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手术护理笔记
怀远县人民医院 孙莹莹
一、病史介绍:
张某某,男, 46岁,住院号: 02609911,右股骨颈缺血性坏死。患者半月因车祸摔伤前右髋部,当即感右髋部疼痛明显,无法站立,活动障碍,右下肢负重时疼痛明显,未伤及其他部位。送至我院门诊X 线示:右股骨颈骨折。门诊拟:“右股骨颈骨折”。 收治住院。完善相关化验检查,于2015年9月10日手术。
二、应用解剖:
(1) 部位:股骨颈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性部分。
(2) 两个角度:股骨颈中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的夹角称颈干角,
正常值在110-140之间。颈干角小于正常者为髋内翻,反之为宽外翻。
(3) 前颈角:股骨两髁中点间连线与股骨颈的中轴线所形成的角度,
也称扭转角。成人在12-15度之间。
(4) 股骨头,颈部的血运:主要来至旋股内,外侧动脉和骨折滋养
动脉。 关节囊的小动脉:分外,内,前三支紧贴股骨颈进入,是股骨头,颈血运的主要来源。股骨干滋养动脉:仅供给股骨颈基底部血运。圆韧带的小动脉:仅能提供股骨头凹周围小部分股骨头的血运。
1
(5) 髋关节囊起止点 起点:髋关节囊起于髋臼边缘。止点:前面
止于转子间下三分之一处。股骨颈的前面全在关节囊内,后面三分之二在关节囊内。
(6) 骨小梁结构:将股骨头颈沿冠状面剖开后可见有两种不同排列
的骨小梁系统。即压力骨小梁系统和张力骨小梁系统。
三、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3 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4类风湿性关节炎
5强直性脊柱炎
6创伤性骨关节炎
7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8血友病性关节炎
9 慢性炎症性髋关节病损
禁忌症:
1 各种急性炎症病变或髋部有感染灶者;
2髋部神经性病变;
3 髋部肌力不足;
4 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5 重要脏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2
6 难以配合治疗者;
7 病理性肥胖者;
8 下肢患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
四、手术方式:
1 髋关节前外侧入路:简称S-P 入路,最常用,利用股神经和臀上神经之间的神经界面,分离髋关节的浅层肌性结构,安全的显露髋关节和髂骨。
2 髋关节外侧入路:由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的肌间隙进入。 3 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直接进入髋关节,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保持臀大肌大部分完整,但显露范围有限。
4髋关节后侧入路: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最常用入路,显露充分且不损伤髋关节的外展装置。
五、麻醉及体位
气管内全麻,侧卧位, 患侧在上
六、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及影像检查, 术前控制感染, 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用物准备:骨科特殊器械, 髋关节置换器械(厂家器械), 剖腹单, 双层大单, 手术衣, 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 手术抗菌贴膜, 骨蜡0号,1号可吸收线, 骨刀,绷带,克氏针,冲洗器, 髋臼拉钩, 磨钻等.
七、主要手术步骤
3
1手术野皮肤用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 会阴部碘伏消毒, 上至脐, 下至膝关节, 两侧至腋中线.
2 23号圆刀片切开皮肤, 电刀切开皮下组织, 筋膜, 骨膜剥离器分离臀大肌与阔筋膜肌间隙, 显露髋关节囊, 用3根柯什针充分显露其前方, 上方及下方, 上至髋臼周边, 下至大转子基底, 切除关节囊及滑膜. 将髋关节外旋, 内收, 使股骨头脱位, 切除髋后方残留的关节囊和滑膜. 3 动力电锯切除股骨头, 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游标卡尺测股骨头直径. 4 按由小到大顺序用髋臼挫加深加大髋臼, 直至能完全容纳选择的髋臼后, 再适当扩大, 用长弯管钳夹纱布球将髋臼中血擦净, 吸引器吸净手术野挫开髋臼残余部分.
5用髋臼试模确定髋臼外杯, 安装后髋臼用螺丝钉在髋臼后固定, 用骨捶和内寸嵌入器放入内杯.
6 用咬骨钳修整股骨颈, 用开口骨凿打开股骨髓腔入口, 髓腔挫大挫开髓腔, 股骨假体试模试装置入.
7磨平用合适的股骨柄试模置入, 根据股骨颈长短,选择合适小球,复位并检查髋关节的稳定性, 测量并比较双下肢的长度, 检查后用试样取出器取出试模, 用假体打入装置入正式的股骨柄假体, 复位. 术者检查髋关节活动度, 稳定性,C 臂机下检查置入效果.
8电凝止血, 冲洗装置充分冲洗, 吸引器吸净术中措出的骨屑,0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关节囊, 筋膜和肌肉.
9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关节附近置入负压引流管, 经切口外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引出皮外,2-0线固定引流管, 清点器械及敷料数目. 逐层缝 4
合筋膜及皮下组织, 皮肤. 加压包扎, 患者平卧后患侧穿丁字鞋. 再次摄片确定关节位置.
八、洗手配合要点;
要熟悉手术操作步骤, 熟练掌握手术器械名称以及主刀医生操作习惯, 预先准备好本台手术所需器械, 准确递送每一件器械, 力争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干脆利落减少重复动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一般提前30分洗手, 铺无菌器械台, 将器械按手术使用先后摆放, 并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核实所有的器械和敷料等物品, 做到心中有数. 术中严格按手术进程递送器械物品, 递送器械物品时要轻柔并严禁一手递多样; 在假体安装, 勿徒手接触假体,用纱布或钳夹,复位完毕和缝合深部结构前, 台上台下护士应认真细致清点纱布, 器械等物品无误, 按上述手术操作步骤配合好至手术完毕. 术中保留好保本,可能要从股骨头上取骨。
九、巡回配合要点:
接手术患者入手术室, 再次核对患者无误, 安置于手术台; 与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做好三方核查并签字, 检查核对手术器械, 物品等. 建立静脉通路, 保证术中补液, 输血及麻醉给药等. 配合麻醉医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 麻醉成功后置患者向上标准侧卧位, 贴好电刀负极板, 负极板尽量贴在大腿前后侧和小腿后侧肌肉较丰满及较平坦部位, 不可置于骨突处, 疤痕组织及有移植物等部位, 避免引起患者皮肤损伤; 保持尿管, 负压吸引装置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进 5
程, 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完整性, 防止压疮的发生, 如遇紧急情况, 需沉着冷静, 协同处理。
配合时注意事项:
1注重预防感染: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一旦发生就意味着手术的失败, 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要重视手术过程的各个环节. 如手术间严密消毒, 控制参观人员, 严格洗手流程, 凡参加手术者戴一次性全封闭手术帽及戴双层手套, 防止和减少消毒铺巾过程中无菌手套被污染及手术过程中器械搓破手套而导致污染; 患肢消毒铺巾后切口部位贴上大号手术薄膜或3M 含碘薄膜; 随时清洗干净需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等.
2文献报到有患者使用骨水泥时出现心律失常, 凝血功能障碍及肺栓塞等一系列手术并发症, 应给予高度重视. 髋关节置换使用骨水泥过程中, 由于骨水泥会聚合产热, 凝血酶原激活, 髓内压增高及患者对骨水泥过敏等因素, 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大. 所以, 台下护士在术中使用骨水泥时要告知麻醉医生, 保持患者血压维持正常, 及时协助麻醉医生处理病情变化, 防止意外发生.
十 、体会:
1 操作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感染是全髋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故术中器械物品的灭菌必须规范。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前即刻与术后24小时内给予广谱抗生素。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数,尽量减少手术室内人员走动次数及人员的出入频率。
6
2手术体位:手术时均采用侧卧位,在患者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体位枕和骨盆架从前后两个方向将骨盆牢牢固定。并防止腋窝血管神经压迫。
3 及时补充血容量,患者年龄较大,容易因出血,血压低血容量不足而诱发或加重心脏病的发作,甚至引起患者的休克。
4 全髋置换手术术中会有许多骨碎屑在创口残留,术中冲洗非常重要,术中使用高压脉冲器能有效冲除创口内骨屑和落入创口内的的埃,减少了术后感染,骨化性肌炎,骨水泥界面的松动等后遗症的发生
5 假体材料的准备对手术的成功十分关键,必须准备多个型号,以备术中选择,达到完美效果。
7
全髋置换手术护理笔记
怀远县人民医院 孙莹莹
一、病史介绍:
张某某,男, 46岁,住院号: 02609911,右股骨颈缺血性坏死。患者半月因车祸摔伤前右髋部,当即感右髋部疼痛明显,无法站立,活动障碍,右下肢负重时疼痛明显,未伤及其他部位。送至我院门诊X 线示:右股骨颈骨折。门诊拟:“右股骨颈骨折”。 收治住院。完善相关化验检查,于2015年9月10日手术。
二、应用解剖:
(1) 部位:股骨颈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性部分。
(2) 两个角度:股骨颈中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的夹角称颈干角,
正常值在110-140之间。颈干角小于正常者为髋内翻,反之为宽外翻。
(3) 前颈角:股骨两髁中点间连线与股骨颈的中轴线所形成的角度,
也称扭转角。成人在12-15度之间。
(4) 股骨头,颈部的血运:主要来至旋股内,外侧动脉和骨折滋养
动脉。 关节囊的小动脉:分外,内,前三支紧贴股骨颈进入,是股骨头,颈血运的主要来源。股骨干滋养动脉:仅供给股骨颈基底部血运。圆韧带的小动脉:仅能提供股骨头凹周围小部分股骨头的血运。
1
(5) 髋关节囊起止点 起点:髋关节囊起于髋臼边缘。止点:前面
止于转子间下三分之一处。股骨颈的前面全在关节囊内,后面三分之二在关节囊内。
(6) 骨小梁结构:将股骨头颈沿冠状面剖开后可见有两种不同排列
的骨小梁系统。即压力骨小梁系统和张力骨小梁系统。
三、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3 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4类风湿性关节炎
5强直性脊柱炎
6创伤性骨关节炎
7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8血友病性关节炎
9 慢性炎症性髋关节病损
禁忌症:
1 各种急性炎症病变或髋部有感染灶者;
2髋部神经性病变;
3 髋部肌力不足;
4 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5 重要脏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2
6 难以配合治疗者;
7 病理性肥胖者;
8 下肢患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
四、手术方式:
1 髋关节前外侧入路:简称S-P 入路,最常用,利用股神经和臀上神经之间的神经界面,分离髋关节的浅层肌性结构,安全的显露髋关节和髂骨。
2 髋关节外侧入路:由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的肌间隙进入。 3 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直接进入髋关节,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保持臀大肌大部分完整,但显露范围有限。
4髋关节后侧入路: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最常用入路,显露充分且不损伤髋关节的外展装置。
五、麻醉及体位
气管内全麻,侧卧位, 患侧在上
六、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及影像检查, 术前控制感染, 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用物准备:骨科特殊器械, 髋关节置换器械(厂家器械), 剖腹单, 双层大单, 手术衣, 高频电刀, 双极电凝, 手术抗菌贴膜, 骨蜡0号,1号可吸收线, 骨刀,绷带,克氏针,冲洗器, 髋臼拉钩, 磨钻等.
七、主要手术步骤
3
1手术野皮肤用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 会阴部碘伏消毒, 上至脐, 下至膝关节, 两侧至腋中线.
2 23号圆刀片切开皮肤, 电刀切开皮下组织, 筋膜, 骨膜剥离器分离臀大肌与阔筋膜肌间隙, 显露髋关节囊, 用3根柯什针充分显露其前方, 上方及下方, 上至髋臼周边, 下至大转子基底, 切除关节囊及滑膜. 将髋关节外旋, 内收, 使股骨头脱位, 切除髋后方残留的关节囊和滑膜. 3 动力电锯切除股骨头, 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游标卡尺测股骨头直径. 4 按由小到大顺序用髋臼挫加深加大髋臼, 直至能完全容纳选择的髋臼后, 再适当扩大, 用长弯管钳夹纱布球将髋臼中血擦净, 吸引器吸净手术野挫开髋臼残余部分.
5用髋臼试模确定髋臼外杯, 安装后髋臼用螺丝钉在髋臼后固定, 用骨捶和内寸嵌入器放入内杯.
6 用咬骨钳修整股骨颈, 用开口骨凿打开股骨髓腔入口, 髓腔挫大挫开髓腔, 股骨假体试模试装置入.
7磨平用合适的股骨柄试模置入, 根据股骨颈长短,选择合适小球,复位并检查髋关节的稳定性, 测量并比较双下肢的长度, 检查后用试样取出器取出试模, 用假体打入装置入正式的股骨柄假体, 复位. 术者检查髋关节活动度, 稳定性,C 臂机下检查置入效果.
8电凝止血, 冲洗装置充分冲洗, 吸引器吸净术中措出的骨屑,0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关节囊, 筋膜和肌肉.
9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关节附近置入负压引流管, 经切口外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引出皮外,2-0线固定引流管, 清点器械及敷料数目. 逐层缝 4
合筋膜及皮下组织, 皮肤. 加压包扎, 患者平卧后患侧穿丁字鞋. 再次摄片确定关节位置.
八、洗手配合要点;
要熟悉手术操作步骤, 熟练掌握手术器械名称以及主刀医生操作习惯, 预先准备好本台手术所需器械, 准确递送每一件器械, 力争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干脆利落减少重复动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一般提前30分洗手, 铺无菌器械台, 将器械按手术使用先后摆放, 并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核实所有的器械和敷料等物品, 做到心中有数. 术中严格按手术进程递送器械物品, 递送器械物品时要轻柔并严禁一手递多样; 在假体安装, 勿徒手接触假体,用纱布或钳夹,复位完毕和缝合深部结构前, 台上台下护士应认真细致清点纱布, 器械等物品无误, 按上述手术操作步骤配合好至手术完毕. 术中保留好保本,可能要从股骨头上取骨。
九、巡回配合要点:
接手术患者入手术室, 再次核对患者无误, 安置于手术台; 与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做好三方核查并签字, 检查核对手术器械, 物品等. 建立静脉通路, 保证术中补液, 输血及麻醉给药等. 配合麻醉医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 麻醉成功后置患者向上标准侧卧位, 贴好电刀负极板, 负极板尽量贴在大腿前后侧和小腿后侧肌肉较丰满及较平坦部位, 不可置于骨突处, 疤痕组织及有移植物等部位, 避免引起患者皮肤损伤; 保持尿管, 负压吸引装置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进 5
程, 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完整性, 防止压疮的发生, 如遇紧急情况, 需沉着冷静, 协同处理。
配合时注意事项:
1注重预防感染: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一旦发生就意味着手术的失败, 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要重视手术过程的各个环节. 如手术间严密消毒, 控制参观人员, 严格洗手流程, 凡参加手术者戴一次性全封闭手术帽及戴双层手套, 防止和减少消毒铺巾过程中无菌手套被污染及手术过程中器械搓破手套而导致污染; 患肢消毒铺巾后切口部位贴上大号手术薄膜或3M 含碘薄膜; 随时清洗干净需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等.
2文献报到有患者使用骨水泥时出现心律失常, 凝血功能障碍及肺栓塞等一系列手术并发症, 应给予高度重视. 髋关节置换使用骨水泥过程中, 由于骨水泥会聚合产热, 凝血酶原激活, 髓内压增高及患者对骨水泥过敏等因素, 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大. 所以, 台下护士在术中使用骨水泥时要告知麻醉医生, 保持患者血压维持正常, 及时协助麻醉医生处理病情变化, 防止意外发生.
十 、体会:
1 操作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感染是全髋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故术中器械物品的灭菌必须规范。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前即刻与术后24小时内给予广谱抗生素。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数,尽量减少手术室内人员走动次数及人员的出入频率。
6
2手术体位:手术时均采用侧卧位,在患者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体位枕和骨盆架从前后两个方向将骨盆牢牢固定。并防止腋窝血管神经压迫。
3 及时补充血容量,患者年龄较大,容易因出血,血压低血容量不足而诱发或加重心脏病的发作,甚至引起患者的休克。
4 全髋置换手术术中会有许多骨碎屑在创口残留,术中冲洗非常重要,术中使用高压脉冲器能有效冲除创口内骨屑和落入创口内的的埃,减少了术后感染,骨化性肌炎,骨水泥界面的松动等后遗症的发生
5 假体材料的准备对手术的成功十分关键,必须准备多个型号,以备术中选择,达到完美效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