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 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涨”的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水的离子积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旧知回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不能进行到底,存在着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遵循化学平衡的所有特点和规律。如平衡的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用化学平衡常数(即电离常数)描述正向进行的程度等等。形成的电解质溶液因阴阳离子的存在而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环节2--引入新课:
1.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表明,纯水很微弱的导电性!
2.实验证明:在25℃时,1L水中只有1×10-7 mol H2O电离。
说明:纯水并不是完全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纯水中也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只是浓度很小。纯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板书】一、水的电离
1、电离方程式:H2O+H2O ⇌ H3O++OH-或简写成H2O ⇌ H++OH- 旧知迁移与应用:
①上述过程是化学平衡过程,符合“逆”“等”“动”“定”“变”的基本特征,结合“三行式”分析。
H2O ⇌ H++OH-
c(始) c 0 0 △c 10-7 10-7 c(平) 55.6 10-7 10-7
②要求学生写出该平衡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f(T) = K电离= c(H+)·c(OH-)/ c(H2O)
+
-
3、水的离子积常数: c(H)·c(OH) =c(H2O) ·K电离=R·f(T)=F(T) = Kw。 强调:水的离子积不是化学平衡常数!而是化学平衡常数与常数的乘积!
+-
25℃时,Kw=1.0×10-14 (mol/L)2
讨论:分析表中数据,有何规律?并解释。 教师总结:
(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
(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H和OH浓度大小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动态关系。 4、可以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
(2)改变H或OH的浓度。 5
+
-
+
-
+
-
教师总结:
(1) Kw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H2O=c(OH)H2O。 (2) 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
-
+
-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 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涨”的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水的离子积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旧知回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不能进行到底,存在着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遵循化学平衡的所有特点和规律。如平衡的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用化学平衡常数(即电离常数)描述正向进行的程度等等。形成的电解质溶液因阴阳离子的存在而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环节2--引入新课:
1.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表明,纯水很微弱的导电性!
2.实验证明:在25℃时,1L水中只有1×10-7 mol H2O电离。
说明:纯水并不是完全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纯水中也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只是浓度很小。纯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板书】一、水的电离
1、电离方程式:H2O+H2O ⇌ H3O++OH-或简写成H2O ⇌ H++OH- 旧知迁移与应用:
①上述过程是化学平衡过程,符合“逆”“等”“动”“定”“变”的基本特征,结合“三行式”分析。
H2O ⇌ H++OH-
c(始) c 0 0 △c 10-7 10-7 c(平) 55.6 10-7 10-7
②要求学生写出该平衡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f(T) = K电离= c(H+)·c(OH-)/ c(H2O)
+
-
3、水的离子积常数: c(H)·c(OH) =c(H2O) ·K电离=R·f(T)=F(T) = Kw。 强调:水的离子积不是化学平衡常数!而是化学平衡常数与常数的乘积!
+-
25℃时,Kw=1.0×10-14 (mol/L)2
讨论:分析表中数据,有何规律?并解释。 教师总结:
(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
(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H和OH浓度大小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动态关系。 4、可以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
(2)改变H或OH的浓度。 5
+
-
+
-
+
-
教师总结:
(1) Kw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H2O=c(OH)H2O。 (2) 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