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教材进行举例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拓展学生认知、在体验活动中提高情感的课程。小学品社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发展过程特点(年龄和年级)为编排层次”,教学内容随着儿童生活空间和领域的扩展而扩,从关注自我、家庭,到走进学校、社区,从关注家乡到心怀祖国和世界,遵循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客观规律。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首要价值体现在就是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满足儿童认知自我及客观世界的需要。如一年级品社课的内容就以“自我、家庭、学校”为主,二年级的品社课以“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为主,三年级以“社区生活、家乡”为主、四年级以“家乡、国家”内容为主、五年级以“祖国、世界”为主。
社会是个丰富的大学堂,如此丰富的社会知识该如何呈现给成长中的儿童?教材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起点,并有所延伸。如二年级《我会这样吃》这一课,学生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怎样吃得既营养又科学?教材以儿童画的笔触,描画了可爱的蔬菜宝宝、主食宝宝、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所以这里体现了学科的又一方法——就是以儿童易于接受的的视角去传授知识。通过画面及拟人化的语言,寓科学知识于其中,儿童非常好理解和接受。儿童的生活阅历毕竟有限,教材通过“七色光”、“交流会”等形式直接呈现某种社会生活。如二年级下册《9我们的小区》里小区环境的交流、小区设施的认识,丰富学生认知。教材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观察、思考、探究、合作、展示、体验、实践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的高级形式。课程通过对图片以及引导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为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如二年级《11、楼上楼下》“七色光”《好邻居、赛金宝》以图片以及对话形式呈现了邻里相处的画面,在观察中体会好邻居的重要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形成问题、引发思考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四年级上《6、减卡救树》“故事园”中同学、亲朋好友、邻里邻居每年要消耗多少张贺卡?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为什么要“减卡救树”?问题的形成至关重要。
“探究、合作”与“个人展示”辩证地体现了尊重了个人才华以及发挥集体智慧的平衡。每个人的发展都是独特的,“小舞台”、“我能行”“聪明豆”等栏目给学生展现自己的平台,或是小小歌唱家,或是小诗人,或发表自己的独立
见解等,充分展示了个性的张扬。但面对一些难题,一个人的智慧捉襟见肘时,集体智慧的交流、探讨或者辩论,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更加难得。如四年级上《黄河长江》,探究黄河的洪灾及治理。面对这个很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群策群力、合作探究,问题的难度在讨论中逐渐解决。“辩论会”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四年级上《5人口与资源》涉及两个辩题:资源丰富还是贫乏?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辩论与交流,给了学生认识更多成长的空间。
体验与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最有价值的能力提升方法。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体验,学生的心、眼、耳、口、手全方位动员,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如四上《7希望在教育》,身处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上海,很难体会边远山区贫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随着《勇敢的心》缓缓的音乐响起,一系列贫困山区学生生活和学习黑白照片,配合简单的字幕的呈现,很多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截取印象最深的视频图片再交流,挖掘图片深层次的内涵,学生的收获更加难忘。
游戏体验或发挥学生的创意演一演,收到的效果则更是令人惊讶。如四上《6减卡救树》,为什么要减卡救树?单纯的说教非常肤浅,一组学生的创意表演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来到森林,他抡起大斧头砍倒了一棵棵大树,正当他高兴之时,一阵沙尘暴(学生戴着帽子,使劲地旋转)袭来,猛烈地冲击着这个人,一再冲击,直到砍树人倒下,旁白——人类因为不爱护森林资源,沙尘暴袭来,自食恶果。
以上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导。
浦东新区尚德实验学校 武红宝
1、 您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教材进行举例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拓展学生认知、在体验活动中提高情感的课程。小学品社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发展过程特点(年龄和年级)为编排层次”,教学内容随着儿童生活空间和领域的扩展而扩,从关注自我、家庭,到走进学校、社区,从关注家乡到心怀祖国和世界,遵循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客观规律。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首要价值体现在就是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满足儿童认知自我及客观世界的需要。如一年级品社课的内容就以“自我、家庭、学校”为主,二年级的品社课以“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为主,三年级以“社区生活、家乡”为主、四年级以“家乡、国家”内容为主、五年级以“祖国、世界”为主。
社会是个丰富的大学堂,如此丰富的社会知识该如何呈现给成长中的儿童?教材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起点,并有所延伸。如二年级《我会这样吃》这一课,学生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怎样吃得既营养又科学?教材以儿童画的笔触,描画了可爱的蔬菜宝宝、主食宝宝、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所以这里体现了学科的又一方法——就是以儿童易于接受的的视角去传授知识。通过画面及拟人化的语言,寓科学知识于其中,儿童非常好理解和接受。儿童的生活阅历毕竟有限,教材通过“七色光”、“交流会”等形式直接呈现某种社会生活。如二年级下册《9我们的小区》里小区环境的交流、小区设施的认识,丰富学生认知。教材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观察、思考、探究、合作、展示、体验、实践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的高级形式。课程通过对图片以及引导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为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如二年级《11、楼上楼下》“七色光”《好邻居、赛金宝》以图片以及对话形式呈现了邻里相处的画面,在观察中体会好邻居的重要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形成问题、引发思考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四年级上《6、减卡救树》“故事园”中同学、亲朋好友、邻里邻居每年要消耗多少张贺卡?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为什么要“减卡救树”?问题的形成至关重要。
“探究、合作”与“个人展示”辩证地体现了尊重了个人才华以及发挥集体智慧的平衡。每个人的发展都是独特的,“小舞台”、“我能行”“聪明豆”等栏目给学生展现自己的平台,或是小小歌唱家,或是小诗人,或发表自己的独立
见解等,充分展示了个性的张扬。但面对一些难题,一个人的智慧捉襟见肘时,集体智慧的交流、探讨或者辩论,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更加难得。如四年级上《黄河长江》,探究黄河的洪灾及治理。面对这个很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群策群力、合作探究,问题的难度在讨论中逐渐解决。“辩论会”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四年级上《5人口与资源》涉及两个辩题:资源丰富还是贫乏?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辩论与交流,给了学生认识更多成长的空间。
体验与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最有价值的能力提升方法。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体验,学生的心、眼、耳、口、手全方位动员,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如四上《7希望在教育》,身处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上海,很难体会边远山区贫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随着《勇敢的心》缓缓的音乐响起,一系列贫困山区学生生活和学习黑白照片,配合简单的字幕的呈现,很多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截取印象最深的视频图片再交流,挖掘图片深层次的内涵,学生的收获更加难忘。
游戏体验或发挥学生的创意演一演,收到的效果则更是令人惊讶。如四上《6减卡救树》,为什么要减卡救树?单纯的说教非常肤浅,一组学生的创意表演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来到森林,他抡起大斧头砍倒了一棵棵大树,正当他高兴之时,一阵沙尘暴(学生戴着帽子,使劲地旋转)袭来,猛烈地冲击着这个人,一再冲击,直到砍树人倒下,旁白——人类因为不爱护森林资源,沙尘暴袭来,自食恶果。
以上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导。
浦东新区尚德实验学校 武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