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精选题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精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管理的目标是教育目标和 的集中反映: B (P17)

A、教育目标 B、管理目标 C、学习目标 D、评价目标

2、班级的概念是随着 的提出而出现的。 A (P32)

A、班级授课制 B、班级管理制 C、集中授课制 D、班级

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是: A (P32)

A、艾拉斯莫斯 B、鲁迅 C、斯宾塞 D、孔子

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 A (P32)

A、《大教学论》 B、《教学论》 C、《孔子》 D、《孟子》

5、班主任利用精神和物质刺激,使学生产生追求班级德育目标的心理,并发掘自身潜力向着目标奋进的方法

是: A (P42) A、激励法 B、谈话法 C、情感激励法 D、刺激法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创造美好的情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 A (P56)

A、情感激励法 B、说理法 C、自我管理法 D、激励法

7、同辈群体与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相比,缺乏 和组织原则的支配: A (P192)

A、正式规范的支配 B、年龄的限制 C、共同准则的支配 D、正规组织有效的指导

8、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 A (P100)

A、劳动童子团 B、劳动童子军 C、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 D、劳动儿童团

9、少年儿童要成为少先队员,其年龄应为: A (P111)

A、7--14周岁 B、7—12周岁 C、14—18周岁 D、7—28周岁

10、少先队干部的选拔是由: A (P125)A、队员竞选产生 B、领导任命 C、个人申请 D、队员投票

11、少先队文化集中体现在: A (P131)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管理的基本要素有:ABC(P2) A、管理者 B、管理手段 C、管理对象 D、管理方法

2、学生管理的特点有:ABCDE(P2-4) 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E、沟通性

3、管理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手段有:ABCD(P4)

A、信息的传递 B、管理者的控制 C、管理者的激励 D、情感的交流

4、学生管理的基本内容有:ABCD(P5-10) A、学籍管理 B、常规管理 C、德育管理 D、学习管理

5、学生管理的方法有:ABCDE(P13-16)

A、班级管理法 B、自我管理法 C、思想教育法 D、行政管理法 E、制度管理法

6、学生管理目标具有的功能有:ABCDE(P19)

A、导向 B、激励 C、调控 D、评价法 E、制度管理法

7、团队的核心要素有:ABCDE(P23)A、目标 B、人员 C、定位 D、职权 E、计划

8、团队的组织形式有:ABCD(P25)

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虚拟性团队

9、团队的构建要素有:ABCD(P26-28)

A、共同愿景 B、共同目标 C、合理配制成员 D、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10、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E(P33-34)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班级活动环境 D、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E、班级规范

11、班级管理的特点有:ABC(P34)

A、目的的教育性 B、内容的广泛性 C、对象的不成熟性 D、对象的不稳定性

12、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ABCD(P42) A、德育管理 B、学习管理 C、文体活动管理 D、常规管理

13、班级管理的过程是:ABC(P48-50)

A、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 B、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 C、班级管理的总结 D、班级管理计划的评价

14、班级管理的方法有:ABCDEF(P52-56)

A、了解学生的方法 B、说理法 C、自我管理法 D、情感激励法 E、实践锻炼法 F、创新管理法

15、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有:ABCD(P53)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6、班级文化的特点有:ABCD(P63-64)A、教育性 B、凝聚性 C、制约性 D、自主性

17、班级文化的内容有:ABCD(P64-65)

A、班级物质文化 B、班级行为文化 C、班级制度文化 D、班级精神文化

18、班集体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BCD(P68-69)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机构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平等和融洽的氛围

19、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应具备的因素有:ABCD(P69-70)

A、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B、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C、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20、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ABCD(P80-85)

A、思想品德素质 B、知识和能力素质 C、身体心理素质 D、较高的综合素质

21、对班主任进行培养的途径有:ABC(P88-90)

A、开展全员培训 B、实施岗前培训 C、进行专项培训 D、进行素质拓展培训

22、班主任评价的作用有:ABCD(P90-91) 、目标导向 B、反馈调节 C、监督促进 D、保证作用

23、班主任评价的依据是:ABCD(P91-92)

A、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B、班主任的素质

C、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 D、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

24、根据我国中学生的交往目的和活动倾向,同辈群体可以分为:ABC(P195-196)

A、娱乐性群体 B、学习型群体 C、违规型群体

25、同辈群体的特征有:ABCD(P197-198)

A、交往的自愿性 B、关系的平等性 C、群体的凝聚性 D、价值的趋同性

26、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有:ABC(P220-222)

A、群体交往的开放性 B、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 C、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D、群体交往的不确定性

27、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有:ABC(P227-231)

A、信息混乱 B、网络成瘾 C、群体极化 D、影响学习

28、少先队的标志包括:ABCDE(P107)

A、红领巾 B、队礼 C、队旗 D、呼号 E、鼓号 F、队会仪式

29、少先队的性质是:ABCDE(P111-115)

A、革命性 B、教育性 C、儿童性 D、群众性 E、自主性

A、《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A、少先队队旗 B、少先队规章制度 C、少先队呼号

30、少先队文化的特征有:ABCD(P131-132)

A、政治性和导向性 B、组织性和教育性 C、自主性和创新性 D、实践性和社会性

31、少先队文化的的内容有:ABCDE(P134-136)

A、组织管理文化 B、活动文化 C、礼仪文化 D、辅导文化 E、理论文化

32、少先队活动的原则有:ABCDE(P136-137)

A、全面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趣味性原则 E、自主性原则

33、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有:ABC(P151-152) A、党的后备军 B、国家政权的支柱 C、联系群众的纽带

34、共青团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有:ABCD(P167-168)

A、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群体 B、通过活动增添团组织的活力

C、通过活动叫与广大团员 D、通过活动使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

35、共青团活动的内容有:ABCD(P169-170)

A、教育类和科技活动 B、生产类和公益类活动 C、组织类活动 D、文娱和体育类活动

36、共青团活动的形式有:ABC(P170-171)

A、团日活动 B、具有特色的活动 C、各种文体活动 D、主题班会活动

37、团干部的作用有:AB(P164)A、先锋作用 B、核心作用 C、桥梁和纽带作用 D、组织和管理作用

38、学生会的作用有:AB(P177-178)A、桥梁纽带作用 B、榜样示范作用 C、先锋作用 D、核心作用

39、学生会的工作原则有:ABCD(P185-186)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弹性结构原则 C、责权统一原则 D、民主监督原则

三、判断正误:

(∨)1、团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P22)

(∨)2、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P31)

(×)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大学堂。(P32)

(∨)4、班主任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班级的直接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P68)

(×)5、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P146)

(×)7、根据团的章程规定,凡年满28周岁的团员应办理离团手续。(P152)

(∨)8、团员的年龄段应为14—28周岁。(P152)

(∨)9、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团委指导下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目的,谋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群体组织。(P177)

(×)10、“同辈群体”是指有相同辈分和共同兴趣的人员组成的群体。(P191)

(×)11、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成瘾已经使许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尽量杜绝青

少年上网。

(×)12、非正式群体是以集体的志趣、爱好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松散群体。(P191)

(∨)13、社会化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适应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的过程。(P200)

(∨)14、“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P207)

(×)15、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群体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正式群体。(P218)

(×)16、少先队在少年儿童集中的地方建立基层组织,并设有系统领导体制。

(×)17、少代会的代表是由学校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择优指定产生的。(P117)

(∨)18、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19、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

四、简答题:

1、学生的德育管理有哪些要求?(P8-10) 2、学生管理的任务与作用有哪些?(P19-20)

3、团队的特点有哪些?(P22) 4、如何打造与管理高效的团队?(P29)

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有哪些?(P33) 6、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P34-35)

7、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贯彻“自我管理的方法”?(P55-56)

8、如何建设班级文化?(P66-67) 9、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有哪些?(P68-73)

10、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有哪些?(P141-145)

11、学生会的基本职责有哪些?(P176-177) 12、学生会的工作思路有哪些?(P182-184)

13、如何培养学生会干部?(P188-190)

14、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作用?(P199-205)

15、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有哪些影响?(P210-215)

16、如何利用同辈群体克服青少年犯罪?(P217)

17、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P223-231)

18、网络成瘾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30)

19、如何做好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P233-236)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精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管理的目标是教育目标和 的集中反映: B (P17)

A、教育目标 B、管理目标 C、学习目标 D、评价目标

2、班级的概念是随着 的提出而出现的。 A (P32)

A、班级授课制 B、班级管理制 C、集中授课制 D、班级

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是: A (P32)

A、艾拉斯莫斯 B、鲁迅 C、斯宾塞 D、孔子

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 A (P32)

A、《大教学论》 B、《教学论》 C、《孔子》 D、《孟子》

5、班主任利用精神和物质刺激,使学生产生追求班级德育目标的心理,并发掘自身潜力向着目标奋进的方法

是: A (P42) A、激励法 B、谈话法 C、情感激励法 D、刺激法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创造美好的情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 A (P56)

A、情感激励法 B、说理法 C、自我管理法 D、激励法

7、同辈群体与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相比,缺乏 和组织原则的支配: A (P192)

A、正式规范的支配 B、年龄的限制 C、共同准则的支配 D、正规组织有效的指导

8、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 A (P100)

A、劳动童子团 B、劳动童子军 C、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 D、劳动儿童团

9、少年儿童要成为少先队员,其年龄应为: A (P111)

A、7--14周岁 B、7—12周岁 C、14—18周岁 D、7—28周岁

10、少先队干部的选拔是由: A (P125)A、队员竞选产生 B、领导任命 C、个人申请 D、队员投票

11、少先队文化集中体现在: A (P131)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管理的基本要素有:ABC(P2) A、管理者 B、管理手段 C、管理对象 D、管理方法

2、学生管理的特点有:ABCDE(P2-4) 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E、沟通性

3、管理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手段有:ABCD(P4)

A、信息的传递 B、管理者的控制 C、管理者的激励 D、情感的交流

4、学生管理的基本内容有:ABCD(P5-10) A、学籍管理 B、常规管理 C、德育管理 D、学习管理

5、学生管理的方法有:ABCDE(P13-16)

A、班级管理法 B、自我管理法 C、思想教育法 D、行政管理法 E、制度管理法

6、学生管理目标具有的功能有:ABCDE(P19)

A、导向 B、激励 C、调控 D、评价法 E、制度管理法

7、团队的核心要素有:ABCDE(P23)A、目标 B、人员 C、定位 D、职权 E、计划

8、团队的组织形式有:ABCD(P25)

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虚拟性团队

9、团队的构建要素有:ABCD(P26-28)

A、共同愿景 B、共同目标 C、合理配制成员 D、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10、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E(P33-34)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班级活动环境 D、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E、班级规范

11、班级管理的特点有:ABC(P34)

A、目的的教育性 B、内容的广泛性 C、对象的不成熟性 D、对象的不稳定性

12、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ABCD(P42) A、德育管理 B、学习管理 C、文体活动管理 D、常规管理

13、班级管理的过程是:ABC(P48-50)

A、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 B、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 C、班级管理的总结 D、班级管理计划的评价

14、班级管理的方法有:ABCDEF(P52-56)

A、了解学生的方法 B、说理法 C、自我管理法 D、情感激励法 E、实践锻炼法 F、创新管理法

15、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有:ABCD(P53)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6、班级文化的特点有:ABCD(P63-64)A、教育性 B、凝聚性 C、制约性 D、自主性

17、班级文化的内容有:ABCD(P64-65)

A、班级物质文化 B、班级行为文化 C、班级制度文化 D、班级精神文化

18、班集体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BCD(P68-69)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机构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平等和融洽的氛围

19、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应具备的因素有:ABCD(P69-70)

A、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B、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C、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20、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ABCD(P80-85)

A、思想品德素质 B、知识和能力素质 C、身体心理素质 D、较高的综合素质

21、对班主任进行培养的途径有:ABC(P88-90)

A、开展全员培训 B、实施岗前培训 C、进行专项培训 D、进行素质拓展培训

22、班主任评价的作用有:ABCD(P90-91) 、目标导向 B、反馈调节 C、监督促进 D、保证作用

23、班主任评价的依据是:ABCD(P91-92)

A、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B、班主任的素质

C、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 D、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

24、根据我国中学生的交往目的和活动倾向,同辈群体可以分为:ABC(P195-196)

A、娱乐性群体 B、学习型群体 C、违规型群体

25、同辈群体的特征有:ABCD(P197-198)

A、交往的自愿性 B、关系的平等性 C、群体的凝聚性 D、价值的趋同性

26、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有:ABC(P220-222)

A、群体交往的开放性 B、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 C、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D、群体交往的不确定性

27、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有:ABC(P227-231)

A、信息混乱 B、网络成瘾 C、群体极化 D、影响学习

28、少先队的标志包括:ABCDE(P107)

A、红领巾 B、队礼 C、队旗 D、呼号 E、鼓号 F、队会仪式

29、少先队的性质是:ABCDE(P111-115)

A、革命性 B、教育性 C、儿童性 D、群众性 E、自主性

A、《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A、少先队队旗 B、少先队规章制度 C、少先队呼号

30、少先队文化的特征有:ABCD(P131-132)

A、政治性和导向性 B、组织性和教育性 C、自主性和创新性 D、实践性和社会性

31、少先队文化的的内容有:ABCDE(P134-136)

A、组织管理文化 B、活动文化 C、礼仪文化 D、辅导文化 E、理论文化

32、少先队活动的原则有:ABCDE(P136-137)

A、全面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趣味性原则 E、自主性原则

33、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有:ABC(P151-152) A、党的后备军 B、国家政权的支柱 C、联系群众的纽带

34、共青团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有:ABCD(P167-168)

A、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群体 B、通过活动增添团组织的活力

C、通过活动叫与广大团员 D、通过活动使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

35、共青团活动的内容有:ABCD(P169-170)

A、教育类和科技活动 B、生产类和公益类活动 C、组织类活动 D、文娱和体育类活动

36、共青团活动的形式有:ABC(P170-171)

A、团日活动 B、具有特色的活动 C、各种文体活动 D、主题班会活动

37、团干部的作用有:AB(P164)A、先锋作用 B、核心作用 C、桥梁和纽带作用 D、组织和管理作用

38、学生会的作用有:AB(P177-178)A、桥梁纽带作用 B、榜样示范作用 C、先锋作用 D、核心作用

39、学生会的工作原则有:ABCD(P185-186)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弹性结构原则 C、责权统一原则 D、民主监督原则

三、判断正误:

(∨)1、团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P22)

(∨)2、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P31)

(×)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大学堂。(P32)

(∨)4、班主任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班级的直接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P68)

(×)5、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P146)

(×)7、根据团的章程规定,凡年满28周岁的团员应办理离团手续。(P152)

(∨)8、团员的年龄段应为14—28周岁。(P152)

(∨)9、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团委指导下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目的,谋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群体组织。(P177)

(×)10、“同辈群体”是指有相同辈分和共同兴趣的人员组成的群体。(P191)

(×)11、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成瘾已经使许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尽量杜绝青

少年上网。

(×)12、非正式群体是以集体的志趣、爱好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松散群体。(P191)

(∨)13、社会化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适应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的过程。(P200)

(∨)14、“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P207)

(×)15、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群体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正式群体。(P218)

(×)16、少先队在少年儿童集中的地方建立基层组织,并设有系统领导体制。

(×)17、少代会的代表是由学校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择优指定产生的。(P117)

(∨)18、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19、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

四、简答题:

1、学生的德育管理有哪些要求?(P8-10) 2、学生管理的任务与作用有哪些?(P19-20)

3、团队的特点有哪些?(P22) 4、如何打造与管理高效的团队?(P29)

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有哪些?(P33) 6、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P34-35)

7、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贯彻“自我管理的方法”?(P55-56)

8、如何建设班级文化?(P66-67) 9、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有哪些?(P68-73)

10、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有哪些?(P141-145)

11、学生会的基本职责有哪些?(P176-177) 12、学生会的工作思路有哪些?(P182-184)

13、如何培养学生会干部?(P188-190)

14、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作用?(P199-205)

15、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有哪些影响?(P210-215)

16、如何利用同辈群体克服青少年犯罪?(P217)

17、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P223-231)

18、网络成瘾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30)

19、如何做好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P233-236)


相关文章

  • 最新精选个人简历模板大全word可编辑
  • SELF ASSESSMENT 自我评价 本人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有丰富的营销知识体系做基础; 对于市场营销方面的前沿和动向有一定的了解,善于分析和吸取经验; 熟悉网络推广,尤其是社会化媒体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个性开朗,容易相处, ...查看


  • 教师资格证相关信息
  • 一.各类教师资格教育理论综合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 2.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 ...查看


  •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新)
  •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现代 ...查看


  •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课本总结(76题) 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述 1. 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团队中整体的定位,包括团队在组织中处于什么位 置,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成员,团队最终应该对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 等:二是团队中 ...查看


  • 安徽大学毛概下论文要求
  • 关于实践教学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教学安排的有关说明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科政[2005]5号)及<实施 ...查看


  • 行政管理学概论论文
  •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 2010 --2011 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行政学概论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论文题目:公共行政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内容摘要: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既关心人,又关心工作,二者必须兼顾 ...查看


  •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培养方案
  • 3.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系统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从事文化产业研究.保护.策划经营,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 ...查看


  • 电子商务说课稿
  • <电子商务概论>说课教案 经济系 宋云波 总体设计思路 1. 课程基本情况 2. 课程性质和特点 3. 教材分析 4. 教学设计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6.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7. 教学改革 一.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查看


  •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项目建设方案
  •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项目建设方案 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信息的传播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业不仅仅是起到喉舌的作用,更是信息产业的龙头和核心部分,新闻舆论传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