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问答题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

1、桃园三结义(1回)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政府四处发放榜文,招兵买马。刘备、张飞、关羽三位年轻人不期而遇,并一见如故,遂于桃园中结成异姓兄弟,共商报国大事。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3、张翼德义鞭督邮(2回)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不久,督邮前来巡查。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大怒,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得逃命而去。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4、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第3回)

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董卓许之。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5、曹操献刀(4回)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6、捉放曹(4回)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下面是京剧中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曹操)宽宏量大,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马行在狭道内我难以回马。”陈宫为何骂曹操“无义”?“狭道内难以回马”又为何事?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相关的情节。

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

伯奢以绝后患。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7、曹操误杀吕伯奢(4回)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挥剑杀之灭口。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8、关云长温酒斩华雄(5回)

三国时期,董卓专政,曹操联合袁绍等人,讨伐董卓,董卓派华雄去应战。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温。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原文: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

9、刘关张三英战吕布(5回)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10、王允巧使连环计(8回)

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为妾,几天后却把她作为歌伎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私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11、请简述三让徐州的故事(12回)

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刘备辞谢不受。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而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106字)

12、割发权代首(17回)

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

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法不加于尊”)。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13、曹操杀粮官王垕(17回)

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14、青梅煮酒论英雄(21回)或:“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15.《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16、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17、张飞用计:张飞醉擒刘岱(22回)(或“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

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18、屯土山

关公约三事(25回)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1分)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等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1分)虽然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1分)但关羽在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后,仍决然挂印封金,(1分)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而去。(1分)

【附原文】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19、关羽千里走单骑(27回)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挂印封金),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20、《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性格。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21、关羽过五关斩六将(27回)

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22、简述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 (26-27回)

(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在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但绝不能背叛刘备。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23、官渡之战(29回)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

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24、跣足迎许攸(30回)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袁绍很冷淡。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送信给袁绍,说许攸家人犯法被逮。袁绍把许攸狠狠地骂了一通。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降他,高兴得光着脚板跑出来。他拍手欢迎许攸,说:“哎呀,您肯来。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25、请简述许攸问粮(30回)

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攸说明来由,并问曹军军粮多少。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为奸雄。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攸大声道“粮已尽矣”,操愕然。而后,攸出谋取乌巢,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26、刘皇叔跃马过檀溪(34回)

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27、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36回)

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匆匆离去。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28、三顾茅庐(38回)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29、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6-37回)

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

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30、隆中对(38回)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分析天下形势,提出正确战略:占领荆州、益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鼎足而立。

31、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39回)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32、火烧新野(40回)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3、刘玄德携民渡江(41回) [评论:这是最以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于是,刘备不顾众将反对,坚持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而行动迟缓,被曹操的铁骑追上。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便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

34、赵云单骑救主 (第41回)

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35、刘备摔阿斗(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41、42回)

三国时期,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

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一生尽忠蜀汉。

36、张飞大闹长板桥(42回)(或:《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或:《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

曹操进攻刘备,刘备撤退。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带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一字摆在桥头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候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37、《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42回)

通过曹军看到张飞和听到张飞三喝后的种种表现来侧面突出。(1分)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曹军不敢近前。(1分)张飞第一次大喝,曹军尽皆股栗;(1分)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胆怯,生出退兵之心;(1分)第三次使曹军大将“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几十万大军败退而去。(1分)

38、《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42回)

长坂桥上,面对曹操大军,张飞怒目横矛,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军众也仓皇逃窜。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示怯于曹方,致使曹操再度追击,因此刘备说他:“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39、舌战群儒(43回) (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0、智激周瑜(44回)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

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41、简述周瑜的反间计(45回)(或“蒋干盗书”“蒋干中计”)

赤壁之战前,周瑜在三江口初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137字)

42、黄盖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46回)

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选取了十艘装满浇了油的干柴的战船,接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冲向曹军战舰,曹军因此损失惨重。

43、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46回)

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立下军令状说三天可完成。诸葛亮利用大雾的掩护,以绑满稻草人的船只靠近曹营,击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箭纷纷射在稻草人上,天明后清点,箭已超十万支,周瑜之计未能得逞。

44、庞统献连环计(47回)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操与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统对答如流使操敬服。统乘机提出:大江中风浪不息使北兵易生疾病。可将大小船配搭,首尾用铁环连锁,铺阔板以便人马行走。操闻之大喜,派人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

45、横槊赋诗(48回)

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立于船头唱《短歌行》曰:“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46、孔明借东风(49回)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47、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50回)

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1分)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2分)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1分)

48、请简述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故事 (51回)

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非但不借,反利用联姻软禁刘备。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抗曹战略出发劝孙权暂借荆州。刘备借得后,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49、孔明三气周瑜(51、55-56回)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明取西川,暗夺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50、周瑜孙权设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54、55回)(或:锦囊妙计)

(或:下列文字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陪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谎说将妹妹嫁给他,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

51、请简述凤雏理事 (57回)

鲁肃、孔明各作荐书劝庞统投奔刘备。统见了备未出示荐书。备因统貌陋且长揖不跪而不悦,便让统任耒阳县令

。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备大怒,让张飞去讯问。张飞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欲问罪。统便在不到半日间将百余日所积公务尽皆剖断,曲直分明,令人叹服。张飞的力荐和鲁孔的荐书让统被重用。(140字)

52、曹操割须弃袍(58回)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53、曹操抹书间韩遂(59回)

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 用笔涂掉。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终于马韩反目成仇,互相残杀,马超冲入韩营帐剁去韩遂之手,曹操坐收渔利。

54、孙权遗书退阿满(61回)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5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曹操也说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曹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61回)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 (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56、请简述赵云截江夺阿斗(61回)

孙权依张昭之计教周善乔扮商人潜入荆州,谎称国太病重,要孙夫人带阿斗回东吴探望,以便用阿斗换荆州。孙夫人中计不告而别。赵云得知阿斗被带走,便驾小船拦截,跳上吴船夺过阿斗,但船已到江心,进退不得。恰逢张飞巡哨赶到,跳上吴船杀了周善,抱起阿斗与赵云一起回船,放孙夫人独自一人回到江东。

57、请简述庞统之死(63回)

刘备在军师庞统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冷苞之後,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逼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却被埋伏於此的

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

58、张飞义释颜渊(63回)

孔明令张飞领兵讨巴郡,太守严颜坚守不出,欲等张粮尽自退。张见状,下令二更吃饭,三更拔寨,欲假意绕过巴郡。严得报,领兵伏于小路欲堵杀张。不料张令一兵士扮己押粮草先过,其从后杀来战十余回生擒严。严视死如归,张见严面不改色,甚敬之,亲解其缚,请其上坐,低头便拜。严感张恩义,乃降。

(原文: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59、智擒严颜(63回)

张飞奉命进军巴郡,太守严颜闭关坚守,拒不投降,张飞故意当众宣布,当夜要从一条中路偷过巴郡,去取雒城,而暗中却安排一名军士假扮自己在前开路。当假张飞过后,严颜杀出,正要抢夺车仗时,不料背后一声锣响,冲出真张飞,严颜举手无措,被擒。

60、关羽单刀赴会(66回)

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61、《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中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情?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66回)

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62、请简述得陇望蜀(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汉中太守张鲁投降,士气大振。主簿司马懿和刘晔皆建议宜当乘势起

兵攻打西川的刘备,以绝后患;以为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曹操却认为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并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遂按兵不动。

63、汉中争夺战(70-73回)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64、杨修之死(72回)(或:曹操杀杨修的原因(72回))

杨修是曹操的行军薄,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之忌:他看出曹操书“活”字于门上是嫌门太阔,看出曹操中杀侍卫是假装的,他参与曹植、曹丕的皇位之争并触怒曹操。最后,杨修在曹操兵驻斜谷时由“鸡肋(lèi)”号令预知曹操退兵之意,因而让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杀害。

1、太子之争(曹丕、曹植)这是曹操除掉杨修的真实用意所在。杨修是支持曹植的,那时曹操想立曹丕为嗣,为了以后无后顾之忧,所以先将杨修斩首,以绝后患。

2、智谋之争(杨修、曹操)杨修曾在“绝妙好辞”事件、“提问”事件“院门”事件、“一盒酥”事件中尽显聪明,风头甚至盖过了曹操,曹操报复一下。

杨修恃才放旷七件事

(1)阔门事件: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

(2)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3)梦中杀人事件:曹操恐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说自己在梦中好杀人,更杀了一个近侍和假装痛哭,并厚葬那人,好以杀一儆百。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著聪明去揭发曹操。

(4)吴质事件:曹丕密请吴质入内府,相议曹操欲立世子一事,但怕有人知道,就用大簏藏了吴质。杨修知道,就告诉曹操,结果曹丕下次真是用大簏载绢,曹操怀疑杨修想陷害曹操。

(5)邺门事件:曹操为了测试两个儿子的才干,便叫他们出城门,却叫门吏不要放人出外,杨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曹植虽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杨修所教,非常愤怒。

(6)答教事件:杨修曾经为曹植作了十几条「答教」,当曹操每次以军国的事问曹植,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因而怀疑。其后,曹丕收买曹植的左右,偷那些「答教」来通知曹操。曹操见了,已有杀杨修之心。

(7)鸡肋事件:曹操只说夜间的口号是「鸡肋」,杨

修却「运用」他的智慧,想出「鸡肋」的真正意义,还叫士兵们收拾行李,准备班师,最后当然招致杀身之祸。

65、曹操“梦中”杀人(72回)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66、鸡肋令(72回)

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这时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答:“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当这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杨修便教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之后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

67、关羽水淹七军(74回)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68、刮骨疗毒(75回 )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提出需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方可治愈。关羽一面与马良弈棋,一面请华佗动手。华佗命人捧盆接血,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69、关羽大意失荆州(第76、77回)(或:关羽败走麦城)(或:《三国演义》中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故事)

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70、华佗之死 (78回)

曹操为建殿砍伐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噩梦惊醒后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不见效。华歆荐华佗,操

立马差人将华佗请来。华佗认为操病根在脑,需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去病根。操疑华佗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将华佗收监拷问,使其屈死狱中。华佗所著《青囊书》也因此失传。(133字)

71、述张飞之死(第81回)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关羽对士兵宽厚,而在同僚面前骄傲自满;张飞礼贤下士,但不体恤部下士兵。汉主刘备常常告戒张飞:“你刑罚部下过重,天天鞭打士兵,还要他们侍奉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啊!”张飞不知悔改。汉主将兴兵伐吴,张飞率一万人自阆中出发,去江州与刘备会合。临行,帐下部将张达、范疆杀张飞,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投奔孙权。

72、火烧连营(81-84回)(或:三国大战中积极防御战——夷陵之战(即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得赵云救应,方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73、白帝托孤(85回)

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至永安宫,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

74、安居平五路(85回)

刘备新亡,曹丕乘机联络辽西羌兵、南蛮王孟获、孙权等五路大军攻打蜀国,蜀国上下惶惶不安,孔明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分析每一个对手的特点,只是派出了几股疑兵,写了几封书信,就各个击破敌人。孔明并未与敌军真正交手,就退去了五路大军。

75、七擒孟获(87-90回)

蜀汉建兴,诸葛亮为伐魏,想先解决南蛮以解除后患。马谡认为南蛮地处偏僻,即使武力攻下,也很难真正征服。不如以军事为辅、政治为主,以攻心达到武力不能解决的目的。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他心悦诚服,从此,南蛮纳入蜀国版图,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七次擒住孟获。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蜀营大将都不理解,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七擒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中于是安定。)

76、孔明智取三城(92回)

南安、安

定和天水三城互为依靠,于是孔明一面对南安围而不打,一面派出两名将士化装成南安的守将,出使安定、天水二城求援。安定守将崔谅中计投降,随后他前往南安借劝说太守杨陵投降之名与杨陵合谋诈降生擒孔明,孔明识破他们的诈降计,拿下南安。

77、孔明计收姜维(93回)

(1)令魏延诈取姜维母所在的冀县,待姜维来攻时,先放他进城。(2)令赵云攻上邽,再放梁虔入城。至此,分马遵、梁虔和姜维于三处,为使离间计创造条件。(3)借夏侯楙之口,散布姜维已降蜀一事,又令士卒假扮姜维,谴责马遵失约。并攻打天水城,使马遵对姜维降蜀一事信以为真。(4)与此同时,又令张翼、王平夹攻姜维,逼他退走天水、上邽,而马遵、梁虔以为姜维已降,乱箭齐射姜维,姜维走投无路之时降蜀。

78、空城计(95回)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79、“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的合称,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请写出这几个剧目的名称,并简述故事情节。(95-96回)

(1)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1分)

(2)失街亭:司马懿率魏兵出苯,直取街亭,以断蜀军咽喉之路,诸葛亮大惊失色。(1分).参军马谡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愿引兵把守街亭。(1分)他自诩饱读兵书,不听左右劝告擅自分兵屯守山上,结果被魏兵围困,断水烧山,蜀军大乱,街亭失守。(2分)

空城计:司马懿拔了街亭,亲率十五万魏兵望西城县杀来。(1分)此时,诸葛亮身边已无将可使,只有二千五百兵卒。大兵压境,诸葛亮心生奇计,大开城门,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只携二童子端坐城上,焚香抚琴。(2分)司马懿疑有埋伏,忙挥令退兵。(1分)

斩马谡:街亭失守,马谡自知罪责难免,自缚谢罪。(1分)诸葛亮虽与马谡义同兄弟,为明正军律,不徇私情,喝令塑些堑董。(1分)左右献上马谡首级,孔明大哭不已,(1分)自责用人有失,上表白贬。(1分)

80、简述《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马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

诸葛亮足智多谋,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但世人不深、用人不当,不听刘备生前劝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马谡虽能自动请缨,挺身而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公

然违令,不听王平之劝,草率从事,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

81、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①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②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③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82、智取陈仓 (98回)

孙权称帝,联合蜀国伐魏,孔明再出祁山。郝昭病危,孔明明里吩咐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私下密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至陈仓城下,让内应在城中各门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城中大乱,蜀兵一拥入城。

83、司马懿与孔明斗阵(100回)

孔明气死曹真之后,魏蜀两军对垒,互斗阵法。司马懿先布“混元一气阵”,被孔明识破;孔明后布“八卦阵”,诱魏攻阵。司马懿令戴陵等三将各引三十骑破阵。只见阵如连城,门户重叠,东西南北难分,魏军不能相顾,只顾乱撞,尽被缚至中军帐下。司马懿奋死掠阵,被蜀军三路夹击,大败退军。

84、陇上妆神(101回)

孔明五出祁山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三人装扮成自己模样,端坐四轮车上,左右二十四人披发仗剑,前面一人手执皂幡,隐似天神。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闭门不出。孔明的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

85、木牛流马(102回)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遭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86、司马懿忍辱授衣(103回)

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大盒子装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并重赏了来使。

87、五丈原诸葛禳星(103回)

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之恩,出师北伐,屯兵五丈原。呕血病重,阳寿将终,用祈禳之法,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踏罡步斗,以求延寿。大将魏延因报魏军劫寨,闯入帐中,步急误将主灯扑灭。诸葛亮自知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安排好后事,溘然长逝。

88、秋风五丈原(

103回)(或:《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

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为了延年益寿,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不慎扑灭了祈禳灯火。穰星不成,诸葛亮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姜维遵其遗命不举哀。

89、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104回)(或: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羽扇纶巾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90、计杀魏延(105回)

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而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孔明死后,魏延果然造反,并且拉马岱入伙。马岱假意迎合,骗取了魏延的信任。杨仪按计行事,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这时马岱应声而出,杀死魏延。

(这是诸葛亮第三次运用“锦囊妙计”。)

91、司马懿诈病夺权(107回)

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祭扫曹叡陵墓时,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随即将其杀死。

92、乐不思蜀 (119回)

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其昏庸无能之态令人痛恨。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种懦弱无能的人。

93、三国归晋 (120回)

魏兵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向邓艾开门归降,蜀灭。司马昭中风死后,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灭。孙皓即位为吴主,不听忠言,以致怨声载道,将军陆抗与晋将羊祜和平相处。羊祜死后,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全面溃败,孙皓效法刘禅,开门归降,吴灭。至此

,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另:

1.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①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④水淹七军:

⑤汉中争夺战:

G、鼎足三分: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3.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4.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

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当时天气干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陆逊一时人杰。

5.《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请说出是哪“三绝”?并归纳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三绝”是: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相关练习:

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 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7、《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例:诸葛亮和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以区区数万人在赤壁击败号称拥有八十万大

军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0、《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三国演义》;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三国演义》。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1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 ;张飞。

20、“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关羽。

21、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

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2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2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2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3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31、“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名)之口。

32、周瑜,字公瑾,东吴水陆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33、“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34、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C)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A、诸葛亮 B、黄忠 C、关羽 D、张飞

35、《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

过同辈的真英雄是(C)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马超

36、《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D)

A、赵云 诸葛亮 关羽 B、赵云 张飞 关羽 C、刘备赵云关羽 D、刘备关羽 张飞

关羽的性格:

1、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

2、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

1、桃园三结义(1回)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政府四处发放榜文,招兵买马。刘备、张飞、关羽三位年轻人不期而遇,并一见如故,遂于桃园中结成异姓兄弟,共商报国大事。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3、张翼德义鞭督邮(2回)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不久,督邮前来巡查。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大怒,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得逃命而去。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4、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第3回)

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董卓许之。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5、曹操献刀(4回)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6、捉放曹(4回)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下面是京剧中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曹操)宽宏量大,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马行在狭道内我难以回马。”陈宫为何骂曹操“无义”?“狭道内难以回马”又为何事?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相关的情节。

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

伯奢以绝后患。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7、曹操误杀吕伯奢(4回)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挥剑杀之灭口。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8、关云长温酒斩华雄(5回)

三国时期,董卓专政,曹操联合袁绍等人,讨伐董卓,董卓派华雄去应战。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温。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原文: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

9、刘关张三英战吕布(5回)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10、王允巧使连环计(8回)

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为妾,几天后却把她作为歌伎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私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11、请简述三让徐州的故事(12回)

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刘备辞谢不受。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而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106字)

12、割发权代首(17回)

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

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法不加于尊”)。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13、曹操杀粮官王垕(17回)

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14、青梅煮酒论英雄(21回)或:“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15.《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16、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17、张飞用计:张飞醉擒刘岱(22回)(或“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

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18、屯土山

关公约三事(25回)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1分)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等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1分)虽然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1分)但关羽在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后,仍决然挂印封金,(1分)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而去。(1分)

【附原文】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19、关羽千里走单骑(27回)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挂印封金),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20、《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性格。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21、关羽过五关斩六将(27回)

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22、简述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 (26-27回)

(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在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但绝不能背叛刘备。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23、官渡之战(29回)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

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24、跣足迎许攸(30回)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袁绍很冷淡。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送信给袁绍,说许攸家人犯法被逮。袁绍把许攸狠狠地骂了一通。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降他,高兴得光着脚板跑出来。他拍手欢迎许攸,说:“哎呀,您肯来。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25、请简述许攸问粮(30回)

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攸说明来由,并问曹军军粮多少。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为奸雄。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攸大声道“粮已尽矣”,操愕然。而后,攸出谋取乌巢,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26、刘皇叔跃马过檀溪(34回)

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27、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36回)

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匆匆离去。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28、三顾茅庐(38回)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29、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6-37回)

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

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30、隆中对(38回)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分析天下形势,提出正确战略:占领荆州、益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鼎足而立。

31、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39回)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32、火烧新野(40回)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3、刘玄德携民渡江(41回) [评论:这是最以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于是,刘备不顾众将反对,坚持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而行动迟缓,被曹操的铁骑追上。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便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

34、赵云单骑救主 (第41回)

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35、刘备摔阿斗(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41、42回)

三国时期,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

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一生尽忠蜀汉。

36、张飞大闹长板桥(42回)(或:《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或:《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

曹操进攻刘备,刘备撤退。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带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一字摆在桥头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候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37、《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42回)

通过曹军看到张飞和听到张飞三喝后的种种表现来侧面突出。(1分)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曹军不敢近前。(1分)张飞第一次大喝,曹军尽皆股栗;(1分)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胆怯,生出退兵之心;(1分)第三次使曹军大将“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几十万大军败退而去。(1分)

38、《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42回)

长坂桥上,面对曹操大军,张飞怒目横矛,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军众也仓皇逃窜。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示怯于曹方,致使曹操再度追击,因此刘备说他:“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39、舌战群儒(43回) (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0、智激周瑜(44回)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

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41、简述周瑜的反间计(45回)(或“蒋干盗书”“蒋干中计”)

赤壁之战前,周瑜在三江口初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137字)

42、黄盖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46回)

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选取了十艘装满浇了油的干柴的战船,接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冲向曹军战舰,曹军因此损失惨重。

43、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46回)

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立下军令状说三天可完成。诸葛亮利用大雾的掩护,以绑满稻草人的船只靠近曹营,击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箭纷纷射在稻草人上,天明后清点,箭已超十万支,周瑜之计未能得逞。

44、庞统献连环计(47回)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操与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统对答如流使操敬服。统乘机提出:大江中风浪不息使北兵易生疾病。可将大小船配搭,首尾用铁环连锁,铺阔板以便人马行走。操闻之大喜,派人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

45、横槊赋诗(48回)

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立于船头唱《短歌行》曰:“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46、孔明借东风(49回)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47、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50回)

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1分)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2分)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1分)

48、请简述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故事 (51回)

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非但不借,反利用联姻软禁刘备。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抗曹战略出发劝孙权暂借荆州。刘备借得后,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49、孔明三气周瑜(51、55-56回)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明取西川,暗夺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50、周瑜孙权设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54、55回)(或:锦囊妙计)

(或:下列文字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陪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谎说将妹妹嫁给他,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

51、请简述凤雏理事 (57回)

鲁肃、孔明各作荐书劝庞统投奔刘备。统见了备未出示荐书。备因统貌陋且长揖不跪而不悦,便让统任耒阳县令

。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备大怒,让张飞去讯问。张飞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欲问罪。统便在不到半日间将百余日所积公务尽皆剖断,曲直分明,令人叹服。张飞的力荐和鲁孔的荐书让统被重用。(140字)

52、曹操割须弃袍(58回)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53、曹操抹书间韩遂(59回)

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 用笔涂掉。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终于马韩反目成仇,互相残杀,马超冲入韩营帐剁去韩遂之手,曹操坐收渔利。

54、孙权遗书退阿满(61回)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5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曹操也说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曹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61回)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 (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56、请简述赵云截江夺阿斗(61回)

孙权依张昭之计教周善乔扮商人潜入荆州,谎称国太病重,要孙夫人带阿斗回东吴探望,以便用阿斗换荆州。孙夫人中计不告而别。赵云得知阿斗被带走,便驾小船拦截,跳上吴船夺过阿斗,但船已到江心,进退不得。恰逢张飞巡哨赶到,跳上吴船杀了周善,抱起阿斗与赵云一起回船,放孙夫人独自一人回到江东。

57、请简述庞统之死(63回)

刘备在军师庞统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冷苞之後,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逼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却被埋伏於此的

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

58、张飞义释颜渊(63回)

孔明令张飞领兵讨巴郡,太守严颜坚守不出,欲等张粮尽自退。张见状,下令二更吃饭,三更拔寨,欲假意绕过巴郡。严得报,领兵伏于小路欲堵杀张。不料张令一兵士扮己押粮草先过,其从后杀来战十余回生擒严。严视死如归,张见严面不改色,甚敬之,亲解其缚,请其上坐,低头便拜。严感张恩义,乃降。

(原文: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59、智擒严颜(63回)

张飞奉命进军巴郡,太守严颜闭关坚守,拒不投降,张飞故意当众宣布,当夜要从一条中路偷过巴郡,去取雒城,而暗中却安排一名军士假扮自己在前开路。当假张飞过后,严颜杀出,正要抢夺车仗时,不料背后一声锣响,冲出真张飞,严颜举手无措,被擒。

60、关羽单刀赴会(66回)

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61、《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中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情?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66回)

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62、请简述得陇望蜀(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汉中太守张鲁投降,士气大振。主簿司马懿和刘晔皆建议宜当乘势起

兵攻打西川的刘备,以绝后患;以为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曹操却认为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并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遂按兵不动。

63、汉中争夺战(70-73回)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64、杨修之死(72回)(或:曹操杀杨修的原因(72回))

杨修是曹操的行军薄,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之忌:他看出曹操书“活”字于门上是嫌门太阔,看出曹操中杀侍卫是假装的,他参与曹植、曹丕的皇位之争并触怒曹操。最后,杨修在曹操兵驻斜谷时由“鸡肋(lèi)”号令预知曹操退兵之意,因而让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杀害。

1、太子之争(曹丕、曹植)这是曹操除掉杨修的真实用意所在。杨修是支持曹植的,那时曹操想立曹丕为嗣,为了以后无后顾之忧,所以先将杨修斩首,以绝后患。

2、智谋之争(杨修、曹操)杨修曾在“绝妙好辞”事件、“提问”事件“院门”事件、“一盒酥”事件中尽显聪明,风头甚至盖过了曹操,曹操报复一下。

杨修恃才放旷七件事

(1)阔门事件: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

(2)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3)梦中杀人事件:曹操恐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说自己在梦中好杀人,更杀了一个近侍和假装痛哭,并厚葬那人,好以杀一儆百。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著聪明去揭发曹操。

(4)吴质事件:曹丕密请吴质入内府,相议曹操欲立世子一事,但怕有人知道,就用大簏藏了吴质。杨修知道,就告诉曹操,结果曹丕下次真是用大簏载绢,曹操怀疑杨修想陷害曹操。

(5)邺门事件:曹操为了测试两个儿子的才干,便叫他们出城门,却叫门吏不要放人出外,杨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曹植虽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杨修所教,非常愤怒。

(6)答教事件:杨修曾经为曹植作了十几条「答教」,当曹操每次以军国的事问曹植,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因而怀疑。其后,曹丕收买曹植的左右,偷那些「答教」来通知曹操。曹操见了,已有杀杨修之心。

(7)鸡肋事件:曹操只说夜间的口号是「鸡肋」,杨

修却「运用」他的智慧,想出「鸡肋」的真正意义,还叫士兵们收拾行李,准备班师,最后当然招致杀身之祸。

65、曹操“梦中”杀人(72回)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66、鸡肋令(72回)

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这时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答:“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当这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杨修便教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之后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

67、关羽水淹七军(74回)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68、刮骨疗毒(75回 )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提出需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方可治愈。关羽一面与马良弈棋,一面请华佗动手。华佗命人捧盆接血,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69、关羽大意失荆州(第76、77回)(或:关羽败走麦城)(或:《三国演义》中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故事)

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70、华佗之死 (78回)

曹操为建殿砍伐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噩梦惊醒后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不见效。华歆荐华佗,操

立马差人将华佗请来。华佗认为操病根在脑,需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去病根。操疑华佗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将华佗收监拷问,使其屈死狱中。华佗所著《青囊书》也因此失传。(133字)

71、述张飞之死(第81回)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关羽对士兵宽厚,而在同僚面前骄傲自满;张飞礼贤下士,但不体恤部下士兵。汉主刘备常常告戒张飞:“你刑罚部下过重,天天鞭打士兵,还要他们侍奉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啊!”张飞不知悔改。汉主将兴兵伐吴,张飞率一万人自阆中出发,去江州与刘备会合。临行,帐下部将张达、范疆杀张飞,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投奔孙权。

72、火烧连营(81-84回)(或:三国大战中积极防御战——夷陵之战(即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得赵云救应,方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73、白帝托孤(85回)

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至永安宫,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

74、安居平五路(85回)

刘备新亡,曹丕乘机联络辽西羌兵、南蛮王孟获、孙权等五路大军攻打蜀国,蜀国上下惶惶不安,孔明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分析每一个对手的特点,只是派出了几股疑兵,写了几封书信,就各个击破敌人。孔明并未与敌军真正交手,就退去了五路大军。

75、七擒孟获(87-90回)

蜀汉建兴,诸葛亮为伐魏,想先解决南蛮以解除后患。马谡认为南蛮地处偏僻,即使武力攻下,也很难真正征服。不如以军事为辅、政治为主,以攻心达到武力不能解决的目的。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他心悦诚服,从此,南蛮纳入蜀国版图,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七次擒住孟获。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蜀营大将都不理解,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七擒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中于是安定。)

76、孔明智取三城(92回)

南安、安

定和天水三城互为依靠,于是孔明一面对南安围而不打,一面派出两名将士化装成南安的守将,出使安定、天水二城求援。安定守将崔谅中计投降,随后他前往南安借劝说太守杨陵投降之名与杨陵合谋诈降生擒孔明,孔明识破他们的诈降计,拿下南安。

77、孔明计收姜维(93回)

(1)令魏延诈取姜维母所在的冀县,待姜维来攻时,先放他进城。(2)令赵云攻上邽,再放梁虔入城。至此,分马遵、梁虔和姜维于三处,为使离间计创造条件。(3)借夏侯楙之口,散布姜维已降蜀一事,又令士卒假扮姜维,谴责马遵失约。并攻打天水城,使马遵对姜维降蜀一事信以为真。(4)与此同时,又令张翼、王平夹攻姜维,逼他退走天水、上邽,而马遵、梁虔以为姜维已降,乱箭齐射姜维,姜维走投无路之时降蜀。

78、空城计(95回)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79、“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的合称,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请写出这几个剧目的名称,并简述故事情节。(95-96回)

(1)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1分)

(2)失街亭:司马懿率魏兵出苯,直取街亭,以断蜀军咽喉之路,诸葛亮大惊失色。(1分).参军马谡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愿引兵把守街亭。(1分)他自诩饱读兵书,不听左右劝告擅自分兵屯守山上,结果被魏兵围困,断水烧山,蜀军大乱,街亭失守。(2分)

空城计:司马懿拔了街亭,亲率十五万魏兵望西城县杀来。(1分)此时,诸葛亮身边已无将可使,只有二千五百兵卒。大兵压境,诸葛亮心生奇计,大开城门,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只携二童子端坐城上,焚香抚琴。(2分)司马懿疑有埋伏,忙挥令退兵。(1分)

斩马谡:街亭失守,马谡自知罪责难免,自缚谢罪。(1分)诸葛亮虽与马谡义同兄弟,为明正军律,不徇私情,喝令塑些堑董。(1分)左右献上马谡首级,孔明大哭不已,(1分)自责用人有失,上表白贬。(1分)

80、简述《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马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

诸葛亮足智多谋,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但世人不深、用人不当,不听刘备生前劝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马谡虽能自动请缨,挺身而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公

然违令,不听王平之劝,草率从事,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

81、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①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②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③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82、智取陈仓 (98回)

孙权称帝,联合蜀国伐魏,孔明再出祁山。郝昭病危,孔明明里吩咐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私下密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至陈仓城下,让内应在城中各门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城中大乱,蜀兵一拥入城。

83、司马懿与孔明斗阵(100回)

孔明气死曹真之后,魏蜀两军对垒,互斗阵法。司马懿先布“混元一气阵”,被孔明识破;孔明后布“八卦阵”,诱魏攻阵。司马懿令戴陵等三将各引三十骑破阵。只见阵如连城,门户重叠,东西南北难分,魏军不能相顾,只顾乱撞,尽被缚至中军帐下。司马懿奋死掠阵,被蜀军三路夹击,大败退军。

84、陇上妆神(101回)

孔明五出祁山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三人装扮成自己模样,端坐四轮车上,左右二十四人披发仗剑,前面一人手执皂幡,隐似天神。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闭门不出。孔明的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

85、木牛流马(102回)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遭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86、司马懿忍辱授衣(103回)

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大盒子装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并重赏了来使。

87、五丈原诸葛禳星(103回)

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之恩,出师北伐,屯兵五丈原。呕血病重,阳寿将终,用祈禳之法,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踏罡步斗,以求延寿。大将魏延因报魏军劫寨,闯入帐中,步急误将主灯扑灭。诸葛亮自知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安排好后事,溘然长逝。

88、秋风五丈原(

103回)(或:《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

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为了延年益寿,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不慎扑灭了祈禳灯火。穰星不成,诸葛亮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姜维遵其遗命不举哀。

89、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104回)(或: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羽扇纶巾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90、计杀魏延(105回)

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而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孔明死后,魏延果然造反,并且拉马岱入伙。马岱假意迎合,骗取了魏延的信任。杨仪按计行事,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这时马岱应声而出,杀死魏延。

(这是诸葛亮第三次运用“锦囊妙计”。)

91、司马懿诈病夺权(107回)

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祭扫曹叡陵墓时,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随即将其杀死。

92、乐不思蜀 (119回)

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其昏庸无能之态令人痛恨。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种懦弱无能的人。

93、三国归晋 (120回)

魏兵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向邓艾开门归降,蜀灭。司马昭中风死后,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灭。孙皓即位为吴主,不听忠言,以致怨声载道,将军陆抗与晋将羊祜和平相处。羊祜死后,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全面溃败,孙皓效法刘禅,开门归降,吴灭。至此

,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另:

1.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①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④水淹七军:

⑤汉中争夺战:

G、鼎足三分: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3.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4.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

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当时天气干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陆逊一时人杰。

5.《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请说出是哪“三绝”?并归纳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三绝”是: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相关练习:

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 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7、《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例:诸葛亮和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以区区数万人在赤壁击败号称拥有八十万大

军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0、《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三国演义》;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三国演义》。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1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 ;张飞。

20、“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关羽。

21、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

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2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2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2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3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31、“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名)之口。

32、周瑜,字公瑾,东吴水陆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33、“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34、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C)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A、诸葛亮 B、黄忠 C、关羽 D、张飞

35、《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

过同辈的真英雄是(C)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马超

36、《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D)

A、赵云 诸葛亮 关羽 B、赵云 张飞 关羽 C、刘备赵云关羽 D、刘备关羽 张飞

关羽的性格:

1、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

2、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相关文章

  • 课外知识竞赛题目
  • 课外知识竞赛题目 1(六必答题)"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答:春秋战国 2(六必答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 ...查看


  • 文学史问答题
  • 四.简答题 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2. 汉大赋兴盛的原因 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4.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5.<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6.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7. 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查看


  • 三国演义竞赛题
  • 一.必答题(24题,每小题5分)  二.抢答题(18题,每小题5分)  三.测试题(4题,每小题5分)  四.附加题(10题,每小题分值不定) 第一部分:必答题 第一组(每组3题,每题5分,15秒钟内完成答题)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 ...查看


  • 古典名著阅读题
  • 古典名著阅读题 东阳市横店镇中学 周宇翔 一.考点简析 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 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 ...查看


  • 名著阅读题考点简析
  • 一.名著阅读题考点简析 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 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 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 (一)识记 ...查看


  •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如表格内. 1.今年放了寒假,小明想去元谋人遗址地去参观,他应该去我国的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 ...查看


  • 三国演义经典简答题
  • 1.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至少列出两点证明你的观点. 答:根本原因:诸葛亮穷兵黩武,不能审时度势,不善用人 ①三国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失荆州及刘备死后,蜀国统一天下已不能,百姓均已厌战,而诸葛亮却逆此 ...查看


  • [三国演义]简答题练习及答案
  • 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未遇.数日后,二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真题最新
  • (2014.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西昆体 37.<窦娥冤> 3 8.<聊斋志异> 39.龚自珍 (2013.1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