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生产四环节
3. 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4.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讨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
1.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2. 商品经济的特点
(1)自主性(2)平等性(3)竞争性(4)开放性
3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4. 商 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价 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具体劳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 一种涵义——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 第二种涵义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6.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讨论题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
关系?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
作用?
如何理解商品的定义?
第三章
1.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相对价值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主动要求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自然形式将自身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等价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被动地用其自然形式充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3.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4.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5外汇的含义
(1)动态: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间的
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2)静态: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 汇率——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
汇率的分类——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
7.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关系,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货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 货币流通——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9.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
现象。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复习思考题
1.货币 价值形式 价格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外汇
汇率 货币层次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
样决定的?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内涵及其关系?
第四章
1.资本—— 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2. 货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G+⊿G)
3. 必要劳动——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
4. 剩余劳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5.(1)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2)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6.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7.资本积聚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②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② 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通过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等方式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
8. 资本经营——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9. 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10. 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G——W(A,Pm)„P „W′ ——G′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W(A,Pm)„P „W′ ——G′
11. 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P „W′ ——G′· G——W(A,Pm) „P 12. 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W′ ——G′· G——W(A,Pm) „P „W′ 13. 资本周转的概念——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14. 资本周转时间——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
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
15. 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
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
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 有形损耗——物质损耗
——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
起的
无形损耗——精神损耗
——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17.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在内的不同
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公式
18. 折旧——折旧、折旧基金或折旧费、折旧率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实物资本 无形资产
剩余劳动 生产成本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资本经营 风险投资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折旧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资本增值的源泉是什么?
第五章
1. 社会资本——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
3.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 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w=c+v+m
c: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v: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m:产品中的由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5.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6. 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7. 价值补偿——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使用价值替换——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8. 社会简单再生产——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9. 社会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Ⅰ(c+v+m)=Ⅰc+Ⅱc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Ⅱ(c+v+m)=Ⅰ (v+m)+Ⅱ (v+m)
10.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概念——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两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11. 、 基本实现条件Ⅰv+m =Ⅱc
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即 Ⅰ(c+v+m)>Ⅰc+Ⅱc
简化,得Ⅰv+m>Ⅱc
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即Ⅱ(c+v+m) > Ⅰ (v+m/x)+Ⅱ (v+m/x)
简化,得Ⅱc+m-m/x > Ⅰv+m/x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社会资本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两大部类交换的资金如何解决?
V 第六章
1. 信用——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
2. 信用体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最基本的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3. 银行——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
4. 银行资本——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导论
1.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生产四环节
3. 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4.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讨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
1.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2. 商品经济的特点
(1)自主性(2)平等性(3)竞争性(4)开放性
3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4. 商 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价 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具体劳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 一种涵义——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 第二种涵义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6.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讨论题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
关系?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
作用?
如何理解商品的定义?
第三章
1.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相对价值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主动要求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自然形式将自身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等价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被动地用其自然形式充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3.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4.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5外汇的含义
(1)动态: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间的
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2)静态: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 汇率——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
汇率的分类——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
7.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关系,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货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 货币流通——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9.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
现象。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复习思考题
1.货币 价值形式 价格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外汇
汇率 货币层次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
样决定的?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内涵及其关系?
第四章
1.资本—— 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2. 货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G+⊿G)
3. 必要劳动——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
4. 剩余劳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5.(1)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2)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6.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7.资本积聚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②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② 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通过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等方式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
8. 资本经营——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9. 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10. 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G——W(A,Pm)„P „W′ ——G′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W(A,Pm)„P „W′ ——G′
11. 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P „W′ ——G′· G——W(A,Pm) „P 12. 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W′ ——G′· G——W(A,Pm) „P „W′ 13. 资本周转的概念——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14. 资本周转时间——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
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
15. 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
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
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 有形损耗——物质损耗
——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
起的
无形损耗——精神损耗
——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17.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在内的不同
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公式
18. 折旧——折旧、折旧基金或折旧费、折旧率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实物资本 无形资产
剩余劳动 生产成本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资本经营 风险投资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折旧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资本增值的源泉是什么?
第五章
1. 社会资本——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
3.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 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w=c+v+m
c: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v: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m:产品中的由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5.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6. 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7. 价值补偿——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使用价值替换——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8. 社会简单再生产——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9. 社会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Ⅰ(c+v+m)=Ⅰc+Ⅱc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Ⅱ(c+v+m)=Ⅰ (v+m)+Ⅱ (v+m)
10.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概念——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两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11. 、 基本实现条件Ⅰv+m =Ⅱc
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即 Ⅰ(c+v+m)>Ⅰc+Ⅱc
简化,得Ⅰv+m>Ⅱc
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即Ⅱ(c+v+m) > Ⅰ (v+m/x)+Ⅱ (v+m/x)
简化,得Ⅱc+m-m/x > Ⅰv+m/x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社会资本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两大部类交换的资金如何解决?
V 第六章
1. 信用——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
2. 信用体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最基本的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3. 银行——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
4. 银行资本——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