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七年级历史期中选择题

2015---2011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选择题专项训练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2015.11

1.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用于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2.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和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 对下列我国远古人类按生活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4. 会制造彩陶,会纺线的远古居民是( )

A.大汶口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北京人

5.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钻孔石斧

③鱼纹彩陶盆 ④稻谷遗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 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描述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房屋的建造 D.陶器的使用

8.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其部下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C.他是传说中治水的英雄 D.其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9. 《史记·夏本纪》记载,某先人“劳身焦思,居外

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这位先人是传说中的( )

A.黄帝 B.禹 C.尧 D.舜

10.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11. “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 时的祭文。横线处应填的是(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12.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

的出现?(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13. 我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夏朝的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东周建立

14. 西周产生众多诸侯所依据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奴隶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5.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6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

的青铜器,鼎高1.33 米,长1.1 米,重832.84 千

克。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7.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在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晋B.齐C.楚D.秦

18.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B.选种技术的出现C.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治虫害方法的出现

19. 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

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

A.发明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B.修建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20.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

2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是( )

A.牛耕的出现 B.马车的出现C.铁器的使用D.骡耕的出现

22.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所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B.都江堰C.六辅渠D.白渠

23. 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

A.废除井田B.奖励军功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

24.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25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途径有(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 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③④

26.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

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27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B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29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B.“尚贤”与“节俭”C.依法治国D.“仁”和“礼”

30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下列学派中,其主张与爷爷的言论最接近的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1 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县令

3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3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修长城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34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咸阳B.临洮—辽东C.陇西—辽东D.临洮—函谷关

35秦始皇派人兴修了灵渠,沟通了( )

A.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D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36(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37 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的是( ) 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3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李斯B.孟子C.董仲舒D.商鞅

39.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

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隋文帝C.汉武帝D.唐太宗

40. 汉武帝时,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洛阳B.咸阳C.长安D.成都

2015---2011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选择题专项训练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2015.11

1.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用于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2.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和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 对下列我国远古人类按生活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4. 会制造彩陶,会纺线的远古居民是( )

A.大汶口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北京人

5.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钻孔石斧

③鱼纹彩陶盆 ④稻谷遗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 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描述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房屋的建造 D.陶器的使用

8.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其部下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C.他是传说中治水的英雄 D.其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9. 《史记·夏本纪》记载,某先人“劳身焦思,居外

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这位先人是传说中的( )

A.黄帝 B.禹 C.尧 D.舜

10.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11. “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 时的祭文。横线处应填的是(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12.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

的出现?(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13. 我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夏朝的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东周建立

14. 西周产生众多诸侯所依据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奴隶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5.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6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

的青铜器,鼎高1.33 米,长1.1 米,重832.84 千

克。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7.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在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晋B.齐C.楚D.秦

18.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B.选种技术的出现C.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治虫害方法的出现

19. 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

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

A.发明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B.修建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20.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

2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是( )

A.牛耕的出现 B.马车的出现C.铁器的使用D.骡耕的出现

22.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所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B.都江堰C.六辅渠D.白渠

23. 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

A.废除井田B.奖励军功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

24.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25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途径有(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 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③④

26.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

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27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B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29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B.“尚贤”与“节俭”C.依法治国D.“仁”和“礼”

30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下列学派中,其主张与爷爷的言论最接近的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1 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县令

3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3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修长城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34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咸阳B.临洮—辽东C.陇西—辽东D.临洮—函谷关

35秦始皇派人兴修了灵渠,沟通了( )

A.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D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36(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37 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的是( ) 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3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李斯B.孟子C.董仲舒D.商鞅

39.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

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隋文帝C.汉武帝D.唐太宗

40. 汉武帝时,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洛阳B.咸阳C.长安D.成都


相关文章

  • 2015-2016学年长汀县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半期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0分) (1)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③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查看


  • 2015.11初二历史期中
  •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1) (2) (3) (4) (5) 八年级期中试卷·历史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及计算及其答案
  • 七年级上册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5秋•龙口市期末)以下语句中的数据是近似数的是( ) A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共有158页 B .某同学的体重约是67千克 C .1纳米等于1毫米的一百万分之一 D .小明收集了9片树 ...查看


  •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5分) 1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 ...查看


  • 2015-2016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2015-2016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拼,我会写.(10分) biān fú zhàng ài mǐn ruì duǒbì 1.夜间飞行的( )时遇到( )物会( )地( ). yú chǔn huǐ miè 2.破 ...查看


  •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政治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9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 ...查看


  • 2015-2016上学期初一期中考试卷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卷 (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方式:开卷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所选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 ...查看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生物教研组计划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开始了,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推动组内各项工作,在学校总体教学工作思路和计划的指导下,在教务处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生物组在本学期将努力落实以下 ...查看


  • 2015-2016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行!(8分) lïnɡ dōnɡ táo qì zhânɡ zhînɡ zī wâi ( ) ( ) ( ) ( ) wãi qiánɡ ɡū dú xùn ch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