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镇 红砂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为了应对山洪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经村委会研究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规划,防御避灾,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情况
红砂村是全镇中药材种植重点基地,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72户、1598人,幅员面积24.5平方公里,属高寒山区、林区。现有耕地1389亩;林地24375亩,森林覆盖率达73.1%;金银花900.7亩,茶叶505亩,是我村两大支柱产业;产业公路8条、19.6公里。2011年人均纯收入6456元,低于重庆市人均水平。由于交通及基础设施等条件影响,全村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农民尤其是贫困家庭增收难。全村现有建卡贫困户139户(其中:绝对贫困35户、贫困户104户);五保户11户,绝对贫困人口91人;贫困人口506人;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6.1年。
三、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
危险区:是指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警戒区、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 质结构比较稳定。具体指除关山组以外的村内其它地方。
四、组织机构的设置
(一)组织机构
成立红砂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由村支书为组长,村 主任为副组长及村两委会委员为成员,建立监测预警队、应 急抢险队、人员转移组。负责本行政村内水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工作,必要时支援邻村开展山洪灾害抢险工作。
红砂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人员名单
1、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职责
(1)协助镇制定和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负责执行落
实;组织参加培训、落实本村山洪灾害防御避灾躲灾各项工作。当接到县、乡防汛指挥部有关预警信息时,督促预警员加强巡查观察。
(2)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和联系方式,负责监测信息的传递和预警信号的发布,并组织各户及时转移。实行防汛明白卡制度,在卡上明确填写险户姓名、村级负责人、包户负责人和预警信号、路线、联系方式、往哪走、转移到什么地方等详细内容。
(3)负责山洪灾害危险区的监测和洪灾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负责上报本村的水雨情等资料,组织人员进行堰渠、山坪塘、山体滑坡等险工险段的监测巡查,并及时向村民发布预警。
(4)落实上级发布的防御抢险等命令,组织群众安全转移与避险、抢险,落实安置灾民。当发生灾情时,立即启动预案,实行村自为战、户自为战、人自为战。按预案规定,及时组织村民转移,特别是孤寡老人,指定专人帮助转移。
(5)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急抢险,灾后做好恢复生产、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6)有关灾情,要如实及时报告。预警员要坚守岗位,根据不同降雨量强度和河溪水位,及时发生不同级别的预警。
2、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各组主要职责
监测预警队:负责对县、镇防汛指挥部、气象、水文、国
土等部门汛前各种信息的接受并及时转报村指挥机构,对本责任区水雨情进行观测,对山坪塘、堰渠、山体滑坡点进行巡查,及时反馈信息,并按指挥长的命令发布预警、报警信号;紧急情况下,监测人员可自行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应急抢险队:在工程出险等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地抢险救灾工作。
转移组:按照县、镇村防指的命令及预报通知,转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和财物,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3、组长、副组长和预警员职责任务
组长:黄胜前负责本村山洪灾害预案的组织实施,根据 山洪预警信息,进行全村总动员,负责村民安全转移和抢险 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
副组长:刘昌荣协助组长负责本村山洪灾害预案的组织实施,指挥村民安全转移,并负责灾后工程设施修复等重建工作。 村预警员职责:
(1)降雨天每天观测雨情、水情,遇有大雨、暴雨等异常天气,及时观测,做好记录,并根据预案要求,及时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
(2)平时经常监测山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坚守岗位,汛期(4月1 5日至1 0月1 5日),原则上不得外出,有特殊情况可外出,向组长请假,并落实其他人 员代行预警员职责。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联系电话
秀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电话:76862528
钟灵镇防汛防旱指挥部值班电话:76628008
云隘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联系电话:
[1**********](村支书) [1**********](村主任)
五、监测通信与预警
(一)实时监测。监测内容:每天观测雨情、水情、溪河、山坪塘水位,监测山体情况。辖区监测员要注意辖区内的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体后裂缝处的木桩、绳子移动情况以及家禽有无异常异动情况,确定该区域是否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
(二)通信。防灾的常用通信方式有电话、广播、口哨等,为确保通信畅通,设立防汛指挥部,配备专门办公室,配置安装一套高声喇叭,配备两副铜锣,一个手摇报警器。
(三)预报预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隐患点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当村里接到县、镇防汛部门降雨信息后,立即电话告知有电话的住户,并要求转告其邻居。村里要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并保证村指挥办公室值班人员24小时
值班,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信息反馈给乡防讯办,如遇紧急情况(大体积滑坡、洪水等),村组可直接报告镇防汛办,镇防汛办统一指挥。
六、转移安置及责任
(一)转移及责任
各户在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迅速按预定路线转移,沿隐患点高处两边转移。
(二)安置的原则及责任
一旦山洪灾害发生,转移安置的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 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所有灾民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到临时安置点。
(三)转移安置纪律
山洪地质灾害一旦发生,转移安置必须服从指挥机构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其安置纪律为:
1、服从命令、听从抗灾指挥;
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指挥成员、转移安置责任人、信号发送人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者追究责任;
3、对瞒报告、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临阵逃脱者依法依纪查办,对贻误战机、酿成恶果者将绳之以法;
4、雨情报告必须及时,有险速报。
七、抢险救灾
1、必须普及住地居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2、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险队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3、发生灾情,首先要把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4、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并作好卫生防疫工作,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抢救。
钟灵镇 红砂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为了应对山洪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经村委会研究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规划,防御避灾,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情况
红砂村是全镇中药材种植重点基地,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72户、1598人,幅员面积24.5平方公里,属高寒山区、林区。现有耕地1389亩;林地24375亩,森林覆盖率达73.1%;金银花900.7亩,茶叶505亩,是我村两大支柱产业;产业公路8条、19.6公里。2011年人均纯收入6456元,低于重庆市人均水平。由于交通及基础设施等条件影响,全村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农民尤其是贫困家庭增收难。全村现有建卡贫困户139户(其中:绝对贫困35户、贫困户104户);五保户11户,绝对贫困人口91人;贫困人口506人;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6.1年。
三、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
危险区:是指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警戒区、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 质结构比较稳定。具体指除关山组以外的村内其它地方。
四、组织机构的设置
(一)组织机构
成立红砂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由村支书为组长,村 主任为副组长及村两委会委员为成员,建立监测预警队、应 急抢险队、人员转移组。负责本行政村内水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工作,必要时支援邻村开展山洪灾害抢险工作。
红砂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人员名单
1、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职责
(1)协助镇制定和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负责执行落
实;组织参加培训、落实本村山洪灾害防御避灾躲灾各项工作。当接到县、乡防汛指挥部有关预警信息时,督促预警员加强巡查观察。
(2)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和联系方式,负责监测信息的传递和预警信号的发布,并组织各户及时转移。实行防汛明白卡制度,在卡上明确填写险户姓名、村级负责人、包户负责人和预警信号、路线、联系方式、往哪走、转移到什么地方等详细内容。
(3)负责山洪灾害危险区的监测和洪灾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负责上报本村的水雨情等资料,组织人员进行堰渠、山坪塘、山体滑坡等险工险段的监测巡查,并及时向村民发布预警。
(4)落实上级发布的防御抢险等命令,组织群众安全转移与避险、抢险,落实安置灾民。当发生灾情时,立即启动预案,实行村自为战、户自为战、人自为战。按预案规定,及时组织村民转移,特别是孤寡老人,指定专人帮助转移。
(5)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急抢险,灾后做好恢复生产、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6)有关灾情,要如实及时报告。预警员要坚守岗位,根据不同降雨量强度和河溪水位,及时发生不同级别的预警。
2、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各组主要职责
监测预警队:负责对县、镇防汛指挥部、气象、水文、国
土等部门汛前各种信息的接受并及时转报村指挥机构,对本责任区水雨情进行观测,对山坪塘、堰渠、山体滑坡点进行巡查,及时反馈信息,并按指挥长的命令发布预警、报警信号;紧急情况下,监测人员可自行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应急抢险队:在工程出险等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地抢险救灾工作。
转移组:按照县、镇村防指的命令及预报通知,转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和财物,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3、组长、副组长和预警员职责任务
组长:黄胜前负责本村山洪灾害预案的组织实施,根据 山洪预警信息,进行全村总动员,负责村民安全转移和抢险 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
副组长:刘昌荣协助组长负责本村山洪灾害预案的组织实施,指挥村民安全转移,并负责灾后工程设施修复等重建工作。 村预警员职责:
(1)降雨天每天观测雨情、水情,遇有大雨、暴雨等异常天气,及时观测,做好记录,并根据预案要求,及时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
(2)平时经常监测山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坚守岗位,汛期(4月1 5日至1 0月1 5日),原则上不得外出,有特殊情况可外出,向组长请假,并落实其他人 员代行预警员职责。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联系电话
秀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电话:76862528
钟灵镇防汛防旱指挥部值班电话:76628008
云隘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联系电话:
[1**********](村支书) [1**********](村主任)
五、监测通信与预警
(一)实时监测。监测内容:每天观测雨情、水情、溪河、山坪塘水位,监测山体情况。辖区监测员要注意辖区内的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体后裂缝处的木桩、绳子移动情况以及家禽有无异常异动情况,确定该区域是否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
(二)通信。防灾的常用通信方式有电话、广播、口哨等,为确保通信畅通,设立防汛指挥部,配备专门办公室,配置安装一套高声喇叭,配备两副铜锣,一个手摇报警器。
(三)预报预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隐患点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当村里接到县、镇防汛部门降雨信息后,立即电话告知有电话的住户,并要求转告其邻居。村里要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并保证村指挥办公室值班人员24小时
值班,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信息反馈给乡防讯办,如遇紧急情况(大体积滑坡、洪水等),村组可直接报告镇防汛办,镇防汛办统一指挥。
六、转移安置及责任
(一)转移及责任
各户在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迅速按预定路线转移,沿隐患点高处两边转移。
(二)安置的原则及责任
一旦山洪灾害发生,转移安置的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 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所有灾民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到临时安置点。
(三)转移安置纪律
山洪地质灾害一旦发生,转移安置必须服从指挥机构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其安置纪律为:
1、服从命令、听从抗灾指挥;
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指挥成员、转移安置责任人、信号发送人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者追究责任;
3、对瞒报告、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临阵逃脱者依法依纪查办,对贻误战机、酿成恶果者将绳之以法;
4、雨情报告必须及时,有险速报。
七、抢险救灾
1、必须普及住地居民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2、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险队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3、发生灾情,首先要把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4、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并作好卫生防疫工作,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