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5年起,真人秀节目便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而娱乐真人秀节目是所有真人秀节目类型当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其中,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尤为突出,引发收视狂潮和社会热议,影响巨大。本论文梳理了《爸爸去哪儿》节目如何问世,还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形式特点、内容特色、幕后团队及主持人特色等方面深讨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何如此成功,为何受观众们的青睐和认同。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真人秀
Abstract
Since 2005 Reality TV Show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and it becomes the hottest show now. Entertainment Reality Show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s. Especially of Hunan TV because it triggers lots of ratings and social discussing, brings big influence. This article combs the birth of , from the point of form features, content features, worker group behind the scenes and emcee features to analyze the success of the show.
Key words: Dad ,where are we going ? 、Hunan TV、reality show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和《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强势来袭,再次证明真人秀节目在国内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从节目的天价冠名费、超长广告、观众热议度等都能看出此结论。作为真人秀的山寨大国,中国真人秀正在以其超强的模仿能力,催生一条成熟的电视娱乐产业。《爸爸去哪儿》这样一档亲子形式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以往的综艺形态,一经播出便赢得了超高的人气,而《爸爸去哪儿2》播放当晚在微博上的热度甚至超过了世界杯,吸引了超过10亿次的转发讨论,首期全国网收视率也高达2.43,是第一季同期的两倍多。权威调查CSM46显示首期收视率即获得1.423,第二期迅速涨到2.588,新近播出的第七期收视再创高峰,以全国网收视率2.69,份额17.37%,中心城市网
4.96,收视份额20.22%的表现,不断刷新自己的收视记录,遥遥领先于其他综艺节目。除了“无心插柳”的巧合因素外,其背后的深层必然因素值得探讨,具有一定的样本价值。
第一章《爸爸去哪儿》节目简史
第一节 《爸爸去哪儿》诞生背景 传统的综艺节目是在摄影棚内的谈话节目或者游戏节目,而如今的流行趋势是将摄影棚搬到户外,走出电视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拍摄,充分反映了人与空间的流动性及相互关系,给观众营造一种没有编导、没有演员、没有剧情的真实感觉,满足观众多层次的视觉享受和心理的认同感,这就是真人秀的魅力,也
是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受《超级女声》产业化成功运营的启示和诱惑,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渐入佳境,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火爆荧屏,职场类真人秀异军突起,婚恋类、旅游类、整容类等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其中,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尤为突出。
然而相比于摄影棚的录制,户外综艺的不可控因素和制约较多,对画面的要求、情绪的把控、后期的剪辑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摄制组配备大量的摄影、收音器材,还有众多的工作人员和充足的后勤设施,前期就要投入高昂的制作费用。另外明星嘉宾的配合程度也是难题,野外综艺邀请明星走到户外接受任务的挑
战,要考验明星的野外生存能力以及随机事件的临场表现,势必要付出更多精力。韩国的明星众多,而电视台却只有三家,竞争激烈,明星们为了获得更多出镜率,在参与电视台的节目时都会全力配合摄制组,而我国的星级卫视有几十家,明星们不用担心与其中一家电视台关系僵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节目的热情和配合度都不如韩国的明星。因此在韩国流行了数年之后,户外综艺都没有大范围在我国兴起。
第二节 韩版《爸爸去哪儿》影响
相比于我国内地的综艺节目,韩国的综艺无论在明星参与度上,还是在节目构思和设置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一方面用明星吸引观众、创造欢笑,另一方面以教育和公益感化观众、创造感动。娱乐性与人文性交融形成了韩国娱乐节目的独特风格。《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是从韩国MBC 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引进,此节目在韩国一经推出,便夺得该时段收视率冠军,有了国外成功的经验,也是引进节目的条件之一。从受众群的角度看,中韩文化差异性较小,复制韩国的节目不会水土不服,明星爸爸和可爱宝宝的组合有十足卖点,在中国有足够的受众基础。从节目制作的角度,韩国节目制作模式成熟,引进韩国团队的制作经验,解决了节目制作的硬件问题。
从近两年的内地综艺实践来看,引进国外节目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本土化创新,是赢得本地受众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社会环
境在向快节奏发展,观众往往喜欢直接而简单的视觉享受。考虑到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受韩剧影响内容拖沓,但缓慢的节奏不适合更喜欢“快餐文化”的中国观众收看习惯,于是湖南卫视省去原版冗杂的环节,通过更多环节的设置,加快了节目的节奏,让人耳目一新,迎合了本土受众心理和情感认同,使得节目取得了最佳收视效果。另一方面韩国的节目综艺性比较强,强调的是搞笑和气氛,而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的导演谢涤葵和他的团队一向擅长拍摄纪录片,所以在中国版中加入了纪录片的气质,更为真实的还原了明星家庭的生活。
第三节 湖南卫视自体节目运营经验 湖南卫视一直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为目标,秉承“快乐中国”的核心理念,不断推出符合大众收视习惯的节目,例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获得巨大反响的综艺节目,以突出娱乐、时尚和年轻为特点,娱乐化程度高,在观众心目中牢固树立起年轻时尚的娱乐频道形象,是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 而湖南卫视之前就有真人秀《变形记》的成功经验,将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进行互换,体验成长的魅力,再加上在湖南卫视强大的制作团队和财力物力的支持下,《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应运而生,突破了很多传统的难题,顺利将摄影棚搬到户外,经过精心的挑选,将全国范围内形态各异的景观作为拍摄地点,节目内
容也不只是停留在游山玩水的浅层阶段,而是从头到尾贯穿了制作组策划的挑战任务,不仅能在游戏中体现各位明星的个性特点,还能展现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更容易使受众产生心灵上的触动,也具有一定的感化教育意义。所以《爸爸去哪儿》的户外形式一出现,国内就掀起了户外综艺的热潮,成为其他卫视争先效仿的目标。
第二章 《爸爸去哪儿》内容特色
第一节 个性鲜明的嘉宾
如果将中国版《爸爸去哪儿》和韩国原版一一对比,就会发现无论是爸爸的设置,还是孩子的性格,几乎是“神同步”。
首先是5位明星宝贝的挑选,节目组几乎找遍国内所有的明星子女,甄选的标准是:年龄在四到六岁之间、外形可爱、个性迥异。因为七八岁的小孩容易失去童真,四岁以下的孩子又太懵懂完成不了任务。此外,小朋友的搭配原则是男孩要比女孩多,因为韩国原版是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其中最出彩的是几个男孩子。最后节目组选择了三个男孩子和两个女孩,结果选到的两个女孩意外地突出,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选择宝贝上,导演组还会先去明星家中与他们的孩子见面,谢涤葵说,导演组会特意安排1、2个小时与孩子接触,再此期间导演组会通过聊天、观察分析孩子的性格,从而对他们的情况有所预判。所幸的是,这群从小跟随星爸星妈“闯荡江湖”的星宝
贝们,对着镜头并没有扭捏作态,或者故作老成的表现,反而迅速习惯镜头跟拍,反应自然,甚至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彩蛋”。
其次是明星爸爸的甄选,节目组在嘉宾的选取上可谓煞费苦心,被邀请的各位父亲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却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公众人物。比如第一季第一期中的主要重心放到了林志颖身上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在几位爸爸中知名度最高,各个年龄阶段的粉丝都有,需要他来带动一下影响力和收视。之前你观众甚少见到kimi 的照片,而《爸爸去哪儿》却突然就让你看到了生龙活虎的四岁小kimi ,这下谁都认识了小小志。
在第二季中,本来节目组邀请曹格和儿子Joe ,但Joe 的妹妹也想参加,不想和哥哥、爸爸分开,促成了一个爸爸带两个孩子的情景,而姐姐“包子妹”更是凭着自己的可爱、呆萌、懂事收获了不少的粉丝。这让曹格幽默、风趣、贴心的父亲形象更加鲜明,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更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和节目的影响力。
纵观第一季和第二季中,这几位父亲的公众形象和影响力以及受众群体和各自背后能够发展起来的隐形观众,不难看出,节目组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从一开始聚焦在一个明星和孩子身上的视角逐渐地开始分摊开来。这样一来,受众群体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而为了扩大受众群体,在很多细节上做的也十分到位。
第二节 节目的基本构架
《爸爸去哪儿》通过向观众呈现明星爸爸带着自己的孩子在野外独自生存两天一夜,所经历的事情与困难,使受众逐渐意识到父母应注重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和独立性、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且使电视机前的父母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比较自身与明星父母之间的异同,从而改进自身的缺点,拉近与孩子的关系。
该栏目引自韩国版权,原版本的节目形态为五位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一起到偏僻的村庄或是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日,或是过夜旅行体验过程。湖南卫视版本在尊重原版的情况下,增加了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节目中,五位明星将还原到爸爸的角色,每期五位明星爸爸与子女72小时的乡村体验,爸爸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节目组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务,父子(女)在不熟悉的环境下状况百出。
短短三天两夜,将成为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呆在一起的父子(女)拉近距离的难忘时光。节目里让父亲着实体验了一把没有孩子妈在身旁、爸爸们又当爹又当妈,这样或许爸爸们更能体会到妻子在家带孩子的辛苦。不管是参加节目体验的明星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看了以后应该都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妻子,更加要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适合全家一起观看。
这种构架还原了现场发生的一切,让观众更直观的看到星爸们在荧屏之外的作为,容易引发讨论和互动,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带动收视。
观众眼中的演员、歌手或模特,是在镁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明星,跟老百姓遥不可及,人们也只能通过在综艺上明星们宣传作品以及访谈节目来了解明星的生平以及其一点点的性格。而《爸爸去哪儿》把明星的身份又还原成普通人,也有为人父母的喜怒哀乐,形象的亲切化、立体化使节目更加大众化。
真实是节目的灵魂,做电视节目的本质和最高境界,就是要打动观众,但现在很多大型节目包括音乐选秀都已经变成了秀,很难再感动观众。与此前成人在舞台上的真人秀节目相比,孩子的自然纯真契合了节目的真实,而不是作秀。72小时里五个明星爸爸与他们子女在乡村里的真实记录,与诸多电视元素的有机结合,造就了《爸爸去哪儿》独特的吸引力。在第一期节目中,观众跟随镜头可以走进明星的家,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住所,还看到了他们起床时的蓬头垢面的样子和与孩子相处时的朴实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全方位的展示了明星家庭,极大的满足受众对明星的好奇心。在如今大众文化占领文化市场的趋势下,综艺节目只有不断地放低姿态、贴近大众,才能够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
第三节 幽默深情的叙事特色
从叙事角度而言,电视节目创新最重要的出发点还是故事,一切都为讲好以及更好地讲故事服务。美国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翰对故事的理解是,值得同情而遭遇复杂处境的人物,为应对和解决问题而呈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可见故事的要素由复杂的难题、解决、人物、行为等构成。而真人秀节目的标准叙事模式,是人物被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中,面对挑战,做出抉择和行为,最后获得解决,这是真人秀节目在故事讲述中的经典模式,《爸爸去哪儿》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既定模式下,节目本身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点:弱化复杂的游戏难题,放大情绪性因素。与经典故事模式相似,《爸爸去哪儿》也采取了把人物放在特定情境中,去接受挑战的模式。但与西方情节设置从A —B —C 的经典真人秀叙事模式不同的是,韩国真人秀节目更注重叙事过程中情感和情绪上的渲染,建构在此模式基础上的《爸爸去哪儿》则将情感渲染做到了最大化,甚至弱化了比赛的竞争机制。相比于韩国版本,湖南卫视版本并没有严酷的游戏规则,虽然一开始在公布任务时会提到惩罚措施,但最后也只是形式上的奖励或惩罚。但是,故事是需要有挑战和推进机制的,节目游戏挑战的弱化并不等于节目没有一种往前推进的机制,虽然在叙事上不注重输赢的结果带来的冲突,但是在慢慢记录着亲子间的情感互动中,却有一种父子情感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渲染着一种温情与父爱的家庭观念。游戏设置的难题弱化,解决容易,但情感互动以及父子和群体的关系难题被放大,成为解决的主要成分。
例如在2014年7月8日播出的节目中,黄磊上演了一番“水中教女”,令人慰为动容。在建德站,五家包完粽子正准备回家吃午饭,多多突然提出想到泳池里头游泳,黄磊并没有制止多多,而是一同下水比赛游泳,中途还发生了“水盆事件”。黄磊在采访中回忆:“我忽然意识到我看到的那个盆,会从她的身后撞到她的身体,所以我忽然开始快游了几下,我冲上去用手拉了那个盆,拉完之后正好她碰到那个石头,我到她身后说你赢了。” 这一段画面持续了两分钟左右,缓慢的镜头配上安静的音乐整体营造了一种很慢的节奏,父爱重如山的点题瞬间将父女间的温暖情绪渲染到了最高点,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获得了新的发展。节目采用纪录片的记录方式跟拍,主要也是为了抓到更多情感上的细节,弱竞争机制的任务设置下,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亲子间情感的互动,这些情绪的渲染直接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点: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亲子睡前对话的环节。这一环节也许并不是节目组有意设置,但却起到了总结性的温情作用。孩子与爸爸睡前聊天可以说是节目最温馨的节点,或总结教育孩子、或亲子互动游戏、或温馨传递爱意,亲子间情感的互动往往在不经意的细节间将情感渲染出来。比如在第二季有一期节目中,Joe 和妹妹仔市场吵架,哥哥将妹妹推倒在地,最后两人都哭了,晚上爸爸曹格知道后,睡前在床上拉他们两一起谈心,告诉他们以后要互相关爱,互道对不起,那一刻温暖满满。
第三点:节目组还在每期的节目中制造悬念与冲突,比如有一期中,多多和贝儿因为一双凉鞋在市场引发冲突,本来拿钱是
给老奶奶买礼物的,但贝儿看上了一双很漂亮的凉鞋非常想买,多多一再跟她解释,买了鞋钱就不够买礼物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第一次爆发了一些争吵和冲突,多多一度甚至说贝儿“偷钱”,虽然最后,贝儿如愿也给老奶奶买了礼物,但两个小孩子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和关注,很多人在微博上讨论由此引发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这个节目的魅力,可以让更多的人引发关注。
第四点:每期节目中,根据当地的一些环境特点和相关情况,设置了一些环节,这些环节不仅拉近了老爸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称为《爸爸去哪儿》的最大看点。比如在2014年8月1日那期节目中,爸爸们来到原始丛林,由黄磊和曹格扮演的两个野人出来考验孩子。他们身着土著民族的装扮,花了很浓的装,几乎看不出来本来的样子,看6个小朋友各自的反应。包子妹害怕的躲在一旁、贝儿一直狂跑、Feynman 吓跑、Joe 吓哭、多多也略显紧张,只有杨阳洋最勇敢,和黄磊扮演的野人聊天,这一环节设置时想让小朋友看到外面的世界并勇敢去面对未知的旅途。最终,大家都勇敢的去触摸野人,知道他是没有恶意善良的,培养孩子勇敢面对的勇气。
虽然一开始引起观众观看这档节目的原因是出于对明星亲子生活的窥私欲,可一个节目发展到最后必然要有自己建构的内容支撑,才能留住观众让观众一直追随下去。明星亲子与普通观众之间的置换体验提供了互动性,明星父子也如普通人般会笑会发脾气,普通观众也从电视屏幕上的明星父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从而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据悉,这档节目播出后最吸引的是女性
观众,其中观众平均年龄为适婚年龄22岁左右,GDP 高的城市收视更旺。由此可见,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不仅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私欲,也让部分适婚男女青年开始关注亲子话题。
第四节 真实独特的选景特点
节目组每次的“目的地”都很拉风、很远,其实,所有外景地距离机场的车程都不会超过1.5个小时,这是节目组挑选地点的准则,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节目录制的时间不被浪费,另一方面也不会让明星及他们的孩子不至于舟车劳顿。而且《爸爸去哪儿》每两期会换一次场景,12期节目共有6个场景。节目组会有专门的踩景小组,为了寻找这些外景地,他们几乎踏遍了国内所有省份,为这些景点也创造了利益。栏目的基本构架为:实时记录+采访,主要拍摄明星爸爸和孩子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同时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加入爸爸的专访,让观众更明确的了解在那种情况下,明星爸爸们的感想、建议及采取的措施,让观众了解更真实的现场。
《爸爸去哪儿》几乎是去一个地方就火一个地方,总导演谢涤葵曾说,“现在数不胜数的旅游景点的人联系我们,邀请我们去,但我们依然会坚持自己对节目地点的选择,一切以节目为准,我们要选不太知名的漂亮地方。”在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到,节目组选择的都是保持着原生态的村庄等,而不是成熟景点。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第二季中有一期是在原始森林,条件很简陋,每家一个帐篷,孩子们要自己去森林里找野菜和蘑菇,生火做饭,但还没到晚上
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爸爸和孩子们不得已立刻转移到山下木屋,这种因环境和天气的变化而发生的一些改变,不是人为的设定,反而让观众觉得更加真实,不矫揉造作,完全符合真人秀的最基本原则,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孩子们的表现也更加真实,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了爸爸和萌娃们的另外一面,面对突发情况如何去面对的真实反应。能取得高收视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也得益于节目组选景的良苦用心。
第三章 《爸爸去哪儿》制作团队
第一节 强大的拍摄团队
一档好的节目离不开优质的制作团队,《爸爸去哪儿》的主创团队,是由曾经成功策划《变形记》的导演谢涤葵执导,由《我是歌手》的制作人洪涛担任监制,其他主创人员也都是在湖南卫视经过多年历练的,整个团队从1999年开始磨合,至今已近15年。
记得第一季首期节目有一个镜头令观众震撼,明星父子们在完成了一桌饭菜后聚到一起用餐,这时一台原本对着明星的摄像机镜头一摇,拍到了在饭桌的对面聚集着数量庞大的摄像机群,那阵仗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大型、重要发布会到场媒体摄像机数量,着实令人震撼。观众到此才想到去考究,《爸爸去哪儿》的制作团队究竟有多庞大?
先引用一段导演谢涤葵转述的韩国版权方负责人的话吧:“制作《爸爸我们去哪》(韩国原版)比制作《我是歌手》(两档节目同为韩国MBC 电视台制作播出)难10倍。”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仅因为《爸爸去哪儿》是一档野外节目,还因为儿童的拍摄难度、真人秀的特殊性以及种种不确定因素。
与韩国制作方的配备一致,《爸爸去哪儿》共有40多个机位,其中活动机位20多个,算上导演、摄像、后勤保障,现场的工作人员共有100余人。单是每间屋内的固定机位就需要有两人轮流把守,别看最终剪到节目里没有几帧,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及时更换新的录像带可是整晚不能睡的,谢导演说,在工作组里,大家经常相互打气,撑一下吧,把两天熬过去就好了。
正是如此庞大的摄像团队,才在这三天两晚的拍摄中总共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而这些素材最终仅会剪成不到两个小时的节目,为了去芜存菁,要有一支10余人的观片小分队对这些素材先行梳理,发现并汇总有趣的情节给到编剧组,仅完成这项工作就大约需要4、5天。
第二节 温情的字幕特色 节目中的另一特色是与音画相配的后期字幕,幽默诙谐,不仅解释了一些因过度跳跃而难理解的剧情,对内容起补充和提示作用,还提炼出隐藏的笑料,使看似普通的画面更具亮点。在后期剪辑方面,抛弃掉传统的贴罐头笑声的方法,采取素人观看实
况声录制,连节目中加入的笑声都是当时真实的反应。这一创新方法,让节目组更加贴近了观众的心声。
在看节目中,大家一定会对节目中的字母印象深刻,它有别与其他节目的字幕,它不仅仅是嘉宾之间的对话或者旁白,它是富有人性化的、适应时代潮流的字幕。因此不少观众觉得字幕是很赶潮流很符合当下的流行话题。比如田亮女儿“风一样的女子”不胫而走,也有字幕的功劳,特别是田亮对女儿的称号“森碟”。观众都感叹,这简直是神一样的字幕组,为节目增色不少。
节目中的字幕是一大亮点,不仅解释了一些难懂的画面,还将许多隐藏的笑料提炼出来,偶尔的深情时刻也让人心头一热。据节目组后期负责人姜佳介绍,因为字幕需要轻松幽默还得熟悉网络语言,因此节目组挑选了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年轻的编导带着三个实习生负责字幕的制作,平均为一期节目撰写到添加字幕需要三天时间。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目不暇接的综艺节目让人觉得千篇一律,各大卫视都在娱乐节目里想新招、出奇招,比如出现了一系列的相亲节目、跳水节目,这都是跟风的结果。在同类型的娱乐节目里,要想做到不可替代,在内容、制作、策划等方面都要精心选取。对于纪录片而言,字幕有着解说甚至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观众更加入戏,很多观众也说,“看节目就像每周五都要跟这些小孩子一起去旅行。”
第三节 主持人定位
一般而言,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处于主体地位,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内容整合、结构控制能力以及外形、风格、个性等等因素都决定了一个节目是否成功。如何改变可以让主持人穿针引线且又不会抢了嘉宾的主角风头?纵观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各大节目中主持人的主体性也有着慢慢削弱的趋势。
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后选秀时代真人秀节目中开始了弱化主持人的变化,主持人华少仅凭着超快语速播报的风格意外走红,由此可以看出,弱化主持人的舞台中心地位成为了一种趋势。从《爸爸去哪儿》中可以发现,抓住主持人风格,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与韩国原版本没有主持人的设置不同,湖南卫视选择了外表不那么帅气、风格亲切幽默且正好同为五岁孩子“父亲”的李锐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邻家大叔式风格奠定了这档亲子类节目以“教育”、“亲子”、“互动”、“娱乐”为目的的基调,再加上主持人出镜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只做了开场、游戏主持、与孩子互动等环节,在引导观众、串场流程的方面,主持人也不会贯穿始终一直出镜。由此可见,李锐这位主持人的风格符合代理村长的角色,符合《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定位,老少皆宜的主持风格符合这一档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节目需要。同时,主持人李锐的出境还起到了突出嘉宾星爸与萌娃的作用,再加上主持人并没有采用过去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起“引导性”的常态,反而起到了弱化自身为中心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播放完节目后,会有一个纪录片,来呈现孩子在节目之外的一些变化,而主持人有一个单独的环节叫《村长日记》,主持人李锐从他的视角来观察这些孩子,诉说自己看到的一些变化,自己跟他们在一起最深刻的感受等等,这个环节的设置,更拉近了观众和节目本身的心理距离,让人零距离感受着各个孩子的成长,从而引发共鸣和感慨。
第四节 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剪辑
轻松有趣的《爸爸》背后,是庞大的制作团队。据节目组工作人员表示,三天两晚的拍摄中总共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而这些素材仅会剪辑成不到两个小时的节目。虽然节目的制作很复杂,但是节目的制作周期又很短,三天拍摄,十一天完成混音、剪辑等工作,包括字幕组连续三天连轴转才有那些奇思妙想的字幕,比如“森碟”、“风一样的女子”“黑米哥哥”“包子妹”“薯条爸爸”等热门词汇。面对海量的视频素材、有限的制作时间和节目时长,节目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剪辑师的“把关人”角色,无形当中成了舆论的操盘手。 把关人,即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加工与传播信息节目的群体。
镜头前的爸爸和孩子都越来越放松,他们的放松造成的趣味也似乎越来越多。总导演谢涤葵曾说,每次的拍摄,都是编剧设计框架,场记做好记录,写好剧本,后期再从几千小时的素材中找出对应素材,将故事串起来,“我们想表现的不仅仅是那种生疏和紧张,更想凸显孩子和爸爸一同的成长,我们的路子是那种递进感,将此做成老少咸宜的周末剧。”
所以,我们在节目中,看到各位萌娃在镜头前各显特色,Kimi 包子妹可爱、贝儿Cindy 爷们儿、王诗龄公主脾气但又懂事、费曼倔强、杨阳洋不服输、多多大姐姐风格、天天很乖、石头义气„„网友们给萌娃们贴的标签可不止以上,统计可见,多数属于正面评价,唯独第一季中的王诗龄,不幸躺枪,有网友发博文声讨“在片场发脾气”“打Kimi ”“身上衣服价值过万”„„负面评论一度有爆棚之势。事后,王诗龄的母亲李湘站出来为女儿鸣不平“没有一个小孩是完美的”,她也曾抱怨剪辑师为何不把小诗龄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画面放进去,得到的回答是 “王诗龄发脾气的时候多可爱呀,这才是童真啊!”。可见,后期剪辑制作相当重要,每一个精心选择的镜头都可能引起线下观众的热烈声讨,剪辑师眼里的真实未必是观众眼里的真实。
观众的“选择性理解”,也在无形之中引导了舆论。“选择性理解”这一概念,是1960年美国传播学着克拉伯(Joseph Klapper )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提出,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如此以来,由于习惯性不同、功利性差异、求得心理和谐一致等因素,受众的收视反应会与传播者的收视预期不符,致使原本真实的记录沦为“剪辑的假象”。
第四章 《爸爸》VS 同类型节目的优势及前景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电视综艺节目最大的惊喜,不但收视率力压《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的音乐类节目,还
创造了高达3.1亿元的冠名权新纪录。随着电影版票房飘红,《爸爸去哪儿》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同类热门节目《中国好声音》也推出大电影《为你转身》,结果却在贺岁档各路大片夹击下,迅速沦为炮灰。不难看出,在热节目的营销上,《爸爸去哪儿》棋高一着,不仅在版权方面选择了层层分割的方式,还将产品(节目内容)与附加值(明星效应)延宕再生,明显的长尾效应赚足了注意力也赚满了钱包。
第一节 《爸爸》VS 《好声音》
进入2014年7月份,两大终极综艺节目终于正面交锋,《爸爸去哪儿》PK 《中国好声音》,暑期大战一触即发。果不其然,全国网收视率一出,双方即开始对收视展开厮杀。
7月18日,《中国好声音》第三季首播,正面对抗《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而在此前,湖南卫视三档节目垄断周五前三,他节目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7月19日,全国网收视数据出炉,湖南卫视微博贴大字报,宣称《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我的纪录片之和爸爸在一起》全部斩获同时段收视份额第一,只字不提竞争对手《中国好声音》,视其为空气。随后灿星副总裁微博宣称《中国好声音》全国网收视率2.21,排名周五全天第一,并直接点名《爸爸去哪儿》收视率1.91,排名第2,狠狠地打了芒果台一脸。随后多个微博账号引用这一数据,双方水军开战格外热闹。
2012年,浙江台凭借《中国好声音》突围,成为名副其实的2台,对芒果台的霸主地位虎视眈眈。音乐选秀本身具有极大的
吸引力,歌声的震撼扑面而来直击内心,很容易打动观众。虽为录播节目,但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好声音》是充满悬念的,导师有没有转椅,学员选择了哪位导师都能勾住观众的好奇心,重播缺少悬念会大打折扣,观众更倾向看电视首播。《爸爸》是真人秀,节目的惊喜在点点滴滴,但第二天看的效果与看首播相差无几,因此《爸爸》在网络平台的播放量非常惊人。对比内容,《好声音》重点在声音,导师矫情抢人、中国好故事等戏码让人直接想快进,《爸爸》则可以从头看到尾。但9点10开播的《好声音》抢了先机,听歌听到一半的时候,换台十分困难,10点才开播的《爸爸》在前一个小时的厮杀中劣势明显。
档期的限制、节目的性质都给了《好声音》,它在电视端力压《爸爸》的优势。但全媒体时代,收视率已经不能完全考量节目的胜负。互联网时代,《爸爸》PK 《好声音》还得看网络播放量的成绩。目前,湖南卫视居然拿出微博数据,称周五微博电视指数,《爸爸》阅读人数覆盖4422万,好声音2812万,再次号称第一。撇开名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两大综艺真人秀节目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力:
影响力:《爸爸》无悬念力压《好声音》
《好声音》两季过去,拿得出手的仅有吴莫愁、吉克隽逸两人,最有名气的当属吸毒被抓的李代沫,去年唯有姚贝娜稍有成绩。全国巡演票房不佳、学员粉丝基础差,《好声音》造星能力堪忧。《好声音》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第三季首期90后当道青春逼人,试图改变学员年龄大带来的劣势。在音乐不景气的当下,选秀歌手难出头已经成为了诟病,芒果台歌手也个个转战影
视剧。华语乐坛不缺好的声音,缺的只是好的作品。《好声音》学员即使有十八般唱功,没有代表作,也只能被拍死在乐坛里。李代沫能唱红《我的歌声里》,却唱不红自己的歌曲,混乐坛,还得拿出《小苹果》《最炫民族风》才行。
当然,《好声音》草根起步,《爸爸》星光熠熠,本身起点不同,难以看齐。作为让人咋舌的造星梦工厂,《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星爸萌娃全部走红,张亮、王诗龄、kimi 等更是创造奇迹。张亮从模特一夜爆红成全民男神,微博粉丝暴涨至1000万,更有#张亮我想和你睡#话题横扫热门榜,今年更出演韩剧,事业顺风顺水。五大萌娃人气居高不下,常年霸占头条,头号种子Angela 王诗龄奔赴巴黎时装周头排看秀,更纽约高大上走秀,成为中国首位fashion baby,近日又进军大荧幕,让周润发、张家辉等影帝爱不释手!Kimi 、森碟、天天、石头个个人气高,承包各大儿童产品代言,吸金能力秒杀大牌。第二季刚开播不久,杨阳洋、Feynman 、黄多多、姐姐Grace 便率先爆红,粉丝团应声而起,前途看涨。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票房破7亿,喊出要破20亿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首日仅得80万,惨淡收场。《爸爸》的影响力已经形成产业,电视观众纷纷为其衍生品买单,而《好声音》状况堪忧,观众大多是:我愿意免费在电视上听你唱歌,要我花钱?NO !
话题:《爸爸》主炒温馨适当黑料 《好声音》口碑负面一起
抓
每个电视台都是娱乐圈的暗黑组织,各大节目不扒出嘉宾的祖宗十八代绝不放人!近期的典型,莫过于《花儿与少年》,张翰郑爽分手月经贴、李菲儿疑似插足,更放大招把全部炮火对准许晴。公主病、傲娇、包养、豪宅,先黑到底,再完美逆袭,最终一举走红,成为大热女神。
《爸爸》的话题,在于节目组和粉丝两大阵营发威。有的话题节目组炒,有的话题粉丝自己意淫。上一季的黑料当属林志颖遭方舟子打假网友扒皮,Angela 被黑打kimi 骄纵任性,两大话题热度高,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天天森碟#佳偶天橙#CP,《红楼梦》《水浒传》各版PS ,智慧的网友创造一个又一个话题,加上主角积极配合,《爸爸》只需坐收福利。本季刚播,便有#给Feynman 加镜头#、#杨阳洋哮喘#等话题。导演组在《快本》教杨阳洋讲挣钱要多多买裙子,后来杨阳洋漏嘴说出真相,网友纷纷指责教小朋友撒谎。对于这样一档亲子节目,后期的话题将主打温馨,以防跑偏。
与《爸爸》相比,没有群众基础的《好声音》在话题上就只能自食其力。口碑效应之下,负面在所难免。第一季有徐海星造假煽情、吴莫愁哈林传情、杨坤丁丁暧昧,第二季首期便有刘雅婷装纯、收官又有集体假唱,人多力量大,团结黑料多,就没有扒不出的猛料。果不其然,第三季还未开播,就来重磅新闻,新晋导师罗大佑退出,齐秦临时救场顶替,更传出那英霸道导师不和的消息。首期开播,自称30岁剩女的毛泽少立马遭扒皮,疑似谎报年龄,曾叫毛逸少,参加过《快女》等多档选秀,前男友更是快男范世琦。中国好故事一开始就从选手开刀,而后无论选手
还是导师,都将成为话题发动机。本季《好声音》中埋着一个话题种马,永恒的头条帝汪峰!光是与章子怡的婚讯都能霸占整整一个季度,去年宣布离婚被王菲力压,更被《快男》直播中的谢霆锋捡了便宜,今年的汪峰势必要一雪前耻、在头条上狙击萌娃。
总结:《爸爸去哪儿》对战《中国好声音》,中国荧屏史巅峰之战,这两档真人秀PK 下来,说到底没有输赢,都是中国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对于观众,互联网时代早已不用纠结遥控器,双雄争霸,拿出的是实力、是创新。
第二节 《爸爸》VS 同类型亲子节目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爆红后,很多电视台疯狂抄袭,一度出来很多比如《爸爸回来了》、《老爸老妈看我的》、《人生第一次》、《妈妈听我说》、《宝贝大猜想》等20多档同类型的节目,但对比而言,《爸爸去哪儿》的收视和地位它们至今无法撼动。
拿浙江卫视户外亲子类节目《人生第一次》第二季来举例,从“明星家庭旅行”再到“选房”“做任务”,《人生第一次》与第一季相比来了“大变脸”,观众顿时“惊呆了”:节目无论是从流程、任务、字幕,还是音效、拍摄手法都与《爸爸去哪儿》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个妈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两档节目:
雷同点:
●节目形式:三天两夜的明星带着子女的行程安排,和《爸爸去哪儿》完全一致。第一季《人生第一次》只是找普通人的孩子,跟拍他们独立完成买东西、送信等简单任务。
●细节设置:节目出现明星和子女选房环节,“山羊房”“稻草房”等的设置和《爸爸去哪儿》非常相似,也有最差和最好的差别。
●“角色”设定:有网友总结出《人生第一次》和《爸爸去哪儿》中“星二代”的对应之处:“钟丽缇的女儿跟Kimi 一样负责萌,王仁甫的女儿是女汉子森碟吗?儿子则和天天一样走暖男搞笑路线?”唯独算略有区别的,则是小沈阳的女儿阳洋,网友表示“外形并不洋气的她负责走感人家居的路子吗?”同时细心的观众发现,《人生第一次》中也有个模特爸爸——徐冲,难道节目组也想捧出个类似张亮一样的“男神”?
虽然如此多的雷同之处,包括这档节目在内的其他同类型节目却无法撼动《爸爸去哪儿》的收视,足以证明它的成功和受欢迎程度,节目自播出以来所受到的关注,不断刷新着电视类节目的记录,节目也从最开始的萌、开心上升到全民热议的亲子教育、父爱不缺席等社会现象讨论。节目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中间页根据受众的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断满足着受众的口味,能对受众的把握做到与时俱进。确切的说,亲情的定位、偶像的选择、话题的公众性、以及节目风格都造就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从另一方面来看,节目的宣传团队和宣传方法也是导致节目街知巷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节 从《爸爸》看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当大屏幕上数字定格在3.1199亿,主持人张丹丹以近乎狂喜的语气报出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独家冠名商中标价时,台上五位星爸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要知道这已远超《中国好声音》,创下中国电视史上最高冠名费纪录。
继第一季热播后,《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继续受到热捧,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节目的明星效应继续发酵,繁衍的家长与幼儿的教育问题延伸到民间,话题效应已经凸显,节目的推广以及更高的收视率可期。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关注节目,关注节目里出现的明星和小朋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似乎都沉浸在《爸爸去哪儿》无比快乐的世界里。这次《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算是比较低调的,前期既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没有大量微博转发。但这档以星爸萌娃为主打的亲子真人秀的收视自开播始,便在一片成人选秀的夹击中持续走高,最终以全国网平均收视2.16,平均份额15.25%,最高单期份额20.37%的成绩,成为年度上星频道中收视最高的季播节目。新一轮“爸爸旋风”席卷而来,然而在狂欢声浪中,亦有冷静的声音:在荣誉与质疑声中前行的“爸爸”,究竟能走多远? 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给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示,综艺节目应该怎么发展:
1、内容为本
跟喧嚣、噪杂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绝对算是低调。没有炒作,没有绯闻,没有微博的话题推荐,完全靠节目内容口碑自然聚合和传播。但是,跟以往的电视节目不同,话题讨论量的峰值并没有出现在播出日,而是出现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10月12日。这表明,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好评”,在社交网络上快速发酵,把话题讨论量,推向一个高峰。
这一点在百度指数上体现的更明显,关键词搜索量简直是平地起高楼,在10月12日这天突然到达62万搜素量的高峰。这说明,网友对《爸爸去哪儿》很感兴趣,开始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关的视频了。
《爸爸去哪儿》此次的成功,再次说明节目要想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打铁还要自身硬,节目内容本身一定要强。社会化营销和传播,只能“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如果节目本身的内容不行,把主要精力放在网络炒作上,只能说是本末倒置,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2、社交网络的助推功能
既然社交网络只能“锦上添花”,是不是社交网络不重要了呢? 此次《爸爸去哪儿》的走红,恰恰说明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爸爸去哪儿》再好看,也只能跟深圳卫视的那档《饭没了秀》一样,只在一小部分电视观众中观看和讨论。有了社交网路就不一样了,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一个电视节目可以一夜爆红,可以原本不是父母的观众,也去关注一
档“亲子”的电视节目。社交网络的助推器功能,可以让“小众热点”变成大众娱乐狂欢,在放大节目影响力的同时,也会让商业价值无限放大。
3、本土化创新
目前,好像有这样一个规律,芒果台只要模仿其他台的节目都失败,凡是自己首创的节目都成功,《爸爸去哪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 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由原来《变形记》的谢涤葵团队打造,《我是歌手》的制作人洪涛监制。
看了韩国版《爸爸! 我们去哪儿? 》的人就会发现韩国的国情跟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韩国的家庭一般都有两三个孩子,节目中也都是爸爸带着两三个孩子,孩子之间会有很多的交流,比较强调的真人秀的感觉。而芒果台版的《爸爸去哪儿》,更加注重的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节目组编排的成分更大一点。节奏比较紧凑,更加适合国人的收视习惯,这可能正是节目组聪明之处。
孩子的节目是最难拍的,因为现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孩子不可能会按照你的台本来。节目选择原来《变形记》的团队,可能正是考虑节目在拍摄同类节目中的经验。《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胜《饭没了秀》一筹,还是因为嘉宾是明星爸爸和星二代,节目满足了普通的观众窥探心理,从而使一档家庭亲子节目具备了娱乐性,变成一档可以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视节目。
结合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芒果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节目制作和剪辑的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本土化创新能力。如果一个节目具备了这几个因素,好口碑和零差评并不意外,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估量。
第五章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爸爸去哪儿》爆红的真实原因,它符合当下主流趋势,符合受众心理,是一档很成功的引入节目,是真人秀节目里的“翘楚”,它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它的受众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尤其是一个已经做了父亲母亲的,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节目很多创新和大胆的元素设计,更趋于真实,拉近观众距离,引发共鸣。只有对节目不断的改良,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元素,这样节目才会更有活力,才能不断满足观众口味,才会长盛不衰。至少目前看来,《爸爸去哪儿》节目代表了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种新状态,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尝试。未来发展是多变的,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魏薇. 用娱乐创造欢笑与感动——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初探[J].中国电视,2006(9).
【2】符建湘.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理念[J].新闻爱好者,2011(12).
【3】《爸爸去哪儿》的叙事视角与策略研究[4]--传媒--人民网
【4】黄晓雅,陈静,林志颖,郭涛,田亮„„星爸带上儿女去冒险 [N].南方都市報,2013-09-26.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6】 易哲, 正能量零差評的“爸爸”呀, 你为什么那么火?
[N].新快报,2013-12-30.
【7】 李峰. 解密《爸爸去哪儿》幕后制作 神字幕来自实习生[EB/OL].
【8】 郭松民. 解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2013
【9】 冉儒学.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3.
【10】《爸爸》PK 《好声音》谁才是第一?新浪专栏 作者:朱秩用
31 / 35
致 谢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巍巍的的大厦,梦想就是穹顶的栋梁;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远航的帆船,梦想就是引航的主;如果说人生是一株苍茂的大树,梦想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滔滔的大江,梦想就是那坚固的河床;如果说人生是一只翱翔的苍鹰,梦想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梦想,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梦想,生命的活力便化为乌有;没有梦想,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而去。
大概在8年前,当时的我在荆楚理工学院新闻采编专业学习,班主任向我们推荐了自考,说趁年轻就应该多学一点东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报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提升自已的能力。这让我内心蠢蠢欲动,因为自己高考也考了500多分,却因为几分之差跟本科院校擦肩而过,这让我一直觉得很遗憾。那时,自考给我自己新的希望,为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所以在大二时,跟几个同学一起报了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学本科专业,这一考就考到了毕业。毕业时,我还有2门科目没有考完。
08年6月,我大专毕业后,一个人去了北京打拼。记得第一份工作是编辑记者,工资不高,每天很忙碌,但我并没有忘记自考,继续报名考试。不曾料想,那次报考的英语(二)没有及格。看到成绩时,心情异常失落,但没有犹豫,抱着不服输的心态,我还是报了下一次的考试。但成绩还是没有及格。那时,英语(二)我已经考了四次了,沮丧、失落、疲惫,每次看到50多分的成绩时,我都感觉自己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那段日子,我万念俱灰, 32 / 35
什么都不想做。好长一段时间后,我才意识到自已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了。巴尔扎克有句话:“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痛定思痛,我又打起了精神,再次把书当作了饥饿时的美餐。虽然几次失利但回头想想,在自考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丰富了关于新闻学方面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养成了不服输的态度,给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以后的时间里,除了工作我就开始看书,每天看一节新闻事业管理的内容,详细查阅近十年的历年真题,认真地做笔记,背单词,几个月下来,我对自己自信满满。2013年10月份,带着满满的希望,去参加考试,可现实却是残酷的,结果依旧是差强人意。就在看到成绩后,我听到了梦想破碎的声音。一次次鼓起希望,一次次希望破灭。在每次自考考试失利时,我就会看到自己的梦想,会怀疑自己的努力。可不服输的性格还是会告诉自己:再努力试试看!不要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因为我还年轻,还拥有梦想,应该趁年轻为梦想而奋斗。
回首8年的自考时光,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毕业、工作、恋爱, 家里发生的大事情等等,都掺杂在我的自考生涯里,而这一路我还是坚持的走过来了,至少我努力了,我依旧为自己骄傲!只有浇灌过汗水的成功之花才会越发美丽,只有淌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轻言放弃,而这一路上更应该一些人对我的帮助。
33 / 35
感谢荆门自考招生局的姜杰老师,他不断鼓励我继续考下去,在北京工作期间,他帮我报名、帮我办理准考证、帮我确认考场,每一次好的考试成绩下来,他比我更高兴,没有及格的,他比我更着急,关注着报名时间和具体情况,给我传递最新的自考信息,没有姜杰老师,我想我无法完成自考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周婷婷老师,也就是我的论文导师。从论文从何入手到论文选题的确定、论文的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都得到了我的导师周婷婷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忱的鼓励。我们都知道,周婷婷老师本身有课要带学生,要看很多论文,但她并没有因为我们是自考生而忽略对我们的帮助和提醒,反而根据时间制定相关论文计划,每次都悉心提醒,并发信息了解我们的论文情况和进展,让身为上班族的我们在百忙之中清楚论文的进程。记得有一次,我的论文题目还没有确定,我心急如焚,晚上十点半,怀着忐忑焦急的心情给周老师打电话咨询,没想到她并没有因此而生气或不耐烦,而是十分耐心的跟我说论文题目如何确定,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写,真的十分感激,再次感谢周婷婷老师,真心谢谢!没有你,也许我们就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漫漫自考路就没有一个结果,感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我的许多同学,朋友们,因为我在自考期间你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鼓励,你们的鼓励与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05级人文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一班的同学们,虽然你们许多没有参加自考,但是你们都非常的支持我,还经常的鼓励我。虽有的同学报了自考却没有坚持下去,但你们都鼓励我坚持下去,你们的鼓励与支持就是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34 / 35
现在,静下心想想,自考陪着我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最宝贵的不是一张张成绩单,是自考过程中的那种精神,那种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是自考过程中不断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他们赋予我最大的力量,是我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不管以后会怎样,我想我都要学会感恩,用它作为支点,去敲开我的梦想之门!谢谢你们,谢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在此报以深深的祝福!
35 / 35
摘要
自2005年起,真人秀节目便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而娱乐真人秀节目是所有真人秀节目类型当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其中,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尤为突出,引发收视狂潮和社会热议,影响巨大。本论文梳理了《爸爸去哪儿》节目如何问世,还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形式特点、内容特色、幕后团队及主持人特色等方面深讨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何如此成功,为何受观众们的青睐和认同。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真人秀
Abstract
Since 2005 Reality TV Show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and it becomes the hottest show now. Entertainment Reality Show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s. Especially of Hunan TV because it triggers lots of ratings and social discussing, brings big influence. This article combs the birth of , from the point of form features, content features, worker group behind the scenes and emcee features to analyze the success of the show.
Key words: Dad ,where are we going ? 、Hunan TV、reality show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和《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强势来袭,再次证明真人秀节目在国内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从节目的天价冠名费、超长广告、观众热议度等都能看出此结论。作为真人秀的山寨大国,中国真人秀正在以其超强的模仿能力,催生一条成熟的电视娱乐产业。《爸爸去哪儿》这样一档亲子形式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以往的综艺形态,一经播出便赢得了超高的人气,而《爸爸去哪儿2》播放当晚在微博上的热度甚至超过了世界杯,吸引了超过10亿次的转发讨论,首期全国网收视率也高达2.43,是第一季同期的两倍多。权威调查CSM46显示首期收视率即获得1.423,第二期迅速涨到2.588,新近播出的第七期收视再创高峰,以全国网收视率2.69,份额17.37%,中心城市网
4.96,收视份额20.22%的表现,不断刷新自己的收视记录,遥遥领先于其他综艺节目。除了“无心插柳”的巧合因素外,其背后的深层必然因素值得探讨,具有一定的样本价值。
第一章《爸爸去哪儿》节目简史
第一节 《爸爸去哪儿》诞生背景 传统的综艺节目是在摄影棚内的谈话节目或者游戏节目,而如今的流行趋势是将摄影棚搬到户外,走出电视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拍摄,充分反映了人与空间的流动性及相互关系,给观众营造一种没有编导、没有演员、没有剧情的真实感觉,满足观众多层次的视觉享受和心理的认同感,这就是真人秀的魅力,也
是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受《超级女声》产业化成功运营的启示和诱惑,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渐入佳境,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火爆荧屏,职场类真人秀异军突起,婚恋类、旅游类、整容类等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其中,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尤为突出。
然而相比于摄影棚的录制,户外综艺的不可控因素和制约较多,对画面的要求、情绪的把控、后期的剪辑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摄制组配备大量的摄影、收音器材,还有众多的工作人员和充足的后勤设施,前期就要投入高昂的制作费用。另外明星嘉宾的配合程度也是难题,野外综艺邀请明星走到户外接受任务的挑
战,要考验明星的野外生存能力以及随机事件的临场表现,势必要付出更多精力。韩国的明星众多,而电视台却只有三家,竞争激烈,明星们为了获得更多出镜率,在参与电视台的节目时都会全力配合摄制组,而我国的星级卫视有几十家,明星们不用担心与其中一家电视台关系僵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节目的热情和配合度都不如韩国的明星。因此在韩国流行了数年之后,户外综艺都没有大范围在我国兴起。
第二节 韩版《爸爸去哪儿》影响
相比于我国内地的综艺节目,韩国的综艺无论在明星参与度上,还是在节目构思和设置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一方面用明星吸引观众、创造欢笑,另一方面以教育和公益感化观众、创造感动。娱乐性与人文性交融形成了韩国娱乐节目的独特风格。《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是从韩国MBC 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引进,此节目在韩国一经推出,便夺得该时段收视率冠军,有了国外成功的经验,也是引进节目的条件之一。从受众群的角度看,中韩文化差异性较小,复制韩国的节目不会水土不服,明星爸爸和可爱宝宝的组合有十足卖点,在中国有足够的受众基础。从节目制作的角度,韩国节目制作模式成熟,引进韩国团队的制作经验,解决了节目制作的硬件问题。
从近两年的内地综艺实践来看,引进国外节目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本土化创新,是赢得本地受众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社会环
境在向快节奏发展,观众往往喜欢直接而简单的视觉享受。考虑到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受韩剧影响内容拖沓,但缓慢的节奏不适合更喜欢“快餐文化”的中国观众收看习惯,于是湖南卫视省去原版冗杂的环节,通过更多环节的设置,加快了节目的节奏,让人耳目一新,迎合了本土受众心理和情感认同,使得节目取得了最佳收视效果。另一方面韩国的节目综艺性比较强,强调的是搞笑和气氛,而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的导演谢涤葵和他的团队一向擅长拍摄纪录片,所以在中国版中加入了纪录片的气质,更为真实的还原了明星家庭的生活。
第三节 湖南卫视自体节目运营经验 湖南卫视一直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为目标,秉承“快乐中国”的核心理念,不断推出符合大众收视习惯的节目,例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获得巨大反响的综艺节目,以突出娱乐、时尚和年轻为特点,娱乐化程度高,在观众心目中牢固树立起年轻时尚的娱乐频道形象,是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 而湖南卫视之前就有真人秀《变形记》的成功经验,将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进行互换,体验成长的魅力,再加上在湖南卫视强大的制作团队和财力物力的支持下,《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应运而生,突破了很多传统的难题,顺利将摄影棚搬到户外,经过精心的挑选,将全国范围内形态各异的景观作为拍摄地点,节目内
容也不只是停留在游山玩水的浅层阶段,而是从头到尾贯穿了制作组策划的挑战任务,不仅能在游戏中体现各位明星的个性特点,还能展现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更容易使受众产生心灵上的触动,也具有一定的感化教育意义。所以《爸爸去哪儿》的户外形式一出现,国内就掀起了户外综艺的热潮,成为其他卫视争先效仿的目标。
第二章 《爸爸去哪儿》内容特色
第一节 个性鲜明的嘉宾
如果将中国版《爸爸去哪儿》和韩国原版一一对比,就会发现无论是爸爸的设置,还是孩子的性格,几乎是“神同步”。
首先是5位明星宝贝的挑选,节目组几乎找遍国内所有的明星子女,甄选的标准是:年龄在四到六岁之间、外形可爱、个性迥异。因为七八岁的小孩容易失去童真,四岁以下的孩子又太懵懂完成不了任务。此外,小朋友的搭配原则是男孩要比女孩多,因为韩国原版是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其中最出彩的是几个男孩子。最后节目组选择了三个男孩子和两个女孩,结果选到的两个女孩意外地突出,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选择宝贝上,导演组还会先去明星家中与他们的孩子见面,谢涤葵说,导演组会特意安排1、2个小时与孩子接触,再此期间导演组会通过聊天、观察分析孩子的性格,从而对他们的情况有所预判。所幸的是,这群从小跟随星爸星妈“闯荡江湖”的星宝
贝们,对着镜头并没有扭捏作态,或者故作老成的表现,反而迅速习惯镜头跟拍,反应自然,甚至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彩蛋”。
其次是明星爸爸的甄选,节目组在嘉宾的选取上可谓煞费苦心,被邀请的各位父亲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却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公众人物。比如第一季第一期中的主要重心放到了林志颖身上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在几位爸爸中知名度最高,各个年龄阶段的粉丝都有,需要他来带动一下影响力和收视。之前你观众甚少见到kimi 的照片,而《爸爸去哪儿》却突然就让你看到了生龙活虎的四岁小kimi ,这下谁都认识了小小志。
在第二季中,本来节目组邀请曹格和儿子Joe ,但Joe 的妹妹也想参加,不想和哥哥、爸爸分开,促成了一个爸爸带两个孩子的情景,而姐姐“包子妹”更是凭着自己的可爱、呆萌、懂事收获了不少的粉丝。这让曹格幽默、风趣、贴心的父亲形象更加鲜明,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更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和节目的影响力。
纵观第一季和第二季中,这几位父亲的公众形象和影响力以及受众群体和各自背后能够发展起来的隐形观众,不难看出,节目组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从一开始聚焦在一个明星和孩子身上的视角逐渐地开始分摊开来。这样一来,受众群体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而为了扩大受众群体,在很多细节上做的也十分到位。
第二节 节目的基本构架
《爸爸去哪儿》通过向观众呈现明星爸爸带着自己的孩子在野外独自生存两天一夜,所经历的事情与困难,使受众逐渐意识到父母应注重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和独立性、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且使电视机前的父母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比较自身与明星父母之间的异同,从而改进自身的缺点,拉近与孩子的关系。
该栏目引自韩国版权,原版本的节目形态为五位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一起到偏僻的村庄或是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日,或是过夜旅行体验过程。湖南卫视版本在尊重原版的情况下,增加了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节目中,五位明星将还原到爸爸的角色,每期五位明星爸爸与子女72小时的乡村体验,爸爸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节目组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务,父子(女)在不熟悉的环境下状况百出。
短短三天两夜,将成为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呆在一起的父子(女)拉近距离的难忘时光。节目里让父亲着实体验了一把没有孩子妈在身旁、爸爸们又当爹又当妈,这样或许爸爸们更能体会到妻子在家带孩子的辛苦。不管是参加节目体验的明星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看了以后应该都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妻子,更加要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适合全家一起观看。
这种构架还原了现场发生的一切,让观众更直观的看到星爸们在荧屏之外的作为,容易引发讨论和互动,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带动收视。
观众眼中的演员、歌手或模特,是在镁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明星,跟老百姓遥不可及,人们也只能通过在综艺上明星们宣传作品以及访谈节目来了解明星的生平以及其一点点的性格。而《爸爸去哪儿》把明星的身份又还原成普通人,也有为人父母的喜怒哀乐,形象的亲切化、立体化使节目更加大众化。
真实是节目的灵魂,做电视节目的本质和最高境界,就是要打动观众,但现在很多大型节目包括音乐选秀都已经变成了秀,很难再感动观众。与此前成人在舞台上的真人秀节目相比,孩子的自然纯真契合了节目的真实,而不是作秀。72小时里五个明星爸爸与他们子女在乡村里的真实记录,与诸多电视元素的有机结合,造就了《爸爸去哪儿》独特的吸引力。在第一期节目中,观众跟随镜头可以走进明星的家,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住所,还看到了他们起床时的蓬头垢面的样子和与孩子相处时的朴实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全方位的展示了明星家庭,极大的满足受众对明星的好奇心。在如今大众文化占领文化市场的趋势下,综艺节目只有不断地放低姿态、贴近大众,才能够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
第三节 幽默深情的叙事特色
从叙事角度而言,电视节目创新最重要的出发点还是故事,一切都为讲好以及更好地讲故事服务。美国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翰对故事的理解是,值得同情而遭遇复杂处境的人物,为应对和解决问题而呈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可见故事的要素由复杂的难题、解决、人物、行为等构成。而真人秀节目的标准叙事模式,是人物被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中,面对挑战,做出抉择和行为,最后获得解决,这是真人秀节目在故事讲述中的经典模式,《爸爸去哪儿》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既定模式下,节目本身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点:弱化复杂的游戏难题,放大情绪性因素。与经典故事模式相似,《爸爸去哪儿》也采取了把人物放在特定情境中,去接受挑战的模式。但与西方情节设置从A —B —C 的经典真人秀叙事模式不同的是,韩国真人秀节目更注重叙事过程中情感和情绪上的渲染,建构在此模式基础上的《爸爸去哪儿》则将情感渲染做到了最大化,甚至弱化了比赛的竞争机制。相比于韩国版本,湖南卫视版本并没有严酷的游戏规则,虽然一开始在公布任务时会提到惩罚措施,但最后也只是形式上的奖励或惩罚。但是,故事是需要有挑战和推进机制的,节目游戏挑战的弱化并不等于节目没有一种往前推进的机制,虽然在叙事上不注重输赢的结果带来的冲突,但是在慢慢记录着亲子间的情感互动中,却有一种父子情感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渲染着一种温情与父爱的家庭观念。游戏设置的难题弱化,解决容易,但情感互动以及父子和群体的关系难题被放大,成为解决的主要成分。
例如在2014年7月8日播出的节目中,黄磊上演了一番“水中教女”,令人慰为动容。在建德站,五家包完粽子正准备回家吃午饭,多多突然提出想到泳池里头游泳,黄磊并没有制止多多,而是一同下水比赛游泳,中途还发生了“水盆事件”。黄磊在采访中回忆:“我忽然意识到我看到的那个盆,会从她的身后撞到她的身体,所以我忽然开始快游了几下,我冲上去用手拉了那个盆,拉完之后正好她碰到那个石头,我到她身后说你赢了。” 这一段画面持续了两分钟左右,缓慢的镜头配上安静的音乐整体营造了一种很慢的节奏,父爱重如山的点题瞬间将父女间的温暖情绪渲染到了最高点,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获得了新的发展。节目采用纪录片的记录方式跟拍,主要也是为了抓到更多情感上的细节,弱竞争机制的任务设置下,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亲子间情感的互动,这些情绪的渲染直接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点: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亲子睡前对话的环节。这一环节也许并不是节目组有意设置,但却起到了总结性的温情作用。孩子与爸爸睡前聊天可以说是节目最温馨的节点,或总结教育孩子、或亲子互动游戏、或温馨传递爱意,亲子间情感的互动往往在不经意的细节间将情感渲染出来。比如在第二季有一期节目中,Joe 和妹妹仔市场吵架,哥哥将妹妹推倒在地,最后两人都哭了,晚上爸爸曹格知道后,睡前在床上拉他们两一起谈心,告诉他们以后要互相关爱,互道对不起,那一刻温暖满满。
第三点:节目组还在每期的节目中制造悬念与冲突,比如有一期中,多多和贝儿因为一双凉鞋在市场引发冲突,本来拿钱是
给老奶奶买礼物的,但贝儿看上了一双很漂亮的凉鞋非常想买,多多一再跟她解释,买了鞋钱就不够买礼物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第一次爆发了一些争吵和冲突,多多一度甚至说贝儿“偷钱”,虽然最后,贝儿如愿也给老奶奶买了礼物,但两个小孩子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和关注,很多人在微博上讨论由此引发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这个节目的魅力,可以让更多的人引发关注。
第四点:每期节目中,根据当地的一些环境特点和相关情况,设置了一些环节,这些环节不仅拉近了老爸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称为《爸爸去哪儿》的最大看点。比如在2014年8月1日那期节目中,爸爸们来到原始丛林,由黄磊和曹格扮演的两个野人出来考验孩子。他们身着土著民族的装扮,花了很浓的装,几乎看不出来本来的样子,看6个小朋友各自的反应。包子妹害怕的躲在一旁、贝儿一直狂跑、Feynman 吓跑、Joe 吓哭、多多也略显紧张,只有杨阳洋最勇敢,和黄磊扮演的野人聊天,这一环节设置时想让小朋友看到外面的世界并勇敢去面对未知的旅途。最终,大家都勇敢的去触摸野人,知道他是没有恶意善良的,培养孩子勇敢面对的勇气。
虽然一开始引起观众观看这档节目的原因是出于对明星亲子生活的窥私欲,可一个节目发展到最后必然要有自己建构的内容支撑,才能留住观众让观众一直追随下去。明星亲子与普通观众之间的置换体验提供了互动性,明星父子也如普通人般会笑会发脾气,普通观众也从电视屏幕上的明星父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从而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据悉,这档节目播出后最吸引的是女性
观众,其中观众平均年龄为适婚年龄22岁左右,GDP 高的城市收视更旺。由此可见,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不仅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私欲,也让部分适婚男女青年开始关注亲子话题。
第四节 真实独特的选景特点
节目组每次的“目的地”都很拉风、很远,其实,所有外景地距离机场的车程都不会超过1.5个小时,这是节目组挑选地点的准则,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节目录制的时间不被浪费,另一方面也不会让明星及他们的孩子不至于舟车劳顿。而且《爸爸去哪儿》每两期会换一次场景,12期节目共有6个场景。节目组会有专门的踩景小组,为了寻找这些外景地,他们几乎踏遍了国内所有省份,为这些景点也创造了利益。栏目的基本构架为:实时记录+采访,主要拍摄明星爸爸和孩子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同时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加入爸爸的专访,让观众更明确的了解在那种情况下,明星爸爸们的感想、建议及采取的措施,让观众了解更真实的现场。
《爸爸去哪儿》几乎是去一个地方就火一个地方,总导演谢涤葵曾说,“现在数不胜数的旅游景点的人联系我们,邀请我们去,但我们依然会坚持自己对节目地点的选择,一切以节目为准,我们要选不太知名的漂亮地方。”在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到,节目组选择的都是保持着原生态的村庄等,而不是成熟景点。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第二季中有一期是在原始森林,条件很简陋,每家一个帐篷,孩子们要自己去森林里找野菜和蘑菇,生火做饭,但还没到晚上
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爸爸和孩子们不得已立刻转移到山下木屋,这种因环境和天气的变化而发生的一些改变,不是人为的设定,反而让观众觉得更加真实,不矫揉造作,完全符合真人秀的最基本原则,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孩子们的表现也更加真实,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了爸爸和萌娃们的另外一面,面对突发情况如何去面对的真实反应。能取得高收视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也得益于节目组选景的良苦用心。
第三章 《爸爸去哪儿》制作团队
第一节 强大的拍摄团队
一档好的节目离不开优质的制作团队,《爸爸去哪儿》的主创团队,是由曾经成功策划《变形记》的导演谢涤葵执导,由《我是歌手》的制作人洪涛担任监制,其他主创人员也都是在湖南卫视经过多年历练的,整个团队从1999年开始磨合,至今已近15年。
记得第一季首期节目有一个镜头令观众震撼,明星父子们在完成了一桌饭菜后聚到一起用餐,这时一台原本对着明星的摄像机镜头一摇,拍到了在饭桌的对面聚集着数量庞大的摄像机群,那阵仗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大型、重要发布会到场媒体摄像机数量,着实令人震撼。观众到此才想到去考究,《爸爸去哪儿》的制作团队究竟有多庞大?
先引用一段导演谢涤葵转述的韩国版权方负责人的话吧:“制作《爸爸我们去哪》(韩国原版)比制作《我是歌手》(两档节目同为韩国MBC 电视台制作播出)难10倍。”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仅因为《爸爸去哪儿》是一档野外节目,还因为儿童的拍摄难度、真人秀的特殊性以及种种不确定因素。
与韩国制作方的配备一致,《爸爸去哪儿》共有40多个机位,其中活动机位20多个,算上导演、摄像、后勤保障,现场的工作人员共有100余人。单是每间屋内的固定机位就需要有两人轮流把守,别看最终剪到节目里没有几帧,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及时更换新的录像带可是整晚不能睡的,谢导演说,在工作组里,大家经常相互打气,撑一下吧,把两天熬过去就好了。
正是如此庞大的摄像团队,才在这三天两晚的拍摄中总共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而这些素材最终仅会剪成不到两个小时的节目,为了去芜存菁,要有一支10余人的观片小分队对这些素材先行梳理,发现并汇总有趣的情节给到编剧组,仅完成这项工作就大约需要4、5天。
第二节 温情的字幕特色 节目中的另一特色是与音画相配的后期字幕,幽默诙谐,不仅解释了一些因过度跳跃而难理解的剧情,对内容起补充和提示作用,还提炼出隐藏的笑料,使看似普通的画面更具亮点。在后期剪辑方面,抛弃掉传统的贴罐头笑声的方法,采取素人观看实
况声录制,连节目中加入的笑声都是当时真实的反应。这一创新方法,让节目组更加贴近了观众的心声。
在看节目中,大家一定会对节目中的字母印象深刻,它有别与其他节目的字幕,它不仅仅是嘉宾之间的对话或者旁白,它是富有人性化的、适应时代潮流的字幕。因此不少观众觉得字幕是很赶潮流很符合当下的流行话题。比如田亮女儿“风一样的女子”不胫而走,也有字幕的功劳,特别是田亮对女儿的称号“森碟”。观众都感叹,这简直是神一样的字幕组,为节目增色不少。
节目中的字幕是一大亮点,不仅解释了一些难懂的画面,还将许多隐藏的笑料提炼出来,偶尔的深情时刻也让人心头一热。据节目组后期负责人姜佳介绍,因为字幕需要轻松幽默还得熟悉网络语言,因此节目组挑选了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年轻的编导带着三个实习生负责字幕的制作,平均为一期节目撰写到添加字幕需要三天时间。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目不暇接的综艺节目让人觉得千篇一律,各大卫视都在娱乐节目里想新招、出奇招,比如出现了一系列的相亲节目、跳水节目,这都是跟风的结果。在同类型的娱乐节目里,要想做到不可替代,在内容、制作、策划等方面都要精心选取。对于纪录片而言,字幕有着解说甚至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观众更加入戏,很多观众也说,“看节目就像每周五都要跟这些小孩子一起去旅行。”
第三节 主持人定位
一般而言,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处于主体地位,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内容整合、结构控制能力以及外形、风格、个性等等因素都决定了一个节目是否成功。如何改变可以让主持人穿针引线且又不会抢了嘉宾的主角风头?纵观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各大节目中主持人的主体性也有着慢慢削弱的趋势。
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后选秀时代真人秀节目中开始了弱化主持人的变化,主持人华少仅凭着超快语速播报的风格意外走红,由此可以看出,弱化主持人的舞台中心地位成为了一种趋势。从《爸爸去哪儿》中可以发现,抓住主持人风格,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与韩国原版本没有主持人的设置不同,湖南卫视选择了外表不那么帅气、风格亲切幽默且正好同为五岁孩子“父亲”的李锐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邻家大叔式风格奠定了这档亲子类节目以“教育”、“亲子”、“互动”、“娱乐”为目的的基调,再加上主持人出镜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只做了开场、游戏主持、与孩子互动等环节,在引导观众、串场流程的方面,主持人也不会贯穿始终一直出镜。由此可见,李锐这位主持人的风格符合代理村长的角色,符合《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定位,老少皆宜的主持风格符合这一档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节目需要。同时,主持人李锐的出境还起到了突出嘉宾星爸与萌娃的作用,再加上主持人并没有采用过去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起“引导性”的常态,反而起到了弱化自身为中心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播放完节目后,会有一个纪录片,来呈现孩子在节目之外的一些变化,而主持人有一个单独的环节叫《村长日记》,主持人李锐从他的视角来观察这些孩子,诉说自己看到的一些变化,自己跟他们在一起最深刻的感受等等,这个环节的设置,更拉近了观众和节目本身的心理距离,让人零距离感受着各个孩子的成长,从而引发共鸣和感慨。
第四节 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剪辑
轻松有趣的《爸爸》背后,是庞大的制作团队。据节目组工作人员表示,三天两晚的拍摄中总共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而这些素材仅会剪辑成不到两个小时的节目。虽然节目的制作很复杂,但是节目的制作周期又很短,三天拍摄,十一天完成混音、剪辑等工作,包括字幕组连续三天连轴转才有那些奇思妙想的字幕,比如“森碟”、“风一样的女子”“黑米哥哥”“包子妹”“薯条爸爸”等热门词汇。面对海量的视频素材、有限的制作时间和节目时长,节目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剪辑师的“把关人”角色,无形当中成了舆论的操盘手。 把关人,即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加工与传播信息节目的群体。
镜头前的爸爸和孩子都越来越放松,他们的放松造成的趣味也似乎越来越多。总导演谢涤葵曾说,每次的拍摄,都是编剧设计框架,场记做好记录,写好剧本,后期再从几千小时的素材中找出对应素材,将故事串起来,“我们想表现的不仅仅是那种生疏和紧张,更想凸显孩子和爸爸一同的成长,我们的路子是那种递进感,将此做成老少咸宜的周末剧。”
所以,我们在节目中,看到各位萌娃在镜头前各显特色,Kimi 包子妹可爱、贝儿Cindy 爷们儿、王诗龄公主脾气但又懂事、费曼倔强、杨阳洋不服输、多多大姐姐风格、天天很乖、石头义气„„网友们给萌娃们贴的标签可不止以上,统计可见,多数属于正面评价,唯独第一季中的王诗龄,不幸躺枪,有网友发博文声讨“在片场发脾气”“打Kimi ”“身上衣服价值过万”„„负面评论一度有爆棚之势。事后,王诗龄的母亲李湘站出来为女儿鸣不平“没有一个小孩是完美的”,她也曾抱怨剪辑师为何不把小诗龄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画面放进去,得到的回答是 “王诗龄发脾气的时候多可爱呀,这才是童真啊!”。可见,后期剪辑制作相当重要,每一个精心选择的镜头都可能引起线下观众的热烈声讨,剪辑师眼里的真实未必是观众眼里的真实。
观众的“选择性理解”,也在无形之中引导了舆论。“选择性理解”这一概念,是1960年美国传播学着克拉伯(Joseph Klapper )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提出,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如此以来,由于习惯性不同、功利性差异、求得心理和谐一致等因素,受众的收视反应会与传播者的收视预期不符,致使原本真实的记录沦为“剪辑的假象”。
第四章 《爸爸》VS 同类型节目的优势及前景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电视综艺节目最大的惊喜,不但收视率力压《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的音乐类节目,还
创造了高达3.1亿元的冠名权新纪录。随着电影版票房飘红,《爸爸去哪儿》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同类热门节目《中国好声音》也推出大电影《为你转身》,结果却在贺岁档各路大片夹击下,迅速沦为炮灰。不难看出,在热节目的营销上,《爸爸去哪儿》棋高一着,不仅在版权方面选择了层层分割的方式,还将产品(节目内容)与附加值(明星效应)延宕再生,明显的长尾效应赚足了注意力也赚满了钱包。
第一节 《爸爸》VS 《好声音》
进入2014年7月份,两大终极综艺节目终于正面交锋,《爸爸去哪儿》PK 《中国好声音》,暑期大战一触即发。果不其然,全国网收视率一出,双方即开始对收视展开厮杀。
7月18日,《中国好声音》第三季首播,正面对抗《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而在此前,湖南卫视三档节目垄断周五前三,他节目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7月19日,全国网收视数据出炉,湖南卫视微博贴大字报,宣称《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我的纪录片之和爸爸在一起》全部斩获同时段收视份额第一,只字不提竞争对手《中国好声音》,视其为空气。随后灿星副总裁微博宣称《中国好声音》全国网收视率2.21,排名周五全天第一,并直接点名《爸爸去哪儿》收视率1.91,排名第2,狠狠地打了芒果台一脸。随后多个微博账号引用这一数据,双方水军开战格外热闹。
2012年,浙江台凭借《中国好声音》突围,成为名副其实的2台,对芒果台的霸主地位虎视眈眈。音乐选秀本身具有极大的
吸引力,歌声的震撼扑面而来直击内心,很容易打动观众。虽为录播节目,但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好声音》是充满悬念的,导师有没有转椅,学员选择了哪位导师都能勾住观众的好奇心,重播缺少悬念会大打折扣,观众更倾向看电视首播。《爸爸》是真人秀,节目的惊喜在点点滴滴,但第二天看的效果与看首播相差无几,因此《爸爸》在网络平台的播放量非常惊人。对比内容,《好声音》重点在声音,导师矫情抢人、中国好故事等戏码让人直接想快进,《爸爸》则可以从头看到尾。但9点10开播的《好声音》抢了先机,听歌听到一半的时候,换台十分困难,10点才开播的《爸爸》在前一个小时的厮杀中劣势明显。
档期的限制、节目的性质都给了《好声音》,它在电视端力压《爸爸》的优势。但全媒体时代,收视率已经不能完全考量节目的胜负。互联网时代,《爸爸》PK 《好声音》还得看网络播放量的成绩。目前,湖南卫视居然拿出微博数据,称周五微博电视指数,《爸爸》阅读人数覆盖4422万,好声音2812万,再次号称第一。撇开名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两大综艺真人秀节目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力:
影响力:《爸爸》无悬念力压《好声音》
《好声音》两季过去,拿得出手的仅有吴莫愁、吉克隽逸两人,最有名气的当属吸毒被抓的李代沫,去年唯有姚贝娜稍有成绩。全国巡演票房不佳、学员粉丝基础差,《好声音》造星能力堪忧。《好声音》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第三季首期90后当道青春逼人,试图改变学员年龄大带来的劣势。在音乐不景气的当下,选秀歌手难出头已经成为了诟病,芒果台歌手也个个转战影
视剧。华语乐坛不缺好的声音,缺的只是好的作品。《好声音》学员即使有十八般唱功,没有代表作,也只能被拍死在乐坛里。李代沫能唱红《我的歌声里》,却唱不红自己的歌曲,混乐坛,还得拿出《小苹果》《最炫民族风》才行。
当然,《好声音》草根起步,《爸爸》星光熠熠,本身起点不同,难以看齐。作为让人咋舌的造星梦工厂,《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星爸萌娃全部走红,张亮、王诗龄、kimi 等更是创造奇迹。张亮从模特一夜爆红成全民男神,微博粉丝暴涨至1000万,更有#张亮我想和你睡#话题横扫热门榜,今年更出演韩剧,事业顺风顺水。五大萌娃人气居高不下,常年霸占头条,头号种子Angela 王诗龄奔赴巴黎时装周头排看秀,更纽约高大上走秀,成为中国首位fashion baby,近日又进军大荧幕,让周润发、张家辉等影帝爱不释手!Kimi 、森碟、天天、石头个个人气高,承包各大儿童产品代言,吸金能力秒杀大牌。第二季刚开播不久,杨阳洋、Feynman 、黄多多、姐姐Grace 便率先爆红,粉丝团应声而起,前途看涨。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票房破7亿,喊出要破20亿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首日仅得80万,惨淡收场。《爸爸》的影响力已经形成产业,电视观众纷纷为其衍生品买单,而《好声音》状况堪忧,观众大多是:我愿意免费在电视上听你唱歌,要我花钱?NO !
话题:《爸爸》主炒温馨适当黑料 《好声音》口碑负面一起
抓
每个电视台都是娱乐圈的暗黑组织,各大节目不扒出嘉宾的祖宗十八代绝不放人!近期的典型,莫过于《花儿与少年》,张翰郑爽分手月经贴、李菲儿疑似插足,更放大招把全部炮火对准许晴。公主病、傲娇、包养、豪宅,先黑到底,再完美逆袭,最终一举走红,成为大热女神。
《爸爸》的话题,在于节目组和粉丝两大阵营发威。有的话题节目组炒,有的话题粉丝自己意淫。上一季的黑料当属林志颖遭方舟子打假网友扒皮,Angela 被黑打kimi 骄纵任性,两大话题热度高,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天天森碟#佳偶天橙#CP,《红楼梦》《水浒传》各版PS ,智慧的网友创造一个又一个话题,加上主角积极配合,《爸爸》只需坐收福利。本季刚播,便有#给Feynman 加镜头#、#杨阳洋哮喘#等话题。导演组在《快本》教杨阳洋讲挣钱要多多买裙子,后来杨阳洋漏嘴说出真相,网友纷纷指责教小朋友撒谎。对于这样一档亲子节目,后期的话题将主打温馨,以防跑偏。
与《爸爸》相比,没有群众基础的《好声音》在话题上就只能自食其力。口碑效应之下,负面在所难免。第一季有徐海星造假煽情、吴莫愁哈林传情、杨坤丁丁暧昧,第二季首期便有刘雅婷装纯、收官又有集体假唱,人多力量大,团结黑料多,就没有扒不出的猛料。果不其然,第三季还未开播,就来重磅新闻,新晋导师罗大佑退出,齐秦临时救场顶替,更传出那英霸道导师不和的消息。首期开播,自称30岁剩女的毛泽少立马遭扒皮,疑似谎报年龄,曾叫毛逸少,参加过《快女》等多档选秀,前男友更是快男范世琦。中国好故事一开始就从选手开刀,而后无论选手
还是导师,都将成为话题发动机。本季《好声音》中埋着一个话题种马,永恒的头条帝汪峰!光是与章子怡的婚讯都能霸占整整一个季度,去年宣布离婚被王菲力压,更被《快男》直播中的谢霆锋捡了便宜,今年的汪峰势必要一雪前耻、在头条上狙击萌娃。
总结:《爸爸去哪儿》对战《中国好声音》,中国荧屏史巅峰之战,这两档真人秀PK 下来,说到底没有输赢,都是中国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对于观众,互联网时代早已不用纠结遥控器,双雄争霸,拿出的是实力、是创新。
第二节 《爸爸》VS 同类型亲子节目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爆红后,很多电视台疯狂抄袭,一度出来很多比如《爸爸回来了》、《老爸老妈看我的》、《人生第一次》、《妈妈听我说》、《宝贝大猜想》等20多档同类型的节目,但对比而言,《爸爸去哪儿》的收视和地位它们至今无法撼动。
拿浙江卫视户外亲子类节目《人生第一次》第二季来举例,从“明星家庭旅行”再到“选房”“做任务”,《人生第一次》与第一季相比来了“大变脸”,观众顿时“惊呆了”:节目无论是从流程、任务、字幕,还是音效、拍摄手法都与《爸爸去哪儿》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个妈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两档节目:
雷同点:
●节目形式:三天两夜的明星带着子女的行程安排,和《爸爸去哪儿》完全一致。第一季《人生第一次》只是找普通人的孩子,跟拍他们独立完成买东西、送信等简单任务。
●细节设置:节目出现明星和子女选房环节,“山羊房”“稻草房”等的设置和《爸爸去哪儿》非常相似,也有最差和最好的差别。
●“角色”设定:有网友总结出《人生第一次》和《爸爸去哪儿》中“星二代”的对应之处:“钟丽缇的女儿跟Kimi 一样负责萌,王仁甫的女儿是女汉子森碟吗?儿子则和天天一样走暖男搞笑路线?”唯独算略有区别的,则是小沈阳的女儿阳洋,网友表示“外形并不洋气的她负责走感人家居的路子吗?”同时细心的观众发现,《人生第一次》中也有个模特爸爸——徐冲,难道节目组也想捧出个类似张亮一样的“男神”?
虽然如此多的雷同之处,包括这档节目在内的其他同类型节目却无法撼动《爸爸去哪儿》的收视,足以证明它的成功和受欢迎程度,节目自播出以来所受到的关注,不断刷新着电视类节目的记录,节目也从最开始的萌、开心上升到全民热议的亲子教育、父爱不缺席等社会现象讨论。节目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中间页根据受众的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断满足着受众的口味,能对受众的把握做到与时俱进。确切的说,亲情的定位、偶像的选择、话题的公众性、以及节目风格都造就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从另一方面来看,节目的宣传团队和宣传方法也是导致节目街知巷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节 从《爸爸》看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当大屏幕上数字定格在3.1199亿,主持人张丹丹以近乎狂喜的语气报出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独家冠名商中标价时,台上五位星爸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要知道这已远超《中国好声音》,创下中国电视史上最高冠名费纪录。
继第一季热播后,《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继续受到热捧,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节目的明星效应继续发酵,繁衍的家长与幼儿的教育问题延伸到民间,话题效应已经凸显,节目的推广以及更高的收视率可期。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关注节目,关注节目里出现的明星和小朋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似乎都沉浸在《爸爸去哪儿》无比快乐的世界里。这次《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算是比较低调的,前期既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没有大量微博转发。但这档以星爸萌娃为主打的亲子真人秀的收视自开播始,便在一片成人选秀的夹击中持续走高,最终以全国网平均收视2.16,平均份额15.25%,最高单期份额20.37%的成绩,成为年度上星频道中收视最高的季播节目。新一轮“爸爸旋风”席卷而来,然而在狂欢声浪中,亦有冷静的声音:在荣誉与质疑声中前行的“爸爸”,究竟能走多远? 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给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示,综艺节目应该怎么发展:
1、内容为本
跟喧嚣、噪杂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绝对算是低调。没有炒作,没有绯闻,没有微博的话题推荐,完全靠节目内容口碑自然聚合和传播。但是,跟以往的电视节目不同,话题讨论量的峰值并没有出现在播出日,而是出现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10月12日。这表明,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好评”,在社交网络上快速发酵,把话题讨论量,推向一个高峰。
这一点在百度指数上体现的更明显,关键词搜索量简直是平地起高楼,在10月12日这天突然到达62万搜素量的高峰。这说明,网友对《爸爸去哪儿》很感兴趣,开始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关的视频了。
《爸爸去哪儿》此次的成功,再次说明节目要想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打铁还要自身硬,节目内容本身一定要强。社会化营销和传播,只能“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如果节目本身的内容不行,把主要精力放在网络炒作上,只能说是本末倒置,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2、社交网络的助推功能
既然社交网络只能“锦上添花”,是不是社交网络不重要了呢? 此次《爸爸去哪儿》的走红,恰恰说明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爸爸去哪儿》再好看,也只能跟深圳卫视的那档《饭没了秀》一样,只在一小部分电视观众中观看和讨论。有了社交网路就不一样了,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一个电视节目可以一夜爆红,可以原本不是父母的观众,也去关注一
档“亲子”的电视节目。社交网络的助推器功能,可以让“小众热点”变成大众娱乐狂欢,在放大节目影响力的同时,也会让商业价值无限放大。
3、本土化创新
目前,好像有这样一个规律,芒果台只要模仿其他台的节目都失败,凡是自己首创的节目都成功,《爸爸去哪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 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由原来《变形记》的谢涤葵团队打造,《我是歌手》的制作人洪涛监制。
看了韩国版《爸爸! 我们去哪儿? 》的人就会发现韩国的国情跟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韩国的家庭一般都有两三个孩子,节目中也都是爸爸带着两三个孩子,孩子之间会有很多的交流,比较强调的真人秀的感觉。而芒果台版的《爸爸去哪儿》,更加注重的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节目组编排的成分更大一点。节奏比较紧凑,更加适合国人的收视习惯,这可能正是节目组聪明之处。
孩子的节目是最难拍的,因为现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孩子不可能会按照你的台本来。节目选择原来《变形记》的团队,可能正是考虑节目在拍摄同类节目中的经验。《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胜《饭没了秀》一筹,还是因为嘉宾是明星爸爸和星二代,节目满足了普通的观众窥探心理,从而使一档家庭亲子节目具备了娱乐性,变成一档可以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视节目。
结合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芒果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节目制作和剪辑的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本土化创新能力。如果一个节目具备了这几个因素,好口碑和零差评并不意外,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估量。
第五章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爸爸去哪儿》爆红的真实原因,它符合当下主流趋势,符合受众心理,是一档很成功的引入节目,是真人秀节目里的“翘楚”,它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它的受众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尤其是一个已经做了父亲母亲的,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节目很多创新和大胆的元素设计,更趋于真实,拉近观众距离,引发共鸣。只有对节目不断的改良,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元素,这样节目才会更有活力,才能不断满足观众口味,才会长盛不衰。至少目前看来,《爸爸去哪儿》节目代表了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种新状态,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尝试。未来发展是多变的,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魏薇. 用娱乐创造欢笑与感动——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初探[J].中国电视,2006(9).
【2】符建湘.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理念[J].新闻爱好者,2011(12).
【3】《爸爸去哪儿》的叙事视角与策略研究[4]--传媒--人民网
【4】黄晓雅,陈静,林志颖,郭涛,田亮„„星爸带上儿女去冒险 [N].南方都市報,2013-09-26.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6】 易哲, 正能量零差評的“爸爸”呀, 你为什么那么火?
[N].新快报,2013-12-30.
【7】 李峰. 解密《爸爸去哪儿》幕后制作 神字幕来自实习生[EB/OL].
【8】 郭松民. 解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2013
【9】 冉儒学.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3.
【10】《爸爸》PK 《好声音》谁才是第一?新浪专栏 作者:朱秩用
31 / 35
致 谢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巍巍的的大厦,梦想就是穹顶的栋梁;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远航的帆船,梦想就是引航的主;如果说人生是一株苍茂的大树,梦想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滔滔的大江,梦想就是那坚固的河床;如果说人生是一只翱翔的苍鹰,梦想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梦想,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梦想,生命的活力便化为乌有;没有梦想,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而去。
大概在8年前,当时的我在荆楚理工学院新闻采编专业学习,班主任向我们推荐了自考,说趁年轻就应该多学一点东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报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提升自已的能力。这让我内心蠢蠢欲动,因为自己高考也考了500多分,却因为几分之差跟本科院校擦肩而过,这让我一直觉得很遗憾。那时,自考给我自己新的希望,为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所以在大二时,跟几个同学一起报了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学本科专业,这一考就考到了毕业。毕业时,我还有2门科目没有考完。
08年6月,我大专毕业后,一个人去了北京打拼。记得第一份工作是编辑记者,工资不高,每天很忙碌,但我并没有忘记自考,继续报名考试。不曾料想,那次报考的英语(二)没有及格。看到成绩时,心情异常失落,但没有犹豫,抱着不服输的心态,我还是报了下一次的考试。但成绩还是没有及格。那时,英语(二)我已经考了四次了,沮丧、失落、疲惫,每次看到50多分的成绩时,我都感觉自己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那段日子,我万念俱灰, 32 / 35
什么都不想做。好长一段时间后,我才意识到自已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了。巴尔扎克有句话:“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痛定思痛,我又打起了精神,再次把书当作了饥饿时的美餐。虽然几次失利但回头想想,在自考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丰富了关于新闻学方面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养成了不服输的态度,给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以后的时间里,除了工作我就开始看书,每天看一节新闻事业管理的内容,详细查阅近十年的历年真题,认真地做笔记,背单词,几个月下来,我对自己自信满满。2013年10月份,带着满满的希望,去参加考试,可现实却是残酷的,结果依旧是差强人意。就在看到成绩后,我听到了梦想破碎的声音。一次次鼓起希望,一次次希望破灭。在每次自考考试失利时,我就会看到自己的梦想,会怀疑自己的努力。可不服输的性格还是会告诉自己:再努力试试看!不要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因为我还年轻,还拥有梦想,应该趁年轻为梦想而奋斗。
回首8年的自考时光,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毕业、工作、恋爱, 家里发生的大事情等等,都掺杂在我的自考生涯里,而这一路我还是坚持的走过来了,至少我努力了,我依旧为自己骄傲!只有浇灌过汗水的成功之花才会越发美丽,只有淌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轻言放弃,而这一路上更应该一些人对我的帮助。
33 / 35
感谢荆门自考招生局的姜杰老师,他不断鼓励我继续考下去,在北京工作期间,他帮我报名、帮我办理准考证、帮我确认考场,每一次好的考试成绩下来,他比我更高兴,没有及格的,他比我更着急,关注着报名时间和具体情况,给我传递最新的自考信息,没有姜杰老师,我想我无法完成自考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周婷婷老师,也就是我的论文导师。从论文从何入手到论文选题的确定、论文的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都得到了我的导师周婷婷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忱的鼓励。我们都知道,周婷婷老师本身有课要带学生,要看很多论文,但她并没有因为我们是自考生而忽略对我们的帮助和提醒,反而根据时间制定相关论文计划,每次都悉心提醒,并发信息了解我们的论文情况和进展,让身为上班族的我们在百忙之中清楚论文的进程。记得有一次,我的论文题目还没有确定,我心急如焚,晚上十点半,怀着忐忑焦急的心情给周老师打电话咨询,没想到她并没有因此而生气或不耐烦,而是十分耐心的跟我说论文题目如何确定,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写,真的十分感激,再次感谢周婷婷老师,真心谢谢!没有你,也许我们就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漫漫自考路就没有一个结果,感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我的许多同学,朋友们,因为我在自考期间你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鼓励,你们的鼓励与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05级人文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一班的同学们,虽然你们许多没有参加自考,但是你们都非常的支持我,还经常的鼓励我。虽有的同学报了自考却没有坚持下去,但你们都鼓励我坚持下去,你们的鼓励与支持就是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34 / 35
现在,静下心想想,自考陪着我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最宝贵的不是一张张成绩单,是自考过程中的那种精神,那种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是自考过程中不断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他们赋予我最大的力量,是我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不管以后会怎样,我想我都要学会感恩,用它作为支点,去敲开我的梦想之门!谢谢你们,谢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在此报以深深的祝福!
35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