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链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42

中国奶牛・2007年第8期

嗜热链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芳,靳亚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陵712100)

中图分类号:Q939.1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264(2007)08-0042-02

摘要:对嗜热链球菌采用六种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37℃、42℃、45℃)和培养基不同酸碱度(pH6.5、pH6.8、

pH7.0)进行培养,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了研究,得出嗜热链球菌的最佳培养温度为42℃,最适酸碱度

为pH6.8,最佳培养基为乳酸菌培养基。关键词:嗜热链球菌;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

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S.t)作为一种对人体有明显食疗作用的有益菌,它的开发利用一直得到国内外乳品界的高度重视。嗜热链球菌不但是一种很好的发酵剂,也是微生物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常用菌种之一。本文就嗜热链球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中嗜热链球菌的保存和传代提供参考。

原料:蛋白胨、蔗糖、酵母膏、葡萄糖、琼脂、NaCl,

KH2PO4和吐温-80等均为市售,西红柿汁为自制。1.2

仪器与设备

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型号:PYX-

DHS-35×40),冰箱,高压蒸气灭菌锅(上海医用仪器生

产厂生产),超净工作台,显微镜,酸度计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菌种:嗜热链球菌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畜生殖内分泌实验室分离保存。收稿日期:2007-03-29

作者简介:陈芳(1967-),女,陕西乾县人,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靳亚平(1966-),男,陕西宝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

事家畜生殖内分泌学研究。

1.3方法

1.3.1不同培养基的制备1.3.1.1乳清培养基的制备

配方:乳清500mL,蒸馏水500mL,胰蛋白胨5g,葡萄糖1g,酵母膏2.5g,琼脂粉20g,pH6.5[1]。

乳清的制备:新鲜牛奶1L加热至沸腾,冷却后加入12mol/L的HCl少许,边加入边搅拌,直到牛奶凝结成絮状,过滤后即得乳清,再用12mol/L的NaOH调pH至6.5即可。培养基制备方法按文献[2]进行。

饲料;饲养工具要专用;做好消毒工作,每周更换一种消毒液,对牛舍环境进行消毒,一天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即可;对被污染的粪尿及病死牛作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疾病继续传播。

此,从心、肝、肺分离的细菌均为D型。

4小结

4.1本次临产母牛突然发病和死亡,从新鲜病料中分

离到魏氏梭菌强毒株,确定魏氏梭菌为牛猝死的病原。

4.2该菌不仅侵害肠道,而且侵害实质器官,细菌繁

殖产生毒素引起动物死亡,一般药物和抗生素不能中和毒素,因此没有治疗效果,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4.3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正常的动物肠道

中,普遍认为过多的精饲料(即高蛋白、过多淀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5防治措施建议

5.1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加强牛的饲养管理,

立即更换饲料,搞好环境卫生,饲槽内剩料要及时清理;做好紧急灭鼠工作;发现病牛立即隔离治疗;注意饲料饮水卫生等,不喂发霉、变质、污染、有毒和刺激性大的

5.2治疗

5.2.1马上对牛群进行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皮下注射5mL,注射后2周可产生免疫力。

5.2.2对初生24h内的犊牛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次2mL,连续使用3d。

5.2.3对已发病的牛口服喹乙醇,2g/kg体重,2次/d,连用4d,同时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2mL,连用4d,同

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参考文献

[1]廖延雄.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5,395-398.□

中国奶牛・2007年第8期

・43・

1.3.1.2

Elliker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配方:胰蛋白胨20g,蔗糖5g,酵母提取物5g,NaCl4g,明胶2.5g,乙酸钠1.5g,葡萄糖5g,抗坏血酸0.5g,乳糖

5g,琼脂15g,蒸馏水1L;pH6.8。制备方法按文献[2]进行。1.3.1.3

改良IRIE培养基

配方(%):胰胨0.5,酵母膏0.25,乳糖1,琥珀酸钠

1,KH2PO40.2,K2HPO40.2,琼脂1.5,加蒸馏水至100;pH6.8[3]。制备方法同上。

1.3.1.4改良M17琼脂培养基

配方[4]:胰蛋白胨5g,鱼蛋白胨5g,牛肉膏5g,酵母浸膏2.5g,抗坏血酸0.5g,硫酸镁0.25g,甘油10g,乳糖3g,KH2PO40.2g,K2HPO40.5g,琼脂11g,蒸馏水

1000mL;pH6.8。制备方法同上。1.3.1.5

S培养基

配方(%):牛肉浸膏0.5,酵母浸膏0.25,蔗糖2.5,维生素C0.2,乳清6.0,柠檬酸三铵0.4,七水磷酸镁0.01,琼脂1.5,加蒸馏水至100;pH7.0。

制备方法同上[5]。1.3.1.6乳酸菌培养基

配方:酵母膏7.5g,蛋白胨7.5g,葡萄糖10g,

KH2PO42g,西红柿汁100mL,吐温-800.5mL,蒸馏水900mL;pH6.8。配制方法同上[6]。1.3.1.7改良IRIE液体培养基

配方(%):蛋白胨1,酵母膏0.5,乳糖1,琥珀酸钠2,KH2PO40.2,K2HPO40.2。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标准分别称量后放入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0mL,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调pH至6.8,分装于18mm×8mm试管中,每个试管2 ̄3mL,试管加塞后高压灭菌(115℃,15min),备用。1.3.2菌种的复苏

将4℃冰箱中保存的嗜热链球菌菌种,无菌操作接种到改良IRIE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取菌液1mL加IRIE液体培养基9mL,37℃培养6h后备用。1.3.3不同培养基的接种

取已活化的菌液1mL,用灭菌蒸馏水依次稀释101、102、103、104、105倍,取稀释105倍的菌液0.1mL分

别滴于不同培养基上,使菌液在平板培养基上分布均匀,每种培养基涂2个平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7℃培养72h,每24h观察记录一次不同培养基平皿上

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72h后统计菌落

数,相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以平均值为准记数。

1.3.4嗜热链球菌在不同酸碱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菌数测定

制备初始pH不同(pH6.5、pH6.8、pH7.0)的固

体乳酸菌培养基平皿,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活化好的嗜热链球菌菌液进行101、102、103、104、105、106倍稀释,取

稀释倍数为106的菌液0.1mL在无菌条件下均匀涂布至不同pH的乳酸菌培养基中,各2个重复。将涂好菌液的平皿分别在不同温度(37℃、42℃、45℃)下培养,48

h后,统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再乘以10,即为每毫升菌液中所含有的活菌数(cfu/mL),pH和

温度相同的2个重复以平均值为准。

2结果

2.1

不同培养基上S.t的生长状况

6种固体培养基每种2个重复,不同培养基上嗜热

链球菌24 ̄72h的生长状况及最终菌落数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基上嗜热链球菌生长情况

培养基不同时间生长情况(h)

平均菌落数(个)

244872乳清培养基

--+102Elliker琼脂培养基--+71改良IRIE培养基--+123改良M17琼脂培养基

--+89S培养基-++168乳酸菌培养基

693

注:“-”表示未长菌;“+”

表示长菌。由表1可以看出,乳酸菌培养基24h就长出了嗜热链球菌,生长速度最快,菌数量最多,而其他培养基上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比较差,所以在培养和保存嗜热链球菌时应选用乳酸菌培养基较好。

2.1

S.t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菌数

S.t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菌数见表2。随

着温度的升高和pH的增大,S.t活菌数随之相应增加,42℃、pH6.8时活菌数最多,平均达到1.105×

109cfu/L。

表2S.t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菌数

不同条件下活菌数温度(℃(cfu/mL)

pH6.5pH6.8pH7.0377.1×1088.6×1087.8×1087.3×1088.4×1088.1×108428.8×1081.05×1099.6×1088.2×1081.16×1099.2×10845

7.9×1081.11×1099.1×1089.4×108

9.8×108

8.9×108

3讨论与分析

3.1嗜热链球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用嗜热链球菌和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混合培养发酵的乳酸饮品能补充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且含有易于吸收的营养素,具有抑制腐败菌、提高消化率、防癌及预防一些传染病等功效,并能为食品提供芳香风味,使食品拥有良好的质地[7]。嗜热链球菌又是近年用微生

・・44

中国奶牛・2007年第8期

低温清洗剂在奶源基地的应用

张亚东,王吉宏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奶事业部,呼和浩特

中图分类号:TU266+2

文献标识码:B

010080)

文章编号:1004-4264(2007)08-0044-02

在挤奶管道的清洗中,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挤奶装置内表面附着的奶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清洗剂需要满足:(1)将奶渣粘附着的表面松开,让松开的奶渣悬浮于溶液中,防止这些奶渣再次粘到设备的其他地方,防止形成奶垢层;(2)尽量减少对挤奶设备表面(如橡胶件)的有害作用;(3)使用简单、安全,不含任何会影响牛奶质量的物质;(4)环保。

我国奶源基地现有奶站约10000多座,在奶站挤奶设备的日常清洗过程中,清洗剂对水温要求一般均在70℃以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北方,清洗时的温度往往达不到规定要求,致使挤奶设备清洗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原料奶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奶源基地推广使用低温清洗液,预使用低温清洗液清洗时水温要求控制在35 ̄55℃,达到了与使用传统清洗剂相同或更好的清洗效果。

1.1脂类的清洗

温度与pH值是影响残留奶中脂类清除干净与否

1清洗剂的主要作用及原理

的关键因素。乳脂的固化温度为35℃,所以清洗液的温

收稿日期:2007-07-03

物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首选菌种之一[8],所以近年来对乳酸菌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嗜热链球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嗜热链球菌的最佳培养基为乳酸菌培养基,最适培养温度为42℃,培养基最适酸碱度为pH6.8。

度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都应该在38℃以上,如果温度低得出的嗜热链球菌的最适培养温度和最适酸碱度均与嗜热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一致。另外,在本次试验中发现,嗜热链球菌菌液稀释时要用灭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盐水会降低嗜热链球菌的生理活性,影响试验结果,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3.2嗜热链球菌没有分解淀粉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的

酶系,因此,不能利用大分子物质作碳源,能利用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等单糖和一些寡糖,所以本试验中乳酸菌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葡萄糖。嗜热链球菌体内的蛋白酶活性通常较弱甚至缺乏必要的蛋白酶,因此,最适于它们的氮源是蛋白质水解产物,所以本试验中乳酸菌培养基中的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这与叶淑红等的研究相一致。

[9]

[1]佟潇.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乳品工业,2004,32(4):25-27.

[2]李健强,李六金.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M].西安:陕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李锦子,行曙光,马杰,等.嗜热链球菌培养条件的研究[J].微生

物学通报,1996,23(3):138-140.

[4]曹文海,任国谱.嗜热链球菌的检验培养基(M17)的改良[J].中

国乳业,2006,(1):46-48.

3.3嗜热链球菌与其他细菌相比,对营养的要求比较

[5]周家春.乳酸菌菌种的简便分离和培养[J].食品科学,1998,19

(1):39-41.

严格、复杂,在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求供给适量的水氨基酸、肽类分、碳源、氮源之外,还需要加入维生素、等生长辅助因子,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西红柿汁可以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西红柿汁不仅能为嗜热链球菌提供碳源,而且含有嗜热链球菌生长不可缺少的核苷酸和矿物质,营养丰富,能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这与田洪涛等的报道一致。

[10]

[6]陈芳,靳亚平.奶制品中有益菌的分离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

医,2007,(3).

[7]丁红辉,张梅,李晓柠.优化条件检测乳酸菌的应用优势[J].饮

料工业,2006,9(4):6-7.

[8]白建,黄素珍.纯牛奶中抗菌药物残留的检测[J].乳业科学与技

术,2006,116(1):15-17.

[9]叶淑红,何连芳,张或,等.乳酸菌的发酵条件及其对发酵胡萝

卜汁风味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5,26(5):127-130.

3.4嗜热链球菌不但具有复杂的营养要求,同时它们

也耐酸和嗜热,与其他细菌相比,它们能产生大量的乳酸,能在较低pH的基质中和较高温度下生长,本试验

[10]田洪涛,贾英民,马雯,等.嗜热链球菌促生长物质研究及增

殖培养基优化筛选[J].食品科学,2002,23(5):60-62.□

・・42

中国奶牛・2007年第8期

嗜热链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芳,靳亚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陵712100)

中图分类号:Q939.1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264(2007)08-0042-02

摘要:对嗜热链球菌采用六种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37℃、42℃、45℃)和培养基不同酸碱度(pH6.5、pH6.8、

pH7.0)进行培养,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了研究,得出嗜热链球菌的最佳培养温度为42℃,最适酸碱度

为pH6.8,最佳培养基为乳酸菌培养基。关键词:嗜热链球菌;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

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S.t)作为一种对人体有明显食疗作用的有益菌,它的开发利用一直得到国内外乳品界的高度重视。嗜热链球菌不但是一种很好的发酵剂,也是微生物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常用菌种之一。本文就嗜热链球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中嗜热链球菌的保存和传代提供参考。

原料:蛋白胨、蔗糖、酵母膏、葡萄糖、琼脂、NaCl,

KH2PO4和吐温-80等均为市售,西红柿汁为自制。1.2

仪器与设备

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型号:PYX-

DHS-35×40),冰箱,高压蒸气灭菌锅(上海医用仪器生

产厂生产),超净工作台,显微镜,酸度计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菌种:嗜热链球菌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畜生殖内分泌实验室分离保存。收稿日期:2007-03-29

作者简介:陈芳(1967-),女,陕西乾县人,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靳亚平(1966-),男,陕西宝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

事家畜生殖内分泌学研究。

1.3方法

1.3.1不同培养基的制备1.3.1.1乳清培养基的制备

配方:乳清500mL,蒸馏水500mL,胰蛋白胨5g,葡萄糖1g,酵母膏2.5g,琼脂粉20g,pH6.5[1]。

乳清的制备:新鲜牛奶1L加热至沸腾,冷却后加入12mol/L的HCl少许,边加入边搅拌,直到牛奶凝结成絮状,过滤后即得乳清,再用12mol/L的NaOH调pH至6.5即可。培养基制备方法按文献[2]进行。

饲料;饲养工具要专用;做好消毒工作,每周更换一种消毒液,对牛舍环境进行消毒,一天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一次即可;对被污染的粪尿及病死牛作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疾病继续传播。

此,从心、肝、肺分离的细菌均为D型。

4小结

4.1本次临产母牛突然发病和死亡,从新鲜病料中分

离到魏氏梭菌强毒株,确定魏氏梭菌为牛猝死的病原。

4.2该菌不仅侵害肠道,而且侵害实质器官,细菌繁

殖产生毒素引起动物死亡,一般药物和抗生素不能中和毒素,因此没有治疗效果,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4.3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正常的动物肠道

中,普遍认为过多的精饲料(即高蛋白、过多淀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5防治措施建议

5.1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加强牛的饲养管理,

立即更换饲料,搞好环境卫生,饲槽内剩料要及时清理;做好紧急灭鼠工作;发现病牛立即隔离治疗;注意饲料饮水卫生等,不喂发霉、变质、污染、有毒和刺激性大的

5.2治疗

5.2.1马上对牛群进行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皮下注射5mL,注射后2周可产生免疫力。

5.2.2对初生24h内的犊牛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次2mL,连续使用3d。

5.2.3对已发病的牛口服喹乙醇,2g/kg体重,2次/d,连用4d,同时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2mL,连用4d,同

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参考文献

[1]廖延雄.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5,395-398.□

中国奶牛・2007年第8期

・43・

1.3.1.2

Elliker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配方:胰蛋白胨20g,蔗糖5g,酵母提取物5g,NaCl4g,明胶2.5g,乙酸钠1.5g,葡萄糖5g,抗坏血酸0.5g,乳糖

5g,琼脂15g,蒸馏水1L;pH6.8。制备方法按文献[2]进行。1.3.1.3

改良IRIE培养基

配方(%):胰胨0.5,酵母膏0.25,乳糖1,琥珀酸钠

1,KH2PO40.2,K2HPO40.2,琼脂1.5,加蒸馏水至100;pH6.8[3]。制备方法同上。

1.3.1.4改良M17琼脂培养基

配方[4]:胰蛋白胨5g,鱼蛋白胨5g,牛肉膏5g,酵母浸膏2.5g,抗坏血酸0.5g,硫酸镁0.25g,甘油10g,乳糖3g,KH2PO40.2g,K2HPO40.5g,琼脂11g,蒸馏水

1000mL;pH6.8。制备方法同上。1.3.1.5

S培养基

配方(%):牛肉浸膏0.5,酵母浸膏0.25,蔗糖2.5,维生素C0.2,乳清6.0,柠檬酸三铵0.4,七水磷酸镁0.01,琼脂1.5,加蒸馏水至100;pH7.0。

制备方法同上[5]。1.3.1.6乳酸菌培养基

配方:酵母膏7.5g,蛋白胨7.5g,葡萄糖10g,

KH2PO42g,西红柿汁100mL,吐温-800.5mL,蒸馏水900mL;pH6.8。配制方法同上[6]。1.3.1.7改良IRIE液体培养基

配方(%):蛋白胨1,酵母膏0.5,乳糖1,琥珀酸钠2,KH2PO40.2,K2HPO40.2。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标准分别称量后放入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0mL,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调pH至6.8,分装于18mm×8mm试管中,每个试管2 ̄3mL,试管加塞后高压灭菌(115℃,15min),备用。1.3.2菌种的复苏

将4℃冰箱中保存的嗜热链球菌菌种,无菌操作接种到改良IRIE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取菌液1mL加IRIE液体培养基9mL,37℃培养6h后备用。1.3.3不同培养基的接种

取已活化的菌液1mL,用灭菌蒸馏水依次稀释101、102、103、104、105倍,取稀释105倍的菌液0.1mL分

别滴于不同培养基上,使菌液在平板培养基上分布均匀,每种培养基涂2个平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7℃培养72h,每24h观察记录一次不同培养基平皿上

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72h后统计菌落

数,相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以平均值为准记数。

1.3.4嗜热链球菌在不同酸碱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菌数测定

制备初始pH不同(pH6.5、pH6.8、pH7.0)的固

体乳酸菌培养基平皿,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活化好的嗜热链球菌菌液进行101、102、103、104、105、106倍稀释,取

稀释倍数为106的菌液0.1mL在无菌条件下均匀涂布至不同pH的乳酸菌培养基中,各2个重复。将涂好菌液的平皿分别在不同温度(37℃、42℃、45℃)下培养,48

h后,统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再乘以10,即为每毫升菌液中所含有的活菌数(cfu/mL),pH和

温度相同的2个重复以平均值为准。

2结果

2.1

不同培养基上S.t的生长状况

6种固体培养基每种2个重复,不同培养基上嗜热

链球菌24 ̄72h的生长状况及最终菌落数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基上嗜热链球菌生长情况

培养基不同时间生长情况(h)

平均菌落数(个)

244872乳清培养基

--+102Elliker琼脂培养基--+71改良IRIE培养基--+123改良M17琼脂培养基

--+89S培养基-++168乳酸菌培养基

693

注:“-”表示未长菌;“+”

表示长菌。由表1可以看出,乳酸菌培养基24h就长出了嗜热链球菌,生长速度最快,菌数量最多,而其他培养基上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比较差,所以在培养和保存嗜热链球菌时应选用乳酸菌培养基较好。

2.1

S.t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菌数

S.t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菌数见表2。随

着温度的升高和pH的增大,S.t活菌数随之相应增加,42℃、pH6.8时活菌数最多,平均达到1.105×

109cfu/L。

表2S.t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菌数

不同条件下活菌数温度(℃(cfu/mL)

pH6.5pH6.8pH7.0377.1×1088.6×1087.8×1087.3×1088.4×1088.1×108428.8×1081.05×1099.6×1088.2×1081.16×1099.2×10845

7.9×1081.11×1099.1×1089.4×108

9.8×108

8.9×108

3讨论与分析

3.1嗜热链球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用嗜热链球菌和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混合培养发酵的乳酸饮品能补充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且含有易于吸收的营养素,具有抑制腐败菌、提高消化率、防癌及预防一些传染病等功效,并能为食品提供芳香风味,使食品拥有良好的质地[7]。嗜热链球菌又是近年用微生

・・44

中国奶牛・2007年第8期

低温清洗剂在奶源基地的应用

张亚东,王吉宏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奶事业部,呼和浩特

中图分类号:TU266+2

文献标识码:B

010080)

文章编号:1004-4264(2007)08-0044-02

在挤奶管道的清洗中,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挤奶装置内表面附着的奶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清洗剂需要满足:(1)将奶渣粘附着的表面松开,让松开的奶渣悬浮于溶液中,防止这些奶渣再次粘到设备的其他地方,防止形成奶垢层;(2)尽量减少对挤奶设备表面(如橡胶件)的有害作用;(3)使用简单、安全,不含任何会影响牛奶质量的物质;(4)环保。

我国奶源基地现有奶站约10000多座,在奶站挤奶设备的日常清洗过程中,清洗剂对水温要求一般均在70℃以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北方,清洗时的温度往往达不到规定要求,致使挤奶设备清洗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原料奶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奶源基地推广使用低温清洗液,预使用低温清洗液清洗时水温要求控制在35 ̄55℃,达到了与使用传统清洗剂相同或更好的清洗效果。

1.1脂类的清洗

温度与pH值是影响残留奶中脂类清除干净与否

1清洗剂的主要作用及原理

的关键因素。乳脂的固化温度为35℃,所以清洗液的温

收稿日期:2007-07-03

物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首选菌种之一[8],所以近年来对乳酸菌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嗜热链球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嗜热链球菌的最佳培养基为乳酸菌培养基,最适培养温度为42℃,培养基最适酸碱度为pH6.8。

度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都应该在38℃以上,如果温度低得出的嗜热链球菌的最适培养温度和最适酸碱度均与嗜热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一致。另外,在本次试验中发现,嗜热链球菌菌液稀释时要用灭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盐水会降低嗜热链球菌的生理活性,影响试验结果,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3.2嗜热链球菌没有分解淀粉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的

酶系,因此,不能利用大分子物质作碳源,能利用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等单糖和一些寡糖,所以本试验中乳酸菌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葡萄糖。嗜热链球菌体内的蛋白酶活性通常较弱甚至缺乏必要的蛋白酶,因此,最适于它们的氮源是蛋白质水解产物,所以本试验中乳酸菌培养基中的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这与叶淑红等的研究相一致。

[9]

[1]佟潇.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乳品工业,2004,32(4):25-27.

[2]李健强,李六金.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M].西安:陕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李锦子,行曙光,马杰,等.嗜热链球菌培养条件的研究[J].微生

物学通报,1996,23(3):138-140.

[4]曹文海,任国谱.嗜热链球菌的检验培养基(M17)的改良[J].中

国乳业,2006,(1):46-48.

3.3嗜热链球菌与其他细菌相比,对营养的要求比较

[5]周家春.乳酸菌菌种的简便分离和培养[J].食品科学,1998,19

(1):39-41.

严格、复杂,在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求供给适量的水氨基酸、肽类分、碳源、氮源之外,还需要加入维生素、等生长辅助因子,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西红柿汁可以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西红柿汁不仅能为嗜热链球菌提供碳源,而且含有嗜热链球菌生长不可缺少的核苷酸和矿物质,营养丰富,能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这与田洪涛等的报道一致。

[10]

[6]陈芳,靳亚平.奶制品中有益菌的分离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

医,2007,(3).

[7]丁红辉,张梅,李晓柠.优化条件检测乳酸菌的应用优势[J].饮

料工业,2006,9(4):6-7.

[8]白建,黄素珍.纯牛奶中抗菌药物残留的检测[J].乳业科学与技

术,2006,116(1):15-17.

[9]叶淑红,何连芳,张或,等.乳酸菌的发酵条件及其对发酵胡萝

卜汁风味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5,26(5):127-130.

3.4嗜热链球菌不但具有复杂的营养要求,同时它们

也耐酸和嗜热,与其他细菌相比,它们能产生大量的乳酸,能在较低pH的基质中和较高温度下生长,本试验

[10]田洪涛,贾英民,马雯,等.嗜热链球菌促生长物质研究及增

殖培养基优化筛选[J].食品科学,2002,23(5):60-62.□


相关文章

  • 益生菌菌种特性及主要作用
  • 2004(1) 陕 西 农 业 科 学・65・ 益生菌菌种特性及主要作用 楚 渠,彭云武 (安康农业学校,陕西安康 725000) 40℃,最适pH为5.5-6.2.双歧杆菌有28个种, 1 益生菌 1.1 益生菌 益生菌是利用动物体内有益 ...查看


  • 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 猪链球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爱琴海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预防兽医系 兰州) 摘要: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S)病是一种由不同致病性血清群的链球菌引起,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3] ...查看


  • 第四讲乳酸菌类型及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
  • 第四讲 乳酸菌及益生菌种类的功能及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一. 乳酸菌及益生菌 1. 定义及分类 (1)乳酸菌 (2)益生菌 2.生物活性 3.生长特性及应用.产品开发 二. 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1.细菌素 (1) 定义及种类 (2 ...查看


  • 菌种长期保存方法的新尝试
  • 6&%%3!6&8OZ6#=KLMNOPHLQOPIKRLSLOKQORT=Q0IQSUVWXYZ:J41J 菌种长期保存方法的新尝试 林君荣!李慧霞 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丹东#"#$%%&' 摘要(目的( ...查看


  •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孟利张兰威 1.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遗传研究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本文概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生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在 ...查看


  •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群与牙菌斑生物膜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28卷第2期2010年4月 WestChinaJournalofStomatDlogyV01.28No.2Apr.2010http:Ilwww.hxkqyxzz.net '115. [文章编号]1000-1182(2010 ...查看


  • 口腔微生物学重点
  • <口腔微生物学> (供五年制.七年制及研究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生物学(Oral Biology)/口腔微生物学(Oral Microbiology ) 课程号(代码):50300720(七年制) ...查看


  • r常见农药降解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


  • 抗菌肽叩响抗生素替代大门
  • 6政治局委员胡春华听取抗菌肽展台汇报.王建华供图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果说之前人类因其受益,那么,如今全世界则不得不致力解决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后果--耐药细菌的出现及传播. 今年9月,出席联合国大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