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

--------08法学 林芳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天真 的面孔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禁感慨,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应该正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自杀的现象如此普遍,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青少年放弃了自己花朵一样的生命呢?

一、青少年自杀的概念

自杀(suicide )是指自愿地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可将之分类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 青少年自杀是指青少年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身生命的行为。近年来,成人自杀率有所下降,而青少年自杀率则逐年上升,青少年自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青少年自杀情况的现状

自杀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悲剧现象,全球每年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死于自杀。联合国早在十几年前的文件中就曾对自杀状况给予过精辟的阐述:“自杀是一个全球性的悲剧,每年至少有500,000 人死于自杀,然而由于自杀在所有国家严重地漏报,所以实际上的数字肯定更高,估计高达120 万。自杀不仅是北半球高度工业化、富有国家的一大问题,也是南北两个半球共同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自杀可发生在所有年龄和所有阶层。虽然国际上自杀的变异很大,过去数十年全球的情况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青年人,尽管老年人保持最高。这种发展变化的一种后果是,目前的大多数国家,自杀已是所有致死的十大原因之一,而且在青年人中是进入前三位的死因。”

(一)自杀率

根据对中国卫生部近十年数据分析发现,自杀是中国全人口死亡的第五大死因。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的头号杀手。由这个报告我们可以得知,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一大原因。能够反映这一现象和趋势的是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事件。在2002到2006年,短短的几年间,大陆发生至少35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在中国大陆的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33. 3 %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 %的承认有自杀意念。可见,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费立鹏等人的调查,中国的自杀率为22.99/10 万,据此估计每年有25- 30 万人死于自杀。上述结果低于1998 年WHO 对我国自杀死亡人数的估计(41 万)。15- 34 岁这个年龄段的自杀人数占了将近20%的死亡人口,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中死亡的人中,每5 个人就有一个是死于自杀。

(二)性别年龄差异

中国女性自杀率明显高于男性。据WHO 资料,1987- 1989 年,中国青年自杀男女比例15- 24岁为52.9:100;25- 34 岁为75.6:100;而5- 14 岁少年儿童为97:100。

[7]中国自杀有两个高峰年龄段,一是15- 24 岁(女性更加明显),二是60 岁以上。

(三)城乡差异

中国的自杀存在着城乡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比城镇居民高3- 5倍。 70%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农村自杀率非常高,占全国整个自杀总数的93%。

三、青少年自杀的模式

(一)心理动力模式

西方一些研究者在讨论各种人格变量和认知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杀的心理动力模式,指出自杀危机是某些心理机制导致的结果。例如,弗洛伊德提出生命的两种力量----一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存的动力,而死的本能则被认为是死的动力。这两种力量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相互作用。来自潜意识的恐惧感和体验抑制了人的成长和发展,它威胁着生的力量,于是死的本能战胜了生的本能。因此,弗洛伊德把自杀理解为内心矛盾冲突的结果。Ziloorg (1937)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包括复仇、恐惧、怨恨和逃避的幻想都会导致自杀,并指出绝大多数自杀行为都是冲动的表现。

(二)“痛苦呐喊”模式

该模式由Willians 于1997 年提出,他假设个体要尽力逃避让他们感到“挫败”的情境。这种挫败感可能来自于外部的影响,如失业、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差或内心冲突。个体认为他们被陷在这样的情境中而无法逃脱,而且没人可以帮助他们。因此“痛苦呐喊”模式描述的是情境的组合:一方面个体既感到挫败,却无法逃避;另一方面个体又可以获得伤害自己的机会。这种模式既解释了非致命的自我伤害,也解释了更致命的自杀行为。它认为个人对压力情境的“逃离电位”(escape potential)很敏感。因此,不太严重的自我伤害代表了重建逃离路线的尝试,更严重的自杀行为和自杀未遂可以视为一次 “痛苦呐喊”,是个人觉得无路可逃,而且没有获救的可能时所采取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感到被彻底“击败”了。这种模式强调自杀行为是被组合情境诱发出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交流”,是渴望获得解救的呐喊。

四、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病理现象,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很多。

(一)内部因素

1、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精神障碍是青少年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Portzky 等学者访问了与19起自杀案件(自杀者年龄在15-19岁之间) 有关的32个知情人,结果显示,所有自杀青少年在死亡的时候都曾遭受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的折磨,大约有一半的自杀青少年曾被诊断为人格障碍。 青少年自杀受害者中常患有精神疾病但没有接受治疗,并同时有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另有研究表明,患有躁郁症的人有很大的自杀风险,而患有躁郁症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相似的自杀危险度 ,在患有躁郁症的青少年中,进行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过去的自杀行为会使将来的自杀风险度增高。

2、生物学因素

遗传学资料显示,自杀行为具有遗传易感性。14-3-3- 是潜在的自杀易感基因,神经调节障碍可能与自杀有关。 大量的家族调查和孪生子分析都得出了自杀行为具有遗传倾向这一结论,但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特异性基因。Runeson 对登记的瑞典死亡原因的研究显示:从1949年至1969年出生的所有自杀死亡者(n=8396)的一级亲属(n=33173)中有287人自杀(占家族成员所有死因的9.4%),而其他死因的同龄人对照(n=7568)的一级亲属(n=28945)中只有120人(4.6%),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uneson 的这一调查在很大程度证明了自杀的遗传性。

(二)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阶层特征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相关。一项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心理剖析研究表明,大约1/4 的被试家庭收入不稳定或比较贫穷。波莱特研究发现,在四个地区所进行的自杀未遂调查中,自杀未遂率高的地区居民教育水平低,来自低社会阶层者多,租房居住者多。 这表明,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阶层等等均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致使青少年自杀率的增加。

家庭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自杀的一个重要变量。家庭温暖感的程度与心理问题大小有很显著的剂量- 效应关系。 有调查发现,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融洽、缺

乏情感交流、母子关系恶劣、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或怀有敌意是中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

家庭结构残缺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杀意愿和发生自杀行为。有学者调查报道, 单亲家庭、家庭结构松散以及重组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明显高于正常组。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年龄小于16 岁的蓄意自我伤害的孩子是生活在父母离异或分居而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说明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对青少年是否产生自杀意愿和发生自杀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家庭功能特征亦可能是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又一重要因素。例如,Kerfoot 等人研究发现,与社区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服毒者表现出更多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可能都来自因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功能不良家庭。 这表明,一个家庭的功能是否完整,将会对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2、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范现象的增加等影响和冲击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削弱了青少年生存的信心和意志,导致自杀率不断上升。

而且,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自杀现象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加,对青少年的信仰、行为和社会态度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自杀行为在影视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而且有的电视节目、文艺作品对自杀行为做了详细的描写,过渡渲染名人的自杀行为,使得人们在陷入困境时往往会想到通过自杀来结束痛苦,这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更为恶劣。例如,《最后的出口》一书介绍了窒息死亡的自杀方法,在该书发行的当年,纽约因窒息死亡的自杀人数增加了313%,而在27.3%的自杀现场都发现了此书。同时,网络中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自杀信息也对青少年造成不利的影响。

3、学校因素

学校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双重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严谨科学的校风、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效的管理对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过重的学习负担、不恰当的学校控制、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会造成学生焦虑、抑郁、紧张、性格改变等,最终导致学生实施自杀行为。

有研究表明,繁重的功课、繁多的考试,对于学习科目缺乏兴趣与成就感,升学压力的增大以及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不佳等等均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校园因素。它们会使青少年在学校生活的适应上产生挫折感,造成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降低,最终产生无望感而自杀。

而且由于学校只注重排名与升学率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没有采取合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容易出现生命态度模糊,不能正确看待生命和死亡等现象,因而学生很容易会在遇到挫折时实施自杀行为以求解脱。一项关于中学生对自杀行为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有关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都认为 “ 自杀比什么都能使父母悲伤” ( 初中生为78% , 高中生为80% ) ; “ 生命不是自己的”(初中生为50%,高中生为60% ) ;“自杀是因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而产生的”(初中生为54%,高中生为47% ) ;“对将来抱有希望的人不会想什么自杀”(初中生为53% ,高中生为52% )。 多数学生的想法是,自杀在谁身上都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无奈的事情。

五、防治措施

青少年自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要消除和降低青少年自杀现象,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 学校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场所, 学校教育要不应仅仅盲目地追求升学率, 而是要立足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社会脚步加快以及社会压力增加的今天, 学校应指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让青少年不仅学到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 还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向,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以及让他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勇敢地面对一切,而不是采取消极的方法去结束一切。此外,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时机如地震、海啸灾难、艾滋病事件等对青少年进行尊重生命和关怀生命的教育, 通过逃生训练、抗灾演习、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感悟生命的珍贵和不可逆性。

(二) 家庭教育

家长应尽自己一切努力为孩子建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父母应该理解孩子, 做到换位思考, 并且应该认识到孩子沉重的学习任务与压力, 避免以繁重的学习和社会竞争的压力逼迫孩子。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让他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发泄自己的不满以及压抑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高要求、高标准,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让孩子知道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让他们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就是在经历人生中不可预知的事件的同时慢慢地长大,增加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使孩子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傻事。

(三) 社会教育

社会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介, 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并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同时,社会也应该发挥舆论的作用,让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改变目前自杀预防主要由自杀者亲属单独承担的现状, 使青少年自杀问题得到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与援助,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政府应加大管理和采取合理行动的力度。相关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管理法规和措施, 加强监管和审查的力度, 严厉打击黑网吧和不法出版社等,减少青少年接触不良的信息,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牵头启动各级有关机关, 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的心理讲座,更好地开导正处于迷茫中的青少年,让青少年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此外,政府应出台政策与措施对学校、社区等各级人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了解青少年自杀的心理特点和过程, 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杀危险早期评估知识与干预技术, 动员他们经常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变化, 发现问题苗头后, 及时予以帮助和开导, 从而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四) 青少年自我教育

青少年应多阅读课外优秀读物。青少年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接触到了名人、伟人和学者的智慧与思想,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好的著作会使青少年变得更成熟、睿智和理智,使他们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珍贵,使他们更珍爱自己的生命。

青少年应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增强自主意识,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情绪,灵活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 以便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勇敢积极地面对,解决不了时,应向家人、师长、朋友等寻求帮助,不要把一切都闷在心里,使自己沮丧、失意, 不良情绪破坏性爆发。 青少年应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应该经常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例如游泳、登山、跑步等,使得自己变得更有精神、更精力充沛,减少心中的忧郁与不快。与此同时,青少年在户外运动中,能够与同龄人有更多的接触,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不但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有意义。

六、结语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青少年作为国家下一代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自杀行为对不仅仅对他们的家人造成了伤害,也对社会、国家造成了伤害。在我们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进程中, 社会各界应该齐心协力,关注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给予他们帮助与关怀,使他们更珍爱生命和生活、乐于学习,更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与挫折,更勇敢地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

--------08法学 林芳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天真 的面孔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禁感慨,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应该正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自杀的现象如此普遍,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青少年放弃了自己花朵一样的生命呢?

一、青少年自杀的概念

自杀(suicide )是指自愿地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可将之分类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 青少年自杀是指青少年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身生命的行为。近年来,成人自杀率有所下降,而青少年自杀率则逐年上升,青少年自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青少年自杀情况的现状

自杀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悲剧现象,全球每年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死于自杀。联合国早在十几年前的文件中就曾对自杀状况给予过精辟的阐述:“自杀是一个全球性的悲剧,每年至少有500,000 人死于自杀,然而由于自杀在所有国家严重地漏报,所以实际上的数字肯定更高,估计高达120 万。自杀不仅是北半球高度工业化、富有国家的一大问题,也是南北两个半球共同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自杀可发生在所有年龄和所有阶层。虽然国际上自杀的变异很大,过去数十年全球的情况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青年人,尽管老年人保持最高。这种发展变化的一种后果是,目前的大多数国家,自杀已是所有致死的十大原因之一,而且在青年人中是进入前三位的死因。”

(一)自杀率

根据对中国卫生部近十年数据分析发现,自杀是中国全人口死亡的第五大死因。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的头号杀手。由这个报告我们可以得知,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一大原因。能够反映这一现象和趋势的是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事件。在2002到2006年,短短的几年间,大陆发生至少35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在中国大陆的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33. 3 %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 %的承认有自杀意念。可见,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费立鹏等人的调查,中国的自杀率为22.99/10 万,据此估计每年有25- 30 万人死于自杀。上述结果低于1998 年WHO 对我国自杀死亡人数的估计(41 万)。15- 34 岁这个年龄段的自杀人数占了将近20%的死亡人口,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中死亡的人中,每5 个人就有一个是死于自杀。

(二)性别年龄差异

中国女性自杀率明显高于男性。据WHO 资料,1987- 1989 年,中国青年自杀男女比例15- 24岁为52.9:100;25- 34 岁为75.6:100;而5- 14 岁少年儿童为97:100。

[7]中国自杀有两个高峰年龄段,一是15- 24 岁(女性更加明显),二是60 岁以上。

(三)城乡差异

中国的自杀存在着城乡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比城镇居民高3- 5倍。 70%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农村自杀率非常高,占全国整个自杀总数的93%。

三、青少年自杀的模式

(一)心理动力模式

西方一些研究者在讨论各种人格变量和认知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杀的心理动力模式,指出自杀危机是某些心理机制导致的结果。例如,弗洛伊德提出生命的两种力量----一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存的动力,而死的本能则被认为是死的动力。这两种力量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相互作用。来自潜意识的恐惧感和体验抑制了人的成长和发展,它威胁着生的力量,于是死的本能战胜了生的本能。因此,弗洛伊德把自杀理解为内心矛盾冲突的结果。Ziloorg (1937)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包括复仇、恐惧、怨恨和逃避的幻想都会导致自杀,并指出绝大多数自杀行为都是冲动的表现。

(二)“痛苦呐喊”模式

该模式由Willians 于1997 年提出,他假设个体要尽力逃避让他们感到“挫败”的情境。这种挫败感可能来自于外部的影响,如失业、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差或内心冲突。个体认为他们被陷在这样的情境中而无法逃脱,而且没人可以帮助他们。因此“痛苦呐喊”模式描述的是情境的组合:一方面个体既感到挫败,却无法逃避;另一方面个体又可以获得伤害自己的机会。这种模式既解释了非致命的自我伤害,也解释了更致命的自杀行为。它认为个人对压力情境的“逃离电位”(escape potential)很敏感。因此,不太严重的自我伤害代表了重建逃离路线的尝试,更严重的自杀行为和自杀未遂可以视为一次 “痛苦呐喊”,是个人觉得无路可逃,而且没有获救的可能时所采取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感到被彻底“击败”了。这种模式强调自杀行为是被组合情境诱发出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交流”,是渴望获得解救的呐喊。

四、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病理现象,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很多。

(一)内部因素

1、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精神障碍是青少年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Portzky 等学者访问了与19起自杀案件(自杀者年龄在15-19岁之间) 有关的32个知情人,结果显示,所有自杀青少年在死亡的时候都曾遭受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的折磨,大约有一半的自杀青少年曾被诊断为人格障碍。 青少年自杀受害者中常患有精神疾病但没有接受治疗,并同时有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另有研究表明,患有躁郁症的人有很大的自杀风险,而患有躁郁症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相似的自杀危险度 ,在患有躁郁症的青少年中,进行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过去的自杀行为会使将来的自杀风险度增高。

2、生物学因素

遗传学资料显示,自杀行为具有遗传易感性。14-3-3- 是潜在的自杀易感基因,神经调节障碍可能与自杀有关。 大量的家族调查和孪生子分析都得出了自杀行为具有遗传倾向这一结论,但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特异性基因。Runeson 对登记的瑞典死亡原因的研究显示:从1949年至1969年出生的所有自杀死亡者(n=8396)的一级亲属(n=33173)中有287人自杀(占家族成员所有死因的9.4%),而其他死因的同龄人对照(n=7568)的一级亲属(n=28945)中只有120人(4.6%),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uneson 的这一调查在很大程度证明了自杀的遗传性。

(二)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阶层特征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相关。一项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心理剖析研究表明,大约1/4 的被试家庭收入不稳定或比较贫穷。波莱特研究发现,在四个地区所进行的自杀未遂调查中,自杀未遂率高的地区居民教育水平低,来自低社会阶层者多,租房居住者多。 这表明,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阶层等等均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致使青少年自杀率的增加。

家庭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自杀的一个重要变量。家庭温暖感的程度与心理问题大小有很显著的剂量- 效应关系。 有调查发现,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融洽、缺

乏情感交流、母子关系恶劣、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或怀有敌意是中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

家庭结构残缺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杀意愿和发生自杀行为。有学者调查报道, 单亲家庭、家庭结构松散以及重组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明显高于正常组。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年龄小于16 岁的蓄意自我伤害的孩子是生活在父母离异或分居而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说明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对青少年是否产生自杀意愿和发生自杀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家庭功能特征亦可能是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又一重要因素。例如,Kerfoot 等人研究发现,与社区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服毒者表现出更多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可能都来自因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功能不良家庭。 这表明,一个家庭的功能是否完整,将会对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2、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范现象的增加等影响和冲击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削弱了青少年生存的信心和意志,导致自杀率不断上升。

而且,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自杀现象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加,对青少年的信仰、行为和社会态度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自杀行为在影视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而且有的电视节目、文艺作品对自杀行为做了详细的描写,过渡渲染名人的自杀行为,使得人们在陷入困境时往往会想到通过自杀来结束痛苦,这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更为恶劣。例如,《最后的出口》一书介绍了窒息死亡的自杀方法,在该书发行的当年,纽约因窒息死亡的自杀人数增加了313%,而在27.3%的自杀现场都发现了此书。同时,网络中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自杀信息也对青少年造成不利的影响。

3、学校因素

学校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双重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严谨科学的校风、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效的管理对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过重的学习负担、不恰当的学校控制、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会造成学生焦虑、抑郁、紧张、性格改变等,最终导致学生实施自杀行为。

有研究表明,繁重的功课、繁多的考试,对于学习科目缺乏兴趣与成就感,升学压力的增大以及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不佳等等均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校园因素。它们会使青少年在学校生活的适应上产生挫折感,造成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降低,最终产生无望感而自杀。

而且由于学校只注重排名与升学率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没有采取合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容易出现生命态度模糊,不能正确看待生命和死亡等现象,因而学生很容易会在遇到挫折时实施自杀行为以求解脱。一项关于中学生对自杀行为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有关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都认为 “ 自杀比什么都能使父母悲伤” ( 初中生为78% , 高中生为80% ) ; “ 生命不是自己的”(初中生为50%,高中生为60% ) ;“自杀是因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而产生的”(初中生为54%,高中生为47% ) ;“对将来抱有希望的人不会想什么自杀”(初中生为53% ,高中生为52% )。 多数学生的想法是,自杀在谁身上都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无奈的事情。

五、防治措施

青少年自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要消除和降低青少年自杀现象,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 学校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场所, 学校教育要不应仅仅盲目地追求升学率, 而是要立足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社会脚步加快以及社会压力增加的今天, 学校应指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让青少年不仅学到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 还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向,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以及让他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勇敢地面对一切,而不是采取消极的方法去结束一切。此外,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时机如地震、海啸灾难、艾滋病事件等对青少年进行尊重生命和关怀生命的教育, 通过逃生训练、抗灾演习、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感悟生命的珍贵和不可逆性。

(二) 家庭教育

家长应尽自己一切努力为孩子建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父母应该理解孩子, 做到换位思考, 并且应该认识到孩子沉重的学习任务与压力, 避免以繁重的学习和社会竞争的压力逼迫孩子。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让他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发泄自己的不满以及压抑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高要求、高标准,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让孩子知道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让他们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就是在经历人生中不可预知的事件的同时慢慢地长大,增加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使孩子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傻事。

(三) 社会教育

社会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介, 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并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同时,社会也应该发挥舆论的作用,让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改变目前自杀预防主要由自杀者亲属单独承担的现状, 使青少年自杀问题得到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与援助,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政府应加大管理和采取合理行动的力度。相关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管理法规和措施, 加强监管和审查的力度, 严厉打击黑网吧和不法出版社等,减少青少年接触不良的信息,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牵头启动各级有关机关, 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的心理讲座,更好地开导正处于迷茫中的青少年,让青少年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此外,政府应出台政策与措施对学校、社区等各级人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了解青少年自杀的心理特点和过程, 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杀危险早期评估知识与干预技术, 动员他们经常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变化, 发现问题苗头后, 及时予以帮助和开导, 从而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四) 青少年自我教育

青少年应多阅读课外优秀读物。青少年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接触到了名人、伟人和学者的智慧与思想,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好的著作会使青少年变得更成熟、睿智和理智,使他们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珍贵,使他们更珍爱自己的生命。

青少年应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增强自主意识,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情绪,灵活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 以便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勇敢积极地面对,解决不了时,应向家人、师长、朋友等寻求帮助,不要把一切都闷在心里,使自己沮丧、失意, 不良情绪破坏性爆发。 青少年应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应该经常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例如游泳、登山、跑步等,使得自己变得更有精神、更精力充沛,减少心中的忧郁与不快。与此同时,青少年在户外运动中,能够与同龄人有更多的接触,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不但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有意义。

六、结语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青少年作为国家下一代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自杀行为对不仅仅对他们的家人造成了伤害,也对社会、国家造成了伤害。在我们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进程中, 社会各界应该齐心协力,关注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给予他们帮助与关怀,使他们更珍爱生命和生活、乐于学习,更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与挫折,更勇敢地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相关文章

  • 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
  • Jan. ,20042004年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第17卷 第1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 Vol. 17 ...查看


  • 关于自杀与抑郁症的15个迷思和真相
  • 抑郁症比艾滋病.癌症和糖尿病三者加起来还要常见,美国每年约有40万人尝试自杀. 但尽管这个问题如此常见而又严重,很多人对抑郁症和自杀仍然不甚了解--包括什么人自杀倾向最高.什么原因及什么时间让他们最脆弱. 以下是15条关于抑郁症和自杀的普遍 ...查看


  • 大学生生命教育
  •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概述 第一节 大学生急需一门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 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全球第一个"预防自杀日". 一.校园惨案呼 ...查看


  • 自杀心理学鼻祖:涂尔干
  • 社会学鼻祖孔德提出了实证精神,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社会,从而认为社会学可以像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证方法由此成为社会学学科存在的根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孔德并未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作深入探讨,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法国社会学家涂 ...查看


  • 失眠的危害
  • 失眠是人类的健康大敌,但很多人却忽视了失眠的危害性,人的睡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反应,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一部分.睡觉时,四肢停止了运动,全身肌肉放松,心跳减慢,呼 吸深而长,全身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只有睡眠充足才能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长 ...查看


  • 大学生自杀现象思考
  •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思考 2005年12月5日晚上8时许,中山大学北校区(原中山医科大学)一名女研究生在寒风中爬上高楼,纵身跃下,轻易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06年3月1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研究生4号楼宿舍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 ...查看


  • 浅谈在校学生自杀死亡赔偿问题
  • 浅谈在校学生自杀死亡赔偿问题 摘要 究其错要究其身,究其身更要究其源.学生是一个个人,但学校也只是一个教学机构,并不能以慈善机构的角色来应对每次的"补偿费",长此以往只能加剧事态的恶化,对校园人身伤害的发生起不到任何作用 ...查看


  • 自杀事件怎么报?
  • 自杀事件是媒体高度关注的题材之一.本文将深入研究媒体自杀报道与自杀效仿行为的关系,认真分析媒体针对自杀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媒体正确报道自杀事件的途径与方法. 自杀新闻能诱发他人效仿自杀 自杀行为具有传染性,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渲染对 ...查看


  • 轻 视 论 所有的人都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
  • 轻 视 论 曾奇峰 在一次心理治疗培训班上,主持人请每个学员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有人提议是否也连同介绍一下自己来自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机构工作等等,主持人没有同意.她说:介绍姓名就足够了. 那是一次学习如何理解他人的培训班,办得很成功.很多参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