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导论

1.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生产四环节

3. 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4.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讨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

1.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2. 商品经济的特点

(1)自主性(2)平等性(3)竞争性(4)开放性

3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4. 商 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价 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具体劳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 一种涵义——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 第二种涵义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6.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讨论题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

关系?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

作用?

如何理解商品的定义?

第三章

1.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相对价值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主动要求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自然形式将自身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等价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被动地用其自然形式充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3.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4.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5外汇的含义

(1)动态: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间的

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2)静态: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 汇率——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

汇率的分类——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

7.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关系,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货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 货币流通——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9.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

现象。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复习思考题

1.货币 价值形式 价格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外汇

汇率 货币层次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

样决定的?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内涵及其关系?

第四章

1.资本—— 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2. 货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G+⊿G)

3. 必要劳动——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

4. 剩余劳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5.(1)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2)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6.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7.资本积聚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②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② 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通过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等方式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

8. 资本经营——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9. 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10. 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G——W(A,Pm)„P „W′ ——G′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W(A,Pm)„P „W′ ——G′

11. 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P „W′ ——G′· G——W(A,Pm) „P 12. 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W′ ——G′· G——W(A,Pm) „P „W′ 13. 资本周转的概念——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14. 资本周转时间——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

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

15. 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

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

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 有形损耗——物质损耗

——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

起的

无形损耗——精神损耗

——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17.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在内的不同

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公式

18. 折旧——折旧、折旧基金或折旧费、折旧率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实物资本 无形资产

剩余劳动 生产成本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资本经营 风险投资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折旧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资本增值的源泉是什么?

第五章

1. 社会资本——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

3.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 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w=c+v+m

c: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v: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m:产品中的由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5.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6. 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7. 价值补偿——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使用价值替换——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8. 社会简单再生产——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9. 社会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Ⅰ(c+v+m)=Ⅰc+Ⅱc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Ⅱ(c+v+m)=Ⅰ (v+m)+Ⅱ (v+m)

10.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概念——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两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11. 、 基本实现条件Ⅰv+m =Ⅱc

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即 Ⅰ(c+v+m)>Ⅰc+Ⅱc

简化,得Ⅰv+m>Ⅱc

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即Ⅱ(c+v+m) > Ⅰ (v+m/x)+Ⅱ (v+m/x)

简化,得Ⅱc+m-m/x > Ⅰv+m/x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社会资本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两大部类交换的资金如何解决?

V 第六章

1. 信用——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

2. 信用体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最基本的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3. 银行——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

4. 银行资本——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导论

1.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生产四环节

3. 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4.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讨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

1.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2. 商品经济的特点

(1)自主性(2)平等性(3)竞争性(4)开放性

3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4. 商 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价 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具体劳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 一种涵义——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 第二种涵义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6.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讨论题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

关系?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

作用?

如何理解商品的定义?

第三章

1.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相对价值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主动要求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自然形式将自身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等价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被动地用其自然形式充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材料。

3.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4.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5外汇的含义

(1)动态: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间的

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2)静态: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 汇率——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

汇率的分类——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

7.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关系,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货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 货币流通——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9.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

现象。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复习思考题

1.货币 价值形式 价格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外汇

汇率 货币层次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

样决定的?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内涵及其关系?

第四章

1.资本—— 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2. 货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G+⊿G)

3. 必要劳动——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

4. 剩余劳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5.(1)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2)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6.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7.资本积聚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②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② 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通过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等方式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

8. 资本经营——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9. 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10. 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G——W(A,Pm)„P „W′ ——G′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W(A,Pm)„P „W′ ——G′

11. 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P „W′ ——G′· G——W(A,Pm) „P 12. 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W′ ——G′· G——W(A,Pm) „P „W′ 13. 资本周转的概念——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14. 资本周转时间——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

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

15. 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

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

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 有形损耗——物质损耗

——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

起的

无形损耗——精神损耗

——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17.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在内的不同

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公式

18. 折旧——折旧、折旧基金或折旧费、折旧率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实物资本 无形资产

剩余劳动 生产成本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资本经营 风险投资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折旧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资本增值的源泉是什么?

第五章

1. 社会资本——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

3.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 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w=c+v+m

c: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v: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m:产品中的由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5.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6. 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7. 价值补偿——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使用价值替换——社会总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8. 社会简单再生产——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9. 社会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Ⅰ(c+v+m)=Ⅰc+Ⅱc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Ⅱ(c+v+m)=Ⅰ (v+m)+Ⅱ (v+m)

10.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概念——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两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11. 、 基本实现条件Ⅰv+m =Ⅱc

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即 Ⅰ(c+v+m)>Ⅰc+Ⅱc

简化,得Ⅰv+m>Ⅱc

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即Ⅱ(c+v+m) > Ⅰ (v+m/x)+Ⅱ (v+m/x)

简化,得Ⅱc+m-m/x > Ⅰv+m/x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社会资本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两大部类交换的资金如何解决?

V 第六章

1. 信用——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

2. 信用体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最基本的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3. 银行——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

4. 银行资本——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相关文章

  • 2018区域经济学考研应该如何复习
  • 2018区域经济学考研应该如何复习 如何有效的去复习,除了认真复习以外,一个好的复习计划也是特别有必要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2018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计划,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 ...查看


  • 政治复习资料复习资料
  • 1. 延安整风运动中,刘少奇 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论断,并从此将之在党章中明确化.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第一次进步都是以理论创新指导下的 实践创新 为推 ...查看


  • 2018考研政治复习计划分享
  • 2018考研政治复习计划分享 来源:文都图书 近几年的考研时间由一月份调整到十二月份,相应的,同学们在复习时间的开始,也可以做适当调整.那么,寒假已经过去了,参加2017考研的朋友们,可以开始政治的复习了,那么考生该如何复习呢? 首先是明确 ...查看


  • 有什么学好政治的方法
  • 有什么学好政治的方法? 标签: 政治, 学好, 方法 政治是开卷考, 但是每次我的答案都是因为没答到点上而扣分. 每次考试过后, 都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开卷考比较有信心] 可试卷发下来后, 才知道自己很多题目都错了, 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正 ...查看


  • 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正式)
  • 2015届高三政治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汉台中学 政治备课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扎实有序推进2015高三政治的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特制订本复习备考计划. 一.学生现状和学情: 不利因素:2015届文科生源班优生面小而差生 ...查看


  • 高考政治学习方法(共5篇)
  • 篇一:高三政治学习方法 汇总 2012年邓中高考文综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邓中高三文综政治备课组 1.加大对时政内容的备考 高度重视对时政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时政语言,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对时政内容的把握,要从单纯的记忆背诵过渡到理解其基本涵义,把 ...查看


  • 行政管理经验
  • 报考厦门大学 行政管理的 经验之谈 复试结果出来了,一切终归尘埃落定了,既兴奋又感慨.经过马拉松式的奔跑,我非常荣幸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拿到了公费,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我的专业课拿了高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查看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复习方法指导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复习方法指导 据统计,全国共有257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列为参考书目,共有243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 ...查看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三年级组的复习计划目标为统领,以高考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根据本学科高考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复习,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 ...查看


  • [精品]高三政治教学计划
  • 篇一:高三政治教学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高三的政治课教学质量,特制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