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1、治疗室经常保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进行通风和空气消毒。
2、针刺用的毫针,药经高压蒸汽灭菌或煮沸消毒方可使用。对有硬弯、锈蚀、有钩等不合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
3、针刺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选择合理的体位,注意保暖。
4、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针刺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意外,应紧急处理。
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防止将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发生意外。
6、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过强刺激,尽量采用卧位。
7、对胸胁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8、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络的腧穴,紧张针刺。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9、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
针刺意外的处理
1. 晕针 指针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
处理:立即出针,使患者平卧,头稍低,给饮热茶,闭目休息,即可恢复。重症用指掐或针刺入中、足三里、内关、灸百会、气海,也可以向鼻内吹少许通关散,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 弯针 指针身在患者体内发生弯曲。
处理: 轻度弯针,可按一般起针法将针拔出,若弯曲的角度较大,可轻轻地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若弯曲时由患者的体位异动所致,则要先矫正体位,再行起针。
3. 滞针 指针体在体内一时性的捻转不动,而且有进退不得的现象。
处理:嘱患者放松肌肉并稍留片刻,轻弹针柄,或按摩穴位四周,或在滞针附近针刺1~2针,以解除肌肉痉挛,然后起针,若滞针是由于同一方向捻转过度所致,则应向相反方向捻转,再进行起针。
4. 折针 指针在体内发生折断的现象。
处理:保持镇静,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如折断处尚有部分在皮肤外,可用止血钳取出。若微露出皮肤表面,可用手按压四周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外,再用止血钳取出,若用上述方法取针无效,应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5. 血肿 多因刺伤血管所致。
处理:轻者可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即可,重者应立即按压并冷敷加压止血,必要时注射止血药。
6. 气胸 针刺胸背部穴位过深,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外伤性气胸。 处理: 可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速做抽气等处理,不要时给于抗感染治疗。
针刺疗法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1、治疗室经常保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进行通风和空气消毒。
2、针刺用的毫针,药经高压蒸汽灭菌或煮沸消毒方可使用。对有硬弯、锈蚀、有钩等不合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
3、针刺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选择合理的体位,注意保暖。
4、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针刺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意外,应紧急处理。
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防止将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发生意外。
6、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过强刺激,尽量采用卧位。
7、对胸胁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8、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络的腧穴,紧张针刺。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9、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
针刺意外的处理
1. 晕针 指针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
处理:立即出针,使患者平卧,头稍低,给饮热茶,闭目休息,即可恢复。重症用指掐或针刺入中、足三里、内关、灸百会、气海,也可以向鼻内吹少许通关散,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 弯针 指针身在患者体内发生弯曲。
处理: 轻度弯针,可按一般起针法将针拔出,若弯曲的角度较大,可轻轻地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若弯曲时由患者的体位异动所致,则要先矫正体位,再行起针。
3. 滞针 指针体在体内一时性的捻转不动,而且有进退不得的现象。
处理:嘱患者放松肌肉并稍留片刻,轻弹针柄,或按摩穴位四周,或在滞针附近针刺1~2针,以解除肌肉痉挛,然后起针,若滞针是由于同一方向捻转过度所致,则应向相反方向捻转,再进行起针。
4. 折针 指针在体内发生折断的现象。
处理:保持镇静,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如折断处尚有部分在皮肤外,可用止血钳取出。若微露出皮肤表面,可用手按压四周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外,再用止血钳取出,若用上述方法取针无效,应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5. 血肿 多因刺伤血管所致。
处理:轻者可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即可,重者应立即按压并冷敷加压止血,必要时注射止血药。
6. 气胸 针刺胸背部穴位过深,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外伤性气胸。 处理: 可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速做抽气等处理,不要时给于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