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一
三、(25分)文本:峡谷 作者:阿城
11.(25分)
(1)(5分)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
答案要点: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
独特的背景;
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
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
骑手的形象内涵。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答案要点: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
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构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答案要点: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
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
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
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键作用;
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
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④从思想内洒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
情,这不仅丰畜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三、(25分)文本: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作者:【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11.(25分)
(1)(5分)
答案要点:EAC.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本题答三项以上的不给分。
(2)(6分)
答案要点: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的技艺的高超;
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每答对一小点给2分,意思对即给分。
(3)(6分)
答案要点: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
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
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每答对一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答案要点: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
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
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
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
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
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
入刻画她性格的复杂性;
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
力度;
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
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二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文本:枪口下的人格 作者:徐树建
14. 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意?(2分)
答案要点:(1)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1分)
(2)表现了霍夫复杂的人性。 (1分)
15. 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要点:(1)对比。(1分)
(2)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
高尚相对比;(2分)
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
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2分)
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
比。(2分,以上三个要点,答对两个可得4分)
16.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答到4个即可得满分) 答案要点: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17. 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和尊严?(5分) 答案要点:(1)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简单化;贬斥了霍夫曼的虚
伪、卑劣,但并未将其脸谱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复杂性。(1分)
(2)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
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2分)
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
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2分)
本题考查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以上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18. 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
答案要点:(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1分)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
也是人道主义粞神的体现。(3分)
(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1分)在贝尔蒂看来,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
的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2分)本题考查探究能力。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文本:圣诞夜的歌声 作者:【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1)(5分)
答案要点:ADB.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本题答三项以
上不给分。
(2)(6分)
答案要点:①因感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
动;
②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
③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答案要点: ①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2分:单纯的节
日快乐)②第二处“歌声”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2分:受考验
后的快乐)
作用,答案要点: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
(2分:情节、结构和主题答全了给2分,少一点扣1分。)
(4)(8分)
答案要点: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
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
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
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
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
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作品、论述合理,4分;谈出启示:2分)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三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文本:斜视 作者:毕淑敏
11.(5分)
答案要点:(1) 教授上课→(2) 结伴同行→(3) 同行风波→(4) 教授执意诊疾→(5)
感化斜眼女人。(每答出一点给1分)
12.赏析文中第③段划线的句子。(5分)
答案要点:①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
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
④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
⑤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13.(6分)
答案要点: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
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
格上的狭隘。
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14.(8分)答案要点:
(1)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
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小说最后一段写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这样写有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
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
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
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
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
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
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
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
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
现象的深刻主题。
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4分)
文本:绿色的秘密 作者:【美】玛丽·迪拉姆
11.(6分)
答案要点:(1)设计了收到贺卡、猜测寄卡人、验证和确信寄卡人三个环节。
(3分,意思对即可)
(2)蒲的内心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由开始的不敢相信(惊讶),到无限的
欢喜,再到奇妙的喜悦。(3分意思对即可。后两点,答到“欢喜”即可)
12.(6分,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得3分)
答案要点:(1)不同点:蒲自卑、不愿交往;杰克人缘好、能力出众、受女孩关注。
(2)相同点: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希望交往,都渴望受到关注、欣 赏。
13.(共4分)
答案要点:(1)心理描写(1分),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期望及对期望否定的相交织的
心理。(答矛盾心理也可)(1分)
(2)起到了照应前文,揭示谜底作用(2分)
14.(8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答案要点:(1)“绿色”在文中实指绿色的字迹、绿色墨水、绿眼睛。(2分)
(2)“绿色”更象征积极、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3分)
(3)“绿色”还暗指父亲巧妙帮助女儿的良苦用心,对女儿呵护关爱之情。
(3分)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四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文本:双琴祭 作者:梁晓声 2012年福建卷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13 . ( 5分)
标准答案:AD
【解析】A选项有误,应是不把琴卖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D选项第10、11段并未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14 . ( 4 分)
答案要点: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
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
③ “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
④ “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说明】每答对一点给1分。
15 . ( 6 分)
答案要点: ① 惋惜双琴一毁一废;
② 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
③ 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埋灭;
④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说明】每点得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江苏卷)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类型:小小说 文本:邮差先生 作者:师陀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
答案要点: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标准答案:平靜 恬淡 人际关系友善 生活节奏舒缓。(每一小点得1分)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要点:第一处 善解人意 替人着想 热心体贴
第二处 善于自责 心地善良 乐观开朗 分析略
标准答案:①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
②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
(每答对一点得3分)
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答案要点:含意:①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
②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
③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
④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
作用:①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
②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答案:①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
②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每点1分)
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答对得2分)
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答案要点: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
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
没有惊心动魄的举止言行,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
对他的赞美之情。
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
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
的意愿。
标准答案:①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②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③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每小题2分)
【方法解析】读小说要有耐心,而尤其是这样的小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小说的三要素吧,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11题的解答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12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13题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14题要揣摩写作主题。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一
三、(25分)文本:峡谷 作者:阿城
11.(25分)
(1)(5分)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
答案要点: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
独特的背景;
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
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
骑手的形象内涵。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答案要点: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
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构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答案要点: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
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
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
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键作用;
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
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④从思想内洒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
情,这不仅丰畜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三、(25分)文本: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作者:【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11.(25分)
(1)(5分)
答案要点:EAC.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本题答三项以上的不给分。
(2)(6分)
答案要点: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的技艺的高超;
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每答对一小点给2分,意思对即给分。
(3)(6分)
答案要点: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
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
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每答对一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答案要点: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
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
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
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
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
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
入刻画她性格的复杂性;
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
力度;
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
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二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文本:枪口下的人格 作者:徐树建
14. 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意?(2分)
答案要点:(1)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1分)
(2)表现了霍夫复杂的人性。 (1分)
15. 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要点:(1)对比。(1分)
(2)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
高尚相对比;(2分)
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
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2分)
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
比。(2分,以上三个要点,答对两个可得4分)
16.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答到4个即可得满分) 答案要点: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17. 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和尊严?(5分) 答案要点:(1)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简单化;贬斥了霍夫曼的虚
伪、卑劣,但并未将其脸谱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复杂性。(1分)
(2)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
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2分)
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
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2分)
本题考查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以上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18. 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
答案要点:(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1分)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
也是人道主义粞神的体现。(3分)
(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1分)在贝尔蒂看来,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
的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2分)本题考查探究能力。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文本:圣诞夜的歌声 作者:【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1)(5分)
答案要点:ADB.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本题答三项以
上不给分。
(2)(6分)
答案要点:①因感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
动;
②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
③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答案要点: ①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2分:单纯的节
日快乐)②第二处“歌声”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2分:受考验
后的快乐)
作用,答案要点: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
(2分:情节、结构和主题答全了给2分,少一点扣1分。)
(4)(8分)
答案要点: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
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
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
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
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
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作品、论述合理,4分;谈出启示:2分)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三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文本:斜视 作者:毕淑敏
11.(5分)
答案要点:(1) 教授上课→(2) 结伴同行→(3) 同行风波→(4) 教授执意诊疾→(5)
感化斜眼女人。(每答出一点给1分)
12.赏析文中第③段划线的句子。(5分)
答案要点:①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
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
④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
⑤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13.(6分)
答案要点: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
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
格上的狭隘。
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14.(8分)答案要点:
(1)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
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小说最后一段写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这样写有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
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
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
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
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
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
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
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
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
现象的深刻主题。
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4分)
文本:绿色的秘密 作者:【美】玛丽·迪拉姆
11.(6分)
答案要点:(1)设计了收到贺卡、猜测寄卡人、验证和确信寄卡人三个环节。
(3分,意思对即可)
(2)蒲的内心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由开始的不敢相信(惊讶),到无限的
欢喜,再到奇妙的喜悦。(3分意思对即可。后两点,答到“欢喜”即可)
12.(6分,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得3分)
答案要点:(1)不同点:蒲自卑、不愿交往;杰克人缘好、能力出众、受女孩关注。
(2)相同点: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希望交往,都渴望受到关注、欣 赏。
13.(共4分)
答案要点:(1)心理描写(1分),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期望及对期望否定的相交织的
心理。(答矛盾心理也可)(1分)
(2)起到了照应前文,揭示谜底作用(2分)
14.(8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答案要点:(1)“绿色”在文中实指绿色的字迹、绿色墨水、绿眼睛。(2分)
(2)“绿色”更象征积极、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3分)
(3)“绿色”还暗指父亲巧妙帮助女儿的良苦用心,对女儿呵护关爱之情。
(3分)
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部分之四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文本:双琴祭 作者:梁晓声 2012年福建卷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13 . ( 5分)
标准答案:AD
【解析】A选项有误,应是不把琴卖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D选项第10、11段并未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14 . ( 4 分)
答案要点: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
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
③ “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
④ “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说明】每答对一点给1分。
15 . ( 6 分)
答案要点: ① 惋惜双琴一毁一废;
② 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
③ 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埋灭;
④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说明】每点得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江苏卷)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类型:小小说 文本:邮差先生 作者:师陀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
答案要点: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标准答案:平靜 恬淡 人际关系友善 生活节奏舒缓。(每一小点得1分)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要点:第一处 善解人意 替人着想 热心体贴
第二处 善于自责 心地善良 乐观开朗 分析略
标准答案:①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
②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
(每答对一点得3分)
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答案要点:含意:①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
②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
③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
④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
作用:①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
②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答案:①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
②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每点1分)
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答对得2分)
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答案要点: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
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
没有惊心动魄的举止言行,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
对他的赞美之情。
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
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
的意愿。
标准答案:①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②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③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每小题2分)
【方法解析】读小说要有耐心,而尤其是这样的小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小说的三要素吧,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11题的解答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12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13题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14题要揣摩写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