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论文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毕 业 论 文

题目: 胆道的CT检查方法

及胆道疾病的

CT表现

姓 名: 慰问慰问

学 号: 谔谔

专 业: 三点三

层 次: 大 专

年 级: 2三点

完成日期:诉讼

指导教师: 张 个

胆道的CT检查方法及胆道疾病的CT表现

【摘要】: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胆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确定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对诊断胆道疾病有很大的帮助。CT检查不受含气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的干扰,因此对诊断胆管下端和胰腺病变等方面优于B超检查。

【关键字】: 胆道 CT

1.检查方法

1.1扫描前准备

CT检查前一周不做胃肠道造影,前一天中午吃多油脂食物以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前一晚吃少渣少产气食物。其余准备同肝脏扫描。

检查前空腹(禁实6-8h)扫描前口服1%—2%的泛影葡胺599ml充盈胃肠道。怀疑胆石症的患者,扫描前不宜口服阳性对比剂,可口服水或脂类对比剂,以避免肠道内高密度对比剂与结石混淆。

1.2 CT扫描方法

1.2.1平扫

患者仰卧位,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重点观察部位行薄层扫描,层厚3~5mm。根据需要可变换体位进行侧位或俯卧位扫描。扫描范围应包括膈顶至胰腺钩突区,即包括全肝及胆总管全程,扫描方法同肝脏CT检查。

1.2.2增强扫描

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行常规增强扫描或动态扫描。由于增强后血管强化,而扩张的胆管仍保持低密度,且胆囊壁和胆系富血管性病变亦增强,可以提高胆道系统的显示能力。螺旋CT多期扫描及薄层扫描可以获取更多信息,还可以按需要进行胆管重建,对病变的诊断帮助更大。

1.2.3胆次系造影CT和螺旋CT胆道造影

即口服胆囊对比剂(碘番酸0.5~1g),14h后进行CT扫描和重建,以了解胆囊的位置、功能等情况。若胆囊显影后服脂肪餐,1h后行俯卧位扫描,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内病变有无位置变化。

2.正常表现

胆道系统像一棵树,肝内胆管是树枝,左右肝管是主干,肝总管和胆总管是树干,胆囊像一个果实长在树干上。

2.1胆囊

胆囊位于胆囊窝内,即在肝方叶(左叶内侧段)右下方,肝右叶和方叶之间。CT可准确定位,并可发现异位胆囊。在横断面图像上,胆囊表现为一圆形、卵圆形或葫芦行的水样密度结构,分为底、体、颈三部分,胆囊管通常难以显示。正常胆囊边界清晰,横径2.5~3.5cm,胆囊避菲堡光滑,厚堡均匀约1~2mm,胆囊内容物(胆汁)CT指为-5~20HU,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明显强化,胆囊内容物无强化。

2.2肝内胆管

肝内胆管起源于肝内微胆管,汇合成小叶间胆管,再汇合成肝段、肝叶胆管,最后合成左、右肝管经肝门出肝后合成肝总管。肝内胆管在肝内与门静脉、肝动脉分支伴行,呈放射状分布。正常时肝内胆管直径不超过3mm,在CT上一般不能显示,偶见肝门附近胆管分支显示,呈点状或断条状水样密度影,与肝内门静脉分支伴行,增强扫描显示较好。

2.3肝总管和胆总管

肝总管管径3~5cm,在肝门部横段面可见呈一圆形低密度影,与门静脉、肝动脉呈三角形排列,肝总管在右前方,肝动脉在左前方,门静脉主干位于两者后方。往下各蹭面肝总管逐渐向内邹行,并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走行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下段位于胰头内,管径为3~5mm,不超过10mm,壁厚小于2mm,长约6~9mm。在横断面上表现为在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一个呈水样低密度的小圆形阴影,对比剂增强后,胰头部实质和血管增强,胆总管可以显示得更为清晰。多数胆总管末端与胰腺管末端合并,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少数为单独开口。

3.胆道系统疾病的CT表现

3.1急性胆囊炎CT表现

平扫表现为胆囊明显增大,横径>4.5cm,因积脓而密度增高。胆囊壁弥漫性、向心性增厚(超过3mm即为增厚),边缘模糊,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环。少数病例可见胆囊窝积液。增强扫描时胆囊壁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较长;脓肿壁亦见强化,显示更清楚。若并发胆囊坏死、穿孔,则胆囊窝可见有液平的脓肿,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肝胆界面不清。气肿性胆囊炎少见,表现为胆囊壁内或胆囊窝有气泡或线状气影。70%~90%胆囊炎合并结石,在CT上亦容易显示。

3.2慢性胆囊炎CT表现

CT平扫表现胆囊壁普遍性增厚,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有时可见胆囊壁钙化,则是慢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胆囊大多扩张不良或缩小,提示胆囊纤维化、萎缩。有时因胆囊积水而扩大。若周围粘连,则可见胆囊皱褶变形。95%以上病人合并胆囊结石。如胆汁钙化或胆囊壁钙化而形成所谓“瓷器胆囊”。

3.3胆囊结石CT表现

CT平扫表现可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结石影。高密度结石容易发现,显示为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环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或泥沙样结石沉积于胆囊底部,与上部的胆汁形成液平。等或低密度结石平扫难发现,在胆囊造影CT上表现为胆囊内充盈缺损,或见低于胆汁密度的透亮影,其位置可随体位而变化。结石常合并慢性胆囊炎,有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

3.4胆管结石的CT表现

CT平扫表现多为高密度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呈与肝管走向一致的等、高密度影,呈点状、条状、圆形或不规则状,常伴相应胆管扩张;可见靶征或新月征,即结石周围或上方为水样密度胆汁环绕或嵌顿。有时可见胆管壁增厚,增强扫描有强化。肝外胆管结石则见梗阻以上的胆管扩张,扩张的胆总管自上而下逐渐变细,至结石层面扩张的胆管突然消失,并见高密度或等密度结石影,且无肿块征象。若为小结石,需做薄层扫描,层厚1.5~3mm。

3.5胆囊癌CT表现

3.5.1胆囊壁增厚型

占12%~22%,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明显增厚,大部分是不规则结节状增厚,少部分是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晚期胆囊壁常消失,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明确,并出现肝脏侵犯转移。

3.5.2腔内型(结节型)

占41%~70%,表现为胆囊窝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肿瘤可占据整个胆囊腔,致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消失,并累及临近肝实质。增强扫描亦可见肿物明显强化。此型多为晚期表现,有时与原发性肝癌难以鉴别。

3.5.3阻塞型

肿瘤侵犯胆囊管造成阻塞,多见胆囊径癌肿。胆囊扩张,胆囊积液增大或胆囊萎缩变小。肿瘤小常不易发现。增强扫描时,在胆管或胆囊径处有时可以发现增强的小肿瘤。

3.6胆管癌CT表现

3.6.1胆管细胞癌

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实质病灶,轮廓不清,有时可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有不均匀强化,以边缘强化为主,其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肝实质。有的病灶强化有随时间逐渐增加的趋势,至延迟仍呈低密度,与原发性肝癌和血管瘤有所不同。肿瘤附近可见扩张的胆管或肿瘤内见包埋的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凹陷和门静脉分支压迫鼻塞。

3.6.2肝门型胆管癌较多见。

可发现肝门附近菜花状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较低,境界不清,并引起相应区域的胆管扩张、中断。增强扫描胆管壁不规则增厚,肿块强化显示更清晰,病灶常有延迟强化及肝叶萎缩。

3.6.3肝外胆管型和壶腹型

主要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胆总管的突然中断,梗阻以上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胆管扩张突然变小或中断处即肿瘤所长部位。部分病例可显示腔内软组织肿块,或显示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提示梗阻是由腔内肿瘤引起。

3.7胆道梗阻的CT表现

3.7.1有无胆道梗阻的确定

CT判断胆道梗阻的准确率为85%~97%,判断有无胆道梗阻的影像标准是肝内、外胆道的扩张。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直径在1cm以上,在横断面CT图像上,表现为自肝门至胰头钩突之间多个层面连续的圆形或类圆形环状低密度影,称为“环影”,一直持续到梗阻点。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沿门静脉分支分布的水样低密度线样结构,朝向肝门区走行,逐渐汇合增粗。一般认为肝内胆管直径大于5mm为轻度扩张,6~8mm中度,9mm以上为重度扩张。

3.7.2梗阻平面和范围的确定

临床上可将胆道梗阻的部位分四段①肝门段或肝总管段:CT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肝内胆管扩张而肝外胆管正常,胆囊和胆总管不扩张。②胰上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和胆囊扩张,扩张的胆管“末环”无胰腺组织包绕。③胰腺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和胆囊扩张,且扩张的胆管“末环”有胰腺组织包绕,说明梗阻位于穿过胰腺的但总管段。④壶腹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扩张的同时,见到胰管扩张,即所谓的“双管征”。

3.7.3梗阻原因的确定

根据梗阻发生的部位来确定胆道梗阻的原因:①肝内胆管梗阻可继续发生于硬化性胆管炎、感染、原发肿瘤,偶见于转移瘤。②肝门区梗阻常见于胆管癌、肝门区生长的肝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③在

肝外胰上段梗阻,通常为良性病变的狭窄阻塞所致包括硬化性胆管炎手术后等。恶性病变的狭窄阻塞如胆管癌,胆囊、十二指肠肿瘤侵犯亦可见。④肝总管下段梗阻可见于胆道感染、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壶腹癌等。

3.7.4良、恶性胆道梗阻疾病的鉴别

移行交界处胆管直径逐渐变小,延续范围超过1cm,是典型的良性病变,如炎性狭窄当的表现。延续范围小于5mm移行处胆管突然中断,应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尤其当梗阻位于胰上段或近壶腹部时。另外,良性病变狭窄偶尔也可引起胆管的突然中断表现,如术后胆道粘连和等密度嵌顿性结石。

胆总管胆固醇性

结石,由于与胆汁的密度相近,缺乏密度差别不能显影,可引起胆管的突然中断改变,可用薄层扫描和窄窗技术提高显示率。如果突然中断的胆管伴有软组织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

正常胆管管壁在CT图像上呈“铅笔画线”样,当管壁厚度大于1.5mm,可确定胆管壁增厚,并分为向心性、偏心性增厚,局限性、弥漫性增厚。弥漫性向心性增厚较有特殊性意义,见于感染性胆管炎症。局限性向心性或偏心性胆总管壁增厚,可见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当管壁显著增厚,厚度>5mm,提示胆管癌。

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与阻塞性质有一定的联系,恶性阻塞呈进行性完全性阻塞,阻塞点以上常表现为均匀一致的比较明显的肝内、外胆管扩张,表现为所谓“软藤”征。良性阻塞多为不完全性间断性阻塞,加上常伴有胆管炎症,使肝外胆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扩张相对较轻,呈矛盾性或差异性扩张,表现为所谓“枯树枝”征。

参考文献

1.唐陶富.CT诊断学.1第版人民出版社,2005.

2.吴恩惠.医学影像第4版人民出版社,2001.

3.李果珍.临床诊断学.北京:中国科技学技术出版社 ,2001:376.

4.张晓鹏.胃肠道诊断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郭德渊,主编.腹部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毕 业 论 文

题目: 胆道的CT检查方法

及胆道疾病的

CT表现

姓 名: 慰问慰问

学 号: 谔谔

专 业: 三点三

层 次: 大 专

年 级: 2三点

完成日期:诉讼

指导教师: 张 个

胆道的CT检查方法及胆道疾病的CT表现

【摘要】: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胆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确定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对诊断胆道疾病有很大的帮助。CT检查不受含气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的干扰,因此对诊断胆管下端和胰腺病变等方面优于B超检查。

【关键字】: 胆道 CT

1.检查方法

1.1扫描前准备

CT检查前一周不做胃肠道造影,前一天中午吃多油脂食物以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前一晚吃少渣少产气食物。其余准备同肝脏扫描。

检查前空腹(禁实6-8h)扫描前口服1%—2%的泛影葡胺599ml充盈胃肠道。怀疑胆石症的患者,扫描前不宜口服阳性对比剂,可口服水或脂类对比剂,以避免肠道内高密度对比剂与结石混淆。

1.2 CT扫描方法

1.2.1平扫

患者仰卧位,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重点观察部位行薄层扫描,层厚3~5mm。根据需要可变换体位进行侧位或俯卧位扫描。扫描范围应包括膈顶至胰腺钩突区,即包括全肝及胆总管全程,扫描方法同肝脏CT检查。

1.2.2增强扫描

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行常规增强扫描或动态扫描。由于增强后血管强化,而扩张的胆管仍保持低密度,且胆囊壁和胆系富血管性病变亦增强,可以提高胆道系统的显示能力。螺旋CT多期扫描及薄层扫描可以获取更多信息,还可以按需要进行胆管重建,对病变的诊断帮助更大。

1.2.3胆次系造影CT和螺旋CT胆道造影

即口服胆囊对比剂(碘番酸0.5~1g),14h后进行CT扫描和重建,以了解胆囊的位置、功能等情况。若胆囊显影后服脂肪餐,1h后行俯卧位扫描,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内病变有无位置变化。

2.正常表现

胆道系统像一棵树,肝内胆管是树枝,左右肝管是主干,肝总管和胆总管是树干,胆囊像一个果实长在树干上。

2.1胆囊

胆囊位于胆囊窝内,即在肝方叶(左叶内侧段)右下方,肝右叶和方叶之间。CT可准确定位,并可发现异位胆囊。在横断面图像上,胆囊表现为一圆形、卵圆形或葫芦行的水样密度结构,分为底、体、颈三部分,胆囊管通常难以显示。正常胆囊边界清晰,横径2.5~3.5cm,胆囊避菲堡光滑,厚堡均匀约1~2mm,胆囊内容物(胆汁)CT指为-5~20HU,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明显强化,胆囊内容物无强化。

2.2肝内胆管

肝内胆管起源于肝内微胆管,汇合成小叶间胆管,再汇合成肝段、肝叶胆管,最后合成左、右肝管经肝门出肝后合成肝总管。肝内胆管在肝内与门静脉、肝动脉分支伴行,呈放射状分布。正常时肝内胆管直径不超过3mm,在CT上一般不能显示,偶见肝门附近胆管分支显示,呈点状或断条状水样密度影,与肝内门静脉分支伴行,增强扫描显示较好。

2.3肝总管和胆总管

肝总管管径3~5cm,在肝门部横段面可见呈一圆形低密度影,与门静脉、肝动脉呈三角形排列,肝总管在右前方,肝动脉在左前方,门静脉主干位于两者后方。往下各蹭面肝总管逐渐向内邹行,并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走行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下段位于胰头内,管径为3~5mm,不超过10mm,壁厚小于2mm,长约6~9mm。在横断面上表现为在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一个呈水样低密度的小圆形阴影,对比剂增强后,胰头部实质和血管增强,胆总管可以显示得更为清晰。多数胆总管末端与胰腺管末端合并,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少数为单独开口。

3.胆道系统疾病的CT表现

3.1急性胆囊炎CT表现

平扫表现为胆囊明显增大,横径>4.5cm,因积脓而密度增高。胆囊壁弥漫性、向心性增厚(超过3mm即为增厚),边缘模糊,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环。少数病例可见胆囊窝积液。增强扫描时胆囊壁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较长;脓肿壁亦见强化,显示更清楚。若并发胆囊坏死、穿孔,则胆囊窝可见有液平的脓肿,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肝胆界面不清。气肿性胆囊炎少见,表现为胆囊壁内或胆囊窝有气泡或线状气影。70%~90%胆囊炎合并结石,在CT上亦容易显示。

3.2慢性胆囊炎CT表现

CT平扫表现胆囊壁普遍性增厚,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有时可见胆囊壁钙化,则是慢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胆囊大多扩张不良或缩小,提示胆囊纤维化、萎缩。有时因胆囊积水而扩大。若周围粘连,则可见胆囊皱褶变形。95%以上病人合并胆囊结石。如胆汁钙化或胆囊壁钙化而形成所谓“瓷器胆囊”。

3.3胆囊结石CT表现

CT平扫表现可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结石影。高密度结石容易发现,显示为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环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或泥沙样结石沉积于胆囊底部,与上部的胆汁形成液平。等或低密度结石平扫难发现,在胆囊造影CT上表现为胆囊内充盈缺损,或见低于胆汁密度的透亮影,其位置可随体位而变化。结石常合并慢性胆囊炎,有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

3.4胆管结石的CT表现

CT平扫表现多为高密度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呈与肝管走向一致的等、高密度影,呈点状、条状、圆形或不规则状,常伴相应胆管扩张;可见靶征或新月征,即结石周围或上方为水样密度胆汁环绕或嵌顿。有时可见胆管壁增厚,增强扫描有强化。肝外胆管结石则见梗阻以上的胆管扩张,扩张的胆总管自上而下逐渐变细,至结石层面扩张的胆管突然消失,并见高密度或等密度结石影,且无肿块征象。若为小结石,需做薄层扫描,层厚1.5~3mm。

3.5胆囊癌CT表现

3.5.1胆囊壁增厚型

占12%~22%,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明显增厚,大部分是不规则结节状增厚,少部分是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晚期胆囊壁常消失,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明确,并出现肝脏侵犯转移。

3.5.2腔内型(结节型)

占41%~70%,表现为胆囊窝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肿瘤可占据整个胆囊腔,致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消失,并累及临近肝实质。增强扫描亦可见肿物明显强化。此型多为晚期表现,有时与原发性肝癌难以鉴别。

3.5.3阻塞型

肿瘤侵犯胆囊管造成阻塞,多见胆囊径癌肿。胆囊扩张,胆囊积液增大或胆囊萎缩变小。肿瘤小常不易发现。增强扫描时,在胆管或胆囊径处有时可以发现增强的小肿瘤。

3.6胆管癌CT表现

3.6.1胆管细胞癌

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实质病灶,轮廓不清,有时可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有不均匀强化,以边缘强化为主,其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肝实质。有的病灶强化有随时间逐渐增加的趋势,至延迟仍呈低密度,与原发性肝癌和血管瘤有所不同。肿瘤附近可见扩张的胆管或肿瘤内见包埋的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凹陷和门静脉分支压迫鼻塞。

3.6.2肝门型胆管癌较多见。

可发现肝门附近菜花状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较低,境界不清,并引起相应区域的胆管扩张、中断。增强扫描胆管壁不规则增厚,肿块强化显示更清晰,病灶常有延迟强化及肝叶萎缩。

3.6.3肝外胆管型和壶腹型

主要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胆总管的突然中断,梗阻以上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胆管扩张突然变小或中断处即肿瘤所长部位。部分病例可显示腔内软组织肿块,或显示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提示梗阻是由腔内肿瘤引起。

3.7胆道梗阻的CT表现

3.7.1有无胆道梗阻的确定

CT判断胆道梗阻的准确率为85%~97%,判断有无胆道梗阻的影像标准是肝内、外胆道的扩张。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直径在1cm以上,在横断面CT图像上,表现为自肝门至胰头钩突之间多个层面连续的圆形或类圆形环状低密度影,称为“环影”,一直持续到梗阻点。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沿门静脉分支分布的水样低密度线样结构,朝向肝门区走行,逐渐汇合增粗。一般认为肝内胆管直径大于5mm为轻度扩张,6~8mm中度,9mm以上为重度扩张。

3.7.2梗阻平面和范围的确定

临床上可将胆道梗阻的部位分四段①肝门段或肝总管段:CT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肝内胆管扩张而肝外胆管正常,胆囊和胆总管不扩张。②胰上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和胆囊扩张,扩张的胆管“末环”无胰腺组织包绕。③胰腺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和胆囊扩张,且扩张的胆管“末环”有胰腺组织包绕,说明梗阻位于穿过胰腺的但总管段。④壶腹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扩张的同时,见到胰管扩张,即所谓的“双管征”。

3.7.3梗阻原因的确定

根据梗阻发生的部位来确定胆道梗阻的原因:①肝内胆管梗阻可继续发生于硬化性胆管炎、感染、原发肿瘤,偶见于转移瘤。②肝门区梗阻常见于胆管癌、肝门区生长的肝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③在

肝外胰上段梗阻,通常为良性病变的狭窄阻塞所致包括硬化性胆管炎手术后等。恶性病变的狭窄阻塞如胆管癌,胆囊、十二指肠肿瘤侵犯亦可见。④肝总管下段梗阻可见于胆道感染、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壶腹癌等。

3.7.4良、恶性胆道梗阻疾病的鉴别

移行交界处胆管直径逐渐变小,延续范围超过1cm,是典型的良性病变,如炎性狭窄当的表现。延续范围小于5mm移行处胆管突然中断,应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尤其当梗阻位于胰上段或近壶腹部时。另外,良性病变狭窄偶尔也可引起胆管的突然中断表现,如术后胆道粘连和等密度嵌顿性结石。

胆总管胆固醇性

结石,由于与胆汁的密度相近,缺乏密度差别不能显影,可引起胆管的突然中断改变,可用薄层扫描和窄窗技术提高显示率。如果突然中断的胆管伴有软组织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

正常胆管管壁在CT图像上呈“铅笔画线”样,当管壁厚度大于1.5mm,可确定胆管壁增厚,并分为向心性、偏心性增厚,局限性、弥漫性增厚。弥漫性向心性增厚较有特殊性意义,见于感染性胆管炎症。局限性向心性或偏心性胆总管壁增厚,可见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当管壁显著增厚,厚度>5mm,提示胆管癌。

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与阻塞性质有一定的联系,恶性阻塞呈进行性完全性阻塞,阻塞点以上常表现为均匀一致的比较明显的肝内、外胆管扩张,表现为所谓“软藤”征。良性阻塞多为不完全性间断性阻塞,加上常伴有胆管炎症,使肝外胆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扩张相对较轻,呈矛盾性或差异性扩张,表现为所谓“枯树枝”征。

参考文献

1.唐陶富.CT诊断学.1第版人民出版社,2005.

2.吴恩惠.医学影像第4版人民出版社,2001.

3.李果珍.临床诊断学.北京:中国科技学技术出版社 ,2001:376.

4.张晓鹏.胃肠道诊断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郭德渊,主编.腹部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 医学论文作者如何缩短发表时滞?
  • 发表时滞(delay for publication of articles, DPA)亦称出版时滞,是指出版单位收到稿件至稿件发表的时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术交流日趋频繁,知识更新加快,医学论文的发表时滞问题越来越引起作者和医学 ...查看


  • 浅析医学论文选题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 医学论文选题, 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上的选题, 是指医学科学研究中选定的课题.所谓课题, 是指需要研究或讨论的医学学科领域中比重较大的项目.狭义上的选题, 是指选定医学学术论文的题目.所谓题目, 是指医学论文的标题(或称"名字&q ...查看


  • 生物医学SCI论文写作技巧
  • 生物医学SCI论文写作技巧 来源: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研究类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是生命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论文主要报道医学领域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尤其 ...查看


  • 怎样写好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有多种类型,其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医学论文,作者在撰稿时均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 科学性科学性是指论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的生命,是衡量医学论文的首要条件.没有科学性, ...查看


  • 关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分析
  • 关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分析 [关键词] 学位论文: 硕士: 临川医学 学位论文是临床医学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反应作者医学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材料[1].因此,对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也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 ...查看


  • 医学论文摘要英译常见问题分析
  • tubes [J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10,22(4) :246-249. [24]马浩南,李恒林,李 栩,等.超声成像技术用于双腔支 .临床麻醉学杂志,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临床研究[J ] ...查看


  • 医学论文写作要求方法和题材
  •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因此,撰写医学论文要把握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方法及一般体裁,从而达到主题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 ...查看


  • 医学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 医学论文可分为 基础医学论文和临床医学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是 探索和著释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规律和方法;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与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方式.而临床医学论文是在这个目的要求下,著解临床应用研究和技 ...查看


  • 医学论文题目的选择
  • 1 医学论文题目的选择 1.1 医学论文的命题 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 ...查看


  • 医学编辑初审稿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医学编辑初审稿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杨美琴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辑部 上海 200031) [摘要] 初审是审稿环节的第一步,初步决定稿件的取舍,编辑承担着这一重要责任.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总结了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