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

现代世界主要心理学流派

反省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简介

反省心理学派成立于2007年12月,创始人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人开创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 反省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是《心灵控制术》,2013年1月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如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及 当当网 、 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

反省心理学在心理结构、意识流、潜(无)意识、二元心理、智力与天才、天才培养、心理分析、心理调控、心理治疗、创造性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心理的计算机比喻、打开心理黑箱等多项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并做出了心理二元说、四大意识流、心理的工厂比喻、精神相对论等多项世界首创,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二元心理”,并开创研究“第二心理”之先河,其意义不亚于精神分析开创研究潜意识之先河,因为二者都大大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新领域,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发现第二心理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心理学的学科定性、研究方法,关系到心理黑箱能否打开以及打开的方法(这一点关系到心理学的成熟和腾飞),此外还关系到“人工智能”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因为打开心理黑箱是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脑高级思维的前提!

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像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一样,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新流派。反省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创的概念、独创的理论,并且其概念、理论能贯穿应用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理论体系之一。

反省心理学吸收、继承了中外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例如,继承了西方的“意识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继承了西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潜意识领域里的“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整套理论;继承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比喻”,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心理的工厂比喻”,从而使对心理的揭示和描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继承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元认知”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论—“心理二元说”等。

反省心理学已成功破解人脑智力之谜、天才之谜、心理疾病之谜和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之谜,并找到了有效提高智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思维的初步方法,因此,反省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心理调控、情绪管理、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反省心理学起源于对天才和天才教育的研究,人脑思维和天才的成因是它最初的研究对象,后把研究对象扩大到普通人、精神病人以及心理治疗、人工智能、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理论等领域,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最终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派。这一点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因为精神分析学派也诞生和成长于大学校园之外,是在弗落伊德对精神病的研究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二者的不同之处为:反省心理学从研究天才开始,其研究对象逐步扩展到正常人和心理疾病患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因此,反省心理学的理论既适用于

精神病,也适用于正常人和天才,同时也适用于从儿童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而精神分析学派从研究精神病开始,其研究对象也曾扩大到正常人,但未曾到达天才,因此,其理论不适用于天才。反省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起源和发展如图A-1所示。

反省心理学以智力为重点研究对象,以解放和放大人脑的智慧为主要使命,主要通过心理调控和心理治疗的手段解放人脑的智慧,通过天才教育和人工智能的手段扩展、延伸、放大人脑的智慧。

反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心潮、浅层、意识流、三式信息等;基本理论有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内含智力相对论、情绪相对论、意志相对论)、天才教育理论、心理治疗理论、心理调控理论及灵感、直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打开心理黑箱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上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可以对人的梦、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天才、心理疾病、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等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做出统一而合理的解释。

反省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系,可普遍应用于心理治疗、天才培养、人工智能以及心理学基础研究、打开心理的黑箱等,在治疗网瘾、自闭症、强迫症、抑郁症、躁狂症、恐怖症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杜向阳,生于1969年,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反省心理学派”创始人, 1987年开始研究天才、天才教育及心理学,2007年创立反省心理学派,同时提出“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两种通用型心理治疗方法,2006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灵感机”发明专利,著有《心灵控制术》一书,国内各大书店及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近年先后在湖北、广东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咨询经验和成功案例。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派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

(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

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

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日内瓦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心理学流派的融合和发展。儿童心理学。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现代世界主要心理学流派

反省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简介

反省心理学派成立于2007年12月,创始人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人开创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 反省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是《心灵控制术》,2013年1月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如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及 当当网 、 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

反省心理学在心理结构、意识流、潜(无)意识、二元心理、智力与天才、天才培养、心理分析、心理调控、心理治疗、创造性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心理的计算机比喻、打开心理黑箱等多项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并做出了心理二元说、四大意识流、心理的工厂比喻、精神相对论等多项世界首创,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二元心理”,并开创研究“第二心理”之先河,其意义不亚于精神分析开创研究潜意识之先河,因为二者都大大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新领域,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发现第二心理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心理学的学科定性、研究方法,关系到心理黑箱能否打开以及打开的方法(这一点关系到心理学的成熟和腾飞),此外还关系到“人工智能”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因为打开心理黑箱是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脑高级思维的前提!

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像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一样,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新流派。反省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创的概念、独创的理论,并且其概念、理论能贯穿应用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理论体系之一。

反省心理学吸收、继承了中外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例如,继承了西方的“意识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继承了西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潜意识领域里的“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整套理论;继承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比喻”,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心理的工厂比喻”,从而使对心理的揭示和描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继承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元认知”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论—“心理二元说”等。

反省心理学已成功破解人脑智力之谜、天才之谜、心理疾病之谜和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之谜,并找到了有效提高智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思维的初步方法,因此,反省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心理调控、情绪管理、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反省心理学起源于对天才和天才教育的研究,人脑思维和天才的成因是它最初的研究对象,后把研究对象扩大到普通人、精神病人以及心理治疗、人工智能、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理论等领域,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最终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派。这一点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因为精神分析学派也诞生和成长于大学校园之外,是在弗落伊德对精神病的研究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二者的不同之处为:反省心理学从研究天才开始,其研究对象逐步扩展到正常人和心理疾病患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因此,反省心理学的理论既适用于

精神病,也适用于正常人和天才,同时也适用于从儿童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而精神分析学派从研究精神病开始,其研究对象也曾扩大到正常人,但未曾到达天才,因此,其理论不适用于天才。反省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起源和发展如图A-1所示。

反省心理学以智力为重点研究对象,以解放和放大人脑的智慧为主要使命,主要通过心理调控和心理治疗的手段解放人脑的智慧,通过天才教育和人工智能的手段扩展、延伸、放大人脑的智慧。

反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心潮、浅层、意识流、三式信息等;基本理论有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内含智力相对论、情绪相对论、意志相对论)、天才教育理论、心理治疗理论、心理调控理论及灵感、直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打开心理黑箱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上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可以对人的梦、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天才、心理疾病、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等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做出统一而合理的解释。

反省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系,可普遍应用于心理治疗、天才培养、人工智能以及心理学基础研究、打开心理的黑箱等,在治疗网瘾、自闭症、强迫症、抑郁症、躁狂症、恐怖症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杜向阳,生于1969年,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反省心理学派”创始人, 1987年开始研究天才、天才教育及心理学,2007年创立反省心理学派,同时提出“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两种通用型心理治疗方法,2006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灵感机”发明专利,著有《心灵控制术》一书,国内各大书店及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近年先后在湖北、广东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咨询经验和成功案例。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派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

(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

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

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日内瓦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心理学流派的融合和发展。儿童心理学。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相关文章

  •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浅析
  • 学院-学年第学期 < 西方教育家评传 >课程论文 课程号:2790310 任课教师 成绩 正文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浅析 摘要:本文详述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发展历程,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思想.继而从西方 ...查看


  • 美术的辉煌
  • 第八单元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 ...查看


  • 西方现代主义
  • 西方现代主义 三.名词解释.问答. 1. 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2. 后期象征主义 3. 未来主义 4. 超现实主义 5. 表现主义文学 6. 叙事剧与间离效果 7. 意识流小说 8. 存在主义文学 9. 荒诞派戏剧 10. 12. 新小 ...查看


  • 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
  • [原文出处]外国教育研究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906 [原刊页号]14-18 [分 类 号]G1 [分 类 名]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03 [ 标 题]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 [ 作 者 ...查看


  • 高等教育自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试卷答案
  • 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试卷 (课程代码0813)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纷繁,最早的一派被认为是由 (国家) 诗人马里内蒂所发表的<未 ...查看


  •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笔记
  •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导论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 (一)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查看


  • 20世纪外国文学国别流派梳理
  • 外国文学史(下) 三大板块,众多流派 20世纪上半叶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20世纪下半叶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 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Realism )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20世纪现实主义主要流派: 长 ...查看


  • 文学名词解释
  •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1]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 ...查看


  •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
  • 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A ) . A .心理动力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状态 D .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C ) . A .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