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焦煤三通字[2007] 号
签发:
关于三交河矿通风系统调整的请示
集团公司:
三交河矿下组煤回风巷预计9月底贯通。下组煤回风巷的贯通,解决了下组煤
工程施工期间的串联通风问题,矿井北区、下组煤采区均形成各自独立通风系统。为确保贯通后,矿井北区、下组煤采区的通风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07条规定,特制定通风安全措施。
妥否,请批示。
附:
一、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二、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前、后通风系统示意图
二○○七年九月十三日
主题词:下组煤 通风系统调整 报告 (共印20份)
报:集团公司 汾河公司 抄送:矿领导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三交河煤矿综合办 二七年九月十三日
打印:高新平 校正:樊伟峰
一、矿井通风基本情况
1、通风方式:三交河目前共有五个井口,采用三进两回中央分区式通风。
其中:进风井三个:
⑴主平峒,标高+974m、断面11m 2,长度750米;
⑵中社斜井,标高+1023.88m、断面7.5m 2、坡度12度、长度210m 。
(3)主斜井,标高+978m、断面15.6m 2,长度1750米;
回风井两个:
⑴金山沟立井,井口标高+1159m,断面6.8m 2,深度200m ;
⑵杨坡回风立井,标高+1166m,断面28.26m 2,深度242m ,上水平为160m ,下水平为242米。
2、通风方法: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
⑴金山沟立井安装有两台抽出式轴流通风机,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主备扇型号均为2K-58-NO24,电机功率380KW ,风叶角度45°现运行2#主扇排风量4921m 3/min,负压2630Pa ,通风等积孔1.86m 2。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
⑵杨坡立井安装有两台对旋抽出式轴流通风机,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主备扇型号为BDK-54-8№28,电机功率为2×710Kw ,目前运行主扇双机运转,风叶角度25°,排风量为6780m 3/min,负压2577Pa ,通风等积孔为2.53m 2。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
3、矿井风量情况
⑴矿井总进风11224m 3/min,其中平硐进风5007m 3/min,中社斜井进风2466m 3/min,主斜井进风3751m 3/min。总回风11401m 3/min,其中金山沟风井回风4801m 3/min,杨坡风井回风6600 m3/min。
⑵矿井通风现分北区、南区两个区。南区总入风量为4670m 3/min,总回风4801m 3/min;北区总进风6504m 3/min,回风6600m 3/min。
4、矿井目前生产水平为978水平,下组煤水平为准备水平。
二、贯通前后矿井通风系统情况
1、目前队伍摆布及风量配备情况:
南区:现有二采一备二掘七峒室,其中三采区:两个回采面,一个备用面,二个掘进面,六个峒室,配风3795m 3/min;四采区:无工作面,一个峒室,配风579m 3/min。合计配风4374 m3/min。
北区:上组煤现有一采、四掘、二硐室,合计配风量5406m 3/min。
矿井合计配风量为10400 m3/min。
2、下组煤回风巷贯通后矿井需要风量情况:
南区:按照目前二采一备二掘的生产格局,需要风量为4300 m3/min;
北区:上组煤按一大采高面五掘考虑,需要风量5600 m3/min;
下组煤采区:按四掘考虑,需要风量为2400m3/min。
矿井合计需要风量为12300 m3/min,需新增加风量2000 m3/min。
3、矿井通风系统:
⑴下组煤回风巷贯通前,下组煤回风串入北区石门大巷,为串联通风。
通风流程为:主斜井进风→行人进风斜巷→下组煤回风巷→暗斜井巷(串入北区大巷)→北区石门大巷→上组煤进风巷→上组煤回风巷→杨坡回风立井(上水平)→地面
平硐进风→北区石门大巷→上组煤进风巷→上组煤回风巷→杨坡回风立井(上水平)→地面
⑵下组煤回风巷贯通后,下组煤采区形成独立通风系统:下组煤采区与北区石门为并联通风。
通风流程为:主斜井进风→行人进风斜巷→下组煤回风巷→下组煤采区→杨坡回风立井(下水平)→地面
平硐进风→北区石门大巷→上组煤进风巷→上组煤回风巷→杨坡回风立井(上水平)→地面
三、风量调整计划:
1、按贯通后配风量考虑,需新增加风量2000m 3/min以上,采用调整主扇风叶角度来增加风量。
2、风量调整方案:
⑴杨坡主扇双级运转,风叶角度在目前的25度基础上调整为30度,预计风量可以达到8000-8500m 3/min,增加有效风量2000-2500 m3/min。
⑵在下组煤皮带巷与回风联巷之间施工两组永久调节风门,控制进入下组煤回风巷的风量在2000 m 3/min以下;在下组煤回风巷施工两道永久调节风门,根据测风情况对北区下组煤回风巷的风量进行调配。此段巷道的风量控制在500 m 3/min以下,下组煤总回风量控制在2500 m3/min以下,保证通风系统稳定。
四、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1、贯通工作严格按照措施要求执行,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贯通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⑴通风工区负责按照要求施工完成四组永久调节风门(风门尺寸3.1×2.2米,调节风窗尺寸为2×0.5米),作好调风前的准备工作。
⑵贯通距离剩余2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掘进,由通风工区负责在被贯通侧100米范围内设置警戒栅栏, 贯通施工期间禁止行人进入。
⑶施工队组和通风工区负责,局扇“三专”供电,风电、瓦斯电闭锁灵敏可靠,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完好,风机专人负责,挂牌管理,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
⑷加强工作面的瓦斯和煤尘管理, 瓦斯探头吊挂到位, 保证监测设施到位,断电仪工作正常,保证工作面机电设备完好,无失爆。
2、贯通期间,通风科、安全科、生产科、施工队组干部现场跟班,对贯通两侧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支护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贯通工作整体协调、把关。
3、贯通工作:
⑴ 全断面贯通后,停止工作面风机运转,通风工区派测风员对全矿井风量进行整体测定。
⑵通风科、机电科负责按照风量调整方法对杨坡主扇风叶角度进行调整。
⑶主扇风叶角度调整后,通风工区负责对矿井整体风量情况进行调整测定,按照预定风量进行调配控制,保证矿井用风地点风流稳定,不得出现风流短路、微风区段及局部通风机循环风,确保通风安全。
⑷风量调整期间,机电科派专人负责观察南、北区主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处理。
4、其它方面:
⑴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后,通风工区负责在下组煤回风巷距回风口10-15米安设安全监测设施包括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
⑵通风工区负责在下组煤回风巷安设防尘管路、主要隔隔爆设施等工作。同时高标准施工测风站。
⑶其它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26~329、331~342条规定。
附: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前、后通风系统示意图
汾河焦煤三通字[2007] 号
签发:
关于三交河矿通风系统调整的请示
集团公司:
三交河矿下组煤回风巷预计9月底贯通。下组煤回风巷的贯通,解决了下组煤
工程施工期间的串联通风问题,矿井北区、下组煤采区均形成各自独立通风系统。为确保贯通后,矿井北区、下组煤采区的通风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07条规定,特制定通风安全措施。
妥否,请批示。
附:
一、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二、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前、后通风系统示意图
二○○七年九月十三日
主题词:下组煤 通风系统调整 报告 (共印20份)
报:集团公司 汾河公司 抄送:矿领导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三交河煤矿综合办 二七年九月十三日
打印:高新平 校正:樊伟峰
一、矿井通风基本情况
1、通风方式:三交河目前共有五个井口,采用三进两回中央分区式通风。
其中:进风井三个:
⑴主平峒,标高+974m、断面11m 2,长度750米;
⑵中社斜井,标高+1023.88m、断面7.5m 2、坡度12度、长度210m 。
(3)主斜井,标高+978m、断面15.6m 2,长度1750米;
回风井两个:
⑴金山沟立井,井口标高+1159m,断面6.8m 2,深度200m ;
⑵杨坡回风立井,标高+1166m,断面28.26m 2,深度242m ,上水平为160m ,下水平为242米。
2、通风方法: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
⑴金山沟立井安装有两台抽出式轴流通风机,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主备扇型号均为2K-58-NO24,电机功率380KW ,风叶角度45°现运行2#主扇排风量4921m 3/min,负压2630Pa ,通风等积孔1.86m 2。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
⑵杨坡立井安装有两台对旋抽出式轴流通风机,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主备扇型号为BDK-54-8№28,电机功率为2×710Kw ,目前运行主扇双机运转,风叶角度25°,排风量为6780m 3/min,负压2577Pa ,通风等积孔为2.53m 2。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
3、矿井风量情况
⑴矿井总进风11224m 3/min,其中平硐进风5007m 3/min,中社斜井进风2466m 3/min,主斜井进风3751m 3/min。总回风11401m 3/min,其中金山沟风井回风4801m 3/min,杨坡风井回风6600 m3/min。
⑵矿井通风现分北区、南区两个区。南区总入风量为4670m 3/min,总回风4801m 3/min;北区总进风6504m 3/min,回风6600m 3/min。
4、矿井目前生产水平为978水平,下组煤水平为准备水平。
二、贯通前后矿井通风系统情况
1、目前队伍摆布及风量配备情况:
南区:现有二采一备二掘七峒室,其中三采区:两个回采面,一个备用面,二个掘进面,六个峒室,配风3795m 3/min;四采区:无工作面,一个峒室,配风579m 3/min。合计配风4374 m3/min。
北区:上组煤现有一采、四掘、二硐室,合计配风量5406m 3/min。
矿井合计配风量为10400 m3/min。
2、下组煤回风巷贯通后矿井需要风量情况:
南区:按照目前二采一备二掘的生产格局,需要风量为4300 m3/min;
北区:上组煤按一大采高面五掘考虑,需要风量5600 m3/min;
下组煤采区:按四掘考虑,需要风量为2400m3/min。
矿井合计需要风量为12300 m3/min,需新增加风量2000 m3/min。
3、矿井通风系统:
⑴下组煤回风巷贯通前,下组煤回风串入北区石门大巷,为串联通风。
通风流程为:主斜井进风→行人进风斜巷→下组煤回风巷→暗斜井巷(串入北区大巷)→北区石门大巷→上组煤进风巷→上组煤回风巷→杨坡回风立井(上水平)→地面
平硐进风→北区石门大巷→上组煤进风巷→上组煤回风巷→杨坡回风立井(上水平)→地面
⑵下组煤回风巷贯通后,下组煤采区形成独立通风系统:下组煤采区与北区石门为并联通风。
通风流程为:主斜井进风→行人进风斜巷→下组煤回风巷→下组煤采区→杨坡回风立井(下水平)→地面
平硐进风→北区石门大巷→上组煤进风巷→上组煤回风巷→杨坡回风立井(上水平)→地面
三、风量调整计划:
1、按贯通后配风量考虑,需新增加风量2000m 3/min以上,采用调整主扇风叶角度来增加风量。
2、风量调整方案:
⑴杨坡主扇双级运转,风叶角度在目前的25度基础上调整为30度,预计风量可以达到8000-8500m 3/min,增加有效风量2000-2500 m3/min。
⑵在下组煤皮带巷与回风联巷之间施工两组永久调节风门,控制进入下组煤回风巷的风量在2000 m 3/min以下;在下组煤回风巷施工两道永久调节风门,根据测风情况对北区下组煤回风巷的风量进行调配。此段巷道的风量控制在500 m 3/min以下,下组煤总回风量控制在2500 m3/min以下,保证通风系统稳定。
四、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1、贯通工作严格按照措施要求执行,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贯通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⑴通风工区负责按照要求施工完成四组永久调节风门(风门尺寸3.1×2.2米,调节风窗尺寸为2×0.5米),作好调风前的准备工作。
⑵贯通距离剩余2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掘进,由通风工区负责在被贯通侧100米范围内设置警戒栅栏, 贯通施工期间禁止行人进入。
⑶施工队组和通风工区负责,局扇“三专”供电,风电、瓦斯电闭锁灵敏可靠,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完好,风机专人负责,挂牌管理,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
⑷加强工作面的瓦斯和煤尘管理, 瓦斯探头吊挂到位, 保证监测设施到位,断电仪工作正常,保证工作面机电设备完好,无失爆。
2、贯通期间,通风科、安全科、生产科、施工队组干部现场跟班,对贯通两侧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支护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贯通工作整体协调、把关。
3、贯通工作:
⑴ 全断面贯通后,停止工作面风机运转,通风工区派测风员对全矿井风量进行整体测定。
⑵通风科、机电科负责按照风量调整方法对杨坡主扇风叶角度进行调整。
⑶主扇风叶角度调整后,通风工区负责对矿井整体风量情况进行调整测定,按照预定风量进行调配控制,保证矿井用风地点风流稳定,不得出现风流短路、微风区段及局部通风机循环风,确保通风安全。
⑷风量调整期间,机电科派专人负责观察南、北区主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处理。
4、其它方面:
⑴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后,通风工区负责在下组煤回风巷距回风口10-15米安设安全监测设施包括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
⑵通风工区负责在下组煤回风巷安设防尘管路、主要隔隔爆设施等工作。同时高标准施工测风站。
⑶其它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26~329、331~342条规定。
附: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前、后通风系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