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为美的艺术追求
作者:袁锐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0期
[摘要]“和谐统一”的文艺理论观点是贯穿贺拉斯《诗艺》整体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则。本文试图从选材、语言、情节等角度,分别阐述《诗艺》中蕴含的“合式”原则,进而比较中西古代和谐观的异同。
[关键词]诗艺 和谐 统一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96-01 “和谐统一”的文艺理论观点是贯穿贺拉斯《诗艺》整体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则。西方哲学史中的和谐理念古老久远,生动深刻。
一、贺拉斯《诗艺》中的“合式”原则
贺拉斯认为,正确的判断力表现为艺术创作中的“合式”原则。这“合式”原则是他为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确立的具体法则,主要指艺术上的协调一致、恰当得体、符合自然、符合观众心理。它既包括形式的要求,也涉及对内容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式的选材
《诗艺》的开篇,贺拉斯就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美女的头长在马颈上,借以说明画面的不和谐。进而他总结从事写作的人一定要懂得表现整体和谐。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选自己胜任的题材。因为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事件,才容易表达,这样才能文笔流畅,条理分明。在细节方面,贺拉斯甚至认为,哪种体裁用什么样的诗格来写都是有规范的。“帝王将相的业绩,悲惨的战争,应用什么诗格来写,荷马早已作了示范”,“短长格来表达激情……”[1]在这里,贺拉斯十分注重整体的和谐与一致。实际上不同的艺术体裁对选材确实有不同的要求,作家务必要仔细筛选。
(二)安排字句要考究,人物语言要统一
贺拉斯把和谐整体的观点推广到人物语言方面。首先,他认为,作家使用语言可以创新,但要有节制。他认为:“万一你要表达的东西很深奥,必须用新字才能表明,那么你可以创造一些古人所没有见过的字。这种自由,用得不过分,是可以允许的。”[2]我们可以看到贺拉斯鼓励创新,从正面直接肯定了文艺创作中作家理应享有的大胆创新的权利。但同时,他又说:“这种新创造的字必须渊源于希腊,汲取的时候又必须有节制,才能为人所接受。”[3]在这里又反映了贺拉斯继承希腊传统的思想。也就是说他十分注重作品创新与传统相统一的特点,也体现了他创造性摹仿的文艺思想。
其次,贺拉斯认为,人物语言要适合其身份、年龄。他指出:“神说话,英雄说话,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话,青春、热情的少年说话,贵族妇女说话,好管闲事的乳媪说话,走四方的货郎说话……其间都大不相同。”[4]在他看来,人物语言要切合年龄特点,切合各种年龄的人所常有的一般特征。人物的语言、台词要切合身份,要合乎民族、地域、职业特点。
再次,贺拉斯指出,语言要表现情感。他不但要求作家写出不同身份人的不同语言,还要求人物语言的词句和其表情相协调。“忧愁的面容要用悲哀的词句配合,盛怒要配威吓的词句,戏谑配嬉笑,庄重的词句配严肃的表情。”[5]不难看出他认为,语言是表达心灵活动的媒介,因此要做到言为心声。
(三)情节的统一
贺拉斯观点认为,情节之所以要演出是为了让观众便于理解与欣赏,同时情节也可以叙述。要清楚什么样的情节适合表演,同时不管哪种题材的情节布局都要合情合理。要使演员的表演和叙述相结合、虚实参差,没有破绽。同时他认为,歌唱队的作用应该是适合情节的发展。“歌唱队应该坚持它作为一个演员的作用和重要职责。它在幕与幕之间所唱的诗歌必须能够推动情节,并和情节配合得恰到好处。”[6]我们可以看出贺拉斯在强调个别细节要十分真实和重要的同时,也更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各细节特别是主要细节的协调一致。
总体说来,“合式”原则贯穿《诗艺》的始终。贺拉斯对艺术要求统一与调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总的效果,整体的美,这个原则也是贺拉斯文艺理论的主导思想。
二、从贺拉斯的和谐观看中西古代和谐观的不同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与古希腊的先哲不约而同地提出并论述了和谐思想,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和谐观的不同。
西方古代和谐美重再现、摹仿。贺拉斯提出了“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的观点。他们所说的和谐统一,着重指美的外在感性形式,多样统一被看作美的一个法则。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和”则不同,如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仁、礼”思想等都渗透着人们的情感与伦理道德,往往情感专一、道德品质优秀的人被大家认为是“美”的。这种美的思想在人们内心根深蒂固,一直流传到今天。如当今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评选,往往都是助人为乐、道德崇高的人物。
其次,古希腊的和谐美强调对立的和谐,非静止的和谐,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或是赫拉克利特都提出的“对立统一、不协调的统一”的和谐思想。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古代思想家更倾向于静态的和谐美。俗语说“心静自然凉”,老子也提出过“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可见老子认为人们内心的原型是宁静的,祛除一切杂念,抛弃烦躁的。现代的人们也往往觉得中国人是内敛而含蓄的,西方人则外向张扬。
和谐为美的艺术追求
作者:袁锐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0期
[摘要]“和谐统一”的文艺理论观点是贯穿贺拉斯《诗艺》整体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则。本文试图从选材、语言、情节等角度,分别阐述《诗艺》中蕴含的“合式”原则,进而比较中西古代和谐观的异同。
[关键词]诗艺 和谐 统一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96-01 “和谐统一”的文艺理论观点是贯穿贺拉斯《诗艺》整体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则。西方哲学史中的和谐理念古老久远,生动深刻。
一、贺拉斯《诗艺》中的“合式”原则
贺拉斯认为,正确的判断力表现为艺术创作中的“合式”原则。这“合式”原则是他为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确立的具体法则,主要指艺术上的协调一致、恰当得体、符合自然、符合观众心理。它既包括形式的要求,也涉及对内容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式的选材
《诗艺》的开篇,贺拉斯就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美女的头长在马颈上,借以说明画面的不和谐。进而他总结从事写作的人一定要懂得表现整体和谐。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选自己胜任的题材。因为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事件,才容易表达,这样才能文笔流畅,条理分明。在细节方面,贺拉斯甚至认为,哪种体裁用什么样的诗格来写都是有规范的。“帝王将相的业绩,悲惨的战争,应用什么诗格来写,荷马早已作了示范”,“短长格来表达激情……”[1]在这里,贺拉斯十分注重整体的和谐与一致。实际上不同的艺术体裁对选材确实有不同的要求,作家务必要仔细筛选。
(二)安排字句要考究,人物语言要统一
贺拉斯把和谐整体的观点推广到人物语言方面。首先,他认为,作家使用语言可以创新,但要有节制。他认为:“万一你要表达的东西很深奥,必须用新字才能表明,那么你可以创造一些古人所没有见过的字。这种自由,用得不过分,是可以允许的。”[2]我们可以看到贺拉斯鼓励创新,从正面直接肯定了文艺创作中作家理应享有的大胆创新的权利。但同时,他又说:“这种新创造的字必须渊源于希腊,汲取的时候又必须有节制,才能为人所接受。”[3]在这里又反映了贺拉斯继承希腊传统的思想。也就是说他十分注重作品创新与传统相统一的特点,也体现了他创造性摹仿的文艺思想。
其次,贺拉斯认为,人物语言要适合其身份、年龄。他指出:“神说话,英雄说话,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话,青春、热情的少年说话,贵族妇女说话,好管闲事的乳媪说话,走四方的货郎说话……其间都大不相同。”[4]在他看来,人物语言要切合年龄特点,切合各种年龄的人所常有的一般特征。人物的语言、台词要切合身份,要合乎民族、地域、职业特点。
再次,贺拉斯指出,语言要表现情感。他不但要求作家写出不同身份人的不同语言,还要求人物语言的词句和其表情相协调。“忧愁的面容要用悲哀的词句配合,盛怒要配威吓的词句,戏谑配嬉笑,庄重的词句配严肃的表情。”[5]不难看出他认为,语言是表达心灵活动的媒介,因此要做到言为心声。
(三)情节的统一
贺拉斯观点认为,情节之所以要演出是为了让观众便于理解与欣赏,同时情节也可以叙述。要清楚什么样的情节适合表演,同时不管哪种题材的情节布局都要合情合理。要使演员的表演和叙述相结合、虚实参差,没有破绽。同时他认为,歌唱队的作用应该是适合情节的发展。“歌唱队应该坚持它作为一个演员的作用和重要职责。它在幕与幕之间所唱的诗歌必须能够推动情节,并和情节配合得恰到好处。”[6]我们可以看出贺拉斯在强调个别细节要十分真实和重要的同时,也更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各细节特别是主要细节的协调一致。
总体说来,“合式”原则贯穿《诗艺》的始终。贺拉斯对艺术要求统一与调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总的效果,整体的美,这个原则也是贺拉斯文艺理论的主导思想。
二、从贺拉斯的和谐观看中西古代和谐观的不同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与古希腊的先哲不约而同地提出并论述了和谐思想,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和谐观的不同。
西方古代和谐美重再现、摹仿。贺拉斯提出了“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的观点。他们所说的和谐统一,着重指美的外在感性形式,多样统一被看作美的一个法则。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和”则不同,如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仁、礼”思想等都渗透着人们的情感与伦理道德,往往情感专一、道德品质优秀的人被大家认为是“美”的。这种美的思想在人们内心根深蒂固,一直流传到今天。如当今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评选,往往都是助人为乐、道德崇高的人物。
其次,古希腊的和谐美强调对立的和谐,非静止的和谐,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或是赫拉克利特都提出的“对立统一、不协调的统一”的和谐思想。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古代思想家更倾向于静态的和谐美。俗语说“心静自然凉”,老子也提出过“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可见老子认为人们内心的原型是宁静的,祛除一切杂念,抛弃烦躁的。现代的人们也往往觉得中国人是内敛而含蓄的,西方人则外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