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7月24日,法国作家大仲马生于巴黎附近的维莱科特雷县城。 大仲马的父亲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一员将领,后因对拿破仑远征埃及的侵略行径不满,遭到拿破仑的排挤和冷遇。大仲马继承了父亲的资产阶级革命传统,青少年时代就痛恨波旁复辟政权,曾参加1830年7月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的战斗;第二帝国时期是拿破仑第三政府的反对派,长期流亡在布鲁塞尔;晚年又曾去意大利协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战斗。
大仲马在10岁前上过几年小学。他的学识和文学才能主要靠自学而来。1823年到巴黎后,在奥尔良公爵府供职,他厌恶当时占领法国戏剧舞台的呆板沉闷的伪古典主义戏剧。在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下,他写出浪漫主义历史剧《昂利第三及其宫廷》,于1829年2月11日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获得成功,给伪古典主义戏剧一次猛烈的冲击。从此,大仲马加入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的行列。1830年3月成功地上演历史剧《克里斯蒂娜》。1831年5月又以《安东尼》一剧震动巴黎。
19世纪30年代中期,大仲马仿效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开始创作历史小说。1844年问世的《三个火枪手》获得极大成功,大仲马成为法国最受民众喜欢的通俗小说家。《基度山伯爵》(1844~1845)的发表,使大仲马取得更高的声誉。这部小说是大仲马作品中最富于正义感、政治倾向最鲜明的佳作。小说生动紧张的情节,浓厚的传奇色彩,赋予它强大的艺术魅力。
此后10余年间,大仲马以极高的速度写小说,他自夸写了400
部小说,一般统计有200余部。比较著名的有《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二十年后》(1845)和《布拉日罗纳子爵》(1848~1850)、《玛尔戈王后》(1845)、《约瑟夫·巴尔萨莫》(1846)及其续篇《王后的项链》(1849)、《昂日·皮图》(1851)、《沙尔尼伯爵夫人》(1852)等。 1870年,大仲马逝世。
涂鸦:强强 Powered by: 16nt.com
三剑客
1802年7月24日,法国作家大仲马生于巴黎附近的维莱科特雷县城。 大仲马的父亲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一员将领,后因对拿破仑远征埃及的侵略行径不满,遭到拿破仑的排挤和冷遇。大仲马继承了父亲的资产阶级革命传统,青少年时代就痛恨波旁复辟政权,曾参加1830年7月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的战斗;第二帝国时期是拿破仑第三政府的反对派,长期流亡在布鲁塞尔;晚年又曾去意大利协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战斗。
大仲马在10岁前上过几年小学。他的学识和文学才能主要靠自学而来。1823年到巴黎后,在奥尔良公爵府供职,他厌恶当时占领法国戏剧舞台的呆板沉闷的伪古典主义戏剧。在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下,他写出浪漫主义历史剧《昂利第三及其宫廷》,于1829年2月11日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获得成功,给伪古典主义戏剧一次猛烈的冲击。从此,大仲马加入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的行列。1830年3月成功地上演历史剧《克里斯蒂娜》。1831年5月又以《安东尼》一剧震动巴黎。
19世纪30年代中期,大仲马仿效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开始创作历史小说。1844年问世的《三个火枪手》获得极大成功,大仲马成为法国最受民众喜欢的通俗小说家。《基度山伯爵》(1844~1845)的发表,使大仲马取得更高的声誉。这部小说是大仲马作品中最富于正义感、政治倾向最鲜明的佳作。小说生动紧张的情节,浓厚的传奇色彩,赋予它强大的艺术魅力。
此后10余年间,大仲马以极高的速度写小说,他自夸写了400
部小说,一般统计有200余部。比较著名的有《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二十年后》(1845)和《布拉日罗纳子爵》(1848~1850)、《玛尔戈王后》(1845)、《约瑟夫·巴尔萨莫》(1846)及其续篇《王后的项链》(1849)、《昂日·皮图》(1851)、《沙尔尼伯爵夫人》(1852)等。 1870年,大仲马逝世。
涂鸦:强强 Powered by: 16nt.com
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