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主备人:李雪 审核人:初一生物组 课时:1 时间:2014年11月2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绿色植物是“能量转化器”。(重点)
② 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空 气净化器”。(重、难点)
③ 描述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重、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挖掘本节课的情感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动画、“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动态模式图、自然界中水循环路线示意图、大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录像等。学生查阅“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说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2、写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设计意图】复习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应式,体会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维持碳—氧平衡。复习蒸腾作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植物的蒸腾可以促进水由陆地到大气的水的循环。这样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这两张图片,比较造成这两种不同景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示?
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图片,创设两个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三、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师:观察下图,结合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思考生物圈中能量是怎样转化和利用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动画。然后教师出示下面问题:
(1)分别说出狼、兔、蘑菇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2)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哪种生物?
(3)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和能量是怎么获得的?
(4)在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什么?
(5)动物和腐生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能直接从太阳获得?谁在这些生物与太阳能之
间起到一个纽带和转化作用?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绿色植物,生物圈会怎样?
(6)通过以上问题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逐个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师:绿色植物对整个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之母”,
【设计意图】为了便于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过程,教师在课本问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动,使问题变的简单易懂,轻松突破难点。 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不减少呢?
师:同学们可以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的原料和产物上找突破,进行分析交流。
这样一来,很自然的就过渡到,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的“观察思考的普鲁斯特勒实验”。 分析交流讨论部分。
教师进一步出示资料: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教师展示碳—氧平衡的图片。
师:阅读教材,找出由于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森林、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
利用,导致大气中什么气体的浓度有所增加,导致地球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导致出现温室效应。
教师展示温室效应模式图,讲解温室效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温室效应的资料,让同学们认识到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保护环境,比如: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秋收后不要焚烧秸秆。尽量做到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雨过程中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的录像,并呈现数字资料:据最新估计,森林能把
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 %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师: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仔细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生:绿色植物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知识整合、迁移升华:
1、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2、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开展“护绿”行动。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主备人:李雪 审核人:初一生物组 课时:1 时间:2014年11月2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绿色植物是“能量转化器”。(重点)
② 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空 气净化器”。(重、难点)
③ 描述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重、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挖掘本节课的情感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动画、“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动态模式图、自然界中水循环路线示意图、大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录像等。学生查阅“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说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2、写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设计意图】复习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应式,体会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维持碳—氧平衡。复习蒸腾作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植物的蒸腾可以促进水由陆地到大气的水的循环。这样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这两张图片,比较造成这两种不同景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示?
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图片,创设两个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三、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师:观察下图,结合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思考生物圈中能量是怎样转化和利用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动画。然后教师出示下面问题:
(1)分别说出狼、兔、蘑菇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2)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哪种生物?
(3)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和能量是怎么获得的?
(4)在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什么?
(5)动物和腐生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能直接从太阳获得?谁在这些生物与太阳能之
间起到一个纽带和转化作用?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绿色植物,生物圈会怎样?
(6)通过以上问题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逐个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师:绿色植物对整个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之母”,
【设计意图】为了便于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过程,教师在课本问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动,使问题变的简单易懂,轻松突破难点。 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不减少呢?
师:同学们可以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的原料和产物上找突破,进行分析交流。
这样一来,很自然的就过渡到,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的“观察思考的普鲁斯特勒实验”。 分析交流讨论部分。
教师进一步出示资料: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教师展示碳—氧平衡的图片。
师:阅读教材,找出由于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森林、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
利用,导致大气中什么气体的浓度有所增加,导致地球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导致出现温室效应。
教师展示温室效应模式图,讲解温室效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温室效应的资料,让同学们认识到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保护环境,比如: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秋收后不要焚烧秸秆。尽量做到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雨过程中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的录像,并呈现数字资料:据最新估计,森林能把
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 %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师: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仔细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生:绿色植物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知识整合、迁移升华:
1、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2、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开展“护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