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热处理工程师复习题答案4

1. 为了保证热处理质量特性,必须依据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中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的主要精神和模式,不仅仅是采用事后检验的方式,而是以保证和提高热处理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个阶段、各环节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及热处理质量管理体包括哪些内容:a要明确与热处理有关的各组织机构、职责和他之间的相互关系。B要有完善的作为运作依据的质量体系文件。C要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和信息反馈系统,建立热处理质量档案。D要对体系的素质和效能进行评价,并有完整的评价标准。E要有热处理质量体系图。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原则:a工艺的先进性,b工艺的可靠、合理、可行性。C工艺的经济性。D工艺的安全性。E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工艺装备。热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a充分考虑冷热加工工艺之间的衔接,热处理工序的合理安排。B尽可能采用新技术、简化热处理工艺,缩短生产周期。C由市委了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工件使用寿命,需要增加热处理工序。

失效分析的一般步骤:a宏观分析(了解断裂的起始、发展过程)。B化学分析(材质是否合格)。C金相分析(材料冶金质量及热处理工艺是否正常。D硬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热处理后硬度分布或相关力学性能是否达设计要求)。e断口电镜分析(了解断裂的机理)。F综合分析。

2. 测定化学成分的方法很多,最传统且最准确的为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验室里进行)。生

产过程中子啊现场常使用的方法是光谱分析和火花鉴别法。零件的表面、局部或微区化学成分的确定可采用俄歇能谱仪、离子探针、电子探针等仪器。常用的微区分析方法:a电子探针,利用一束能量足够的细聚集电子束轰击试样表面,在试样有限深度内激发出X射线,通过光谱反日特征谱和强度,既能经行微区成分分析,又能观察组织形貌,但对轻元素分析比较困难。B俄歇电子能谱仪,利用高能量电子束照射固体试样,使原子内壳层电子因离子激发过程中发射出具有特征能量的电子,通过侧定它的能量与强度,可以获得试样表面层(0.001um)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号,对轻元素特别灵敏。

C.离子探针,利用电磁透镜把惰性气体加速并聚焦成细小的高能离子束轰击表面,从而射出正负离子黑人原子,经质谱仪进行质量、电荷分离,测质荷比及其强度,达到鉴定元素和同位素的目的,检测几个um,灵敏度高于电子探针和俄歇电子能谱仪

3. 肖氏硬度计采用回跳法测定零件表面的硬度,特别适用于大型零件的硬度检验,对于弹性系数差大的材料试验值不准确。

4. 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韧性状态的材料会变成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

断裂机理有微孔聚集转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成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tk为韧淬转变温度)。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增加的结果,屈服强度的变化是随温度下降而提高,但是材料的解理断裂强度却随温度的变化很小,于是屈服强度曲线-温度曲线与解理断裂强度-温度曲线相较于一点,交点对应的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当温度高于Tk时,材料受载后屈服韧性断裂,反之亦然。

5. 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a应力释放法(机械法),原理是将具有残余应力的工件进行切割,

局部去除,从而使工件中已处于平衡状态的残余应力由于这种切割或去除部分释放,工件就会出现变形,使残余应力达到新的平衡。B磁性法,根据铁磁材料的感应通量在残余应力的作用下与无应力作用时不同,从而利用由磁感通量的差异来测定残余应力。C,X射线应力测试法,是利用应力作用下晶面间距的变化作为应变来测量残余应力的

6. 有效放大倍数是指把物镜能分辨开的两点间最小距离d放大到人眼在明视距离(250um)

处的分辨率(约0.15-0.20um)的倍率。白光的平均波长为550um,人眼在明视距离内的分辨率为0.2um,则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约为(500-1000)倍。

7.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a放大倍数可在20倍到数万倍范围内连续调节。B分辨率高

C景深大,成相立体感强。D可提供多种电子图像。E配备能谱仪、泼谱仪后可经行微

区成分分析。在显微分析中的运用:a可进行显微组织观察。B可进行特殊试样观察。C可经行微区成分分析。D可经行动态分析

8. 微裂纹分析的步奏:a裂纹产生部位(裂源)的分析,主要内容(1)零件结构形状上

的缺陷引起的裂纹,(2)材料缺陷引起的裂纹,(3)裂纹产生部位的表面是否存在加工硬化层或回火软化层。B裂纹走向与观察的分析,主要内容(1)应力原则,脆性材料裂纹垂直于应力方向,韧性材料裂纹一般平行于应力方向(2)强度原则,裂纹总是沿着最小阻力的路线扩展。C裂纹末端,一般情况下,淬火裂纹、疲劳裂纹的末端是尖锐的,而铸造热裂纹、折叠裂纹和发纹等末端呈圆秃状,不是尖锐的。D其他方面内容,

(1)裂纹与材料的缺陷(2)裂纹周围的高温经历(3)裂纹两侧的形状的耦合性。

9. 对于失效分析来说,由于断口中包含从裂纹产生、裂纹扩展直至最终断裂全过程的相关

信息,是分析断裂失效模式找出失效原因的重要依据。断口分析内容:a断口颜色与光泽。B断口上的花纹。C断口的粗糙程度不同材料、不同断裂方式,其断口粗糙度程度也不同。D断口与最大正应力的交角。E 断口上的材料缺陷。断口宏观观察:a断口上的各个区域(裂源区、扩展区、瞬断区的部位和分布情况)。B断裂源区。C裂纹扩展区。D初步确定断裂的性质(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脆性断口宏观形貌(1)断口附近无明显的塑性变形,零件断裂成两部分或碎成多块,断裂后残片可拼凑复原(2)断口呈细刺状,较亮,在光线照射下转动断口,有时可发见闪闪发亮的小晶面(3)宏观断口可见到放射棱线或“人字纹”。脆性断口的微宏观形貌:扫描电镜观察,穿晶脆性为解理(特征为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和准解理(星状花样),这种情况发生在除面心立方晶格结构以外的金属和合金在低温下的断裂。燕晶断裂的微观形貌多为冰糖状断口。延性断口宏观形貌 在裂纹或断口附近有宏观的塑性变形如残余扭转角、残余挠曲、颈缩、鼓包等,断口呈灰色纤维状,无金属光泽和结晶颗粒。断口微观形貌特征: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到大面积的韧窝形貌。韧窝分为正断韧窝、剪切韧窝和撕裂韧窝。

10.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多数情况下(高周疲劳)具有脆性断裂特征,不发生肉眼可

见的宏观宏观变形。典型的疲劳断口由裂纹源区、裂纹扩展区和最终瞬断区组成。

11. 铸铁中的不同石墨形态:

12. 磁粉检测:原理,被检物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缺陷部位产生漏磁场,此时在被检物表面

上撒上磁粉,缺陷处会有磁粉附着,由于磁粉的堆集与缺陷的形状大小近似,应而可显示被检测面的缺陷。应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铸、锻件的制造过程,焊接件的加工过程、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在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定期维修过程中。超声波检测:原理,频率范围为0.5-10MHz的超声波直射性和束射性,若向被检材料发射超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缺陷,由于发生反射、折射、散射或吸收等现象,使其方向和强度受到影响,根据这种影响的方式和大小就可以确定缺陷部位的尺寸、物理性质、方向性、分布方式及分布位置等。应用,不但应用于原材板料、管材的探伤,也应用于加工产品锻件、焊接件的探伤,主要检测被检件的内部和表面的各种潜在缺陷。射线检测:原理,利用射线通过物质被不同程度的吸收这一原理来检测金属构件中的缺陷。应用,适用于检查焊接和铸钢件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在锅炉压力容器、船体、管道和其他结构的焊接和铸件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涡流检测:原理,是以电磁感应作为理论基础。由高频交流电压发生器供给检测线圈以激励电流,从而在试样被检测区周围形成激励磁场,这个磁场包含了被检测区的材料和缺陷等信息,检测线圈可以把这些信息

传送到涡流电测仪器。应用,适用于导电材料的表面或亚表面检测,截面均一的薄壁管、箔材、丝材、线材的检测。也广泛应用于小轴、销钉、螺母、钢球等零件的检测。

1. 为了保证热处理质量特性,必须依据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中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的主要精神和模式,不仅仅是采用事后检验的方式,而是以保证和提高热处理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个阶段、各环节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及热处理质量管理体包括哪些内容:a要明确与热处理有关的各组织机构、职责和他之间的相互关系。B要有完善的作为运作依据的质量体系文件。C要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和信息反馈系统,建立热处理质量档案。D要对体系的素质和效能进行评价,并有完整的评价标准。E要有热处理质量体系图。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原则:a工艺的先进性,b工艺的可靠、合理、可行性。C工艺的经济性。D工艺的安全性。E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工艺装备。热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a充分考虑冷热加工工艺之间的衔接,热处理工序的合理安排。B尽可能采用新技术、简化热处理工艺,缩短生产周期。C由市委了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工件使用寿命,需要增加热处理工序。

失效分析的一般步骤:a宏观分析(了解断裂的起始、发展过程)。B化学分析(材质是否合格)。C金相分析(材料冶金质量及热处理工艺是否正常。D硬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热处理后硬度分布或相关力学性能是否达设计要求)。e断口电镜分析(了解断裂的机理)。F综合分析。

2. 测定化学成分的方法很多,最传统且最准确的为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验室里进行)。生

产过程中子啊现场常使用的方法是光谱分析和火花鉴别法。零件的表面、局部或微区化学成分的确定可采用俄歇能谱仪、离子探针、电子探针等仪器。常用的微区分析方法:a电子探针,利用一束能量足够的细聚集电子束轰击试样表面,在试样有限深度内激发出X射线,通过光谱反日特征谱和强度,既能经行微区成分分析,又能观察组织形貌,但对轻元素分析比较困难。B俄歇电子能谱仪,利用高能量电子束照射固体试样,使原子内壳层电子因离子激发过程中发射出具有特征能量的电子,通过侧定它的能量与强度,可以获得试样表面层(0.001um)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号,对轻元素特别灵敏。

C.离子探针,利用电磁透镜把惰性气体加速并聚焦成细小的高能离子束轰击表面,从而射出正负离子黑人原子,经质谱仪进行质量、电荷分离,测质荷比及其强度,达到鉴定元素和同位素的目的,检测几个um,灵敏度高于电子探针和俄歇电子能谱仪

3. 肖氏硬度计采用回跳法测定零件表面的硬度,特别适用于大型零件的硬度检验,对于弹性系数差大的材料试验值不准确。

4. 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韧性状态的材料会变成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

断裂机理有微孔聚集转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成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tk为韧淬转变温度)。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增加的结果,屈服强度的变化是随温度下降而提高,但是材料的解理断裂强度却随温度的变化很小,于是屈服强度曲线-温度曲线与解理断裂强度-温度曲线相较于一点,交点对应的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当温度高于Tk时,材料受载后屈服韧性断裂,反之亦然。

5. 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a应力释放法(机械法),原理是将具有残余应力的工件进行切割,

局部去除,从而使工件中已处于平衡状态的残余应力由于这种切割或去除部分释放,工件就会出现变形,使残余应力达到新的平衡。B磁性法,根据铁磁材料的感应通量在残余应力的作用下与无应力作用时不同,从而利用由磁感通量的差异来测定残余应力。C,X射线应力测试法,是利用应力作用下晶面间距的变化作为应变来测量残余应力的

6. 有效放大倍数是指把物镜能分辨开的两点间最小距离d放大到人眼在明视距离(250um)

处的分辨率(约0.15-0.20um)的倍率。白光的平均波长为550um,人眼在明视距离内的分辨率为0.2um,则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约为(500-1000)倍。

7.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a放大倍数可在20倍到数万倍范围内连续调节。B分辨率高

C景深大,成相立体感强。D可提供多种电子图像。E配备能谱仪、泼谱仪后可经行微

区成分分析。在显微分析中的运用:a可进行显微组织观察。B可进行特殊试样观察。C可经行微区成分分析。D可经行动态分析

8. 微裂纹分析的步奏:a裂纹产生部位(裂源)的分析,主要内容(1)零件结构形状上

的缺陷引起的裂纹,(2)材料缺陷引起的裂纹,(3)裂纹产生部位的表面是否存在加工硬化层或回火软化层。B裂纹走向与观察的分析,主要内容(1)应力原则,脆性材料裂纹垂直于应力方向,韧性材料裂纹一般平行于应力方向(2)强度原则,裂纹总是沿着最小阻力的路线扩展。C裂纹末端,一般情况下,淬火裂纹、疲劳裂纹的末端是尖锐的,而铸造热裂纹、折叠裂纹和发纹等末端呈圆秃状,不是尖锐的。D其他方面内容,

(1)裂纹与材料的缺陷(2)裂纹周围的高温经历(3)裂纹两侧的形状的耦合性。

9. 对于失效分析来说,由于断口中包含从裂纹产生、裂纹扩展直至最终断裂全过程的相关

信息,是分析断裂失效模式找出失效原因的重要依据。断口分析内容:a断口颜色与光泽。B断口上的花纹。C断口的粗糙程度不同材料、不同断裂方式,其断口粗糙度程度也不同。D断口与最大正应力的交角。E 断口上的材料缺陷。断口宏观观察:a断口上的各个区域(裂源区、扩展区、瞬断区的部位和分布情况)。B断裂源区。C裂纹扩展区。D初步确定断裂的性质(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脆性断口宏观形貌(1)断口附近无明显的塑性变形,零件断裂成两部分或碎成多块,断裂后残片可拼凑复原(2)断口呈细刺状,较亮,在光线照射下转动断口,有时可发见闪闪发亮的小晶面(3)宏观断口可见到放射棱线或“人字纹”。脆性断口的微宏观形貌:扫描电镜观察,穿晶脆性为解理(特征为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和准解理(星状花样),这种情况发生在除面心立方晶格结构以外的金属和合金在低温下的断裂。燕晶断裂的微观形貌多为冰糖状断口。延性断口宏观形貌 在裂纹或断口附近有宏观的塑性变形如残余扭转角、残余挠曲、颈缩、鼓包等,断口呈灰色纤维状,无金属光泽和结晶颗粒。断口微观形貌特征: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到大面积的韧窝形貌。韧窝分为正断韧窝、剪切韧窝和撕裂韧窝。

10.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多数情况下(高周疲劳)具有脆性断裂特征,不发生肉眼可

见的宏观宏观变形。典型的疲劳断口由裂纹源区、裂纹扩展区和最终瞬断区组成。

11. 铸铁中的不同石墨形态:

12. 磁粉检测:原理,被检物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缺陷部位产生漏磁场,此时在被检物表面

上撒上磁粉,缺陷处会有磁粉附着,由于磁粉的堆集与缺陷的形状大小近似,应而可显示被检测面的缺陷。应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铸、锻件的制造过程,焊接件的加工过程、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在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定期维修过程中。超声波检测:原理,频率范围为0.5-10MHz的超声波直射性和束射性,若向被检材料发射超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缺陷,由于发生反射、折射、散射或吸收等现象,使其方向和强度受到影响,根据这种影响的方式和大小就可以确定缺陷部位的尺寸、物理性质、方向性、分布方式及分布位置等。应用,不但应用于原材板料、管材的探伤,也应用于加工产品锻件、焊接件的探伤,主要检测被检件的内部和表面的各种潜在缺陷。射线检测:原理,利用射线通过物质被不同程度的吸收这一原理来检测金属构件中的缺陷。应用,适用于检查焊接和铸钢件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在锅炉压力容器、船体、管道和其他结构的焊接和铸件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涡流检测:原理,是以电磁感应作为理论基础。由高频交流电压发生器供给检测线圈以激励电流,从而在试样被检测区周围形成激励磁场,这个磁场包含了被检测区的材料和缺陷等信息,检测线圈可以把这些信息

传送到涡流电测仪器。应用,适用于导电材料的表面或亚表面检测,截面均一的薄壁管、箔材、丝材、线材的检测。也广泛应用于小轴、销钉、螺母、钢球等零件的检测。


相关文章

  • 一级建造师习题集 1
  • 一级建造师习题集:2011年<公路工程>自测题及答案解析(1) 学慧网校(www.xuehuiedu.com)消息:现距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网校根据201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各章节考试内容.特整理出& ...查看


  •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三版习题3.2参考答案(配朱张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 1. 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那一种方法较为理想?为什么? (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 冷加工与热加工后的金属能否根据其显微组织加以区别?为什么 ...查看


  • 表面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 一.名词解释 表面工程技术: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 的化学.物理方法与工艺. 表面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面的内能,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等. 洁净 ...查看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会计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4)
  • <会计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总论 P42 习题一: 习题二: 根据题设表格所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属于流动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属于流动负债,因此: 流动资产总额为:2000+27000+35 ...查看


  •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会计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习题一: 根据题设表格所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属于流动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属于流动负债,因此: 流动资产总额为:2000+27000+35000+5 ...查看


  •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第2章)
  • 2. 什么是应力和应变?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哪几个变形阶段?各变形阶段有何明显的特征? 答:应力:试样所承受的外力与试样原始截面积之比. 应变:试样原始标距的增量与试样原始标距之比. 可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 ...查看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岩土工程练习题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岩土工程练习题 封面.目录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为( ) A 地方标准 B行业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答案:C 2.本规范中的黑体字条文为( ...查看


  • 会计学原理习题答案(16版)
  • 会计学原理习题答案 第二章 P63 习题二 会计科目 资产4 450 000=负债2 170 000+所有者权益2 280 000 P64 习题四 (资金变化类型看P65表格) 会计分录: 10.借:实收资本 11.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