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操作注意事项

针刺疗法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1、治疗室经常保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进行通风和空气消毒。

2、针刺用的毫针,药经高压蒸汽灭菌或煮沸消毒方可使用。对有硬弯、锈蚀、有钩等不合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

3、针刺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选择合理的体位,注意保暖。

4、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针刺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意外,应紧急处理。

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防止将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发生意外。

6、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过强刺激,尽量采用卧位。

7、对胸胁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8、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络的腧穴,紧张针刺。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9、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

针刺意外的处理

1. 晕针 指针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

处理:立即出针,使患者平卧,头稍低,给饮热茶,闭目休息,即可恢复。重症用指掐或针刺入中、足三里、内关、灸百会、气海,也可以向鼻内吹少许通关散,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 弯针 指针身在患者体内发生弯曲。

处理: 轻度弯针,可按一般起针法将针拔出,若弯曲的角度较大,可轻轻地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若弯曲时由患者的体位异动所致,则要先矫正体位,再行起针。

3. 滞针 指针体在体内一时性的捻转不动,而且有进退不得的现象。

处理:嘱患者放松肌肉并稍留片刻,轻弹针柄,或按摩穴位四周,或在滞针附近针刺1~2针,以解除肌肉痉挛,然后起针,若滞针是由于同一方向捻转过度所致,则应向相反方向捻转,再进行起针。

4. 折针 指针在体内发生折断的现象。

处理:保持镇静,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如折断处尚有部分在皮肤外,可用止血钳取出。若微露出皮肤表面,可用手按压四周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外,再用止血钳取出,若用上述方法取针无效,应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5. 血肿 多因刺伤血管所致。

处理:轻者可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即可,重者应立即按压并冷敷加压止血,必要时注射止血药。

6. 气胸 针刺胸背部穴位过深,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外伤性气胸。 处理: 可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速做抽气等处理,不要时给于抗感染治疗。

针刺疗法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1、治疗室经常保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进行通风和空气消毒。

2、针刺用的毫针,药经高压蒸汽灭菌或煮沸消毒方可使用。对有硬弯、锈蚀、有钩等不合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

3、针刺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选择合理的体位,注意保暖。

4、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针刺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意外,应紧急处理。

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防止将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发生意外。

6、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过强刺激,尽量采用卧位。

7、对胸胁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8、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络的腧穴,紧张针刺。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9、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

针刺意外的处理

1. 晕针 指针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

处理:立即出针,使患者平卧,头稍低,给饮热茶,闭目休息,即可恢复。重症用指掐或针刺入中、足三里、内关、灸百会、气海,也可以向鼻内吹少许通关散,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 弯针 指针身在患者体内发生弯曲。

处理: 轻度弯针,可按一般起针法将针拔出,若弯曲的角度较大,可轻轻地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若弯曲时由患者的体位异动所致,则要先矫正体位,再行起针。

3. 滞针 指针体在体内一时性的捻转不动,而且有进退不得的现象。

处理:嘱患者放松肌肉并稍留片刻,轻弹针柄,或按摩穴位四周,或在滞针附近针刺1~2针,以解除肌肉痉挛,然后起针,若滞针是由于同一方向捻转过度所致,则应向相反方向捻转,再进行起针。

4. 折针 指针在体内发生折断的现象。

处理:保持镇静,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如折断处尚有部分在皮肤外,可用止血钳取出。若微露出皮肤表面,可用手按压四周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外,再用止血钳取出,若用上述方法取针无效,应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5. 血肿 多因刺伤血管所致。

处理:轻者可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即可,重者应立即按压并冷敷加压止血,必要时注射止血药。

6. 气胸 针刺胸背部穴位过深,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外伤性气胸。 处理: 可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速做抽气等处理,不要时给于抗感染治疗。


相关文章

  • 浮针疗法针疗法[1]
  • 浮 针 疗 法 第一节 浮针疗法概论 浮针疗法(Fu'sSubcutaneous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 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 (NeedIingtherapy).是传统针灸学和现 ...查看


  • 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 1.毫 针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一切实证,虚证,痛证等. [操作方法]: 1.进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 ...查看


  • 浮针疗法-学习班讲稿
  • 浮 针 疗 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 冯淑兰 一.定义 浮针疗法(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 ...查看


  • 八字治疗法200问腹针疗法培训教材
  • 八字治疗法200问 腹针疗法培训教材 写在前面的话: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学习"八字治疗法"的要求,我的恩师李柏松先生和我将主编一本书:<话说八字治疗法>------八字治疗法200问(暂定名). 这是一本 ...查看


  • 刺法灸法学
  •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精编"的原则,在充分吸收以往各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刺法灸法学大纲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好讲.好学.好用"的三个特点,即教师在教 ...查看


  • 浅谈如何体现针灸临床特点
  • 浅谈如何体现针灸临床特点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现代的针灸研究, 包括针灸文献研究.经络腧穴研究.刺灸法研究.针灸临床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等几大方面.其中, ...查看


  •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 中医特色治疗技术 1.传统针灸特色治疗技术 (1) 普通针刺 毫针刺法是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来区分.针刺练习有纸垫练针法.棉团练针法.自身试针法.针刺前体位 ...查看


  • 浮针疗法的特点详细解析
  •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学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操作特点.疗效特点和诊断特点.操作特浮针疗法与目前针灸临床常用的疗法比较,在操作方法上不同,浮针疗法 1.按部位选进针点浮针疗法来源于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不依赖于有以下六个特点.传 ...查看


  • 从针灸临床特点探讨针灸研究方法学
  • 现代的针灸研究,包括针灸文献研究.经络腧穴研究.刺灸法研究.针灸临床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等几大方面.除了针灸文献研究可用可不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外,其它几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对于针灸学术来说,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研究针灸的重要手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