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节目的尝试和探索
《1/7》是一个60分钟的大型电视周刊,是2004年1月4日开播的。栏目的前身是上海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叫《新闻观察》。《新闻观察》的创办是在1997年,所以加上《新闻观察》,我们这个栏目有8年的深度报道制作经验,整个栏目是延续发展的,有很多经验也是延续的。《1/7》的题材取自全国范围,每周日的19点10分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这个时段也意味着我们将面对电视剧和很多娱乐节目的竞争。
几乎所有的人听到《1/7》这个栏目名的时候,总是要问一句:为什么叫《1/7》?《1/7》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的解释是:七天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七天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小时,这个意思是一个直观的理解。但《1/7》作为一个品牌符号还可以有多种意义,正因《1/7》这个符号并没有特定内涵,所以外延反而很大。
我们有一条10秒栏目宣传片,以日历的翻动为意象,表达“期待和守约”这样一个意义;另一条宣传片以众多数字化为“1/7”的意象,表达“化繁为简”的意思;再比如说两个中文的“人”字幻化出1/7”的字样,我们打出字幕“关于人的新闻”,这本身就是栏目的一种追求,当然这些都只是小的宣传片,但可以体现出栏目对品牌包装的考虑,在这方面的延伸也许是《1/7》的一种优势。
下面再介绍一下节目的构成。时长是60分钟,由三条短片组成,我们有4位作为调查者的专业的出镜记者,他们不承担其他的职责,只是做出镜记者。《1/7》的表现形式比较简洁,就是访谈、调查和空镜头。栏目的这种样式借鉴了美国CBS“60分钟时事杂志”的架构,但是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我们把60分钟分成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叫做硬新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有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热点调查。
第二个板块,我们称为软新闻,就是社会故事,社会新闻,从表现形式上有点接近于纪录片,但同样强调新闻性。
第三个板块是人物志,主要是报道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公众事件的当事人,他可以是小人物,也可以是专业人物,当一个人物进入公众视野,也就被纳入“人物志”报道的选题范围。
《1/7》做节目的理念和原则简单地讲就是三条,第一个,以我们的节目做时代的记录者,所以我们的选题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无论是硬新闻、软新闻还是人物志,首先必须是有时代特征的,如果是家长里短的事情,是不被纳入报道视野的。
第二条原则是以当事人的视角去接近事实。我们有4位出镜记者,所以我们就会要求他们去介入这个事实调查的过程。电视接触新闻的时候,尤其是深入报道,都已经是过去式的了,事件已经发生了,但是因为有出镜记者,我们的出镜记者调查和接近新闻的这个过程,是我们用电视画面可以记录的一个现时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出镜记者的介入也令我们得以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更能接近观众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求出镜记者以当事人的视角去接近事实。
第三条原则,我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这一点其实与栏目的播出时段和发行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要面临非常激烈的电视收视率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新闻做得好看,不能光是讲道理,而是首先要讲故事,整个报道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的。
在节目的特点方面,我们强调要有精当的拍摄与剪辑,然后由三个板块的版面安排,互相之间可以互为补充,或者互为借用,编排得当的整个版面会有一种强势的感觉。然后我们的视觉包装,相对来说做得比较丰富一些,符合现代电视的这种感觉,4个出镜记者的上佳表现,也可以为栏目增色。
困扰与思考
《1/7》节目中很大一部分是调查性报道,所以我接下来就针对调查性报道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首先第一点,我们也像许多同行一样,深深感到非中央级媒体在做调查性报道时的身份困扰。比如2004年4月份播出的《贵屿的恶梦》,调查广东贵屿的洋垃圾泛滥,造成环境污染和当地民众生活恶化的这样一个片子。但播出之后我们确实感到困扰,因为上海播出广东看不到,对于本地受众来说,这个题材又太远而减少了关注度,所以我们反思,我们有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做一个遥远的地方的调查。
第二,我们做了这类调查性报道之后,往往容易边缘化、农村化。首先你会往乡村去发展,往边疆去发展,然后你会农村化。这种趋势一方面基于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是栏目的一个必然选择。这样的选择一多,整个节目就会有边缘化的趋势,令受众形成对节目的成见,这并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这是第二个困扰。
第三个困扰是为谁而战,为市场还是为理念。可能所有的调查性新闻记者都有为新闻理念而战的理想,但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市场的声音,不能忽略一个新闻栏目同时作为一个传媒单元的经济功能。失去新闻理念,也就失去了一个新闻栏目的灵魂,失去市场意识,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找不到方向,两者如何结合,是我们的又一个困扰。
《1/7》是怎么做的呢?面对这些困扰,我们尝试过一些自己的做法。
首先我们强调,我们做的是一个杂志性的栏目,我们有三个板块,我们有板块做调查性的报道,另外一个板块做其他东西,软硬结合,远近结合,正反结合,可以稍稍取得平衡。
其次是突出人物,突出正面人物的正面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调查性报道的激烈语态。《新闻调查》做《河流与村庄》这个片子,做黄梦营村的水污染,固然酣畅淋漓,同样的题材《1/7》也做过,我们的片名叫《霍岱珊:淮河之子》,做了一个为环境保护而四处奔走呼号,历经挫折而衷肠不改的老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样可以让所有的观众看了之后,对这个村庄的情况产生一种警示,对全国的环境情况产生一种警示,但从整体上看,片子的基调是扬善的,是向上的。
(作者系上海电视台《1/7》栏目执行制片人)
《1/7》节目的尝试和探索
《1/7》是一个60分钟的大型电视周刊,是2004年1月4日开播的。栏目的前身是上海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叫《新闻观察》。《新闻观察》的创办是在1997年,所以加上《新闻观察》,我们这个栏目有8年的深度报道制作经验,整个栏目是延续发展的,有很多经验也是延续的。《1/7》的题材取自全国范围,每周日的19点10分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这个时段也意味着我们将面对电视剧和很多娱乐节目的竞争。
几乎所有的人听到《1/7》这个栏目名的时候,总是要问一句:为什么叫《1/7》?《1/7》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的解释是:七天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七天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小时,这个意思是一个直观的理解。但《1/7》作为一个品牌符号还可以有多种意义,正因《1/7》这个符号并没有特定内涵,所以外延反而很大。
我们有一条10秒栏目宣传片,以日历的翻动为意象,表达“期待和守约”这样一个意义;另一条宣传片以众多数字化为“1/7”的意象,表达“化繁为简”的意思;再比如说两个中文的“人”字幻化出1/7”的字样,我们打出字幕“关于人的新闻”,这本身就是栏目的一种追求,当然这些都只是小的宣传片,但可以体现出栏目对品牌包装的考虑,在这方面的延伸也许是《1/7》的一种优势。
下面再介绍一下节目的构成。时长是60分钟,由三条短片组成,我们有4位作为调查者的专业的出镜记者,他们不承担其他的职责,只是做出镜记者。《1/7》的表现形式比较简洁,就是访谈、调查和空镜头。栏目的这种样式借鉴了美国CBS“60分钟时事杂志”的架构,但是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我们把60分钟分成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叫做硬新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有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热点调查。
第二个板块,我们称为软新闻,就是社会故事,社会新闻,从表现形式上有点接近于纪录片,但同样强调新闻性。
第三个板块是人物志,主要是报道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公众事件的当事人,他可以是小人物,也可以是专业人物,当一个人物进入公众视野,也就被纳入“人物志”报道的选题范围。
《1/7》做节目的理念和原则简单地讲就是三条,第一个,以我们的节目做时代的记录者,所以我们的选题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无论是硬新闻、软新闻还是人物志,首先必须是有时代特征的,如果是家长里短的事情,是不被纳入报道视野的。
第二条原则是以当事人的视角去接近事实。我们有4位出镜记者,所以我们就会要求他们去介入这个事实调查的过程。电视接触新闻的时候,尤其是深入报道,都已经是过去式的了,事件已经发生了,但是因为有出镜记者,我们的出镜记者调查和接近新闻的这个过程,是我们用电视画面可以记录的一个现时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出镜记者的介入也令我们得以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更能接近观众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求出镜记者以当事人的视角去接近事实。
第三条原则,我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这一点其实与栏目的播出时段和发行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要面临非常激烈的电视收视率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新闻做得好看,不能光是讲道理,而是首先要讲故事,整个报道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的。
在节目的特点方面,我们强调要有精当的拍摄与剪辑,然后由三个板块的版面安排,互相之间可以互为补充,或者互为借用,编排得当的整个版面会有一种强势的感觉。然后我们的视觉包装,相对来说做得比较丰富一些,符合现代电视的这种感觉,4个出镜记者的上佳表现,也可以为栏目增色。
困扰与思考
《1/7》节目中很大一部分是调查性报道,所以我接下来就针对调查性报道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首先第一点,我们也像许多同行一样,深深感到非中央级媒体在做调查性报道时的身份困扰。比如2004年4月份播出的《贵屿的恶梦》,调查广东贵屿的洋垃圾泛滥,造成环境污染和当地民众生活恶化的这样一个片子。但播出之后我们确实感到困扰,因为上海播出广东看不到,对于本地受众来说,这个题材又太远而减少了关注度,所以我们反思,我们有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做一个遥远的地方的调查。
第二,我们做了这类调查性报道之后,往往容易边缘化、农村化。首先你会往乡村去发展,往边疆去发展,然后你会农村化。这种趋势一方面基于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是栏目的一个必然选择。这样的选择一多,整个节目就会有边缘化的趋势,令受众形成对节目的成见,这并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这是第二个困扰。
第三个困扰是为谁而战,为市场还是为理念。可能所有的调查性新闻记者都有为新闻理念而战的理想,但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市场的声音,不能忽略一个新闻栏目同时作为一个传媒单元的经济功能。失去新闻理念,也就失去了一个新闻栏目的灵魂,失去市场意识,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找不到方向,两者如何结合,是我们的又一个困扰。
《1/7》是怎么做的呢?面对这些困扰,我们尝试过一些自己的做法。
首先我们强调,我们做的是一个杂志性的栏目,我们有三个板块,我们有板块做调查性的报道,另外一个板块做其他东西,软硬结合,远近结合,正反结合,可以稍稍取得平衡。
其次是突出人物,突出正面人物的正面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调查性报道的激烈语态。《新闻调查》做《河流与村庄》这个片子,做黄梦营村的水污染,固然酣畅淋漓,同样的题材《1/7》也做过,我们的片名叫《霍岱珊:淮河之子》,做了一个为环境保护而四处奔走呼号,历经挫折而衷肠不改的老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样可以让所有的观众看了之后,对这个村庄的情况产生一种警示,对全国的环境情况产生一种警示,但从整体上看,片子的基调是扬善的,是向上的。
(作者系上海电视台《1/7》栏目执行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