包括各位看客,我们自己,谁会是绝对正确,谁经得起一切考验,谁不会因为自己而有意或无意地侵犯到他人?

这些问题,错误,矛盾,冲突,怎么化解?

是要靠你只要乱仍石头我就治你的规则,还是宣扬大家都住在玻璃屋里,不要向别人扔石头的情怀?我的看法是,规则和情怀都重要,但石头如果已经飞来飞去了,是无论对错,都不要再扔了,先把战斗停下来,最重要。

这需要有人愿意多挨一石头,主动去停战。这要有人在规则和情怀之外,有更宽广的胸怀。

万科争夺战走到此刻,尤是如此。

期待王石先生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万科争夺战的主角们,此刻在做什么呢?

是继续憋大招儿,整材料,撂倒对方?还是在为坐到一起而努力,长草短草一把挽倒,化干戈为玉帛,大家一起接受现实,面对现实,面向未来?

真诚地期待他们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期待他们的“三国杀”变成对万科未来发展有利,也对彼此长远未来有利的“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

这需要彼此尊重,需要相互妥协,更需要有人愿意多挨一石头,让大家消气,熄火,有台阶下。从“三国杀”变成“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更更需要有一个有力量的关键人能站出来,牺牲自己,成全众人。

我期待这个人是王石先生,甚至相信他会成为这个人。他是一个高傲的人,这是真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的人,这也是真的。一个没有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的人,不会带领出这样的万科,也不会不争那么大的利益。

而且,早在去年,王石先生在拜访瑞士信贷的演讲中就已表示:宝能、华润、万科都是一家人,不应该内斗,并且还释出一系列善意:我和万科管理层不介意作出妥协,我们愿意照顾前海的诉求,万科希望在此事件中实现多赢。

但出人意料的是,后来却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

走到今天,战争再次升级,如何结局呢?或许,解铃还须系铃人。而这个系铃人,最重要的,就是王先生和姚先生。

王石先生或许可以胸怀更宽一些,主动再退一步,给好像已经走到死胡同的各方赢得个海阔天空。比如,主动提出辞去董事长,让郁亮先生接任。

当然,提出离任之后,正式离任之前,他还应该做一件大事,也只有他最有条件和能力去做的事:以新的身份,万科创始人身份,希望万科好,大家都好,但跟大家都不再有那么大利益冲突的身份,让大家坐到一起,化对抗为建设,正向积极地寻求有利各方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用这个公约数去构建大家都好的未来。

不光王石,显然已经愤怒的姚振华先生同样需要退让和妥协,要检讨自己的心是否已被冲突扭曲偏离了本来的航向,如果您本来是求共赢的。如果有,应该回归理性,回归良知,而不要继续咄咄逼人,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凌厉。

我想,如果双方能回到多赢的理性轨道,王石应该欢迎姚先生对万科的价值发现,姚先生也应该对王石作为万科创始人及缔造者充满尊重和感恩,并且在王石为大局而妥协后,乐于为了大家的万科好,而去支持郁亮接班,力挺郁亮为董事长的新的管理层,并最大程度地满足王石作为创始人的诉求,让他走得开心与放心。

王石有什么诉求呢?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一开始,他的抗争,就不是为了自己,至少不是只为自己。到他这个地位,说句心里话,还有必要为自己争吗?争名,争利,还是争一堆麻烦在身?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潇洒与快活,早已功成名就,年纪也不小了,挥一挥衣袖,一身轻松,想干嘛干嘛,岂不是更好。

众人说,王石为捍卫万科、万科的价值观、文化和制度而战斗。这当然是。但我以为,他也是在为兄弟姐妹们战斗,为这些年来跟随他,跟随万科的那么多人而战斗。几十年来,南征北战,那么多人的众志成城才成就今日的万科,甚至成就了他。按你姚老板26号的牌这么打,他能不顾他们,挥一挥衣袖,就别了“康桥”?

如果要说王石现在最放不下心,或者不甘心的,恐怕也就是两个事:第一,你莫把我千辛万苦搞起来的万科搞砸了;第二,你莫过河就拆桥,把我这些兄弟姐妹挤兑上岸了,这背后,是多少人,多少个家庭,我不能自己上岸,把他们掉坑里。

同样是创始人,同样带兵打仗的姚先生,应该是能体会这种心情的吧。但无论体会得到,还是体会不到,都应该尊重王石这个基本诉求,否则那就真是欺人太甚,也就是突破了王石所讲的“妥协的底线”了。

如此,那王石也真的是无需再忍再妥协,粉身碎骨,也要一战了。如此,那就真是没有任何赢家的战争了。多年后,见上帝之前回想起来,估计都会觉得自己当时得了一场狂犬病。

至于华润和万科的关系,甚至将来可能还有的深圳地铁,如果宝能和万科的关系能处理好,相信这些也都是可以从长计议,并且找到很好的安排吧。

阿蒙,那才是权力!

有个故事,还值得再讲,讲给所有有权力的人。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和德军军官阿蒙有这样一段对话。大意是,阿蒙认为自己是有权力的人,因为他掌握了囚犯的生杀大权。但辛德勒告诉他,真正的权力是你有绝对的理由去杀生,但却不这么做。

辛德勒的故事是:一个人犯了偷窃的罪,被带到帝王的面前,他知道帝王一怒,自己就会小命难保,于是扑倒在地,乞求帝王饶他一命。结果帝王因为他犯下的也是小错,于是饶恕了这个微不足道的人。

讲完故事的辛德勒,摇着酒杯,对阿蒙强调:那才是权力。阿蒙,那才是权力!

无论王石先生,还是姚先生,都是掌握权力的人。推而广之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每个人其实也都是掌握权力的人。包括是不是非要跟碰了你一下的路人争个是非曲直,这多多少少都是我们的权力。

鼓励规则,宣扬情怀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多讲点辛德勒式的权力。

如果王石先生让自己成为拥有这种权力的人,把一场眼看要多输的战争,化干戈为玉帛,变成中国商界一段新的佳话,甚至传奇。如此,如果说万宝华的前战,给了大家一本反面教材,那么万宝华不再战,则会给大家一本很好的真面教材。这反、正结合,才会有利中国商业朝向美好的进化。

如果是这样,王石先生的妥协,会真正让他比登上珠穆拉玛站得更高,成就他的新的伟大,格局和胸怀的伟大。姚振华先生也同样如此,这会让他赢得更高明,而不只是精明。

当然,他们要走出这一步,可能比登上珠穆拉玛还要来得更难,而他们最要征服的,还是他们自己。只要他们愿意让各方踏着自己前进,其他人应该都不会希望战争继续——如果华润真如目前所看到的,在乎的只是自己的第一大股东地位,而不是也要,甚至蓄谋已久地要驱逐万科的管理层。

王石先生愿意成为那个“帝王”,愿意做一个被别人踏着自己前进的巨人吗?姚先生也愿意吗?

我个人,是抱乐观心态的

这不是希望他们去做畏战、无争、无为的懦夫,而是相信他们会成为“ 不争而善胜”的智者和勇者,成为高明的赢家

作者: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越演越烈的万科争夺战,以及围绕于此的各种舆论交锋,几乎已照出整个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这里有倒王与挺王的站队,也有情怀与规则的碰撞。有真诚的表达,良知的呼唤,也有情绪的产物,甚至恶意的中伤。

我也写了几篇关于这件事的文章,但我既不是倒王派,也不是挺王派,而是一开始就是主和派。

有好事者好像发起过大战在即,你支持王石,还是姚振华的提问,如果非要战,我的答案是都支持,但让规则而不是情怀去做裁判,而且大家都别偷牌赖牌,从正门别从后门来。

然而从内心来讲,如果换成我是任何一方,我的选择还是不要战。因为商业可以多赢。战,可以拼规则,谈情怀;不战,要靠胸怀,靠伟大的心。

此刻,更需要胸怀

没有一个人是绝对正确的,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

尤其在行棋至此的万科一案中。去除王石阻击宝能是为了捍卫内部人控制万科,以及宝能进击万科是为了撂倒管理层操纵万科的论调,就目前明面上的攻防而言,各方的不当处理都可谓比比皆是,并最终导致事情越发不可收拾。

首先是姚振华先生。资本市场用钱说话没有问题,但为了什么去说话,如何说话,怎样说话却会让结果判若云泥。

现在看,万科案上,姚先生可能真不是可以为了大家都好而好商量的人。尤其最近意欲清算整个万科董事会,这一鸣惊人的咄咄逼人令人匪夷所思。

为何如此赶尽杀绝?是为了捍卫自己而不得已的反击?还是因为过去的不露声色,本来就不是善意的隐忍,真诚的求全,而只是权宜之计,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大干一场。而大干一场,就必须要放倒王石和管理层?

就算是不得已的反击,为何如此过激,而且会打出这么一张所有人看了都会认为不理性,不现实,也无胜算,即使胜了,最大的输家也有他自己的牌?

做到他这个成就和地位的人,打一张牌出去,一定会想到要用什么把这张牌收回来。他会用什么牌来收场?把王石郁亮统统赶走对万科有什么好?万科不好,对已是第一大股东的他有什么好?

这是要弄啥呢?这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毫无疑问,这只会让事情越来不可收拾。正如此前王石先生“瞧不起”的态度,加倍让事情复杂化,敌意化,把事儿搞更大一样。如果王石有错,那姚先生则是冤冤相报,错上加错。

作为万科创始人的王石先生,抗争当然是必要的,但之前为什么不预防?事情发生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呢?他自己也检讨了。的确是“瞧不起”,所以也真诚地检讨和歉意。还有就是,神仙打架的同时,小股东也是有不满的,受伤的,包括深铁的方案,如此折价,大家也是有看法的。

甚至包括华生先生这位独立董事,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讲了一系列让人大开眼界,也相当震撼的问题。但他自己首先就有个大问题。最简单的,如果万科可以把您的独董不当回事,那么您为何不积极主动去行使独董的权利。

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曾明文提出独立董事应当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现在,您一口气抛出这么重大事项,这些事情发生时,您独立董事的应当在哪里?说难听一点,这不就是看着别人犯错,等犯到差不多了,写一篇我如何见证他犯错?

再甚至,制度本身也是有问题的。以独立董事制度为例,到现在施行的还是2001年发布的版本吧。市场如此日新月异这么多年,魔不知高了多少尺了,“道”竟然还在原地踏步。这不是错误,起码也是没有与时俱进吧。讲规则,但规则落后于现实的,海了去了,非要讲?咋个讲?

再再甚者,整个社会,包括各位看客,我们自己,谁会是绝对正确,谁经得起一切考验,谁不会因为自己而有意或无意地侵犯到他人?

这些问题,错误,矛盾,冲突,怎么化解?

是要靠你只要乱仍石头我就治你的规则,还是宣扬大家都住在玻璃屋里,不要向别人扔石头的情怀?我的看法是,规则和情怀都重要,但石头如果已经飞来飞去了,是无论对错,都不要再扔了,先把战斗停下来,最重要。

这需要有人愿意多挨一石头,主动去停战。这要有人在规则和情怀之外,有更宽广的胸怀。

万科争夺战走到此刻,尤是如此。

期待王石先生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万科争夺战的主角们,此刻在做什么呢?

是继续憋大招儿,整材料,撂倒对方?还是在为坐到一起而努力,长草短草一把挽倒,化干戈为玉帛,大家一起接受现实,面对现实,面向未来?

真诚地期待他们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期待他们的“三国杀”变成对万科未来发展有利,也对彼此长远未来有利的“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

这需要彼此尊重,需要相互妥协,更需要有人愿意多挨一石头,让大家消气,熄火,有台阶下。从“三国杀”变成“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更更需要有一个有力量的关键人能站出来,牺牲自己,成全众人。

我期待这个人是王石先生,甚至相信他会成为这个人。他是一个高傲的人,这是真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的人,这也是真的。一个没有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的人,不会带领出这样的万科,也不会不争那么大的利益。

而且,早在去年,王石先生在拜访瑞士信贷的演讲中就已表示:宝能、华润、万科都是一家人,不应该内斗,并且还释出一系列善意:我和万科管理层不介意作出妥协,我们愿意照顾前海的诉求,万科希望在此事件中实现多赢。

但出人意料的是,后来却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

走到今天,战争再次升级,如何结局呢?或许,解铃还须系铃人。而这个系铃人,最重要的,就是王先生和姚先生。

王石先生或许可以胸怀更宽一些,主动再退一步,给好像已经走到死胡同的各方赢得个海阔天空。比如,主动提出辞去董事长,让郁亮先生接任。

当然,提出离任之后,正式离任之前,他还应该做一件大事,也只有他最有条件和能力去做的事:以新的身份,万科创始人身份,希望万科好,大家都好,但跟大家都不再有那么大利益冲突的身份,让大家坐到一起,化对抗为建设,正向积极地寻求有利各方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用这个公约数去构建大家都好的未来。

不光王石,显然已经愤怒的姚振华先生同样需要退让和妥协,要检讨自己的心是否已被冲突扭曲偏离了本来的航向,如果您本来是求共赢的。如果有,应该回归理性,回归良知,而不要继续咄咄逼人,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凌厉。

我想,如果双方能回到多赢的理性轨道,王石应该欢迎姚先生对万科的价值发现,姚先生也应该对王石作为万科创始人及缔造者充满尊重和感恩,并且在王石为大局而妥协后,乐于为了大家的万科好,而去支持郁亮接班,力挺郁亮为董事长的新的管理层,并最大程度地满足王石作为创始人的诉求,让他走得开心与放心。

王石有什么诉求呢?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一开始,他的抗争,就不是为了自己,至少不是只为自己。到他这个地位,说句心里话,还有必要为自己争吗?争名,争利,还是争一堆麻烦在身?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潇洒与快活,早已功成名就,年纪也不小了,挥一挥衣袖,一身轻松,想干嘛干嘛,岂不是更好。

众人说,王石为捍卫万科、万科的价值观、文化和制度而战斗。这当然是。但我以为,他也是在为兄弟姐妹们战斗,为这些年来跟随他,跟随万科的那么多人而战斗。几十年来,南征北战,那么多人的众志成城才成就今日的万科,甚至成就了他。按你姚老板26号的牌这么打,他能不顾他们,挥一挥衣袖,就别了“康桥”?

如果要说王石现在最放不下心,或者不甘心的,恐怕也就是两个事:第一,你莫把我千辛万苦搞起来的万科搞砸了;第二,你莫过河就拆桥,把我这些兄弟姐妹挤兑上岸了,这背后,是多少人,多少个家庭,我不能自己上岸,把他们掉坑里。

同样是创始人,同样带兵打仗的姚先生,应该是能体会这种心情的吧。但无论体会得到,还是体会不到,都应该尊重王石这个基本诉求,否则那就真是欺人太甚,也就是突破了王石所讲的“妥协的底线”了。

如此,那王石也真的是无需再忍再妥协,粉身碎骨,也要一战了。如此,那就真是没有任何赢家的战争了。多年后,见上帝之前回想起来,估计都会觉得自己当时得了一场狂犬病。

至于华润和万科的关系,甚至将来可能还有的深圳地铁,如果宝能和万科的关系能处理好,相信这些也都是可以从长计议,并且找到很好的安排吧。

阿蒙,那才是权力!

有个故事,还值得再讲,讲给所有有权力的人。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和德军军官阿蒙有这样一段对话。大意是,阿蒙认为自己是有权力的人,因为他掌握了囚犯的生杀大权。但辛德勒告诉他,真正的权力是你有绝对的理由去杀生,但却不这么做。

辛德勒的故事是:一个人犯了偷窃的罪,被带到帝王的面前,他知道帝王一怒,自己就会小命难保,于是扑倒在地,乞求帝王饶他一命。结果帝王因为他犯下的也是小错,于是饶恕了这个微不足道的人。

讲完故事的辛德勒,摇着酒杯,对阿蒙强调:那才是权力。阿蒙,那才是权力!

无论王石先生,还是姚先生,都是掌握权力的人。推而广之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每个人其实也都是掌握权力的人。包括是不是非要跟碰了你一下的路人争个是非曲直,这多多少少都是我们的权力。

鼓励规则,宣扬情怀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多讲点辛德勒式的权力。

如果王石先生让自己成为拥有这种权力的人,把一场眼看要多输的战争,化干戈为玉帛,变成中国商界一段新的佳话,甚至传奇。如此,如果说万宝华的前战,给了大家一本反面教材,那么万宝华不再战,则会给大家一本很好的真面教材。这反、正结合,才会有利中国商业朝向美好的进化。

如果是这样,王石先生的妥协,会真正让他比登上珠穆拉玛站得更高,成就他的新的伟大,格局和胸怀的伟大。姚振华先生也同样如此,这会让他赢得更高明,而不只是精明。

当然,他们要走出这一步,可能比登上珠穆拉玛还要来得更难,而他们最要征服的,还是他们自己。只要他们愿意让各方踏着自己前进,其他人应该都不会希望战争继续——如果华润真如目前所看到的,在乎的只是自己的第一大股东地位,而不是也要,甚至蓄谋已久地要驱逐万科的管理层。

王石先生愿意成为那个“帝王”,愿意做一个被别人踏着自己前进的巨人吗?姚先生也愿意吗?

我个人,是抱乐观心态的

这不是希望他们去做畏战、无争、无为的懦夫,而是相信他们会成为“ 不争而善胜”的智者和勇者,成为高明的赢家


相关文章

  • 万科股权之争
  • 万科股权变动--宝万之争 摘要:万科股权及其分散,导致史上有两大股权大战,其一是君万之争,其二就是 宝万之争.本次主要介绍宝万之争,宝万大战从2015年打到了2017年,从最开始的"宝能系"野蛮进攻,王石求助华润但却没有 ...查看


  • 证监会谴责万科股东及管理层:置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不顾
  • 至今没有看到万科相关股东与管理层采取有诚意.有效的措施消除分歧. "宝万大战"高潮再起.继深圳证监局约谈后,7月22日,证监会终于表态了! 7月22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指出,证监会一直在持续关注万 ...查看


  • 危难之际,谁在力挺王石?王功权.傅成玉.李开复
  • 华润宝能万科之争,在检验着所有人的智商.在消费王石这件事儿上,所有媒体(以及自媒体).公众都不甘落后.唱衰者.看戏者.力挺者纷纷提枪上阵,以文字为武器互相攻讦.挖苦,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来消费王石了. 或许,虎落平阳被犬欺仍然是经验之谈, ...查看


  • "野蛮人"许家印使出洪荒之力,恒大在A股布的什么局?
  • "野蛮人"许家印使出洪荒之力,恒大在A股布的什么局? 前言: 近期,恒大在资本市场动作频繁,许家印使出洪荒之力在A股大量扫货,掀起一阵"恒大举牌概念股"风潮.廊坊发展七天涨幅66%.嘉凯城连续三天涨停 ...查看


  • 中国企业管理经典案例
  • 中国企业管理经典案例 视力保护色:[ 字体:[小 中 大] [打印] [关闭]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界涌现了一批以喝中国米汤为主.兼服洋参含片的本土管理精英.他们的管理案例值得加以总结和借鉴. [分槽喂马] ●典出:据战国野史记载:蒙 ...查看


  •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50大案例
  •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50大案例 第一波:1990年至1998年未规范的上市公司收购 1. 宝延风波--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第一案 1993年9月13日, 深宝安旗下宝安上海.宝安华东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悄悄收购延中实业的 ...查看


  • 从万科事件学习公司治理
  • 向万科A董事会学公司治理 万科A2016年6月17日召开的<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堪称公司治理的经典案例,内容涉及发行方案.关联交易.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各种律所法律意见.各种独董事前许可.各种券商核查意见,要求之规范,内 ...查看


  • 田朴珺|既不是红颜,也不是祸水
  • 每晚21:15准时见连理枝 治愈八卦热辣资讯 这周所有的八卦都将给"宝能和万科"这场撕逼大战绕道,无论是量级,还是牵动的圈层都是史无前例的.连证监会都表示:"合法合规便不干预",好吧,唯一能拉架讲和的 ...查看


  • 十大万科经典案例,你知道几个? | 画面太美了...
  • 打开之后就醉了,里面特么根本不是套套,是一个巧克力,还好木有到宾馆才打开,不然的话,澡也洗了,裤子也脱了,打开一看,那甜蜜的味道,定能让你醉的欲仙欲死. 来源:重庆房地产广告精选(ID:cqadvertising) 万科的营销案例已经都是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