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办法

上海市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办法

为公正及时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规范集体协商争议调处程序,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集体合同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适用集体合同制度的用人单位管理方与职工方为签订或者变更集体合同,在协商过程中,因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发生争议,一方或双方提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调处理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

二、受理及管辖

用人单位的集体协商争议受理由用人单位住所地的区县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管辖。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争议受理由区域性、行业性协商主体的单位所在地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集体协商争议调处工作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参与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的集体协商争议研究和调处。

三、申请受理

(一)申请人为单位或组织的,应书面委托1-3名代表,填写提交《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单位或组织)》(附件1-1),载明争议事实,申请协调处理的事项,并提供以下材料:

1. 单位或组织的委托书;

2. 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争议的企业代表组织提供企业代表组织的相关主体证明材料;

工会提供工会法人证书(或者工会委员会成立批复)复印件;

其它适用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提供相关主体证明材料;

3. 一方发出签订集体合同协商请求的书面证明材料;

4. 上级工会与上级企业代表组织就集体协商争议进行合理性判断并反馈相关意见的书面证明材料。

(二)申请人为职工一方的,应由职工协商代表书面委托1-3名职工代表,填写提交《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职工代表)》(附件1-2),载明争议事实,申请协调处理的事项,并提供以下材料:

1. 上级工会提供的职工协商代表被推选的证明材料;

2. 职工协商代表书面的授权;

3. 职工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

4. 职工一方发出签订集体合同协商请求的书面证明材料;

5. 上级工会与上级企业代表组织就集体协商争议进行合理性判断并反馈相关意见的书面证明材料。

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齐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出具《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受理回执》(附件2),受理申请。

四、协调处理

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可召集区县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等有关组织共同协调处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召集争议双方陈述各自协商意见,并由争议相关方提供证据;与有关各方共同对双方协商意见合理性进行调查;根据需要可委托社会第三方对双方协商意见进行合理性评估;协调双方利益争议,促进双方继续协商。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过程应当载入相关书面笔录(附件3、4),记载工作进程与进展情况。

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经协调后,就双方达成一致的部分,制作《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附件5),载明协调处理申请、争议的事实和协调结果,并由双方签订相关的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由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员和争议双方首席代表签字认可。

未能达成一致的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出《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意见书》(附件6),促进双方在缩小差距、互利互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协商。《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由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员签字并加盖公章。

五、基础性工作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受理的集体协商争议调处工作形成案卷(附件7、8),并按照规定对相关卷宗进行保管。

附件:

1-1《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单位或组织)》 1-2《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职工代表)》

2《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受理通知书》 3《调查询问笔录》

4《讨论会议笔录》

5《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 6《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意见书》

7《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案卷归档封面》 8《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案卷归档目录》

上海市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办法

为公正及时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规范集体协商争议调处程序,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集体合同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适用集体合同制度的用人单位管理方与职工方为签订或者变更集体合同,在协商过程中,因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发生争议,一方或双方提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调处理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

二、受理及管辖

用人单位的集体协商争议受理由用人单位住所地的区县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管辖。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争议受理由区域性、行业性协商主体的单位所在地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集体协商争议调处工作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参与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的集体协商争议研究和调处。

三、申请受理

(一)申请人为单位或组织的,应书面委托1-3名代表,填写提交《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单位或组织)》(附件1-1),载明争议事实,申请协调处理的事项,并提供以下材料:

1. 单位或组织的委托书;

2. 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争议的企业代表组织提供企业代表组织的相关主体证明材料;

工会提供工会法人证书(或者工会委员会成立批复)复印件;

其它适用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提供相关主体证明材料;

3. 一方发出签订集体合同协商请求的书面证明材料;

4. 上级工会与上级企业代表组织就集体协商争议进行合理性判断并反馈相关意见的书面证明材料。

(二)申请人为职工一方的,应由职工协商代表书面委托1-3名职工代表,填写提交《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职工代表)》(附件1-2),载明争议事实,申请协调处理的事项,并提供以下材料:

1. 上级工会提供的职工协商代表被推选的证明材料;

2. 职工协商代表书面的授权;

3. 职工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

4. 职工一方发出签订集体合同协商请求的书面证明材料;

5. 上级工会与上级企业代表组织就集体协商争议进行合理性判断并反馈相关意见的书面证明材料。

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齐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出具《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受理回执》(附件2),受理申请。

四、协调处理

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可召集区县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等有关组织共同协调处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召集争议双方陈述各自协商意见,并由争议相关方提供证据;与有关各方共同对双方协商意见合理性进行调查;根据需要可委托社会第三方对双方协商意见进行合理性评估;协调双方利益争议,促进双方继续协商。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过程应当载入相关书面笔录(附件3、4),记载工作进程与进展情况。

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经协调后,就双方达成一致的部分,制作《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附件5),载明协调处理申请、争议的事实和协调结果,并由双方签订相关的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由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员和争议双方首席代表签字认可。

未能达成一致的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出《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意见书》(附件6),促进双方在缩小差距、互利互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协商。《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由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员签字并加盖公章。

五、基础性工作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受理的集体协商争议调处工作形成案卷(附件7、8),并按照规定对相关卷宗进行保管。

附件:

1-1《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单位或组织)》 1-2《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申请表(职工代表)》

2《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受理通知书》 3《调查询问笔录》

4《讨论会议笔录》

5《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协议书》 6《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意见书》

7《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案卷归档封面》 8《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案卷归档目录》


相关文章

  •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2015年)
  •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的决定>已由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5年6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 ...查看


  • 上海集体合同条例
  • 上海集体合同条例(20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 ...查看


  • 签订劳务合同的条件
  • 篇一:劳务合同的签订与争议 劳务合同的签订与争议 一 .专题界定 这一专题主要从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相区别的角度,说明了劳务关系的特点,劳动者与企业建立劳务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针对企业规避责任建立劳务合同时,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等问题. ...查看


  • 法令名称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 [法令名称]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发布单位]上海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文字号]上海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8号 [发布日期]2007.08.16 [实施日期]2008.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查看


  • 劳动关系协调师二级复习与测试_第三章
  • 劳动关系协调师(二级). 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1.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 ).休息休假.( ).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 )签订的书面协议.一般分为( )集 ...查看


  • 2.不要随便签定劳务合同
  • 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 一.专题界定 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专题针对集体合同的订立,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结合相关法规和案例做了解释和说明. ...查看


  • 关于规范本市劳务派遣用工的指导意见
  • 关于规范本市劳务派遣用工的指导意见 沪人社关发(2011)34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企业代表组织),各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工会组织: 为促进本市劳务派遣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劳务派遣员工 ...查看


  •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012]261号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已经2012年11月19日省人民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 ...查看


  • 2013年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012]261号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已经2012年11月19日省人民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通 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