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过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方法:读议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 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

2、课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一个?根据这一个词想想:课文大概会写些什么?

【互动合作】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展示交流】

1、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

1、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巩固拓展】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

【作业布置】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学第3、4、5自然段。

2、学习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3、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互动合作】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展示交流】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一下吗?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画面顺序的出现,自己解说,在此教师引导“能不能用文中原话说说,看谁记得最多。”)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板书,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巩固拓展】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

4、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作业布置】

1、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生字、生词。

2、背诵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过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方法:读议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 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

2、课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一个?根据这一个词想想:课文大概会写些什么?

【互动合作】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展示交流】

1、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

1、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巩固拓展】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

【作业布置】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学第3、4、5自然段。

2、学习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3、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互动合作】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展示交流】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一下吗?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画面顺序的出现,自己解说,在此教师引导“能不能用文中原话说说,看谁记得最多。”)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板书,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巩固拓展】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

4、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作业布置】

1、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生字、生词。

2、背诵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相关文章

  •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集美第二小学 张萍 教学目标: 1.识记十个生字,正确读出词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茂密 ...查看


  • [5-3-1]33.课文22:富饶的西沙群岛
  • 一.教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9个词语.能用自己的话或 ...查看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预定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读通课文,学习课文 ...查看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积累好词佳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准备: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 第六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望天门山><饮 湖上初晴后雨>,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和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查看


  • 19赵州桥教案
  • 班级 三(6) 课题 姓名 李红 21.古诗两首 备课时间 10.28 课时安排 课 型 第一 课时 精读 [教学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有感情的地朗读古诗. [重.难点]识字写字.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21.古诗两 ...查看


  • 富饶的西沙群岛.doc说课稿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说教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先讲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查看


  •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思)亚东第一小学王洋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查看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与反思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与反思 西沙群岛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下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七自然段时,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李轩同学提出了"西沙群岛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下?"这样一个问题. 我说:问题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