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揭露人性黑暗面的心理实验

五个揭露人性黑暗面的心理实验

By Alexandra Gedros

心理学家们知道,当要触及到人类思想时,你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你永远不可能保证你会发现些什么。多年以来,众多心理学试验已经就这些课题得出了令人畏惧的结论。啊,我们现在讨论的并非那些间歇性精神病患者(occasional psychopath )。不,事实上我们说的正是你。而这些试验自会说明:

#5. 阿施从众实验 (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 1953)

实验设定:

Solomon Asch曾做过一系列用以验证的研究,而其结果令每个读者都沮丧不已。

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会和其他一些人一同参加一个视觉测试。随后的测试展示些图片给他们,并让其各自回答些非常简单和显而易见的问题。其陷阱在于除了一个

【真正的】受试者外,其余的参与者都被要求给出错误答案。如此以来当这群人都犯了这么个明了而白痴的错误时,那个受试者会不会【给出正确却是与众人截然不同的答案】?

结果:

受试者们要回答的问题可参考下图所示:

他们须说出哪根左边的线段同右边的线段是一样的。如你所见,Asch 并没有给什么要人设计下一代空间站的问题。事实上,在这个线段问题上都可以答错的唯一的可能性就只有你在试验那天的早上服用了两个剂量的LSD 【致幻剂,尤其针对于视觉】并还直接把它们抹在你的眼球上(这会引发更加耸人听闻的试验,但我们就此打住)。

然而遗憾的是,如果看见在同一室内参加测试的其他三个人给出了错误答案的话,百分之32的受试者们也会回答错误。即使线段之间的差别达到几英尺也会如此。 这意味着:

想象一下如果答案不是如此黑白分明的话这个32%的比例将会膨胀到多少。即使

当我们听不懂这个笑话,我们也会趋向于跟着其他人一起笑,或是当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不受他人欢迎时,我们就会怀疑这些观点。而在小学里听过的那些关于同龄人之间竞争压力和“表现你自己”的说法都统统不见了。

“嗯,幸好我是个叛经离道,不循规蹈矩的人。”你们大多数人都这么说。然而,就恰恰是你们这些大多数人,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观察那些其他的叛经离道者们在做些什么。。。然后再确保你所做的一切都如出一辙。

“等等,你说的有理!我们应该反抗这种愚蠢无知的集体思维法!让我们现在就到街上游行去!”

(0)

∙ ∙

∙ 1楼 2013-11-20 07:46 举报 |

∙ ∙ 吧主

#4. 慈善的实验 (The Good Samaritan Experiment, 1973)

实验设定:

圣经里那个关于慈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如果你从未听过的话,讲的就是一个路过的撒玛利亚人帮助了一个在危难中受伤的【犹太】人,然而自以为是的几类人

【如祭司】都只是不闻不问地路过而已。心理学家John Darley 和C. Daniel Batson为了测试宗教信仰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而做了以下实验】。

受试者们都是神学院学生。试验者给其中一半的学生讲了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在另一个神学院里就此做个布道。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要求做个关于就业的布道。

其中有一个额外变量,即受试者们被要求在不同的时刻【到达目标地点】做这个布道,故而一些人会在路上显得匆忙。

然后,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受试者们会路过一个倒在小巷里,看上去急需帮助的人。我们可能会以为是Darley 和Batson 揍了某个倒霉蛋,因为看上去如此逼真,然而实际上那只是个事先安排好了的演员。

实验结果:

比起给就业演说的学生,那些学习了【并要布道】关于好撒玛利亚人故事的人并没有更多地伸出援手。而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似乎竟是那些学生的匆忙程度。

实际上,如果时间紧张的话,即使他们即将布道的主旨是关于停下并给予他人帮助是个如何崇尚的行为,也仅仅只有百分之10的人会停下来施以援手。然而平心而论,如果你上课迟到了,你的教授会不会接受“我停下来帮助一个受伤的旅行者”这个理由?大概不会,除非你能拿出一件那家伙带血的衬衫作为证据。

这意味着:

正如我们会开玩笑时讲的,一个反同性恋的男议员会在男厕里被逮到正与男人共浴爱河,或是【呼吁环保的】美国前副总统Al Gore被发现有座所耗不菲的豪

宅。。。而在现实中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们和那些政客们一样的是伪君子。毕竟,比起实际中去帮助一个臭气熏天,血迹斑斑的流浪汉,对着一屋子的人高谈阔论如何助人为乐要容易多了。因此他们这种责难虚伪的行为也就成了一种虚伪。

为了避免你认为这些结果仅限于虚伪的神学院学生们,让我们再看看新闻。还记不记得数年前摄相机拍下的至少有12辆来往的车拒绝停下来去帮助一个倒在路边的受伤女子的那件事么?就像那些学生,他们总是要开往某处的。这些司机大概还沾沾自喜道他们只是转了个小弯绕过了她,而不是像车祸惨案中那样把她压扁。

回复

∙ 2楼 2013-11-20 07:46 |

∙ ∙ 吧主

#3. 旁观者冷漠实验 (Bystander Apathy Experiment, 1968)

实验设定:

在1964年的一起女子谋杀案中,据报道称,当时有38个人亲耳听见并亲眼目睹了这个时间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John Darley 和 Bibb Latane 做了一下试验以验证人们处于一个大群体环境的这个事实本身是否会造成他们不愿施以援手的结果。 这两个心理学家邀请志愿者们参加一个讨论。他们声称由于这个讨论是极其私人性质的(诸如其生殖器的大小之类的话题)个人会被单独分配到不同的房间并且通过内部通话系统与其他人交流。

在谈话期间,一名成员会假装癫痫发作,这就可被其他参与者听见。我们不知道这些【由动作产生的】声音在此内部通话系统中传输的效果能否令人完全确定有人是癫痫发作了,但我们可以确保“噢我的癫痫发作了”这句话能清楚完整地传输【到每个受试者耳中】。

实验结果:

如果受试者相信他们是除发病者外唯一参与讨论的人,百分之85的人会英勇地离开房间为那个假装发病的人寻求帮助。此作为合情合理。想想要和另一个人一起参与一个极其私人的谈话就够难的了,但接着还要你一个人自言自语地把这个讨论继续下去的话就只能说是悲惨了。无论如何,总还有百分之85的人愿意帮忙。所以说还是好的,不是么?

不过还没完。实验改了,当受试者们认为还有其他四个人参与了这个讨论的话,就只有百分之31的人在某人癫痫发作时会出去寻求帮助。而剩下呆着不动的人会假设其它某人会去处理这件事。由此而看“多多益善”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其真意,而更正确的表述应为“多多益死”。

这意味着:

很明显如果有一个紧急事件发生而你有是当时唯一在场者,那么想要帮助的动力会急速大幅增加。你会感到你对此事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但是,如果和你同在现场的还有其他十个人的话,你就会觉得只需担当十分之一的责任而已。问题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只有这么十分之一的责任。

这给我们先前的例子提供些解释。假如那些司机们是单独开在荒无人烟的高速公路上的话,他们也许会停车帮助那个受伤女子而不是绕道而行。不过也可能正由于他们知道无人在旁,反而更容易弃之不顾(不像受试者们,至少知道有人会来评价他们的行为)。

又或许归根结底只是我们在找为自己辩解的借口。“肯定会有某个人回来救那个躺在路上的女子,”我们会这样说给自己听。或者,“肯定会有人为保护环境付之于行动的,”又或“那鲨鱼肯定会吃饱的,到时就不会再吃那个人的了。”我们只是需要为我们的无所作为找一丁点借口罢了。

回复

3楼

∙ 2013-11-20 07:47 |

∙ ∙ 吧主

#2. 斯坦福监狱实验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1971)

实验设定:

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希望研究监狱生活是如何影响看守和囚犯的。听起来有够蠢的。说真的,有什么问题会发生?

Zimbardo 把斯坦福心理系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个模拟监狱。仅因为报纸上的广告而来的受试者们都需通过有关身体健康及心理稳定性的测试。筛选后的志愿者们都是在校男性学生,并被分成了12个看守和12个囚犯两组人。连Zimbardo 也决定要亲自参加这个实验,还任命自己为监狱长。这个模拟实验原定为要持续两周。是的,关于这一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实验结果:

仅就一天的时间就让每个受试者都像茅坑的老鼠般开始失去理智。只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就在这个伪造的拘留中心发起了暴乱,在单人牢房里用床设置障碍并且奚落辱骂看守们。因此看守也把这当做个绝佳借口且开始用灭火器对囚犯们开火,嘿,见鬼的干嘛不这样做?

自此以后,这个斯坦福监狱真的见鬼了,每天都弄得鸡飞狗跳,暴动连连。有些看守开始强迫囚犯们赤身裸体地睡在水泥地上,还把使用浴室当做一种特权(并常用剥夺此特权作为威胁)。他们还逼迫囚犯们做羞辱性的训练并要他们赤手清洗厕所。

难以置信的是,当“囚犯们”被告知他们有假释的机会后又得知假释被驳回这一消息时,并没有任何人要求退出这该死的实验。要知道他们是绝对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被囚禁的,这只是个角色扮演的实验而已。事实上他们将继续头套袋子,赤身坐在自个儿的污物上。

虽然有50名非实验参与者在观察监督着这个实验,却从未有人对此实验的道德问题提出质疑,知道Zimbardo 的女友Christina Maslach终于强烈反对了。过了仅仅6天的时间,Zimbardo 就中断了这个实验(有好几个“看守”对此表示失望)。如果你觉得应该为这里唯一有理智的Maslach 喝彩的话,要知道后来正是她嫁给了彻头彻尾策划了此实验的Zimbardo 。

【补充:实际上有一名看守中途犹豫着要退出实验——虽然后来被鼓励留下来——因为他不想让囚犯们认为他是个“不好的看守”。】

这意味着:

曾被大傻逼一样的警察骚扰,被其毫无理由地随意摆布?科学证明如果你们角色互换了,你也会做一样的事的。

由此所见,正是常常出于对被对方报复的恐惧使得我们不断折磨我们的同类。当我们拥有高于他人的绝对权利和受上级认可的自由处理权时,诸如阿布格莱监狱里的裸体金字塔等虐俘事件就会接踵而来。嘿,如果这会发生在那帮越战时期的嬉皮士大学生上的话,那么它也会见鬼对你同样适用。

回复 ∙

∙ 4楼 2013-11-20 07:47 举报 |

吧主

#1. 米尔格伦实验(The Milgram Experiment, 1961)

实验设定:

当纳粹份子在德国纽伦堡审判中遭到起诉时,许多被告的辩护理由似乎都围绕着这么些观点,“我并非真正的凶手”和“我当时只是在服从命令而已。”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希望能够知道人们对权威人物的服从能达到何种程度。也许他仅仅是,如你所想,询问人们?噢,不行。这离残忍还差得远呢。

在他的实验中受试者会被要求扮演一名“教师”角色,而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另一个坐在隔壁房间的受试者做一个记忆力测试。 这一切都是Milgram 布下的一个局,那个接受记忆力测试的受试者实则是名演员。【补充:当时Milgram 在报上刊登一则广告,说是要测试惩罚对记忆力的影响,酬金4美元,并由他本人承担一切后果。惩罚是通过一个连接到“学生”身上的“电击装置”给其电击,当然电源真的没有开,而演员只需假装受到电击并进行逼真的表演。】

受试者被告知“学生”每给出一个错误答案,就给其以电击,从45伏特开始并逐次增加电击强度。只要一出错,他们就得按下装置上下一个开关,而那个在另一头的演员便会嘶声尖叫并恳求受试者停止惩罚。

猜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实验结果:

许多受试者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开始觉得不适,并向监督人员【实验者】询问是否进行下去。然而每一次那个身着实验服的家伙都鼓励他们继续下去。接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调高了电击强度,不管那受害者的尖叫声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了电击。许多受害者都有神经质地发出笑声,恐怕在面对不得不让电流通过另一个具身体时笑是最好的安定剂吧。

到后来演员会开始撞击夹在他和受试者之间的那堵墙,并请求放过他,因为他有心脏病。再过了几次电击后,演员房间的所有声音都乍然而止,以暗示他可能已经昏迷甚至死亡。你能猜出会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继续给予电击?百分之五?还是十?

然而事实是,就算那个学生已经表现得昏迷或是死亡了,还有百分之61到66的受试者会把这个实验继续下去直到电击强度增加到最大的450伏特。重复的实验都表

明了同一结果:只要那个身穿实验服的人认为没有问题,受试者们就会没头没脑地对这个无辜的陌生人施以痛苦。

许多人在电击达到300伏特之前都不会提出疑问。没有一个人在此之前会主动要求停止试验(要知道100伏特就可能置人于死地)。

【资料补充:

实验人员只是很冷静地给出简单的指示:

“Please continue” (or “Please go on”);

“The experiment requires that you continue”;

“It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hat you continue”;

“You have no other choice, you must go on”.

300伏特时演员会撞击墙壁;

对于受试者的疑问给出口头上的命令话,62.5%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实验人员没有和受试者在同一房间的话,47.5%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如果演员和受试者在同一房间的话,40%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如果受试者被要求摁住演员的话(因为他痛得张牙舞爪),30%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如果实验人员是通过电话给出指示的话,20.5%的人加大到450伏特;

如果受试者有一个助手帮他摁下开关的话,92.5%的人会把电击加大到450伏特。 Burger 在2009年重复了这个实验,最高电击为150伏特,而其结果与Milgram 的非常相似!】

这意味着:

你也许会认为你是个自由思想的捍卫者,然而事实上关键还在于“那个人”【权威】的想法是否能让你坚持下去。即使那只是个身穿实验服的人——想象一下如果他换上的是制服或戴上徽章会如何。

Charles Sheridan和Richard King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其中受试者们要对一只犯错的幼犬进行电击。与Milgram 的实验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电击都是真实的。而实际上在26名受试者中有20名都把电击强度加到了最大。将近80%。再想想如果你正走在一个购物商场中却看见了这么一幕:十个人里有八个人会折磨一只不小心拉屎了的小狗,然而这仅仅是因为那个穿实验服的人告诉他们要这样做而已。

五个揭露人性黑暗面的心理实验

By Alexandra Gedros

心理学家们知道,当要触及到人类思想时,你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你永远不可能保证你会发现些什么。多年以来,众多心理学试验已经就这些课题得出了令人畏惧的结论。啊,我们现在讨论的并非那些间歇性精神病患者(occasional psychopath )。不,事实上我们说的正是你。而这些试验自会说明:

#5. 阿施从众实验 (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 1953)

实验设定:

Solomon Asch曾做过一系列用以验证的研究,而其结果令每个读者都沮丧不已。

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会和其他一些人一同参加一个视觉测试。随后的测试展示些图片给他们,并让其各自回答些非常简单和显而易见的问题。其陷阱在于除了一个

【真正的】受试者外,其余的参与者都被要求给出错误答案。如此以来当这群人都犯了这么个明了而白痴的错误时,那个受试者会不会【给出正确却是与众人截然不同的答案】?

结果:

受试者们要回答的问题可参考下图所示:

他们须说出哪根左边的线段同右边的线段是一样的。如你所见,Asch 并没有给什么要人设计下一代空间站的问题。事实上,在这个线段问题上都可以答错的唯一的可能性就只有你在试验那天的早上服用了两个剂量的LSD 【致幻剂,尤其针对于视觉】并还直接把它们抹在你的眼球上(这会引发更加耸人听闻的试验,但我们就此打住)。

然而遗憾的是,如果看见在同一室内参加测试的其他三个人给出了错误答案的话,百分之32的受试者们也会回答错误。即使线段之间的差别达到几英尺也会如此。 这意味着:

想象一下如果答案不是如此黑白分明的话这个32%的比例将会膨胀到多少。即使

当我们听不懂这个笑话,我们也会趋向于跟着其他人一起笑,或是当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不受他人欢迎时,我们就会怀疑这些观点。而在小学里听过的那些关于同龄人之间竞争压力和“表现你自己”的说法都统统不见了。

“嗯,幸好我是个叛经离道,不循规蹈矩的人。”你们大多数人都这么说。然而,就恰恰是你们这些大多数人,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观察那些其他的叛经离道者们在做些什么。。。然后再确保你所做的一切都如出一辙。

“等等,你说的有理!我们应该反抗这种愚蠢无知的集体思维法!让我们现在就到街上游行去!”

(0)

∙ ∙

∙ 1楼 2013-11-20 07:46 举报 |

∙ ∙ 吧主

#4. 慈善的实验 (The Good Samaritan Experiment, 1973)

实验设定:

圣经里那个关于慈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如果你从未听过的话,讲的就是一个路过的撒玛利亚人帮助了一个在危难中受伤的【犹太】人,然而自以为是的几类人

【如祭司】都只是不闻不问地路过而已。心理学家John Darley 和C. Daniel Batson为了测试宗教信仰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而做了以下实验】。

受试者们都是神学院学生。试验者给其中一半的学生讲了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在另一个神学院里就此做个布道。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要求做个关于就业的布道。

其中有一个额外变量,即受试者们被要求在不同的时刻【到达目标地点】做这个布道,故而一些人会在路上显得匆忙。

然后,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受试者们会路过一个倒在小巷里,看上去急需帮助的人。我们可能会以为是Darley 和Batson 揍了某个倒霉蛋,因为看上去如此逼真,然而实际上那只是个事先安排好了的演员。

实验结果:

比起给就业演说的学生,那些学习了【并要布道】关于好撒玛利亚人故事的人并没有更多地伸出援手。而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似乎竟是那些学生的匆忙程度。

实际上,如果时间紧张的话,即使他们即将布道的主旨是关于停下并给予他人帮助是个如何崇尚的行为,也仅仅只有百分之10的人会停下来施以援手。然而平心而论,如果你上课迟到了,你的教授会不会接受“我停下来帮助一个受伤的旅行者”这个理由?大概不会,除非你能拿出一件那家伙带血的衬衫作为证据。

这意味着:

正如我们会开玩笑时讲的,一个反同性恋的男议员会在男厕里被逮到正与男人共浴爱河,或是【呼吁环保的】美国前副总统Al Gore被发现有座所耗不菲的豪

宅。。。而在现实中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们和那些政客们一样的是伪君子。毕竟,比起实际中去帮助一个臭气熏天,血迹斑斑的流浪汉,对着一屋子的人高谈阔论如何助人为乐要容易多了。因此他们这种责难虚伪的行为也就成了一种虚伪。

为了避免你认为这些结果仅限于虚伪的神学院学生们,让我们再看看新闻。还记不记得数年前摄相机拍下的至少有12辆来往的车拒绝停下来去帮助一个倒在路边的受伤女子的那件事么?就像那些学生,他们总是要开往某处的。这些司机大概还沾沾自喜道他们只是转了个小弯绕过了她,而不是像车祸惨案中那样把她压扁。

回复

∙ 2楼 2013-11-20 07:46 |

∙ ∙ 吧主

#3. 旁观者冷漠实验 (Bystander Apathy Experiment, 1968)

实验设定:

在1964年的一起女子谋杀案中,据报道称,当时有38个人亲耳听见并亲眼目睹了这个时间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John Darley 和 Bibb Latane 做了一下试验以验证人们处于一个大群体环境的这个事实本身是否会造成他们不愿施以援手的结果。 这两个心理学家邀请志愿者们参加一个讨论。他们声称由于这个讨论是极其私人性质的(诸如其生殖器的大小之类的话题)个人会被单独分配到不同的房间并且通过内部通话系统与其他人交流。

在谈话期间,一名成员会假装癫痫发作,这就可被其他参与者听见。我们不知道这些【由动作产生的】声音在此内部通话系统中传输的效果能否令人完全确定有人是癫痫发作了,但我们可以确保“噢我的癫痫发作了”这句话能清楚完整地传输【到每个受试者耳中】。

实验结果:

如果受试者相信他们是除发病者外唯一参与讨论的人,百分之85的人会英勇地离开房间为那个假装发病的人寻求帮助。此作为合情合理。想想要和另一个人一起参与一个极其私人的谈话就够难的了,但接着还要你一个人自言自语地把这个讨论继续下去的话就只能说是悲惨了。无论如何,总还有百分之85的人愿意帮忙。所以说还是好的,不是么?

不过还没完。实验改了,当受试者们认为还有其他四个人参与了这个讨论的话,就只有百分之31的人在某人癫痫发作时会出去寻求帮助。而剩下呆着不动的人会假设其它某人会去处理这件事。由此而看“多多益善”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其真意,而更正确的表述应为“多多益死”。

这意味着:

很明显如果有一个紧急事件发生而你有是当时唯一在场者,那么想要帮助的动力会急速大幅增加。你会感到你对此事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但是,如果和你同在现场的还有其他十个人的话,你就会觉得只需担当十分之一的责任而已。问题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只有这么十分之一的责任。

这给我们先前的例子提供些解释。假如那些司机们是单独开在荒无人烟的高速公路上的话,他们也许会停车帮助那个受伤女子而不是绕道而行。不过也可能正由于他们知道无人在旁,反而更容易弃之不顾(不像受试者们,至少知道有人会来评价他们的行为)。

又或许归根结底只是我们在找为自己辩解的借口。“肯定会有某个人回来救那个躺在路上的女子,”我们会这样说给自己听。或者,“肯定会有人为保护环境付之于行动的,”又或“那鲨鱼肯定会吃饱的,到时就不会再吃那个人的了。”我们只是需要为我们的无所作为找一丁点借口罢了。

回复

3楼

∙ 2013-11-20 07:47 |

∙ ∙ 吧主

#2. 斯坦福监狱实验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1971)

实验设定:

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希望研究监狱生活是如何影响看守和囚犯的。听起来有够蠢的。说真的,有什么问题会发生?

Zimbardo 把斯坦福心理系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个模拟监狱。仅因为报纸上的广告而来的受试者们都需通过有关身体健康及心理稳定性的测试。筛选后的志愿者们都是在校男性学生,并被分成了12个看守和12个囚犯两组人。连Zimbardo 也决定要亲自参加这个实验,还任命自己为监狱长。这个模拟实验原定为要持续两周。是的,关于这一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实验结果:

仅就一天的时间就让每个受试者都像茅坑的老鼠般开始失去理智。只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就在这个伪造的拘留中心发起了暴乱,在单人牢房里用床设置障碍并且奚落辱骂看守们。因此看守也把这当做个绝佳借口且开始用灭火器对囚犯们开火,嘿,见鬼的干嘛不这样做?

自此以后,这个斯坦福监狱真的见鬼了,每天都弄得鸡飞狗跳,暴动连连。有些看守开始强迫囚犯们赤身裸体地睡在水泥地上,还把使用浴室当做一种特权(并常用剥夺此特权作为威胁)。他们还逼迫囚犯们做羞辱性的训练并要他们赤手清洗厕所。

难以置信的是,当“囚犯们”被告知他们有假释的机会后又得知假释被驳回这一消息时,并没有任何人要求退出这该死的实验。要知道他们是绝对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被囚禁的,这只是个角色扮演的实验而已。事实上他们将继续头套袋子,赤身坐在自个儿的污物上。

虽然有50名非实验参与者在观察监督着这个实验,却从未有人对此实验的道德问题提出质疑,知道Zimbardo 的女友Christina Maslach终于强烈反对了。过了仅仅6天的时间,Zimbardo 就中断了这个实验(有好几个“看守”对此表示失望)。如果你觉得应该为这里唯一有理智的Maslach 喝彩的话,要知道后来正是她嫁给了彻头彻尾策划了此实验的Zimbardo 。

【补充:实际上有一名看守中途犹豫着要退出实验——虽然后来被鼓励留下来——因为他不想让囚犯们认为他是个“不好的看守”。】

这意味着:

曾被大傻逼一样的警察骚扰,被其毫无理由地随意摆布?科学证明如果你们角色互换了,你也会做一样的事的。

由此所见,正是常常出于对被对方报复的恐惧使得我们不断折磨我们的同类。当我们拥有高于他人的绝对权利和受上级认可的自由处理权时,诸如阿布格莱监狱里的裸体金字塔等虐俘事件就会接踵而来。嘿,如果这会发生在那帮越战时期的嬉皮士大学生上的话,那么它也会见鬼对你同样适用。

回复 ∙

∙ 4楼 2013-11-20 07:47 举报 |

吧主

#1. 米尔格伦实验(The Milgram Experiment, 1961)

实验设定:

当纳粹份子在德国纽伦堡审判中遭到起诉时,许多被告的辩护理由似乎都围绕着这么些观点,“我并非真正的凶手”和“我当时只是在服从命令而已。”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希望能够知道人们对权威人物的服从能达到何种程度。也许他仅仅是,如你所想,询问人们?噢,不行。这离残忍还差得远呢。

在他的实验中受试者会被要求扮演一名“教师”角色,而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另一个坐在隔壁房间的受试者做一个记忆力测试。 这一切都是Milgram 布下的一个局,那个接受记忆力测试的受试者实则是名演员。【补充:当时Milgram 在报上刊登一则广告,说是要测试惩罚对记忆力的影响,酬金4美元,并由他本人承担一切后果。惩罚是通过一个连接到“学生”身上的“电击装置”给其电击,当然电源真的没有开,而演员只需假装受到电击并进行逼真的表演。】

受试者被告知“学生”每给出一个错误答案,就给其以电击,从45伏特开始并逐次增加电击强度。只要一出错,他们就得按下装置上下一个开关,而那个在另一头的演员便会嘶声尖叫并恳求受试者停止惩罚。

猜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实验结果:

许多受试者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开始觉得不适,并向监督人员【实验者】询问是否进行下去。然而每一次那个身着实验服的家伙都鼓励他们继续下去。接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调高了电击强度,不管那受害者的尖叫声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了电击。许多受害者都有神经质地发出笑声,恐怕在面对不得不让电流通过另一个具身体时笑是最好的安定剂吧。

到后来演员会开始撞击夹在他和受试者之间的那堵墙,并请求放过他,因为他有心脏病。再过了几次电击后,演员房间的所有声音都乍然而止,以暗示他可能已经昏迷甚至死亡。你能猜出会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继续给予电击?百分之五?还是十?

然而事实是,就算那个学生已经表现得昏迷或是死亡了,还有百分之61到66的受试者会把这个实验继续下去直到电击强度增加到最大的450伏特。重复的实验都表

明了同一结果:只要那个身穿实验服的人认为没有问题,受试者们就会没头没脑地对这个无辜的陌生人施以痛苦。

许多人在电击达到300伏特之前都不会提出疑问。没有一个人在此之前会主动要求停止试验(要知道100伏特就可能置人于死地)。

【资料补充:

实验人员只是很冷静地给出简单的指示:

“Please continue” (or “Please go on”);

“The experiment requires that you continue”;

“It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hat you continue”;

“You have no other choice, you must go on”.

300伏特时演员会撞击墙壁;

对于受试者的疑问给出口头上的命令话,62.5%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实验人员没有和受试者在同一房间的话,47.5%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如果演员和受试者在同一房间的话,40%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如果受试者被要求摁住演员的话(因为他痛得张牙舞爪),30%的人加大到了450伏特;

如果实验人员是通过电话给出指示的话,20.5%的人加大到450伏特;

如果受试者有一个助手帮他摁下开关的话,92.5%的人会把电击加大到450伏特。 Burger 在2009年重复了这个实验,最高电击为150伏特,而其结果与Milgram 的非常相似!】

这意味着:

你也许会认为你是个自由思想的捍卫者,然而事实上关键还在于“那个人”【权威】的想法是否能让你坚持下去。即使那只是个身穿实验服的人——想象一下如果他换上的是制服或戴上徽章会如何。

Charles Sheridan和Richard King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其中受试者们要对一只犯错的幼犬进行电击。与Milgram 的实验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电击都是真实的。而实际上在26名受试者中有20名都把电击强度加到了最大。将近80%。再想想如果你正走在一个购物商场中却看见了这么一幕:十个人里有八个人会折磨一只不小心拉屎了的小狗,然而这仅仅是因为那个穿实验服的人告诉他们要这样做而已。


相关文章

  • 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 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 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2. 地点集中:故事 ...查看


  • 外国文学笔记
  •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概况,各国不同的特点: 基本特征: 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客观性),重视文学的历史性,将文学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 2.以"人道主义"为 ...查看


  •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
  • 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创办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1932年结束.文学研究会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 ...查看


  •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①描写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性.②描写现实的揭露批判性.③描绘生活画面的广阔性.④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葛朗台).⑤艺术上的独创性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①产生早,发展快.②有广阔的历史视野.③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 ...查看


  • 浅析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
  • 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本文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位中心,拟从文中人物心理变化入手,尝试分析人性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利己主义.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利己主义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擅长短篇 ...查看


  •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 陕西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姓 名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写作时间 联系方式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内容摘要:<聊斋志异>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风行天下. ...查看


  • [巴金研究]考试复习资料
  • <巴金研究>复习资料 注:本资料为教材大纲和知识点,下划线为重点知识点 考试中,如有客观题,所谓作家--作品.作品--人物.题材类型--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是知识性的题目,一定要熟悉作品内容.人物和人物关系.主要情节矛盾. ...查看


  • 浅析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
  • 2003年8月 第4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0umal0fJi嬲两Science&Technolog)rTeache璐'CoUegeAug.,2003No.4 文章编号:1007-3558(2003)04-008孓_03 浅析批判现 ...查看


  • "乡土文学论战"述评
  • 作者: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1995年02期 "乡土文学论战"是当代台湾文学发展中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它的影响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被及台湾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台湾社会.它的发生,则至少应追溯至台湾乡土文学历经20年的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