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化积淀的源流.形成和特点

沧州文化积淀的源流、形成和特点

问题的提出

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成果及其结晶。文化既超越自然,又补充着自然。文化的一代又一代积淀,形成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表现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随意的自觉的心理反应,即社会意识;一部分是不随意的不自觉的心理反应,既无意识。这种无意识,除了生命本能无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后天获得的无意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地域文化,相当一部分就表现在文化无意识当中。 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扬弃的前提是认识,认识的前提是由无意识转为自醒,进而达到文化自觉的程度。以人为本的精髓是人的现代化,即指由人的习惯传统、风俗、情感而自发的行动,向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自觉主体转变,构筑完美的人文精神,必须对文化积淀渊流、发展、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经济文化一体化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正日益显现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个地区,所谓发达不发达,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只有当他的人民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等诸方面,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他所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体制才会具有、才会具有真正生命力,否则,即使引进了先进技术,体制和观念,也不会有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而文化成就思想,因此思想的解放必须对文化追本溯源,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在沧州“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从内陆思维走向开放飞跃的转折时期,分析文化积淀,为实现沧州成为河北发展隆起带、增长极、新引擎提供思想支撑,应是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沧州主流文化是燕赵文化,但更多夹杂了齐鲁文化、津门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多以此自豪。但由于地域、环境历史等诸方面影响,沧州文化积淀又有区别于燕赵文化的显著特色。即以刚柔相济的燕赵风骨为主,夹杂了齐鲁文化勤奋进取、和平儒雅、津门文化兼收并蓄、礼让诚信、外来文化(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有益影响,又由于战乱频仍,人口流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及多种文化板块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沧州多元的文化积淀,显出丰富斑斓的色彩。 沧州文化积淀的构成。从地域上看: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南接山东,北靠京津,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沧州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条件。大致来说,沧州文化主要受以下几种文化因素影响; (一)燕赵文化的影响: 燕立国为前841年,前222年为秦所灭,延祚619年。疆域在今河北省易县周围和辽宁省西部,建都蓟(今北京西南),战国时以武阳(今河北省易县南)为下都。 从国力来看,燕最弱小。史料记载,西周、春秋时期,燕国君主的世系,从召公至燕惠侯九世,无名无谥,自惠侯以下,有谥无名,连国君的世系多没有完整地记载,可见其史事的渺茫和混乱。即使到战国位列七强,仍“外迫蛮珞,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史记》),燕昭王在位(前314——前280年)广纳人才,励精图治,终于使燕国成为与齐秦比肩的强国,一战而下齐七十余城,后击东胡,向东北发展,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四郡,但昭王去世,人亡政息,先败于齐,后归于秦,强盛之势,遂成流响。鼎盛期不过二十余年。 赵国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正式立国,前352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把赵国推向强国地位。经长平之战和邯郸之围,国力大衰,然而还有李牧、廉颇足以抵挡秦国。但赵幽谬王任用奸臣,弃

廉颇、杀李牧,秦军一至,举城而降,公元前228年,赵国灭亡。从国力来看,赵实力仅强于燕、韩,而赵地处各国之要冲,北有胡林、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秦。扼秦之东进,抵抗秦近百年。尤其邯郸之围,赵国几临危险。但君臣同心,士卒效命,民众支持。卒能转危为安。可见其异于其他六国的国风——更加尚武、坚强、团结,悲壮。 据史学家研究,受地域、传统影响,燕赵风骨,在内容上以忧国忧民的正气和责任感为主,风格上以直、刚为主色调,并经多年传承,形成了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一、勇武任侠、慷慨悲歌。燕赵地处胡汉交界,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尤其战国时期,多国林立,征伐不息,弱国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危险,人们为了生存,往往选择不甘屈辱,奋起反抗。当外祸寇边,往往上下一心,勇武效命;又由于专制之下,下情不得通其义,因此在主流思想之外,有侠士出现,弥补社会失控下的空白。本质上讲,侠是国之恶兆,是社会无序的表现,其流弊往往豪强武断乡曲,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因此多以武犯禁,干扰国家社会秩序而受限制。但当动荡之秋,侠士往往代表社会公平与正义,好气任侠,重然诺,轻死生,生不求财,死不惜命,正道直行,崇尚气节,为理想不惜以身殉义。当侠士的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往往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激变,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刚直不阿,敢于反抗强暴的无畏精神结合并付诸行动,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的绝响,这种从容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产。勇武任侠之风,成为燕赵地区的一种传统。 二是变革进取,自强不息。战国七强中,赵、韩、燕国力弱小,变革图存成为君臣一致的想法,无论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还是燕昭王28年的励精图治,都使国家强盛,虽然不免人亡政息,但唯有变法图存的理念,深深根植于燕赵儿女的心间。 三是追求和合,顾全大局。燕赵自古尚德义,讲大局,忌私仇,将相和的故事集中表现了这一点。 四是勤劳纯朴,礼让诚信。燕赵西部多高山,东部虽是冲积平原,但土地贫瘠,沿海更是地碱水咸。又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交汇线,地瘠民贫,民生动荡,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单靠个体力量难以抵挡人祸天灾,人们很自然养成了不畏艰险、互助礼让、纯朴忠厚和不尚奢华的风气,同时,重乡谊、贵纯朴的传统,沿袭至今。 二、燕赵文化对沧州的影响: 沧州距燕首都——蓟200公里,距赵首都——邯郸300公里。由于受地缘的影响,较之于赵,沧州更多的受燕文化影响, 从本质上讲,燕地产生的是一种苦寒文化,慷慨悲歌是一种由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导致的局促压抑激化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繁荣的标志。社会繁荣的标志是志高而恢宏的大国风范,燕地苦寒卑弱,文化则自伤自艾,家愁国难的撞击,最终升华为刚烈峭拔。燕之强盛,是随着激烈的战争,剧烈的社会变革而导致的,带有战争的偶然因素,并不证明燕在经济实力上与大国比肩而立。而文化的传播,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厚广博的文化积淀和相对稳定的辐射源,沧州设县置郡是在秦代,其时燕以亡,可见无论是经济实力、文化积淀,燕都不具备对沧州的直接辐射带动作用,燕文化在后来数千年的传承中主要影响到中国京畿地区,并在明定都北京以后,融入到占统治地位的庙堂文化,间接浸淫成为沧州人的共同价值取向。 赵以军事立国,赵文化中勇武尚战,好气任侠影响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邯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加重了赵人尚武精神,这对于同样处于苦寒之地、饱受战争蹂躏的沧州好气任侠性格的行成亦有一定影响。但关山千叠,交通不便,至今人们对邯郸人的倔直强横颇有微词。 二、齐鲁文化的影响: 战国时,齐以鱼盐雄踞天下,沧州东南部分县(黄骅、盐山、吴桥)古属齐地,(孙

膑墓、孙公庙在旧吴桥东南15里处,孙膑石牛现存吴桥杂技大世界)。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东巡,发现渤海郡章武县(今黄骅古县村)制盐业很繁盛,订立盐法,始制官盐,到汉成帝盐场林立,到东魏太平元年为沧州盐业之盛,盐山之县由此得名,唐代称为海丰盐场,明初设为长芦都转运使司,长芦盐的美誉达于天下。经济的交流促成政治文化的相容。 沧州与鲁相近,距济南220公里,按现代标准,属紧密层经济圈;沧州与山东边土平坦,海域相连,民风相近,鸡犬之声相闻。齐鲁是中国主流文化——儒文化的发源地,齐擅滨海之利,国殷民富,曲阜、淄博分别是当时中国北方文化政治中心,具备了向外辐射的辐射源、辐射条件和路径。沧州受齐鲁文化影响要大于燕赵文化,至今做泰山奶奶庙会,到泰山烧香仍在东南各县、甚至市区梁官屯一代流行。 齐鲁文化实际是农耕文化的代表,其特点是勤奋进取、和平儒雅,反兼并,重伦理,匡复社会失序,施行教化育民,与燕赵的武功立国相比更重文治,乱世用武,治世行文,元、明、清定都北京后,儒家文化得到加强,燕赵文化中慷慨悲歌、正道直行、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与齐鲁文化中重教化、唯上是从相结合。燕赵文化明显加强了皇权主流意识,由一剑当百万师的侠士奇锋转为率由旧章的庙堂文化。成为主要思想根源。影响到沧州的思维定势。 三、津门文化的影响 隋凿运河,沧州成为南北交通之咽喉,漕运发达,元明清三代、沧州称为京师之南府,天下之津流,金代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大运河南通苏杭,北抵京津。是连接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枢纽,沧州距天津120公里,与天津联系最广,津门文化溯河传播。成为沧州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津门文化本质上是市民文化,其特点:一是兼收并蓄,包容性强。天津开放较早,又是京畿重卫,既有农耕文化守土重迁的质直,又有漕运帮派的结伙,既有本土文化情感维系交往,又有西方文明市场经济下的契约、平等、文明、等价交换的观念。还有海洋文化的豁达熏染。兼有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点。 二是是爽朗重礼,深明大义。天津为京门重镇,兼水陆之便,士民富庶,豪门众多,旧时漕帮林立,争执往往由地方头面人物出面出资协调,俗称了事,双方只要不伤面子,和好如初。养成了重礼节好面子的性格,但流弊是不免讲虚礼,好浮华。与沧州人朴质务实性格不同。天津拱卫京城,近代西洋入寇,多从天津登陆,天津人保卫京城的责任感较之别处更强烈,同仇敌忾,保家御辱成为市民普遍的状态。 三是团结合作而又明哲保身。天津市较早的工业城市,工业产业需要人员的集中、有序和相互协作,漕运码头的兴盛也需要人员的集中协调,因此不同于农耕条件下的农户分散经营,团结互助尤为重要。由于天津较早接受了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生计不象沧州之艰难,加之见识广,多机变,不再死不惜命,尊重生命的同时也养成明哲保身的性格。务虚多于务实,语言多于行动。所谓起哄袈秧子。被沧州人鄙称为“卫嘴子”。 四是心思缜密但世故。沧州人感情多于理智,憨直硬朗,话不投机,三句“你奶”后便老拳相向,如相见恨晚、一杯老酒下肚便以命相托。朋友失和有终生不过一句话者。粗豪有余缜密不足。天津人谋划在先,考虑细腻周全,外圆内方,内心有分寸但外表依然热情。信奉君子绝交不出恶言,为下步交往留下后路。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沧州外地域文化和汉族之外文化的影响。早在春秋时期,沧州一代就是黄河东北部的南北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宋与辽、金对峙时期,这里是多方交战的前沿阵地。这些因素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尤其明靖难之役,沧盐一带忠于国君的盐民予以顽强抵抗,三年多的靖难之战,纵横杀戮几无遗孑,沧州一带赤地千里,“渤海人氏为之一空”。沧州的历史在建、永形成断层,直到永乐二年,为充实畿辅郡县,朝廷下诏征晋、

鲁、浙、苏、皖、鄂等地移民到沧。民俗各不相同。未来文化从方言分布即可见一斑,沧州市区属于冀鲁官话区体系中的沧惠片,但南四县接近“石济片”,西部属“沧保片”,北部类天津方言,语音繁杂,词汇丰富,方言的基本特点是:低沉、浑厚、憨直、简练、生动。充分体现了沧州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从民族看,沧州境内有汉、回、满、蒙、苗、藏等民族,仅伊斯兰教派就分为古行、圣行、哲和林耶性和三台派。多元的地域、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形成了沧州明显有别于燕赵文化的特殊性。 二、沧州文化积淀的特点 沧州处华北平原、齐鲁平原、渤海湾交汇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带,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海洋文化及漕运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别于内陆农耕文化为特征的燕赵文化的沧州地域文化。其特征是: 1、文脉相传,薪火不断。周相尹吉甫多有政绩,劝民诗书,《诗经》有咏其政绩者。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励节治身、爱古博雅”对西汉儒学的传播起了积极的倡导作用。西汉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韩婴对诗学实际起了“续绝世”的作用。此外,经学家刘烨,地理学家贾耽,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晚清著名政治家张之洞、一代文宗纪晓岚,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都对文化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尽管由于经济不发达使文化传播受到限制,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续世长的观念深深根植于沧州人的血脉中,使得沧州文脉昌盛,薪火不断。 2,义勇尚气,敢担大任。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武术历史悠久,宋文献载沧州“人性质厚少文,多经术,大率义勇尚气,号为强技,土平而近边,习于战斗”由于沧州地处战事之地,人民多结社自保,加之经济衰退,灾伤不断,武术又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民国《沧县志》载“吾沧技击之风,宿著于大河之北,而白山黑水之间,尤为沧州镖客摩肩之地。”武术呈现出职业化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一批武林精英。语燕赵侠士之风不同。由于地处天子脚下,加之儒学忠君社稷正统思想长期浸洇,使得勇武任侠之风,摆脱了燕赵早期侠士那种基于人身依附、单纯为主尽忠、为知己者用的工具似的仗义,由不自觉地维护公平正义转为自觉行为。在继承了燕赵风骨中慷慨悲歌的同时。不像燕赵表现的刚烈激变,而是更多的融入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的忠义之气。清末就产生过一位义和团首领王之臣,更有被谭嗣同称为“昆仑义士”的大刀王五王正谊,民国初,张之江创办南京中央国术馆,王子平、佟忠义等人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处境中,多次打败国外“大力士”维护了国家尊严。这种忠义之气,深深根植于民众之中。 3、质朴坚韧,礼让诚信。与燕赵相比,沧州土地多流沙盐碱、战乱频仍,生存条件更加恶劣,畏难则难以自立,因此重厚少文,又同为生存挣扎,相互礼让、纯朴忠厚和不事奢华之风比别处更甚,为了解决个体力量单薄,难以抵抗天灾人祸的困厄,团结互助,讲究乡谊,邻里注重和睦相处,宗族注重骨肉相连,所谓“地碱水咸,人苦心甜”,这种俗简风纯,淫习不生,朴实坚强的风俗,沿袭至今。 4、自强不息,生存性强。迫于生计,沧州人走江湖者多,形成了独特的杂技文化,明清至民国时期,几乎全国各地的杂技班都有吴桥人参加,在日本、俄罗斯、东南亚诸国一些著名的杂技班都有吴桥人参加,没有吴桥不成班成为杂技界常见的说法。由于挣扎在社会底层,饱受世人冷眼,洞悉人情世故,养成了自强独立、自卑而自尊的性格特点。信奉天下饿不死手艺人,外表恭顺,内心狂热,视自尊为第一生命,信奉杀人不过头点地,如果突破道德底线,不惜以性命相搏,又由于饱受沧桑,知恩必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遇到合适环境机遇激活这种特性,必定驯良效命。这种性格属于初见不易接近但能做终生朋友的人。笔者观察在外发展的沧州人多有成效,回沧州

的往往自生自灭。也与这种性格相关。 5、和平儒雅,追求和合。受儒学影响,沧州人宅心仁厚,大事讲原则,小事不纠缠,能为对方着想,做事不过分,即使对方礼甚不逊,也只出手示威,点到而已。曾有镖师到沧扬威,李凤岗飞跃镖车,手攀城门,腿夹马腹离地,该镖师舌峤不下,从此镖不喊沧。日常生活中,各族群众相互尊重,团结和睦,延续至今。 三、沧州文化积淀的双重效应 沧州文化积淀丰瞻润厚,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资源。其优良传统不仅成为人民日常行为规则和价值尺度,也为进一步发扬提高奠定了基础。沧州儿女在这块贫瘠多难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涌现出一代代英雄豪杰、学者、艺人和工匠。成为燕赵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良传统对沧州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析,只是生活的提炼,而不是生活的原生态,正如同这块土地上既出现过清官王翱,也出现过奸相魏忠贤,既有民族英雄马本斋,又有大汉奸刘佩臣一样,文化的积淀也是双重的,还要深入甄别,才可能剔其糟粕,光大精华,为沿海开放提供思想基础。 首先,沧州文化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基于经济社会不发达而产生的苦寒文化。简单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构成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全部,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跻身公共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这种生存状态,是经验性的、自发性的、缓慢的简单重复,人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极其淡漠,缺乏内在冲动和活力,加之缺乏精神引领,苦寒文化表现为局促压抑,自卑封闭、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志高而恢宏的大气。 其次,儒文化作为矛盾复合体的双重效应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一方面是唯上是从,率由旧章的思维定势。强调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敢运用脑髓、放开眼光,大胆创新,表现为在政治稳定、政策成熟时期沧州人发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业体系,发展经济,而在市场经济激变之时则表现的反应迟钝,缩手缩脚,丧失机遇,正如同前人《铁狮赋》形容铁狮神态“忽狰狞而蹀躞,乍冲突又淹留”,如沧州在70年代初就发明了机动农用三轮车,但市场经济时不知面向农村,当山东巨力等三轮车大行其道时,本地企业早已破产。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教训深刻。 第三、尚武精神背景下形成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限制了与外界的进一步交往。一部《水浒》传天下,无人不知古沧州,但也让外人误读了几百年。沧州人多以自豪,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对发配文化、江湖文化及原生状态大洼文化的认同和发扬。文学创作中以表现生存挣扎状态为主流,日常礼仪中酒风日盛,讲究熟不拘礼,不考虑客人感受,不顾分寸,酒酣耳热之际拍胸脯保证,满足于感恩、仗义、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契约、等价交换等原则,加之由自卑引发的过度自尊,从不主动示好,刚健有余、细腻不足、使外界误认为沧州是野蛮洪荒之地,对沧州人敬而远之。 四、发扬沧州文化优秀传统,培育新的沧州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内在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指导表现于人的行为及结果。 沧州人文精神,就是沧州人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方式、处世准则、风俗习惯和性格特征,即沧州人的有别于其他地域人的文化性格。 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因之上的。构筑沧州新人文精神要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现代文明素质作为着力点,以形成志高而恢宏的大国风度为目标,全面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把科学、民主等现代文明理念融入新人文精神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正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多元的经济利益、多元的需求、多元的生存模式使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宽容。为接受并构筑

新人文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政府要珍视发展局面,创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阳光行政,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使人的平等观念、权利意识、契约观念落实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大力发扬文化优良传统。培育人文精神就是要使人们具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把这些传统发扬光大,可以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名人,他们是燕赵文脉的重要承载者。他们的品位、道德、智能及奉献精神,成为引领社会大众的方向和楷模。 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改变人们生存状态的同时,当前尤其一要注重社会事业和精神领域设施的投入,发挥载体作用,而不是与民争利。二要注意防止政治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和谐不是忍让,不能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求得表面的平静;民主不是恩赐,要大力发展草根政治。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相互协商、合理分配、损益相当、普遍受益的原则,努力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三要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规范约束,引导全体人民学法、依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 文化贵在稳定、重在积累,在稳定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构筑新的人文精神,必须提高全民的文化道德素质,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但这不是说要无为而治。政府引导、部门作用、群众参与将大大加速人文精神的培育。如何发挥合力,还需深入探讨。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沧州文化积淀的源流、形成和特点

问题的提出

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成果及其结晶。文化既超越自然,又补充着自然。文化的一代又一代积淀,形成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表现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随意的自觉的心理反应,即社会意识;一部分是不随意的不自觉的心理反应,既无意识。这种无意识,除了生命本能无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后天获得的无意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地域文化,相当一部分就表现在文化无意识当中。 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扬弃的前提是认识,认识的前提是由无意识转为自醒,进而达到文化自觉的程度。以人为本的精髓是人的现代化,即指由人的习惯传统、风俗、情感而自发的行动,向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自觉主体转变,构筑完美的人文精神,必须对文化积淀渊流、发展、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经济文化一体化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正日益显现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个地区,所谓发达不发达,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只有当他的人民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等诸方面,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他所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体制才会具有、才会具有真正生命力,否则,即使引进了先进技术,体制和观念,也不会有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而文化成就思想,因此思想的解放必须对文化追本溯源,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在沧州“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从内陆思维走向开放飞跃的转折时期,分析文化积淀,为实现沧州成为河北发展隆起带、增长极、新引擎提供思想支撑,应是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沧州主流文化是燕赵文化,但更多夹杂了齐鲁文化、津门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多以此自豪。但由于地域、环境历史等诸方面影响,沧州文化积淀又有区别于燕赵文化的显著特色。即以刚柔相济的燕赵风骨为主,夹杂了齐鲁文化勤奋进取、和平儒雅、津门文化兼收并蓄、礼让诚信、外来文化(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有益影响,又由于战乱频仍,人口流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及多种文化板块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沧州多元的文化积淀,显出丰富斑斓的色彩。 沧州文化积淀的构成。从地域上看: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南接山东,北靠京津,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沧州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条件。大致来说,沧州文化主要受以下几种文化因素影响; (一)燕赵文化的影响: 燕立国为前841年,前222年为秦所灭,延祚619年。疆域在今河北省易县周围和辽宁省西部,建都蓟(今北京西南),战国时以武阳(今河北省易县南)为下都。 从国力来看,燕最弱小。史料记载,西周、春秋时期,燕国君主的世系,从召公至燕惠侯九世,无名无谥,自惠侯以下,有谥无名,连国君的世系多没有完整地记载,可见其史事的渺茫和混乱。即使到战国位列七强,仍“外迫蛮珞,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史记》),燕昭王在位(前314——前280年)广纳人才,励精图治,终于使燕国成为与齐秦比肩的强国,一战而下齐七十余城,后击东胡,向东北发展,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四郡,但昭王去世,人亡政息,先败于齐,后归于秦,强盛之势,遂成流响。鼎盛期不过二十余年。 赵国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正式立国,前352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把赵国推向强国地位。经长平之战和邯郸之围,国力大衰,然而还有李牧、廉颇足以抵挡秦国。但赵幽谬王任用奸臣,弃

廉颇、杀李牧,秦军一至,举城而降,公元前228年,赵国灭亡。从国力来看,赵实力仅强于燕、韩,而赵地处各国之要冲,北有胡林、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秦。扼秦之东进,抵抗秦近百年。尤其邯郸之围,赵国几临危险。但君臣同心,士卒效命,民众支持。卒能转危为安。可见其异于其他六国的国风——更加尚武、坚强、团结,悲壮。 据史学家研究,受地域、传统影响,燕赵风骨,在内容上以忧国忧民的正气和责任感为主,风格上以直、刚为主色调,并经多年传承,形成了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一、勇武任侠、慷慨悲歌。燕赵地处胡汉交界,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尤其战国时期,多国林立,征伐不息,弱国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危险,人们为了生存,往往选择不甘屈辱,奋起反抗。当外祸寇边,往往上下一心,勇武效命;又由于专制之下,下情不得通其义,因此在主流思想之外,有侠士出现,弥补社会失控下的空白。本质上讲,侠是国之恶兆,是社会无序的表现,其流弊往往豪强武断乡曲,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因此多以武犯禁,干扰国家社会秩序而受限制。但当动荡之秋,侠士往往代表社会公平与正义,好气任侠,重然诺,轻死生,生不求财,死不惜命,正道直行,崇尚气节,为理想不惜以身殉义。当侠士的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往往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激变,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刚直不阿,敢于反抗强暴的无畏精神结合并付诸行动,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的绝响,这种从容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产。勇武任侠之风,成为燕赵地区的一种传统。 二是变革进取,自强不息。战国七强中,赵、韩、燕国力弱小,变革图存成为君臣一致的想法,无论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还是燕昭王28年的励精图治,都使国家强盛,虽然不免人亡政息,但唯有变法图存的理念,深深根植于燕赵儿女的心间。 三是追求和合,顾全大局。燕赵自古尚德义,讲大局,忌私仇,将相和的故事集中表现了这一点。 四是勤劳纯朴,礼让诚信。燕赵西部多高山,东部虽是冲积平原,但土地贫瘠,沿海更是地碱水咸。又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交汇线,地瘠民贫,民生动荡,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单靠个体力量难以抵挡人祸天灾,人们很自然养成了不畏艰险、互助礼让、纯朴忠厚和不尚奢华的风气,同时,重乡谊、贵纯朴的传统,沿袭至今。 二、燕赵文化对沧州的影响: 沧州距燕首都——蓟200公里,距赵首都——邯郸300公里。由于受地缘的影响,较之于赵,沧州更多的受燕文化影响, 从本质上讲,燕地产生的是一种苦寒文化,慷慨悲歌是一种由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导致的局促压抑激化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繁荣的标志。社会繁荣的标志是志高而恢宏的大国风范,燕地苦寒卑弱,文化则自伤自艾,家愁国难的撞击,最终升华为刚烈峭拔。燕之强盛,是随着激烈的战争,剧烈的社会变革而导致的,带有战争的偶然因素,并不证明燕在经济实力上与大国比肩而立。而文化的传播,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厚广博的文化积淀和相对稳定的辐射源,沧州设县置郡是在秦代,其时燕以亡,可见无论是经济实力、文化积淀,燕都不具备对沧州的直接辐射带动作用,燕文化在后来数千年的传承中主要影响到中国京畿地区,并在明定都北京以后,融入到占统治地位的庙堂文化,间接浸淫成为沧州人的共同价值取向。 赵以军事立国,赵文化中勇武尚战,好气任侠影响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邯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加重了赵人尚武精神,这对于同样处于苦寒之地、饱受战争蹂躏的沧州好气任侠性格的行成亦有一定影响。但关山千叠,交通不便,至今人们对邯郸人的倔直强横颇有微词。 二、齐鲁文化的影响: 战国时,齐以鱼盐雄踞天下,沧州东南部分县(黄骅、盐山、吴桥)古属齐地,(孙

膑墓、孙公庙在旧吴桥东南15里处,孙膑石牛现存吴桥杂技大世界)。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东巡,发现渤海郡章武县(今黄骅古县村)制盐业很繁盛,订立盐法,始制官盐,到汉成帝盐场林立,到东魏太平元年为沧州盐业之盛,盐山之县由此得名,唐代称为海丰盐场,明初设为长芦都转运使司,长芦盐的美誉达于天下。经济的交流促成政治文化的相容。 沧州与鲁相近,距济南220公里,按现代标准,属紧密层经济圈;沧州与山东边土平坦,海域相连,民风相近,鸡犬之声相闻。齐鲁是中国主流文化——儒文化的发源地,齐擅滨海之利,国殷民富,曲阜、淄博分别是当时中国北方文化政治中心,具备了向外辐射的辐射源、辐射条件和路径。沧州受齐鲁文化影响要大于燕赵文化,至今做泰山奶奶庙会,到泰山烧香仍在东南各县、甚至市区梁官屯一代流行。 齐鲁文化实际是农耕文化的代表,其特点是勤奋进取、和平儒雅,反兼并,重伦理,匡复社会失序,施行教化育民,与燕赵的武功立国相比更重文治,乱世用武,治世行文,元、明、清定都北京后,儒家文化得到加强,燕赵文化中慷慨悲歌、正道直行、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与齐鲁文化中重教化、唯上是从相结合。燕赵文化明显加强了皇权主流意识,由一剑当百万师的侠士奇锋转为率由旧章的庙堂文化。成为主要思想根源。影响到沧州的思维定势。 三、津门文化的影响 隋凿运河,沧州成为南北交通之咽喉,漕运发达,元明清三代、沧州称为京师之南府,天下之津流,金代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大运河南通苏杭,北抵京津。是连接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枢纽,沧州距天津120公里,与天津联系最广,津门文化溯河传播。成为沧州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津门文化本质上是市民文化,其特点:一是兼收并蓄,包容性强。天津开放较早,又是京畿重卫,既有农耕文化守土重迁的质直,又有漕运帮派的结伙,既有本土文化情感维系交往,又有西方文明市场经济下的契约、平等、文明、等价交换的观念。还有海洋文化的豁达熏染。兼有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点。 二是是爽朗重礼,深明大义。天津为京门重镇,兼水陆之便,士民富庶,豪门众多,旧时漕帮林立,争执往往由地方头面人物出面出资协调,俗称了事,双方只要不伤面子,和好如初。养成了重礼节好面子的性格,但流弊是不免讲虚礼,好浮华。与沧州人朴质务实性格不同。天津拱卫京城,近代西洋入寇,多从天津登陆,天津人保卫京城的责任感较之别处更强烈,同仇敌忾,保家御辱成为市民普遍的状态。 三是团结合作而又明哲保身。天津市较早的工业城市,工业产业需要人员的集中、有序和相互协作,漕运码头的兴盛也需要人员的集中协调,因此不同于农耕条件下的农户分散经营,团结互助尤为重要。由于天津较早接受了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生计不象沧州之艰难,加之见识广,多机变,不再死不惜命,尊重生命的同时也养成明哲保身的性格。务虚多于务实,语言多于行动。所谓起哄袈秧子。被沧州人鄙称为“卫嘴子”。 四是心思缜密但世故。沧州人感情多于理智,憨直硬朗,话不投机,三句“你奶”后便老拳相向,如相见恨晚、一杯老酒下肚便以命相托。朋友失和有终生不过一句话者。粗豪有余缜密不足。天津人谋划在先,考虑细腻周全,外圆内方,内心有分寸但外表依然热情。信奉君子绝交不出恶言,为下步交往留下后路。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沧州外地域文化和汉族之外文化的影响。早在春秋时期,沧州一代就是黄河东北部的南北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宋与辽、金对峙时期,这里是多方交战的前沿阵地。这些因素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尤其明靖难之役,沧盐一带忠于国君的盐民予以顽强抵抗,三年多的靖难之战,纵横杀戮几无遗孑,沧州一带赤地千里,“渤海人氏为之一空”。沧州的历史在建、永形成断层,直到永乐二年,为充实畿辅郡县,朝廷下诏征晋、

鲁、浙、苏、皖、鄂等地移民到沧。民俗各不相同。未来文化从方言分布即可见一斑,沧州市区属于冀鲁官话区体系中的沧惠片,但南四县接近“石济片”,西部属“沧保片”,北部类天津方言,语音繁杂,词汇丰富,方言的基本特点是:低沉、浑厚、憨直、简练、生动。充分体现了沧州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从民族看,沧州境内有汉、回、满、蒙、苗、藏等民族,仅伊斯兰教派就分为古行、圣行、哲和林耶性和三台派。多元的地域、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形成了沧州明显有别于燕赵文化的特殊性。 二、沧州文化积淀的特点 沧州处华北平原、齐鲁平原、渤海湾交汇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带,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海洋文化及漕运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别于内陆农耕文化为特征的燕赵文化的沧州地域文化。其特征是: 1、文脉相传,薪火不断。周相尹吉甫多有政绩,劝民诗书,《诗经》有咏其政绩者。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励节治身、爱古博雅”对西汉儒学的传播起了积极的倡导作用。西汉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韩婴对诗学实际起了“续绝世”的作用。此外,经学家刘烨,地理学家贾耽,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晚清著名政治家张之洞、一代文宗纪晓岚,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都对文化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尽管由于经济不发达使文化传播受到限制,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续世长的观念深深根植于沧州人的血脉中,使得沧州文脉昌盛,薪火不断。 2,义勇尚气,敢担大任。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武术历史悠久,宋文献载沧州“人性质厚少文,多经术,大率义勇尚气,号为强技,土平而近边,习于战斗”由于沧州地处战事之地,人民多结社自保,加之经济衰退,灾伤不断,武术又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民国《沧县志》载“吾沧技击之风,宿著于大河之北,而白山黑水之间,尤为沧州镖客摩肩之地。”武术呈现出职业化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一批武林精英。语燕赵侠士之风不同。由于地处天子脚下,加之儒学忠君社稷正统思想长期浸洇,使得勇武任侠之风,摆脱了燕赵早期侠士那种基于人身依附、单纯为主尽忠、为知己者用的工具似的仗义,由不自觉地维护公平正义转为自觉行为。在继承了燕赵风骨中慷慨悲歌的同时。不像燕赵表现的刚烈激变,而是更多的融入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的忠义之气。清末就产生过一位义和团首领王之臣,更有被谭嗣同称为“昆仑义士”的大刀王五王正谊,民国初,张之江创办南京中央国术馆,王子平、佟忠义等人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处境中,多次打败国外“大力士”维护了国家尊严。这种忠义之气,深深根植于民众之中。 3、质朴坚韧,礼让诚信。与燕赵相比,沧州土地多流沙盐碱、战乱频仍,生存条件更加恶劣,畏难则难以自立,因此重厚少文,又同为生存挣扎,相互礼让、纯朴忠厚和不事奢华之风比别处更甚,为了解决个体力量单薄,难以抵抗天灾人祸的困厄,团结互助,讲究乡谊,邻里注重和睦相处,宗族注重骨肉相连,所谓“地碱水咸,人苦心甜”,这种俗简风纯,淫习不生,朴实坚强的风俗,沿袭至今。 4、自强不息,生存性强。迫于生计,沧州人走江湖者多,形成了独特的杂技文化,明清至民国时期,几乎全国各地的杂技班都有吴桥人参加,在日本、俄罗斯、东南亚诸国一些著名的杂技班都有吴桥人参加,没有吴桥不成班成为杂技界常见的说法。由于挣扎在社会底层,饱受世人冷眼,洞悉人情世故,养成了自强独立、自卑而自尊的性格特点。信奉天下饿不死手艺人,外表恭顺,内心狂热,视自尊为第一生命,信奉杀人不过头点地,如果突破道德底线,不惜以性命相搏,又由于饱受沧桑,知恩必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遇到合适环境机遇激活这种特性,必定驯良效命。这种性格属于初见不易接近但能做终生朋友的人。笔者观察在外发展的沧州人多有成效,回沧州

的往往自生自灭。也与这种性格相关。 5、和平儒雅,追求和合。受儒学影响,沧州人宅心仁厚,大事讲原则,小事不纠缠,能为对方着想,做事不过分,即使对方礼甚不逊,也只出手示威,点到而已。曾有镖师到沧扬威,李凤岗飞跃镖车,手攀城门,腿夹马腹离地,该镖师舌峤不下,从此镖不喊沧。日常生活中,各族群众相互尊重,团结和睦,延续至今。 三、沧州文化积淀的双重效应 沧州文化积淀丰瞻润厚,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资源。其优良传统不仅成为人民日常行为规则和价值尺度,也为进一步发扬提高奠定了基础。沧州儿女在这块贫瘠多难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涌现出一代代英雄豪杰、学者、艺人和工匠。成为燕赵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良传统对沧州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析,只是生活的提炼,而不是生活的原生态,正如同这块土地上既出现过清官王翱,也出现过奸相魏忠贤,既有民族英雄马本斋,又有大汉奸刘佩臣一样,文化的积淀也是双重的,还要深入甄别,才可能剔其糟粕,光大精华,为沿海开放提供思想基础。 首先,沧州文化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基于经济社会不发达而产生的苦寒文化。简单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构成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全部,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跻身公共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这种生存状态,是经验性的、自发性的、缓慢的简单重复,人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极其淡漠,缺乏内在冲动和活力,加之缺乏精神引领,苦寒文化表现为局促压抑,自卑封闭、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志高而恢宏的大气。 其次,儒文化作为矛盾复合体的双重效应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一方面是唯上是从,率由旧章的思维定势。强调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敢运用脑髓、放开眼光,大胆创新,表现为在政治稳定、政策成熟时期沧州人发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业体系,发展经济,而在市场经济激变之时则表现的反应迟钝,缩手缩脚,丧失机遇,正如同前人《铁狮赋》形容铁狮神态“忽狰狞而蹀躞,乍冲突又淹留”,如沧州在70年代初就发明了机动农用三轮车,但市场经济时不知面向农村,当山东巨力等三轮车大行其道时,本地企业早已破产。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教训深刻。 第三、尚武精神背景下形成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限制了与外界的进一步交往。一部《水浒》传天下,无人不知古沧州,但也让外人误读了几百年。沧州人多以自豪,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对发配文化、江湖文化及原生状态大洼文化的认同和发扬。文学创作中以表现生存挣扎状态为主流,日常礼仪中酒风日盛,讲究熟不拘礼,不考虑客人感受,不顾分寸,酒酣耳热之际拍胸脯保证,满足于感恩、仗义、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契约、等价交换等原则,加之由自卑引发的过度自尊,从不主动示好,刚健有余、细腻不足、使外界误认为沧州是野蛮洪荒之地,对沧州人敬而远之。 四、发扬沧州文化优秀传统,培育新的沧州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内在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指导表现于人的行为及结果。 沧州人文精神,就是沧州人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方式、处世准则、风俗习惯和性格特征,即沧州人的有别于其他地域人的文化性格。 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因之上的。构筑沧州新人文精神要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现代文明素质作为着力点,以形成志高而恢宏的大国风度为目标,全面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把科学、民主等现代文明理念融入新人文精神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正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多元的经济利益、多元的需求、多元的生存模式使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宽容。为接受并构筑

新人文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政府要珍视发展局面,创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阳光行政,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使人的平等观念、权利意识、契约观念落实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大力发扬文化优良传统。培育人文精神就是要使人们具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把这些传统发扬光大,可以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名人,他们是燕赵文脉的重要承载者。他们的品位、道德、智能及奉献精神,成为引领社会大众的方向和楷模。 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改变人们生存状态的同时,当前尤其一要注重社会事业和精神领域设施的投入,发挥载体作用,而不是与民争利。二要注意防止政治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和谐不是忍让,不能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求得表面的平静;民主不是恩赐,要大力发展草根政治。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相互协商、合理分配、损益相当、普遍受益的原则,努力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三要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规范约束,引导全体人民学法、依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 文化贵在稳定、重在积累,在稳定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构筑新的人文精神,必须提高全民的文化道德素质,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但这不是说要无为而治。政府引导、部门作用、群众参与将大大加速人文精神的培育。如何发挥合力,还需深入探讨。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相关文章

  • 全面依法治国精鉴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 ...查看


  • 论中国姓氏文化及其意义
  • 上个世纪后半叶,一部名叫<根>的小说横空出世.风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潮流,这股潮流至今仍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时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 ...查看


  • 李氏家谱文化
  • 李氏家谱文化 人类从远古走来,经历了千百万年的历史跋涉,一步步地从自然荒芜走向社会文明,在这个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文化或部落文化,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家谱文化承载的伦理.情感和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有它,我们的社 ...查看


  •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简析
  • 摘 要: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中世纪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加洛林帝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新的文明需求的产物,也是西罗马帝国崩溃以来社会中存在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蛮族文化与习俗这三大文明源流汇聚的 ...查看


  • 唐诗琵琶文化景观形成的源流考述
  • 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唐诗琵琶文化景观形成的源流考述 海 (昌吉学院教务处 摘 滨 新疆 昌吉831100) 要:唐代的流行乐器琵琶来源于西域,并在诗歌创作中频繁出现,形成独特的西域器乐文化景观.文 并初步探讨其对唐诗创作影响.章考 ...查看


  • 基于GIS的姓氏地名制图方法研究
  • 第36卷第4期 测绘科学 ScienceofSurveyingandMapping Vol.36No.4 基于GIS的姓氏地名制图方法研究 吴增伟,张胜茂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地名研究能够揭示地名所固有 ...查看


  • [中国文化板块]--河套文化
  •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 年代初发现于河套南部内蒙萨拉乌苏河(即红柳河)沿岸一带.前后共发现"河套人"化石23 块,以及大量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文化年代距今约3 .子一5 万年.是 ...查看


  • 民俗风情与旅游
  • 一.民族与民族风情 1.民族与民族风情概念 2.民族风情的特点 3.民族风情与旅游的关系 4.民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价值 1.民族与民族风情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 ...查看


  •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