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

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

教学目标:巩固平面向量的基本知识; 掌握运用向量知识解决与圆锥曲线有关的问题; 明确知识之

间的连贯性, 融汇性; 培养学生运用向量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运用向量知识解决与圆锥曲线有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若a={x 1,y 1},b={x 2,y 2}则 a ∙b =x 1x 2+y 1y 2 1. 向量的夹角公式为

2. 向量a ∥b 的充要条件为 3. 向量a ⊥b 的充要条件为

二. 课前热身

1. 直线 x +2y -2=0 的一个方向向量是 ( ) A. (1,2) B . (1,-2) C.(2,1) D.(2,-1)

2. 设坐标原点为O, 抛物线y =2x 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A,B 两点, 则OA ∙OB 等于( )

2

33

B. - C.3 D.-3 44

3.(2002年高考题) 已知两点 A (3,1), B (-1,3) ,若 C 点满足OC =αOA +βOB ,其中

A.

α, β∈R 且有α+β=1 ,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 )

(A )3x +2y -11=0 (B ) (x -1)+(y -2)=5 (C )2x -y =0 (D ) x +2y -5=0

2

2

4. 过点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 则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三. 例题讲解

x 22

-y =1 的两个焦点, 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且 PF 1⋅PF 2 =2..例1. 设F 1,F 2是双曲线 4

若∠F 1PF 2=α(1)求角

α 的值. (2)求 F 1PF 2 的面积. (3)求P 点的坐标

.

例2.(2003年高考题) 已知常数 a >0,向量c =(0,a ), i =(1,0). 经过原点O 以c +λi 为方向向

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A (0,a )以 i -2λc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 ,其中λ∈R . 试

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E 、F ,使得|PE|+|PF|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四. 课堂小结:

五. 课后练习

1.已知向量, 的夹角为

π

,||=2, ||=1, 则|+|⋅|-|= 3

( )

2.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λ

A .外心

+

λ∈[0, +∞), 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C .重心

D .垂心

B .内心

x 2

-y 2=1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3.设F 1,F 2是双曲线1⋅PF 2=0,则 4

|PF 1|⋅|PF 2|的值等于

A .2

B .22

C .4

D .8

( )

4. 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 ∠CAB=90°, AB=2, AC=

2

, D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2

一点, D 到AB 的距离为2, 过点C 的曲线E 上任一点P 满足||+||为常数.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并求出曲线E 的方程.

②过点P 的直线 l 与曲线E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 N , 且M 点在D, N 之间, 若

DM =λDN , 求λ的取值范围.

5. 如图所示,已知圆C :(x +1) 2+y 2=8, 定点A (1, 0), M 为圆上一动点,点P 在AM 上, 点N 在CM 上,且满足AM =2AP , NP ⋅AM =0, 点N 的轨迹为曲线E.

(I )求曲线E 的方程;

(II )若过定点F (0,2)的直线交曲线E 于不同的两点G 、H (点G 在点F 、H 之间),

且满足=λ,求λ的取值范围.

4.①以AB 、O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PA |+|PB |=|CA |+|CB |=22(>2), ∴动点的轨迹为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

x 2

a =2, c =1, b =1, ∴E :+y 2=1(4分)

2

②l 与y 轴重合,DM=1,DN=3,λ

=

DM 1

(5分) =,3DN

l 不与y 轴重合,D (0,2)令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2与曲线C 的方程联立得

(1+2k 2) x 2+8ks +6=0, x 1+x 2=

2

8k 6

, x x =>0(8分) 12

1+2k 21+2k 2

△=64k

3

-24(1+2k 2) >0, ∴k 2>, (9分)

2

1=

λ=

DM x M -x D x 1

==DN x N -x D x 2

(10分)

t =λ+

x 1x 2

λ

1

+

x 2x 1

=

(x 1+x 2) 2

x 1x 2

-2=

20k 2-63(1+2k )

2

∴2

λ

10111

, ∴

5. 解:(1) =2, ⋅=0.

∴NP 为AM 的垂直平分线,∴|NA|=|NM|.…………………………2分 又 |CN |+|NM |=22, ∴|CN |+|AN |=22>2. ∴动点N 的轨迹是以点C (-1,0),A (1,0)为焦点的椭圆. 且椭圆长轴长为2a =22, 焦距2c=2. ∴a =

2, c =1, b 2=1. ……………5分

x 2

+y 2=1. ………………6分 ∴曲线E 的方程为2

(2)当直线GH 斜率存在时,

x 22

设直线GH 方程为y =kx +2, +y =1,

2

3

由∆>0得k 2>.

2

-4k 3

设G (x 1, y 1), H (x 2, y 2), 则x 1+x 2=……………………8分 , x 1x 2=

11+k 2+k 222

得(+k ) x +4kx +3=0.

2

2

1

2

又 =λ,

∴x 1=λx 2,

∴(x 1, y 1-2) =λ(x 2, y 2-2)

∴(

x 1+x 22x x 2

) =x 2=12, 1+λλ

2

∴x 1+x 2=(1+λ) x 2, x 1x 2=λx 2.

-4k 23) 11+k 2+k 2

∴=, 整理得2

λ(1+λ) (

31616

, ∴4

323+32k 2

1

16(1+λ) 2

……………………10分 =

1λ3(2+1) 2k

∴4

1

k 2>

λ

+2

161

. 解得

又 0

又当直线GH 斜率不存在,方程为x =0, =

11, λ=. 33

11

∴≤λ

例1、

在R t ∆A B C 中, ∠C A B =90A , B =A 2, C =

,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D 到AB 的距

离为2,过点C 的曲线E 上的任一点P 满足|PA |+|PB |为常数。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出曲线E 方程;

②过点D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不同的点M 、N ,且点M 在D 、N 之间,若DM =λDN ,求λ的

取值范围。 解:①(易判断曲线E 方程为椭圆)如右图所示,以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椭圆方程为

x 2y 2

+=1, (a >b >0) a 2b 2

则2a =|PA |+|PB |=CA +CB =a =又 c =1∴b =1,故所求椭圆方程为②设l :y =kx +2,当l 与y 轴重合时,DM

x 22

+y =1 2

=1,DN =3,此时λ=

1

3

当l 与y 轴不重合时,设M (x 1, y 1) 、N (x 2, y 2) ,

⎧y =kx +2⎪

方法一、由⎨x 22⇒(1+2k 2) x 2+8kx +6=0

⎪+y =1⎩2

61+2k 2

∆>0∴k >

2

32

,且x 1+x 2=-

8k

, 1+2k 2

x 1⋅x 2=

⎧8k x 2=-⎪ ⎧x =λx 2(1+λ)(1+2k 2) ⎪⎪

DM =λDN , ∴(x 1, y 1) =λ(x 2, y 2-2) ,即⎨1 ∴⎨

-8k ⎪⎩y 1=λ(y 2-2) ⎪y =+222

⎪(1+λ)(1+2k ) ⎩

2

x 25λ2-8λ+3-8k 8k 23(λ+1) 22

+y 2=1 ∴y 2=又 =+2⇒=22224λ4λ-4λ(1+λ)(1+2k ) 1+2k

3

k >

2

2

3(λ+1) 2∴3

11

综上所述≤λ

评注:此方法注意到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的充要条件,利用k 2>但运算量较大。

方法二、 M (x 1, y 1) 、N (x 2, y 2) 在椭圆E 上

⎧(λx 2) 2

⎧12+[λ(y 2-2)]2=1⎪⎪+y 1=1⎪2 ⎧⎪x =λx ⎪ ∴⎨22 又 DM =λDN , ∴(x 1, y 1) =λ(x 2, y 2-2) ,即⎨12∴⎨2

2⎪⎩y 1=λ(y 2-2) ⎪2⎪2+2=1+=1y y 22⎪⎪2⎩⎩2

2

1

3

32

来求参数λ的范围,

*

∴y 2

=

5λ2-8λ+34λ2-4λ

又∵y 2=

5λ2-8λ+34λ-4λ

1

≤1,且0

3

综上所述≤λ

评注:在方程组*中,通过消去x 2,得出y 2 与λ的关系,后借助椭圆的几何意义,比较简单的求出参数λ的范围。

⎧y =kx +2⎪

方法三、由⎨x 22⇒(1+2k 2) x 2+8kx +6=0

⎪+y =1⎩2

13

61+2k ∆>0∴k >

2

32

,且x 1+x 2=-

8k

, 1+2k x 1⋅x 2=

DM =λDN

DM x M -x D x 1

= ∴λ= =

x N -x D x 2DN

x 1x 2(x 1+x 2) 20k 2-632

-2= k >) 令μ=λ+=+= (2x 2x 1x 1⋅x 23(1+2k )

1

则2

1

λ

10

3

1

又 0

32

13

13

来求参数的范围,但构造μ=λ+

1

λ

时,比较困难。也可如右图

DM MP x ==1,下面如方法三。 所示,在∆ABC ,λ=NQ x 2DN

例2、已知中心在原点,顶点A 1、A 2(A 2为右顶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e =点P (6,6) ,动直线l 经过点(0,1)与双曲线C 交于M 、N 两点,Q 为线段MN 的中点,

①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的双曲线C 经过

②若E 点为(1,0) ,是否存在实数λ,使EQ =λA 2P ,若存在,

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 2y 2

解:①设双曲线的方程为2-2=1, (a >0, b >

0)

a b

36c 422

⇒b =a ∵双曲线C 经过点P (6,6) , 即2e =

,即=

a a 333x 2y 2

∴a =9, b =12,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912

2

2

-

36=1 b 2

②设M (x 1, y 1) 、N (x 2, y 2) 、Q (x 0, y 0) ,l :y =kx +1

⎧y =kx +1⎪222

⎨x y 2⇒(4-3k ) x -6kx -39=0⎪-=1⎩912

2

⎧⎪4-3k ≠0

∴-

⎪33⎩∆>0

又x 1+x 2=∴EQ =

6k

4-3k 2

⇒x 0=4⎫

⎪ 4-3k 2⎭

x 1+x 22

=

3k 4-3k 2

⇒y 0=

3k 44

, ) ∴Q (22

4-3k 4-3k 24-3k

⎛3k

-1,

⎝4-3k 2

∵A 2P =(3,6)

⎛3k ⎫⎛4⎫

-1⎪-3⨯ 且EQ =λA 2P ,∴6⨯ ⎪=0 2

⎝4-3k ⎭⎝4-3k 2⎭

23

2

∴k +k -2=0 即k =1或k =-2(舍)

∴EQ =(2,4) ∴2=3λ⇒λ=

所以存在λ=,使EQ =λA 2P

23

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

教学目标:巩固平面向量的基本知识; 掌握运用向量知识解决与圆锥曲线有关的问题; 明确知识之

间的连贯性, 融汇性; 培养学生运用向量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运用向量知识解决与圆锥曲线有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若a={x 1,y 1},b={x 2,y 2}则 a ∙b =x 1x 2+y 1y 2 1. 向量的夹角公式为

2. 向量a ∥b 的充要条件为 3. 向量a ⊥b 的充要条件为

二. 课前热身

1. 直线 x +2y -2=0 的一个方向向量是 ( ) A. (1,2) B . (1,-2) C.(2,1) D.(2,-1)

2. 设坐标原点为O, 抛物线y =2x 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A,B 两点, 则OA ∙OB 等于( )

2

33

B. - C.3 D.-3 44

3.(2002年高考题) 已知两点 A (3,1), B (-1,3) ,若 C 点满足OC =αOA +βOB ,其中

A.

α, β∈R 且有α+β=1 ,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 )

(A )3x +2y -11=0 (B ) (x -1)+(y -2)=5 (C )2x -y =0 (D ) x +2y -5=0

2

2

4. 过点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 则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三. 例题讲解

x 22

-y =1 的两个焦点, 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且 PF 1⋅PF 2 =2..例1. 设F 1,F 2是双曲线 4

若∠F 1PF 2=α(1)求角

α 的值. (2)求 F 1PF 2 的面积. (3)求P 点的坐标

.

例2.(2003年高考题) 已知常数 a >0,向量c =(0,a ), i =(1,0). 经过原点O 以c +λi 为方向向

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A (0,a )以 i -2λc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 ,其中λ∈R . 试

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E 、F ,使得|PE|+|PF|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四. 课堂小结:

五. 课后练习

1.已知向量, 的夹角为

π

,||=2, ||=1, 则|+|⋅|-|= 3

( )

2.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λ

A .外心

+

λ∈[0, +∞), 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C .重心

D .垂心

B .内心

x 2

-y 2=1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3.设F 1,F 2是双曲线1⋅PF 2=0,则 4

|PF 1|⋅|PF 2|的值等于

A .2

B .22

C .4

D .8

( )

4. 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 ∠CAB=90°, AB=2, AC=

2

, D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2

一点, D 到AB 的距离为2, 过点C 的曲线E 上任一点P 满足||+||为常数.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并求出曲线E 的方程.

②过点P 的直线 l 与曲线E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 N , 且M 点在D, N 之间, 若

DM =λDN , 求λ的取值范围.

5. 如图所示,已知圆C :(x +1) 2+y 2=8, 定点A (1, 0), M 为圆上一动点,点P 在AM 上, 点N 在CM 上,且满足AM =2AP , NP ⋅AM =0, 点N 的轨迹为曲线E.

(I )求曲线E 的方程;

(II )若过定点F (0,2)的直线交曲线E 于不同的两点G 、H (点G 在点F 、H 之间),

且满足=λ,求λ的取值范围.

4.①以AB 、O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PA |+|PB |=|CA |+|CB |=22(>2), ∴动点的轨迹为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

x 2

a =2, c =1, b =1, ∴E :+y 2=1(4分)

2

②l 与y 轴重合,DM=1,DN=3,λ

=

DM 1

(5分) =,3DN

l 不与y 轴重合,D (0,2)令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2与曲线C 的方程联立得

(1+2k 2) x 2+8ks +6=0, x 1+x 2=

2

8k 6

, x x =>0(8分) 12

1+2k 21+2k 2

△=64k

3

-24(1+2k 2) >0, ∴k 2>, (9分)

2

1=

λ=

DM x M -x D x 1

==DN x N -x D x 2

(10分)

t =λ+

x 1x 2

λ

1

+

x 2x 1

=

(x 1+x 2) 2

x 1x 2

-2=

20k 2-63(1+2k )

2

∴2

λ

10111

, ∴

5. 解:(1) =2, ⋅=0.

∴NP 为AM 的垂直平分线,∴|NA|=|NM|.…………………………2分 又 |CN |+|NM |=22, ∴|CN |+|AN |=22>2. ∴动点N 的轨迹是以点C (-1,0),A (1,0)为焦点的椭圆. 且椭圆长轴长为2a =22, 焦距2c=2. ∴a =

2, c =1, b 2=1. ……………5分

x 2

+y 2=1. ………………6分 ∴曲线E 的方程为2

(2)当直线GH 斜率存在时,

x 22

设直线GH 方程为y =kx +2, +y =1,

2

3

由∆>0得k 2>.

2

-4k 3

设G (x 1, y 1), H (x 2, y 2), 则x 1+x 2=……………………8分 , x 1x 2=

11+k 2+k 222

得(+k ) x +4kx +3=0.

2

2

1

2

又 =λ,

∴x 1=λx 2,

∴(x 1, y 1-2) =λ(x 2, y 2-2)

∴(

x 1+x 22x x 2

) =x 2=12, 1+λλ

2

∴x 1+x 2=(1+λ) x 2, x 1x 2=λx 2.

-4k 23) 11+k 2+k 2

∴=, 整理得2

λ(1+λ) (

31616

, ∴4

323+32k 2

1

16(1+λ) 2

……………………10分 =

1λ3(2+1) 2k

∴4

1

k 2>

λ

+2

161

. 解得

又 0

又当直线GH 斜率不存在,方程为x =0, =

11, λ=. 33

11

∴≤λ

例1、

在R t ∆A B C 中, ∠C A B =90A , B =A 2, C =

,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D 到AB 的距

离为2,过点C 的曲线E 上的任一点P 满足|PA |+|PB |为常数。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出曲线E 方程;

②过点D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不同的点M 、N ,且点M 在D 、N 之间,若DM =λDN ,求λ的

取值范围。 解:①(易判断曲线E 方程为椭圆)如右图所示,以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椭圆方程为

x 2y 2

+=1, (a >b >0) a 2b 2

则2a =|PA |+|PB |=CA +CB =a =又 c =1∴b =1,故所求椭圆方程为②设l :y =kx +2,当l 与y 轴重合时,DM

x 22

+y =1 2

=1,DN =3,此时λ=

1

3

当l 与y 轴不重合时,设M (x 1, y 1) 、N (x 2, y 2) ,

⎧y =kx +2⎪

方法一、由⎨x 22⇒(1+2k 2) x 2+8kx +6=0

⎪+y =1⎩2

61+2k 2

∆>0∴k >

2

32

,且x 1+x 2=-

8k

, 1+2k 2

x 1⋅x 2=

⎧8k x 2=-⎪ ⎧x =λx 2(1+λ)(1+2k 2) ⎪⎪

DM =λDN , ∴(x 1, y 1) =λ(x 2, y 2-2) ,即⎨1 ∴⎨

-8k ⎪⎩y 1=λ(y 2-2) ⎪y =+222

⎪(1+λ)(1+2k ) ⎩

2

x 25λ2-8λ+3-8k 8k 23(λ+1) 22

+y 2=1 ∴y 2=又 =+2⇒=22224λ4λ-4λ(1+λ)(1+2k ) 1+2k

3

k >

2

2

3(λ+1) 2∴3

11

综上所述≤λ

评注:此方法注意到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的充要条件,利用k 2>但运算量较大。

方法二、 M (x 1, y 1) 、N (x 2, y 2) 在椭圆E 上

⎧(λx 2) 2

⎧12+[λ(y 2-2)]2=1⎪⎪+y 1=1⎪2 ⎧⎪x =λx ⎪ ∴⎨22 又 DM =λDN , ∴(x 1, y 1) =λ(x 2, y 2-2) ,即⎨12∴⎨2

2⎪⎩y 1=λ(y 2-2) ⎪2⎪2+2=1+=1y y 22⎪⎪2⎩⎩2

2

1

3

32

来求参数λ的范围,

*

∴y 2

=

5λ2-8λ+34λ2-4λ

又∵y 2=

5λ2-8λ+34λ-4λ

1

≤1,且0

3

综上所述≤λ

评注:在方程组*中,通过消去x 2,得出y 2 与λ的关系,后借助椭圆的几何意义,比较简单的求出参数λ的范围。

⎧y =kx +2⎪

方法三、由⎨x 22⇒(1+2k 2) x 2+8kx +6=0

⎪+y =1⎩2

13

61+2k ∆>0∴k >

2

32

,且x 1+x 2=-

8k

, 1+2k x 1⋅x 2=

DM =λDN

DM x M -x D x 1

= ∴λ= =

x N -x D x 2DN

x 1x 2(x 1+x 2) 20k 2-632

-2= k >) 令μ=λ+=+= (2x 2x 1x 1⋅x 23(1+2k )

1

则2

1

λ

10

3

1

又 0

32

13

13

来求参数的范围,但构造μ=λ+

1

λ

时,比较困难。也可如右图

DM MP x ==1,下面如方法三。 所示,在∆ABC ,λ=NQ x 2DN

例2、已知中心在原点,顶点A 1、A 2(A 2为右顶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e =点P (6,6) ,动直线l 经过点(0,1)与双曲线C 交于M 、N 两点,Q 为线段MN 的中点,

①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的双曲线C 经过

②若E 点为(1,0) ,是否存在实数λ,使EQ =λA 2P ,若存在,

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 2y 2

解:①设双曲线的方程为2-2=1, (a >0, b >

0)

a b

36c 422

⇒b =a ∵双曲线C 经过点P (6,6) , 即2e =

,即=

a a 333x 2y 2

∴a =9, b =12,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912

2

2

-

36=1 b 2

②设M (x 1, y 1) 、N (x 2, y 2) 、Q (x 0, y 0) ,l :y =kx +1

⎧y =kx +1⎪222

⎨x y 2⇒(4-3k ) x -6kx -39=0⎪-=1⎩912

2

⎧⎪4-3k ≠0

∴-

⎪33⎩∆>0

又x 1+x 2=∴EQ =

6k

4-3k 2

⇒x 0=4⎫

⎪ 4-3k 2⎭

x 1+x 22

=

3k 4-3k 2

⇒y 0=

3k 44

, ) ∴Q (22

4-3k 4-3k 24-3k

⎛3k

-1,

⎝4-3k 2

∵A 2P =(3,6)

⎛3k ⎫⎛4⎫

-1⎪-3⨯ 且EQ =λA 2P ,∴6⨯ ⎪=0 2

⎝4-3k ⎭⎝4-3k 2⎭

23

2

∴k +k -2=0 即k =1或k =-2(舍)

∴EQ =(2,4) ∴2=3λ⇒λ=

所以存在λ=,使EQ =λA 2P

23


相关文章

  • 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 <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解析几何 课程编号:06409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适用对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4年制普通本科) 总学时数: 54 学 分: 3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解析几何是数学与应 ...查看


  • 解析几何试题
  • 山东财政学院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解析几何>试卷(A ) 一. 填空(40分,每题4分) 1. 设向量a ={3,-6, -1},b ={1, 4, -5},c ={3,-4,12},那么向量a +b 在c ...查看


  • 高等数学中空间曲线的切线问题分析
  • 高等数学中空间曲线的切线问题分析 作者:縢吉红 黄晓英 张习勇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3期 摘 要:在高等数学中求空间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时, 关键是求曲线在该点处的切向量.如果空间曲线是用一般方程给出, 通常利用方 ...查看


  •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大纲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查看


  • 2018年考研数学二大纲
  • 2018年考研数学(二)考试大纲 2018年数学一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 ...查看


  • 专升本入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 专升本入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 三.参考书籍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二版) 常迎香 主编 科学出版社 专升本入学考试数学考 ...查看


  •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教材目录
  •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到高三所有的数学教材目录(共 21 个单元)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 1 章 集合和命 一.集合 1.1 集合及其表示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1.3 集合的运算 二.四种命题的形式 1.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三.充分 ...查看


  • 空间曲线的主法向量方向的探讨
  • 2005年9月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 Sep. 2005 第22卷第3期Journal of Further Education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Vol. 22No. 3 空间曲线的主法 ...查看


  • 考研数学高数真题分类-空间解析几何
  • 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高等数学-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 ...查看


  • 高中理科数学课时内容安排与目录
  • 高中理科数学课时内容安排与目录 必修1_必修4_必修5_必修2_必修3及选修2-1_2-2_2-3 必修1:(13+14+9 = 约36课时)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4+4+3+1+1= 约13课时) 1.1集合 (约4课时) 1.1.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