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分析

关键词:半岛城市群 优势分析 聚集效应 战略对策

半岛城市群,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准确的区位优势

分析对于明确区位优劣势,制定、实施正确的引资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对于分析理解日、韩投资者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制定科学的引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硬件优势分析

1.地理优势。从国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在南方发达地区“长三角”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唐、辽中南之间,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发展之后,环黄渤海地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从国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于我国北方海岸线的中偏南段,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国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条件。

2.资源优势。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石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山东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现发现矿藏资源150种,占全国已经发现矿产品种类的70%以上,其中3O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O位。此外,山东濒临黄海和渤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山东半岛在劳动力资源上也有明显优势 半岛城市群人口密集,人口密度为534人/平方公里。另外工资水平较低,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对日韩投资者极有吸引力。

二、软件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与欧美投资者不同,日、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十分重视当地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容易受政府机构游说的影响。针对这个特点,山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①为扩大与日本、韩国的交流,并使交流渠道多元化、细致化,各级政府努力拓宽与日、韩有关机构的交流渠道,先后向日本的东京、大阪、爱知县、千叶县和韩国的汉城、京畿道等地派遣大型经贸团,宣传半岛制造业基地,探讨与日、韩的交流与合作。②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其他地区日资、韩资企业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以便抓住其在中国扩大投资项目的机会,吸引更多的直接投资。此外,还与各大日资、韩资企业的驻华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邀请其参加在本省组织的商谈会、展示会,扩大交流。③通过对山东的日资、韩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到部分外资企业集团公司为契机,结合国家对老煤炭基地沉陷区治理的倾斜政策,使绿色开采技术尽快变成成熟技术,全面推广使用绿色开采技术,从根本上消除煤矿的重大安全隐患和煤矿生产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器。

2.市场潜力优势。半岛城市群的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只有潍坊和日照两市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半岛城市群的市场潜力较大。

三、集聚效应优势分折

1.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是指由于特定产业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半岛城市群的家电、石化、汽车、纺织、水产品及农副产品等方面基础较好,已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如青岛的家电产业集群、烟台的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威海的水产品产业集群、淄博的石化产业集群以及潍坊的农副产品产业集群等。特别是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基地,其集聚效应更为突出。

2.外商投资集聚效应。外商投资集聚效应,即外商直接投资增量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山东是利用外资的大省,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比较强。2002年山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量的

8.98%,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居全国第3位。并且近几年增长迅猛,2001年比2000年增长21.87%,2002年比2001年增长54.27%。另外,山东向来是韩国投资聚集地。2002年57.23%的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仅青岛、烟台、威海3地就聚集了山东半数以上的韩国投资。

四、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错位竞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在某些产业中的布局是相互交织的:比如纺织服装业,青岛与潍坊不相上下;汽车工业方面,青岛与烟台几乎相当;船舶制造业方面,烟台与威海不分伯仲。这种分散化格局,不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

这就需

要半岛城市群在全局意识下进行合理分工与投资协调,改变这种产业结构重复的竞争格局,实行错位竞争。错位竞争既能有效地避免盲目重复以及不经济的相互比拚,也意味着竞争建立在优势整体提高的基础之上,从而推动产业集聚的区域性合作水平提高。

2.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半岛城市群应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在实现资源互补与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突出区域资源综合性优势。为此,需要加快培育区域共同市场,完善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打破市场分割、地区封锁格局,减少税费壁垒,鼓励城市之间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提高区域内的竞争程度,尽可能减少市场运作中的障碍。由于人力资源在形成区域综合优势中有独特作用,因此必须在完善区域内各城市间互补的人才流通体系和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和使用制定统一政策,合理规范人才的流动,并通过改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

3.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半岛城市群虽然具备了一定软件优势,但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努力提高涉外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税务、商检、海关、金融、电力等部门的协调;其次,建立规范的外商投资信息市场体系;最后,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法规、整顿经济秩序,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使外企和国企展开公平竞争。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分析

关键词:半岛城市群 优势分析 聚集效应 战略对策

半岛城市群,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准确的区位优势

分析对于明确区位优劣势,制定、实施正确的引资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对于分析理解日、韩投资者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制定科学的引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硬件优势分析

1.地理优势。从国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在南方发达地区“长三角”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唐、辽中南之间,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发展之后,环黄渤海地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从国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于我国北方海岸线的中偏南段,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国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条件。

2.资源优势。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石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山东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现发现矿藏资源150种,占全国已经发现矿产品种类的70%以上,其中3O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O位。此外,山东濒临黄海和渤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山东半岛在劳动力资源上也有明显优势 半岛城市群人口密集,人口密度为534人/平方公里。另外工资水平较低,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对日韩投资者极有吸引力。

二、软件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与欧美投资者不同,日、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十分重视当地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容易受政府机构游说的影响。针对这个特点,山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①为扩大与日本、韩国的交流,并使交流渠道多元化、细致化,各级政府努力拓宽与日、韩有关机构的交流渠道,先后向日本的东京、大阪、爱知县、千叶县和韩国的汉城、京畿道等地派遣大型经贸团,宣传半岛制造业基地,探讨与日、韩的交流与合作。②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其他地区日资、韩资企业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以便抓住其在中国扩大投资项目的机会,吸引更多的直接投资。此外,还与各大日资、韩资企业的驻华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邀请其参加在本省组织的商谈会、展示会,扩大交流。③通过对山东的日资、韩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到部分外资企业集团公司为契机,结合国家对老煤炭基地沉陷区治理的倾斜政策,使绿色开采技术尽快变成成熟技术,全面推广使用绿色开采技术,从根本上消除煤矿的重大安全隐患和煤矿生产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器。

2.市场潜力优势。半岛城市群的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只有潍坊和日照两市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半岛城市群的市场潜力较大。

三、集聚效应优势分折

1.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是指由于特定产业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半岛城市群的家电、石化、汽车、纺织、水产品及农副产品等方面基础较好,已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如青岛的家电产业集群、烟台的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威海的水产品产业集群、淄博的石化产业集群以及潍坊的农副产品产业集群等。特别是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基地,其集聚效应更为突出。

2.外商投资集聚效应。外商投资集聚效应,即外商直接投资增量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山东是利用外资的大省,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比较强。2002年山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量的

8.98%,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居全国第3位。并且近几年增长迅猛,2001年比2000年增长21.87%,2002年比2001年增长54.27%。另外,山东向来是韩国投资聚集地。2002年57.23%的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仅青岛、烟台、威海3地就聚集了山东半数以上的韩国投资。

四、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错位竞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在某些产业中的布局是相互交织的:比如纺织服装业,青岛与潍坊不相上下;汽车工业方面,青岛与烟台几乎相当;船舶制造业方面,烟台与威海不分伯仲。这种分散化格局,不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

这就需

要半岛城市群在全局意识下进行合理分工与投资协调,改变这种产业结构重复的竞争格局,实行错位竞争。错位竞争既能有效地避免盲目重复以及不经济的相互比拚,也意味着竞争建立在优势整体提高的基础之上,从而推动产业集聚的区域性合作水平提高。

2.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半岛城市群应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在实现资源互补与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突出区域资源综合性优势。为此,需要加快培育区域共同市场,完善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打破市场分割、地区封锁格局,减少税费壁垒,鼓励城市之间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提高区域内的竞争程度,尽可能减少市场运作中的障碍。由于人力资源在形成区域综合优势中有独特作用,因此必须在完善区域内各城市间互补的人才流通体系和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和使用制定统一政策,合理规范人才的流动,并通过改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

3.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半岛城市群虽然具备了一定软件优势,但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努力提高涉外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税务、商检、海关、金融、电力等部门的协调;其次,建立规范的外商投资信息市场体系;最后,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法规、整顿经济秩序,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使外企和国企展开公平竞争。


相关文章

  • 中国地理重点区域一览
  • 中国地理重点区域高频考点一览 东北地区 气候:东北的东北部为何为湿润地区; 大兴安岭两边山坡气温年较差的差异; 旱涝灾害: 地形: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土地:黑土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冻土广布的原因及影响 水文:试分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辽 ...查看


  • 地理开放性试题与答题方式
  • 地理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一类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题目类型,也是近两年湖南省地理高考新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 ...查看


  • 济南市城市发展SWOT分析
  • 济南城市发展SWO T 分析 1. 优势(Strengths) 济南市同国内很多城市相比, 其全国第三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优势和泉城的优势, 是其加快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基本的两种比较优势.济南市要努力将这两种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 ( ...查看


  • 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与实现
  • 作者:戴敖锁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年12期 人文地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的成因教学可以说是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人文地理中的成因教学是引导学生探究人文事象及其区位形成与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这一过程能够 ...查看


  • 工业(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 高三地理 工业 (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课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1.熟记常考工业为何导向型 2.模式图中企业成本投入比重最大者为主导因素 3.宏观区域背景考虑经济因素为主,微观区域背景考虑环境因素为主 一:工业概念.特点.分类 1 ...查看


  •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考纲要求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 ...查看


  • 浅析山东烟台市的发展概况
  • 浅析山东烟台市的发展概况 谢广华 教本1班 [1**********] 摘要:简要介绍了烟台的地理区位及烟台地区的地理概况,着重分析了烟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地理区位,地理概况,经济发展,可 ...查看


  •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
  •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3.1程晓鹏)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 ...查看


  • 世界重要区域地理知识
  • 世界重要区域地理知识 一 以日本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 1. 2. 日本的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日本太平洋工业区和外向型经济--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三湾一海地区,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五大工业区在内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