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初高中衔接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1、判断句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2、省略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
(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文章)颇示己志。
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山水之乐,得之 (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坐(于)潭上。
急湍甚(于) 箭。(《与朱元思书》)
3、倒装句
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倒装句)
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宾语前置,“之”是“怠”的宾语,“弗”表示否定,在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译: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是介宾短语坐“刻”的状语, 后置
多会于此 “于此”是介词短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是庙堂的定语后置, “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
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谁”是介词“与”的宾语, 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宾语前置句,“未之知”就是“未知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状语后置句,“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就是“冷光之乍于匣出也”) 4、被动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山峦为晴雪所洗
八年级语文下册初高中衔接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1、判断句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2、省略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
(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文章)颇示己志。
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山水之乐,得之 (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坐(于)潭上。
急湍甚(于) 箭。(《与朱元思书》)
3、倒装句
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倒装句)
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宾语前置,“之”是“怠”的宾语,“弗”表示否定,在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译: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是介宾短语坐“刻”的状语, 后置
多会于此 “于此”是介词短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是庙堂的定语后置, “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
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谁”是介词“与”的宾语, 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宾语前置句,“未之知”就是“未知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状语后置句,“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就是“冷光之乍于匣出也”) 4、被动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山峦为晴雪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