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解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解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读】本条是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制度中最关系双方利益的行为,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而别,影响企业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因此,我国将劳动者的保护重点放在合同解除上。了解并切实执行有关劳动合同解除上的规定和制度,有助于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正当权益。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双方或者单方的法律行为导致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情况。本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为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二、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难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本法规定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4.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解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读】本条是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制度中最关系双方利益的行为,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而别,影响企业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因此,我国将劳动者的保护重点放在合同解除上。了解并切实执行有关劳动合同解除上的规定和制度,有助于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正当权益。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双方或者单方的法律行为导致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情况。本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为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二、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难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本法规定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4.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文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逐条完全解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逐条完全解读2008年09月20日14:52 东方法眼李迎春20285人次浏览 评论0条字号:T|T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 ...查看


  •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请求的追加
  •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请求的追加 劳动争议案件在诉讼阶段,诉讼请求的增加同当事人的追加一样,有个不可逾越的仲裁前置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 ...查看


  • 新劳动法解读
  • 立法原则 立法宗旨非常明确,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前法与后法,旧法与新法的关系,按照<立法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劳动法>与<劳动合同 ...查看


  • 劳动合同解除情形的法律分析_牛冀群
  • ·60· 法制博览 2015·05(中) LEGALITY VISION 法学研究 劳动合同解除情形的法律分析 牛冀群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劳动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而劳动关系主要建立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 ...查看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无偿解除劳动合同解读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的理解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q ...查看


  • 浅谈高校教师聘任合同解除权
  • 摘 要:高校聘任制的实施目的在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但在实践中教师的聘任合同解除权即辞职权存在争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聘任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本文试图从聘任制度的本质特点出发,讨论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地位,确定聘任合同的法律属性,以合同解除权的 ...查看


  • 用人单位违章解除真实案例解读
  • 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雁民初字第04061号 案件摘要:用人单位因职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予以解除,但因规章制度以及送达瑕疵,造成违反解除行为,赔偿职工双倍经济补偿金. 原告(被告):焦晓慧,男,1964年1月1 ...查看


  • 中国劳动法详细解读
  • 中国劳动法 香港劳工法 台湾劳动法 澳门劳工法 中国劳动法 主要劳动法规 首页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就业促进法 工会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年节纪念日放假条例 其他法規 / 地方法规 劳动和社保政策法 ...查看


  • 新劳动合同法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解读十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