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学年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对农村留守人员(儿童、妇女、老人)的调查与分析
院 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网络工程
年 级:1301B
姓 名:陈铁锋
学 号:1334150136
任课教师:
2015年 06月02日
对农村留守人员(儿童、妇女、老人)的调查与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带来的巨大活力,极大的推动力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快速推进,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城乡差距日益增大,面对城市财富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乡下农民前往城市务工,渴求为自己的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改善,长期的城市劳作,他们的经济条件的确有了明显的改良,但同时,他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受户籍、住房、教育、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把父母、妻子、孩子和家庭的负担留在农村。
据有关机构调查统计,河南农村人口6700多万,占河南总人口的70%左右;河南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大约有1500多万,其中男性约有900万,占总人数的2/3,女性约有600多万,约占总人数的1/3;河南农村户均人口约有3.48人,全省的总农户数约为1800万个。相当于,平均每两个农村家庭中便有一个男性出外打工,平均每三个农村家庭便有一个女性出外打工,并且有一部分家庭中既有男性出外打工,又有女性出外打工。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概可以推算出河南有一半的农业劳动者是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体的巨庞大的特殊留守群体“386199部队”。(“38”代指“三八节”,多数的男劳动力的外出,使得一个家庭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了她们柔嫩的肩膀上,她们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61”代指“六一节”,爸爸外出了,甚至有的妈妈也外出了,本应该在家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他们,现在只能偶尔透过冰冷的电话听到父母的声音;“99”代指“重阳节”,一个让老年人泪流的节日,但现在的农村老人却无福享受,儿子、儿媳打工去了,他们不得不老当益壮,一边下地做农活儿,一边照顾孙儿、孙女。)
调查表明,农村庞大的留守人群在生活、健康、教育、安全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 留守老人
中国现在已进入了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是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对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1. 老人的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平常,他们只求温饱;在农忙季节,他们饥一顿、饱一顿的情
况时有发生。
2. 老人们普遍承担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子女外出了,老人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
们成了主要的农业生产者。
3. 老人们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据统计,农村有53%的留守老人需要代子女照看孙辈,
在外打工的农村打工者很少有能够把子女带在身边随身教育,因此便造成许多农村的孩子短期或长期没有了直接监护人的管教,由留守老人承担起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任务,老人们不得不重新当起了“父母”。但是由于这些老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既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又很难掌握管教尺度,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安全和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使得许多孩子因亲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冷漠、自暴自弃等心理现象,并且很难为孩子的安全尽心尽力。
4. 老人生活质量较差。家庭本不富裕,加上老人节省,把好东西都留给了孙子、孙女,使得
他们自己的生活很拮据。
5. 老人的医疗问题突出,健康呵护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们的身体逐步
走向衰弱,得病的概率大幅度上升,调查发现,农村的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例已经高达
达75%以上,不少老人疾病缠身,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带来家庭条件的改善,加之国家大力推行新农合,使得农村的医疗条件有所改良,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留守老人之间普遍存在“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无法在子女的陪同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6. 家庭氛围缺失,老人精神生活单调。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内的各种
器官逐步衰弱,这时的老人心理脆弱,急切需要子女的贴身照顾。但在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电话成了留守老人与子女交流沟通的唯一方式,有些时候甚至连电话都很难打通,他们没有享受到晚年该有的亲情,大多过着独自一人带着孙子、孙女的寂寞生活。
7. 老人的安全隐患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动了“歪脑筋”专骗相对保守的留守老人,尽管
骗子们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但却常常能够成功,把老人少有的金钱和对社会的信任给敲诈的一干二净。
二.留守妇女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大约有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相当于韩国的人口总数,这是一个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这是一群每天要单独辛苦劳作、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的伟大妇女。在一天的辛苦之余,她们还要在夜晚孤独煎熬,她们的心中时常怀有的那份思念不断的煎熬的她们的身心。通过对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1. 长期的留守可能会带来婚姻的破裂。 女人如花,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妇女都能耐得住寂寞,
都能够在寂静的夜里经得住煎熬,更何况在眼下这个社会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总会有些夫妻会因为长期分居所导致的红杏出墙,互不信任等因素,导致婚姻的破裂,家庭的分离。
2. 留守妇女的责任重大。随着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外出,,她们不仅要担负起赡养老人、教育子
女、操持家务、下地劳作的重担,还要处理农村复杂的人情世故、邻里交往及一些其他的琐事。
3. 留守妇女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男人外出打工,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都压在了留守
妇女的肩上,大多数妇女积劳成疾,一些接受表明,留守妇女中患有各种疾病的高达占百分之七十。
4. 留守妇女的精神负担重。夫妻的长年分居,会让感情变的越来越淡,她们在与男人交往的
时候既要避免流言蜚语,又要担心丈夫在外受不住诱惑而抛弃自己。
5. 留守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威胁问题有待解决。家里没有男人,夜晚的敲门声会让
她们胆战心惊,不法分子的巧妙骗术,让她们无法防范。
三.留守儿童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进行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在调查的12个县中,四到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占61.7%,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占51.7%,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占8.1%。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他们要用自己的小手去地里帮爷爷奶奶挑选青菜;周末,他们没有父母陪伴的去游乐园,他们要洗自己的衣服,要照看弟弟妹妹,要帮爷爷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农活。他们懂得他们的父母在为了他们而拼命劳作,他们是“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贴身照顾,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显露着一些突出问题:
1.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良好的生活照料,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已经失衡,身
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再加上一些留守儿童寄宿的寄宿学校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使留守儿童养成了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不良习惯。
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在家干农活、家务活明显增多,导致学
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甚至由于沉迷网络等原因厌学、逃学、辍学。有调查表明,有20.4%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留守儿童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况。没了父母的约束,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不良习惯也相对较多,不做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明显比非留守儿童高,不想学习和对学习兴趣不大的留守儿童也比非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他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没人帮助。
3.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
象,他们大多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很少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加上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很少有情感支持,使得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 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
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曾经有调查表明,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
1.6、3.9和3.1个百分点。
6.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他
们生活习惯更差,痴迷网络游戏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1. 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搭建一个精神的聚集地,让老年人重新拾回家庭的温暖
感。
2. 强化农村的养老机制,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
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
3. 在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外,地方人民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老人医疗档案,对
慢性病坚持上门服务等。
4. 政府对留守妇女在立法上给予保障、行为上进行协调、舆论上给予支持。
5.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建“妇女之家”,鼓励农村妇女勤劳致富。
6. 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通过立法保障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权利、保障
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以及家庭教育。
7. 完善现有的监护制度,建立对于留守儿童的救助体系,从法律上强化父母身为法定监护人
的责任,尝试有偿的代理监护制度,在学习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体验到家的温暖。
8. 搭建全方位、多方面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络,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的检查
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和监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建立关爱起关爱留守儿童阵地,建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机制。
9. 充分发挥共青团以及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的优势,着力发动每个团员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献
一份力,在帮助中注重满足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的不同需求,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性别、年龄及监护人的类型。
10. 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让农民工能够在家乡挣钱,鼓励农民自我创新、发家致富,
帮助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人获得城市户口,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等.《留守中国》
[2] 杨元松等.《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3] 邓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4] 2011年05期.《农村经济与科技》
[5] 吕永辉.《农村留守妇女的出路分析》
[6] 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民留守儿童调查》
[7] 杜鹏等.《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8] 黄安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9] 刘旦等.《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
[10] 全国妇联课题组 .2013年05月10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黄淮学院学年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对农村留守人员(儿童、妇女、老人)的调查与分析
院 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网络工程
年 级:1301B
姓 名:陈铁锋
学 号:1334150136
任课教师:
2015年 06月02日
对农村留守人员(儿童、妇女、老人)的调查与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带来的巨大活力,极大的推动力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快速推进,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城乡差距日益增大,面对城市财富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乡下农民前往城市务工,渴求为自己的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改善,长期的城市劳作,他们的经济条件的确有了明显的改良,但同时,他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受户籍、住房、教育、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把父母、妻子、孩子和家庭的负担留在农村。
据有关机构调查统计,河南农村人口6700多万,占河南总人口的70%左右;河南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大约有1500多万,其中男性约有900万,占总人数的2/3,女性约有600多万,约占总人数的1/3;河南农村户均人口约有3.48人,全省的总农户数约为1800万个。相当于,平均每两个农村家庭中便有一个男性出外打工,平均每三个农村家庭便有一个女性出外打工,并且有一部分家庭中既有男性出外打工,又有女性出外打工。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概可以推算出河南有一半的农业劳动者是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体的巨庞大的特殊留守群体“386199部队”。(“38”代指“三八节”,多数的男劳动力的外出,使得一个家庭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了她们柔嫩的肩膀上,她们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61”代指“六一节”,爸爸外出了,甚至有的妈妈也外出了,本应该在家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他们,现在只能偶尔透过冰冷的电话听到父母的声音;“99”代指“重阳节”,一个让老年人泪流的节日,但现在的农村老人却无福享受,儿子、儿媳打工去了,他们不得不老当益壮,一边下地做农活儿,一边照顾孙儿、孙女。)
调查表明,农村庞大的留守人群在生活、健康、教育、安全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 留守老人
中国现在已进入了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是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对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1. 老人的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平常,他们只求温饱;在农忙季节,他们饥一顿、饱一顿的情
况时有发生。
2. 老人们普遍承担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子女外出了,老人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
们成了主要的农业生产者。
3. 老人们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据统计,农村有53%的留守老人需要代子女照看孙辈,
在外打工的农村打工者很少有能够把子女带在身边随身教育,因此便造成许多农村的孩子短期或长期没有了直接监护人的管教,由留守老人承担起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任务,老人们不得不重新当起了“父母”。但是由于这些老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既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又很难掌握管教尺度,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安全和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使得许多孩子因亲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冷漠、自暴自弃等心理现象,并且很难为孩子的安全尽心尽力。
4. 老人生活质量较差。家庭本不富裕,加上老人节省,把好东西都留给了孙子、孙女,使得
他们自己的生活很拮据。
5. 老人的医疗问题突出,健康呵护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们的身体逐步
走向衰弱,得病的概率大幅度上升,调查发现,农村的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例已经高达
达75%以上,不少老人疾病缠身,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带来家庭条件的改善,加之国家大力推行新农合,使得农村的医疗条件有所改良,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留守老人之间普遍存在“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无法在子女的陪同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6. 家庭氛围缺失,老人精神生活单调。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内的各种
器官逐步衰弱,这时的老人心理脆弱,急切需要子女的贴身照顾。但在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电话成了留守老人与子女交流沟通的唯一方式,有些时候甚至连电话都很难打通,他们没有享受到晚年该有的亲情,大多过着独自一人带着孙子、孙女的寂寞生活。
7. 老人的安全隐患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动了“歪脑筋”专骗相对保守的留守老人,尽管
骗子们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但却常常能够成功,把老人少有的金钱和对社会的信任给敲诈的一干二净。
二.留守妇女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大约有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相当于韩国的人口总数,这是一个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这是一群每天要单独辛苦劳作、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的伟大妇女。在一天的辛苦之余,她们还要在夜晚孤独煎熬,她们的心中时常怀有的那份思念不断的煎熬的她们的身心。通过对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1. 长期的留守可能会带来婚姻的破裂。 女人如花,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妇女都能耐得住寂寞,
都能够在寂静的夜里经得住煎熬,更何况在眼下这个社会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总会有些夫妻会因为长期分居所导致的红杏出墙,互不信任等因素,导致婚姻的破裂,家庭的分离。
2. 留守妇女的责任重大。随着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外出,,她们不仅要担负起赡养老人、教育子
女、操持家务、下地劳作的重担,还要处理农村复杂的人情世故、邻里交往及一些其他的琐事。
3. 留守妇女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男人外出打工,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都压在了留守
妇女的肩上,大多数妇女积劳成疾,一些接受表明,留守妇女中患有各种疾病的高达占百分之七十。
4. 留守妇女的精神负担重。夫妻的长年分居,会让感情变的越来越淡,她们在与男人交往的
时候既要避免流言蜚语,又要担心丈夫在外受不住诱惑而抛弃自己。
5. 留守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威胁问题有待解决。家里没有男人,夜晚的敲门声会让
她们胆战心惊,不法分子的巧妙骗术,让她们无法防范。
三.留守儿童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进行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在调查的12个县中,四到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占61.7%,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占51.7%,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占8.1%。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他们要用自己的小手去地里帮爷爷奶奶挑选青菜;周末,他们没有父母陪伴的去游乐园,他们要洗自己的衣服,要照看弟弟妹妹,要帮爷爷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农活。他们懂得他们的父母在为了他们而拼命劳作,他们是“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贴身照顾,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显露着一些突出问题:
1.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良好的生活照料,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已经失衡,身
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再加上一些留守儿童寄宿的寄宿学校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使留守儿童养成了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不良习惯。
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在家干农活、家务活明显增多,导致学
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甚至由于沉迷网络等原因厌学、逃学、辍学。有调查表明,有20.4%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留守儿童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况。没了父母的约束,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不良习惯也相对较多,不做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明显比非留守儿童高,不想学习和对学习兴趣不大的留守儿童也比非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他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没人帮助。
3.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
象,他们大多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很少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加上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很少有情感支持,使得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 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
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曾经有调查表明,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
1.6、3.9和3.1个百分点。
6.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他
们生活习惯更差,痴迷网络游戏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1. 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搭建一个精神的聚集地,让老年人重新拾回家庭的温暖
感。
2. 强化农村的养老机制,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
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
3. 在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外,地方人民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老人医疗档案,对
慢性病坚持上门服务等。
4. 政府对留守妇女在立法上给予保障、行为上进行协调、舆论上给予支持。
5.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建“妇女之家”,鼓励农村妇女勤劳致富。
6. 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通过立法保障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权利、保障
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以及家庭教育。
7. 完善现有的监护制度,建立对于留守儿童的救助体系,从法律上强化父母身为法定监护人
的责任,尝试有偿的代理监护制度,在学习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体验到家的温暖。
8. 搭建全方位、多方面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络,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的检查
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和监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建立关爱起关爱留守儿童阵地,建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机制。
9. 充分发挥共青团以及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的优势,着力发动每个团员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献
一份力,在帮助中注重满足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的不同需求,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性别、年龄及监护人的类型。
10. 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让农民工能够在家乡挣钱,鼓励农民自我创新、发家致富,
帮助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人获得城市户口,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等.《留守中国》
[2] 杨元松等.《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3] 邓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4] 2011年05期.《农村经济与科技》
[5] 吕永辉.《农村留守妇女的出路分析》
[6] 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民留守儿童调查》
[7] 杜鹏等.《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8] 黄安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9] 刘旦等.《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
[10] 全国妇联课题组 .2013年05月10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