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第2期年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
Vol.15,No.2,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冯尚春1
(1.吉林大学
周振1
吉林长春1300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特色城镇化体现在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城镇化滞后和以小城镇为起点。这样的特
色,决定了其发展道路必须是坚持“四化”并行、“四城”并举、城乡统筹和集约发展。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图分类号]
发展方式;城乡统筹
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2-0070-04
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要达到
一、何谓中国特色城镇化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程和选择方式来看,依据城市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的关系,可以得出中国的城镇化具有其特殊性。
70%,届时中国人口14亿,即将有近10亿人口在
城镇。我国近2万个小城镇和655个城市加在一起的城镇化率是45.6%(尚未城市化率的统计数字),近5亿城镇人口。未来40年,如果新增人口和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5亿人全部涌入城市,无论如何我国的城市都无法容纳。第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中国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
(一)城镇化而非城市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都是英文
1.7亿—2.0亿人口。我国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
城市41座。如果这些农村富余人口到本世纪中叶从农村转移到特大城市中,则每个特大城市将增加400多万人口;如果流向中等及其以上级城市,则每个城市将增加上百万人口,无论是土地的承载能力还是国家财力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中国必须走城镇化而非城市化道路。
urbanization的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
村)的反义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都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城镇与城市并行发展,城市化与城镇化意义相同。中国则不同,中国的城镇化与城市化具有不同的涵义。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统计的特殊性。在我国人口的统计中,统计城市人口不包括城镇,而统计城镇人口包括城市。如果中国走城市化道路的话,那么城市化率会更低。到本世纪中
[收稿日期]2011-02-17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二)城镇化滞后
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相
[作者简介]冯尚春(1963-),女,内蒙古赤峰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经济和城
镇经济;周振(1982-),男,山东青岛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70
辅相成: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中国则是先工业化、后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化、限制发展城镇化。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人均在1000美元时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低水平过剩。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从纵横比较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发展的滞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建立初期,工业化率平均在60%到70%之间,而1952年到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4.4%发展到17.9%,26年提高了
“道路”。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走上了城镇化而非城市化道路,这是一条滞后的城镇化道路,以小城镇发展为逻辑起点。小城镇与大城市相比的先天局限,加之与后工业社会的阶段吻合,使中国城镇化道路必须选择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化”并行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化”统筹,即“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攻坚阶段,即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工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化并行的状况。从城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在初期阶段,农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在中期阶段,工业是农村城镇化的中坚动力;在后期阶段,服务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已经处于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性产业动力,现代工业是城镇化的主导性产业动力,现代服务业是城镇化的后发性产业动力[3]。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必须同时并行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
3.5个百分点。目前城镇化率45.6%,而工业化率已经
达到52%,仍然存在6.4个百分点的差额。世界上后起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是很快的。从
1960年到1970年,日本的城市化率以年均2.51%的
速度增长;韩国城市化率在1960年—1987年的经济起飞时期,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我国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中,年均只有0.93个百分点[1]。
(三)以小城镇为起点
任何城镇的发展都有其产业依托。小城镇的产业依托是农村工业;中小城市的产业依托是现代工业;大城市的产业依托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第三产业。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就是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和城市再城市化的梯级递进过程。农村城镇化就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城镇的加工工业,发展农村工业;城镇城市化就是在城镇加工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工业,并使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市的再城市化就是使那些超大规模城市逐步实现产业的战略转移,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下移,使其发展成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信息化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逻辑起点,即以产业发展为龙头,实现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递进发展。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农村人口的购买力仅相当于城市人口的42%,如果城镇化率每提高
(二)“四城”并举
十六大报告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定义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中国有巨大的农村人口,单纯依靠哪种类型的城市或城镇都无法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而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必须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条件相对贫乏的实际出发,以适度城市化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群体。重点通过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通过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机结合,多渠道、多元化、多模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1%,就可以转移50万农村人口,并形成12亿多元
的购买力,创造50亿多元国内生产总值。可见,小城镇是拉力极大、时效较长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小城镇,启动内需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三)城乡统筹
,71
展严重失衡,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村成为弱势地区,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相伴随的。不可能先完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再实现城镇化,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尽管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但是农村不能仅仅依赖城市的带动。在理顺的城乡关系下,农村最终还要通过自身的深化改革,激发内部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发展,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资源良性互动、城乡信息良性互动、城乡产业良性互动、城乡市场良性互动、城乡文化良性互动。
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还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整体素质提高的转变。
(一)城镇发展改变了居民消费结构,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降低,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吃”的所占比重减少。“吃、穿、用”的绝大多数产品来源于工业生产,“住”和“行”则是靠投资增加取得的。通过扩大消费性投资来解决“住、行”等供给不足的过程,同时就是城镇化的建设过程。如果说
1950年—2000年的50年间中国主要是通过工业化
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话,那么新世纪,中国将更多地通过城镇化增加“住、行”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不仅仅表现在工业经济中的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增加了城镇化的内容,工业经济的发展将以推进城镇经济发展为取向,并根据城镇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展开[6]。城镇化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二)农民转移改变了城乡结构,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物质基础
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是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据农业部产业和政策法规司提供的资料,2000年间全国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675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总人口的45%,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人口的84.6%。同期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10960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总劳动力的45.8%,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4.3%[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迁移人口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5倍的平均增长速度
[8-1]
(四)集约发展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人口城镇化,即乡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城镇化会促进集约用地。一个人在农村生活,居住用地平均为157平方米。不计宅基地,农业用地起码需要1100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而到城市里生活仅用100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人均仅40平方米[4]。经济增长和环境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有限,所排放的废物有限,而且可生物降解。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起飞,资源更新速率和废物排放的数量和毒性均有增加。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环境意识得到了强化,环境管制更加有效,技术更为先进,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使得环境退化得以遏制并逐步得到逆转[5]。我国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人口的转移,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必须朝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据世界银行估计,
1978年—1995年GDP年均增长率9.4%中,农村劳
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的贡献约为
1%[8-2]。蔡昉和王德文等估计,1982年—1997年劳动
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2%[9]。尽管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城镇化率没有多大变化,但197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长几乎是同步的。胡鞍钢等根据中国就业人员情况测算,中国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够使GDP增加近0.2个百分点;每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使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1%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将使GDP增加0.5-0.85个分点;每1%的乡村人口转到城
72
镇,将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0.34个百分点[10]。未来中国在走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根据王小鲁和夏晓林的预测,在未来10年城镇化加速的条件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其中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为2%,规模优化的贡献率为2.4%。未来4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1个亿,达到14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70%,意味着将有3—4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按照以上的测算,农村人口转向城镇改变了城乡经济结构、城乡社会结构、城乡文化结构,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物质基础。
(三)城镇发展促成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
城镇化把农民直接转化成市民,不但使他们由原来的分散耕作方式转变为集中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市场经济意识进一步提高。外出经商的农民,直接受到现代化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本领,既挣到了票子,又换了脑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农民企业家。随着人口不断向城镇的迁移、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逐渐被一元化所取代。因此,城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技术素质、思想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
(四)农民工改变了城乡分配格局,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社会基础
自2004年以来,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平均收入呈稳步增加态势。2006年达到946元,比上年增长了9.9%。根据一份由中澳两位博士主持调查浙江、四川、湖南三省完成的《中国农民工国内汇款服务问题报告》估计,每年农民工汇回家的款项总额,2004年在1690亿元到3000亿元人民币之间,2005年在1910亿到3300亿人民币之间。他们采用的主要方式是邮局汇款。清华大学的李强教授1999年8月在四川农村的调查数据表明,
70.3%的农民工都给家里汇款,其中,汇款在2500
元以上的,占到汇款总人数的36.5%,而平均每个农民工寄回带回的钱数是2576元。外出打工人员的汇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短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变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压缩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社会基础。
尽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注重数量,后者注重质量,但是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全面的,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城镇化本身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已经带来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城乡利益格局的改变。因此,城镇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期已经到来,并将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春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N].中国建设报,2010-03-09(1).[2]周
毅.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3.[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05,(6).[5]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72.
[6]王国刚.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N].经济参考报,2011-02-18(8).[7]任[9]蔡
波.农民工政策突破[J].财经,2003,(3)-(4).
昉,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M]//王小鲁,樊
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
[8]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9[-1],73[-2].
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胡鞍钢.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庆初)
73
第15卷第2期年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
Vol.15,No.2,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冯尚春1
(1.吉林大学
周振1
吉林长春1300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特色城镇化体现在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城镇化滞后和以小城镇为起点。这样的特
色,决定了其发展道路必须是坚持“四化”并行、“四城”并举、城乡统筹和集约发展。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图分类号]
发展方式;城乡统筹
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2-0070-04
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要达到
一、何谓中国特色城镇化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程和选择方式来看,依据城市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的关系,可以得出中国的城镇化具有其特殊性。
70%,届时中国人口14亿,即将有近10亿人口在
城镇。我国近2万个小城镇和655个城市加在一起的城镇化率是45.6%(尚未城市化率的统计数字),近5亿城镇人口。未来40年,如果新增人口和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5亿人全部涌入城市,无论如何我国的城市都无法容纳。第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中国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
(一)城镇化而非城市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都是英文
1.7亿—2.0亿人口。我国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
城市41座。如果这些农村富余人口到本世纪中叶从农村转移到特大城市中,则每个特大城市将增加400多万人口;如果流向中等及其以上级城市,则每个城市将增加上百万人口,无论是土地的承载能力还是国家财力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中国必须走城镇化而非城市化道路。
urbanization的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
村)的反义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都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城镇与城市并行发展,城市化与城镇化意义相同。中国则不同,中国的城镇化与城市化具有不同的涵义。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统计的特殊性。在我国人口的统计中,统计城市人口不包括城镇,而统计城镇人口包括城市。如果中国走城市化道路的话,那么城市化率会更低。到本世纪中
[收稿日期]2011-02-17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二)城镇化滞后
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相
[作者简介]冯尚春(1963-),女,内蒙古赤峰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经济和城
镇经济;周振(1982-),男,山东青岛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70
辅相成: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中国则是先工业化、后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化、限制发展城镇化。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人均在1000美元时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低水平过剩。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从纵横比较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发展的滞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建立初期,工业化率平均在60%到70%之间,而1952年到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4.4%发展到17.9%,26年提高了
“道路”。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走上了城镇化而非城市化道路,这是一条滞后的城镇化道路,以小城镇发展为逻辑起点。小城镇与大城市相比的先天局限,加之与后工业社会的阶段吻合,使中国城镇化道路必须选择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化”并行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化”统筹,即“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攻坚阶段,即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工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化并行的状况。从城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在初期阶段,农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在中期阶段,工业是农村城镇化的中坚动力;在后期阶段,服务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已经处于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性产业动力,现代工业是城镇化的主导性产业动力,现代服务业是城镇化的后发性产业动力[3]。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必须同时并行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
3.5个百分点。目前城镇化率45.6%,而工业化率已经
达到52%,仍然存在6.4个百分点的差额。世界上后起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是很快的。从
1960年到1970年,日本的城市化率以年均2.51%的
速度增长;韩国城市化率在1960年—1987年的经济起飞时期,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我国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中,年均只有0.93个百分点[1]。
(三)以小城镇为起点
任何城镇的发展都有其产业依托。小城镇的产业依托是农村工业;中小城市的产业依托是现代工业;大城市的产业依托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第三产业。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就是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和城市再城市化的梯级递进过程。农村城镇化就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城镇的加工工业,发展农村工业;城镇城市化就是在城镇加工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工业,并使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市的再城市化就是使那些超大规模城市逐步实现产业的战略转移,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下移,使其发展成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信息化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逻辑起点,即以产业发展为龙头,实现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递进发展。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农村人口的购买力仅相当于城市人口的42%,如果城镇化率每提高
(二)“四城”并举
十六大报告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定义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中国有巨大的农村人口,单纯依靠哪种类型的城市或城镇都无法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而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必须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条件相对贫乏的实际出发,以适度城市化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群体。重点通过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通过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机结合,多渠道、多元化、多模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1%,就可以转移50万农村人口,并形成12亿多元
的购买力,创造50亿多元国内生产总值。可见,小城镇是拉力极大、时效较长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小城镇,启动内需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三)城乡统筹
,71
展严重失衡,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村成为弱势地区,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相伴随的。不可能先完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再实现城镇化,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尽管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但是农村不能仅仅依赖城市的带动。在理顺的城乡关系下,农村最终还要通过自身的深化改革,激发内部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发展,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资源良性互动、城乡信息良性互动、城乡产业良性互动、城乡市场良性互动、城乡文化良性互动。
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还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整体素质提高的转变。
(一)城镇发展改变了居民消费结构,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降低,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吃”的所占比重减少。“吃、穿、用”的绝大多数产品来源于工业生产,“住”和“行”则是靠投资增加取得的。通过扩大消费性投资来解决“住、行”等供给不足的过程,同时就是城镇化的建设过程。如果说
1950年—2000年的50年间中国主要是通过工业化
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话,那么新世纪,中国将更多地通过城镇化增加“住、行”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不仅仅表现在工业经济中的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增加了城镇化的内容,工业经济的发展将以推进城镇经济发展为取向,并根据城镇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展开[6]。城镇化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二)农民转移改变了城乡结构,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物质基础
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是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据农业部产业和政策法规司提供的资料,2000年间全国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675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总人口的45%,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人口的84.6%。同期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10960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总劳动力的45.8%,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4.3%[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迁移人口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5倍的平均增长速度
[8-1]
(四)集约发展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人口城镇化,即乡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城镇化会促进集约用地。一个人在农村生活,居住用地平均为157平方米。不计宅基地,农业用地起码需要1100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而到城市里生活仅用100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人均仅40平方米[4]。经济增长和环境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有限,所排放的废物有限,而且可生物降解。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起飞,资源更新速率和废物排放的数量和毒性均有增加。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环境意识得到了强化,环境管制更加有效,技术更为先进,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使得环境退化得以遏制并逐步得到逆转[5]。我国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人口的转移,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必须朝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据世界银行估计,
1978年—1995年GDP年均增长率9.4%中,农村劳
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的贡献约为
1%[8-2]。蔡昉和王德文等估计,1982年—1997年劳动
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2%[9]。尽管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城镇化率没有多大变化,但197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长几乎是同步的。胡鞍钢等根据中国就业人员情况测算,中国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够使GDP增加近0.2个百分点;每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使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1%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将使GDP增加0.5-0.85个分点;每1%的乡村人口转到城
72
镇,将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0.34个百分点[10]。未来中国在走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根据王小鲁和夏晓林的预测,在未来10年城镇化加速的条件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其中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为2%,规模优化的贡献率为2.4%。未来4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1个亿,达到14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70%,意味着将有3—4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按照以上的测算,农村人口转向城镇改变了城乡经济结构、城乡社会结构、城乡文化结构,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物质基础。
(三)城镇发展促成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
城镇化把农民直接转化成市民,不但使他们由原来的分散耕作方式转变为集中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市场经济意识进一步提高。外出经商的农民,直接受到现代化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本领,既挣到了票子,又换了脑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农民企业家。随着人口不断向城镇的迁移、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逐渐被一元化所取代。因此,城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技术素质、思想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
(四)农民工改变了城乡分配格局,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社会基础
自2004年以来,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平均收入呈稳步增加态势。2006年达到946元,比上年增长了9.9%。根据一份由中澳两位博士主持调查浙江、四川、湖南三省完成的《中国农民工国内汇款服务问题报告》估计,每年农民工汇回家的款项总额,2004年在1690亿元到3000亿元人民币之间,2005年在1910亿到3300亿人民币之间。他们采用的主要方式是邮局汇款。清华大学的李强教授1999年8月在四川农村的调查数据表明,
70.3%的农民工都给家里汇款,其中,汇款在2500
元以上的,占到汇款总人数的36.5%,而平均每个农民工寄回带回的钱数是2576元。外出打工人员的汇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短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变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压缩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社会基础。
尽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注重数量,后者注重质量,但是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全面的,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城镇化本身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已经带来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城乡利益格局的改变。因此,城镇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期已经到来,并将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春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N].中国建设报,2010-03-09(1).[2]周
毅.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3.[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05,(6).[5]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72.
[6]王国刚.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N].经济参考报,2011-02-18(8).[7]任[9]蔡
波.农民工政策突破[J].财经,2003,(3)-(4).
昉,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M]//王小鲁,樊
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
[8]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9[-1],73[-2].
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胡鞍钢.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庆初)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