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小学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总结
(2016年6月)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受业解惑”。中央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学校工作也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为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充分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的“质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是儿童的“质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有句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
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放眼未来,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分数,考虑自己的前途。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加强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而社会却是纷繁复杂的, 再加上家庭教育不合理, 甚至诋毁学校教育, 这些都起着负面作用。因此, 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进行。
1、学校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确定德育工作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 对全校学生进行法制宣传, 因为讲的都是发生在学校的真实事件, 贴近学生生活, 所以学生乐于接受。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法制教育班, 成员都是各班品质较差, 不爱学习, 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法制教育班每周集中上一次课。
除了学校采取的措施外, 还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还为每一个学生制作了成长记录袋, 把平时学生在学习、纪律、劳动、好人好事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记录下来。这一做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全班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2、重视与家庭取得联系, 双向管好孩子。
为了避免5+2=0的现象出现, 为每个学生设立了家校联
系册。平时利用家校联系册和家长取得联系, 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写在上面, 由学生带回家, 再由家长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写上, 交给我。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做, 得到了多数家长的认可, 而且效果也不错。
此外, 我们还用电话, 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 使学校的德育要求让家长了解, 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加强与校外的联系, 争取社会力量监督。
有一些学生, 在学校由于有校规校纪的约束, 还能做到安分守己, 而到了双休日, 好像在校外就没人管了, 家长工作忙, 不在家, 自己疯跑, 结伙破坏村里公共设施, 践踏楼区的花草树木, 做些破坏村民利益的事。为此, 由学校的法制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并请了一些热心的村民做监督员, 时刻监督他们的行为。这样, 学生们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了一定的纪律约束, 对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曙光小学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总结
(2016年6月)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受业解惑”。中央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学校工作也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为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充分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的“质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是儿童的“质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有句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
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放眼未来,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分数,考虑自己的前途。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加强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而社会却是纷繁复杂的, 再加上家庭教育不合理, 甚至诋毁学校教育, 这些都起着负面作用。因此, 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进行。
1、学校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确定德育工作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 对全校学生进行法制宣传, 因为讲的都是发生在学校的真实事件, 贴近学生生活, 所以学生乐于接受。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法制教育班, 成员都是各班品质较差, 不爱学习, 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法制教育班每周集中上一次课。
除了学校采取的措施外, 还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还为每一个学生制作了成长记录袋, 把平时学生在学习、纪律、劳动、好人好事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记录下来。这一做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全班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2、重视与家庭取得联系, 双向管好孩子。
为了避免5+2=0的现象出现, 为每个学生设立了家校联
系册。平时利用家校联系册和家长取得联系, 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写在上面, 由学生带回家, 再由家长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写上, 交给我。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做, 得到了多数家长的认可, 而且效果也不错。
此外, 我们还用电话, 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 使学校的德育要求让家长了解, 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加强与校外的联系, 争取社会力量监督。
有一些学生, 在学校由于有校规校纪的约束, 还能做到安分守己, 而到了双休日, 好像在校外就没人管了, 家长工作忙, 不在家, 自己疯跑, 结伙破坏村里公共设施, 践踏楼区的花草树木, 做些破坏村民利益的事。为此, 由学校的法制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并请了一些热心的村民做监督员, 时刻监督他们的行为。这样, 学生们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了一定的纪律约束, 对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