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这一领域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目光着眼于装备制造业,旨在总结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共同探讨创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合作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本刊特以专家观点,共同聚焦装备制造业。  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徐昌东,1952年出生于中国江苏,1983年到美国留学,2000年回国后,担任美国美中投资基金董事局主席。长期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与民政部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共同建立航空服务平台。此外,还身兼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清洁能源论坛中方主席、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会长、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走势一路攀升。同时伴随着金融深化的快速步伐,像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也在急剧加深,虚拟资产在私人财富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居民的财富积累中虚拟资产比例远远超过了有形资产。  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对于实体经济,人们似乎更愿意参与轻松获得财富的虚拟经济。然而,若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的自我循环和膨胀将有可能演变为泡沫经济。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提供装备,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丰富产品的产业支持,这些年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虚拟经济,其重要性还有待社会的认知和重视。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举世瞩目,神州欢腾,显示出中国正崛起为世界科技大国。中国人的科技生产能力也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某种意义上说,载人航天工程揭示了自主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也认识到,目前我国制造业水平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所存在的差距。尤其是从汶川地震开始,我国逐渐认识到航空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中的短板。暴露出我国通用航空工业发展滞后、航空运力不足、飞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飞机发动机产业跟不上、通航飞行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突显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加快整合通用航空资源,大力发展以直升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产业,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曾听到另一种声音,说中国现在只是世界制造车间。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来说,制造业较理想的状态是,既能造飞机、火箭,又能造皮鞋和袜子。用什么来造?无疑是设备,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装备。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而制造业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三分之一,工业税收的90%在制造业,工业从业人员80%也在制造行业。由此可以看出装备制造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我国经济现状,特别是今年经济结构进入调整状态,经济有下滑的迹象,在此时刻突显出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发展虚拟经济应以实体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虚拟经济发展太快必然造成泡沫的严重化,当经济调整走向下行空间时,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相提并重,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发展基础,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整体经济迈入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使我国真正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  “走出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陆仁琪,1968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后在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进修班和国家行政学院市场经济进修班。后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中国贸促会机械分会常务副会长;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记者:机械工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机械工业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陆仁琪副会长:建国63年、改革开放34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具有较大规模和相当实力、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断提高的工业体系。  截止2011年底,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万家,从业人员1752万人,资产总额达到1.96万亿元,工业产值突破16万亿元,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我国机械工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的一些成果和尝试,也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  记者:我国机械工业企业在“引进来”的道路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获得了哪些启示?  陆仁琪副会长:自建国以来,我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50年代,主要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大量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奠定了我国机械制造与机械科研发展的基础;60年代,机械工业技术引进转向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但技术引进的规模较小,进展迟缓;70年代机械工业技术引进扩大到整个西方国家;80-90年代,以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对技术引进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并购浪潮兴起,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一个新台阶。自1981年外资开始进入机械制造业,初期是以港澳台投资为主,此后是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机械工业实际利用外资接近千亿美元。  回顾曲折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必须正确选择技术引进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处理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满足市场并扩大出口”的良性循环。  记者: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我国机械工业走出去具体有哪些行业特点?   陆仁琪副会长:主要有两个特点:一、转移富余的生产能力,实现合作双赢;二、通过兼并获得机械产品品牌、销售渠道、网络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管理的经验。国外更需要我们的是前者,对于我们并购有些国家还是心存芥蒂。“走出去”是符合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的原则,也符合追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一些国家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退缩,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抬头,还有扩张趋势,走出去战略在实施时应谨慎再谨慎。  记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机械制造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  陆仁琪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全国性机械制造领域的行业组织,把振兴机械工业为己任,以服务政府、行业和企业为宗旨,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发挥保驾护航和参谋助手作用,为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推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国际化更上一个台阶。  中国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困境、问题和发展改革方向  邓旭,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和金融学博士后证书。研究员(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经营师。  曾任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大型企业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央部委驻香港中资企业董事长,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务。  现任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金融风险研究中心主任。  装备制造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利润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其症结在于尚未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表现为当前机械工业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仅两次,而库存率却达20%左右,销售利润率也仅有5%左右,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水平。其二,基础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近些年我国进口的各种基础设备价额大致占我国进口总额的50%,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三,创造能力弱。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现阶段还基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环节,缺乏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某些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的恶性循环。我国在绿色制造业、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等世界制造业前沿领域还远远落后。其四,缺乏自主品牌。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90%是贴牌加工。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改革的基本方向:  1、促进装备制造业产品升级。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苦练内功 ,加快自主创新,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来应对装备制造业困局。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装备制造业仍面临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偏低、新产品市场准入难等制约瓶颈。工业设计实际上是工业创新的灵魂,而中国工业设计还相对薄弱。3、大力发展内需市场。加速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化解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促进我国从装备制造业大国向装备制造业强国转变。今后,我国将加快实施在建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推进这些重点工程建设时, 应进一步加大采购国产装备的比重。4、加强财政支持力度。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以保持重大技术装备出口稳定增长。5、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增值服务是其重要内容,开展增值服务是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6、组建大企业集团,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装备制造业基本上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从规模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行业的发展是需要规模的,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利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企业集团的主要途径应该是通过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逐步解决国有经济布局过散、战线过长的状况,使国有资产从分散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和特大企业集团集中,从低效的弱势企业向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力争在重组中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公司、大集团。  持续创新铸就核心竞争力  濮津,同济大学管理科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机械与电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煤炭行业“653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深圳首批十大全国高级职业经理人,中国煤矿工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契机,研发制造水平不断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93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521%;销售收入2765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519%。  注重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长期以来,我国煤机制造业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缺乏再创新的问题。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科技进步为统领,在行业尖端领域持续创新突破,在国内第一家形成了以采煤机、刮板运输机、掘进机和液压支架为代表的“三机一架”成套研制能力,是中国煤机制造业第一家百亿级企业,唯一一家入围中国机械制造百强的煤机企业。  “十一五”期间,中煤装备公司先后实施国家863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480余项,100多台套自主创新产品实现中国首台首套,12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目前,公司正在加紧实施的“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是煤机行业唯一一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加快推进张煤机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该园区将形成全球最大的矿用圆环链项目和采掘装备综合试验基地,亚洲最大的智能化生产单元,及国内机械行业最先进的铸钢、锻造生产线。  依托技术攻关,创造用户价值  目前,我国普通综采装备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高端综采成套装备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作为领军企业,中煤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套化生产装备,在山西创造出月产130万吨、日产5.7万吨的行业神话,在陕西为当地能源发展提供了月产80.4万吨、日产4.23万吨的强大助力。2011年,公司开发研制的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成套设备,在同煤塔山矿实现年产1084万吨,标志着“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长期困扰国际采矿界的一项技术难题在国内得到解决。  强化国际营销,拓展海外市场  从当前国际煤机市场看,中国煤机制造企业占有份额比较小,根源就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话语权较弱。在JOY、BUCYRUS等国外企业大举进军中国煤机市场的同时,2006年,中煤装备公司收购了国际著名的百年制链企业英国帕森斯公司,开启了中国煤机企业并购国外知名公司的先河,“中国帕森斯”成为世界矿用链条的领导者。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这一领域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目光着眼于装备制造业,旨在总结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共同探讨创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合作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本刊特以专家观点,共同聚焦装备制造业。  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徐昌东,1952年出生于中国江苏,1983年到美国留学,2000年回国后,担任美国美中投资基金董事局主席。长期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与民政部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共同建立航空服务平台。此外,还身兼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清洁能源论坛中方主席、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会长、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走势一路攀升。同时伴随着金融深化的快速步伐,像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也在急剧加深,虚拟资产在私人财富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居民的财富积累中虚拟资产比例远远超过了有形资产。  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对于实体经济,人们似乎更愿意参与轻松获得财富的虚拟经济。然而,若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的自我循环和膨胀将有可能演变为泡沫经济。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提供装备,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丰富产品的产业支持,这些年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虚拟经济,其重要性还有待社会的认知和重视。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举世瞩目,神州欢腾,显示出中国正崛起为世界科技大国。中国人的科技生产能力也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某种意义上说,载人航天工程揭示了自主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也认识到,目前我国制造业水平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所存在的差距。尤其是从汶川地震开始,我国逐渐认识到航空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中的短板。暴露出我国通用航空工业发展滞后、航空运力不足、飞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飞机发动机产业跟不上、通航飞行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突显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加快整合通用航空资源,大力发展以直升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产业,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曾听到另一种声音,说中国现在只是世界制造车间。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来说,制造业较理想的状态是,既能造飞机、火箭,又能造皮鞋和袜子。用什么来造?无疑是设备,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装备。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而制造业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三分之一,工业税收的90%在制造业,工业从业人员80%也在制造行业。由此可以看出装备制造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我国经济现状,特别是今年经济结构进入调整状态,经济有下滑的迹象,在此时刻突显出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发展虚拟经济应以实体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虚拟经济发展太快必然造成泡沫的严重化,当经济调整走向下行空间时,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相提并重,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发展基础,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整体经济迈入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使我国真正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  “走出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陆仁琪,1968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后在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进修班和国家行政学院市场经济进修班。后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中国贸促会机械分会常务副会长;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记者:机械工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机械工业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陆仁琪副会长:建国63年、改革开放34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具有较大规模和相当实力、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断提高的工业体系。  截止2011年底,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万家,从业人员1752万人,资产总额达到1.96万亿元,工业产值突破16万亿元,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我国机械工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的一些成果和尝试,也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  记者:我国机械工业企业在“引进来”的道路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获得了哪些启示?  陆仁琪副会长:自建国以来,我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50年代,主要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大量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奠定了我国机械制造与机械科研发展的基础;60年代,机械工业技术引进转向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但技术引进的规模较小,进展迟缓;70年代机械工业技术引进扩大到整个西方国家;80-90年代,以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对技术引进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并购浪潮兴起,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一个新台阶。自1981年外资开始进入机械制造业,初期是以港澳台投资为主,此后是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机械工业实际利用外资接近千亿美元。  回顾曲折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必须正确选择技术引进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处理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满足市场并扩大出口”的良性循环。  记者: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我国机械工业走出去具体有哪些行业特点?   陆仁琪副会长:主要有两个特点:一、转移富余的生产能力,实现合作双赢;二、通过兼并获得机械产品品牌、销售渠道、网络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管理的经验。国外更需要我们的是前者,对于我们并购有些国家还是心存芥蒂。“走出去”是符合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的原则,也符合追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一些国家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退缩,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抬头,还有扩张趋势,走出去战略在实施时应谨慎再谨慎。  记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机械制造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  陆仁琪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全国性机械制造领域的行业组织,把振兴机械工业为己任,以服务政府、行业和企业为宗旨,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发挥保驾护航和参谋助手作用,为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推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国际化更上一个台阶。  中国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困境、问题和发展改革方向  邓旭,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和金融学博士后证书。研究员(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经营师。  曾任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大型企业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央部委驻香港中资企业董事长,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务。  现任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金融风险研究中心主任。  装备制造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利润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其症结在于尚未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表现为当前机械工业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仅两次,而库存率却达20%左右,销售利润率也仅有5%左右,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水平。其二,基础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近些年我国进口的各种基础设备价额大致占我国进口总额的50%,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三,创造能力弱。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现阶段还基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环节,缺乏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某些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的恶性循环。我国在绿色制造业、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等世界制造业前沿领域还远远落后。其四,缺乏自主品牌。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90%是贴牌加工。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改革的基本方向:  1、促进装备制造业产品升级。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苦练内功 ,加快自主创新,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来应对装备制造业困局。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装备制造业仍面临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偏低、新产品市场准入难等制约瓶颈。工业设计实际上是工业创新的灵魂,而中国工业设计还相对薄弱。3、大力发展内需市场。加速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化解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促进我国从装备制造业大国向装备制造业强国转变。今后,我国将加快实施在建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推进这些重点工程建设时, 应进一步加大采购国产装备的比重。4、加强财政支持力度。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以保持重大技术装备出口稳定增长。5、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增值服务是其重要内容,开展增值服务是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6、组建大企业集团,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装备制造业基本上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从规模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行业的发展是需要规模的,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利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企业集团的主要途径应该是通过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逐步解决国有经济布局过散、战线过长的状况,使国有资产从分散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和特大企业集团集中,从低效的弱势企业向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力争在重组中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公司、大集团。  持续创新铸就核心竞争力  濮津,同济大学管理科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机械与电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煤炭行业“653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深圳首批十大全国高级职业经理人,中国煤矿工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契机,研发制造水平不断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93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521%;销售收入2765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519%。  注重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长期以来,我国煤机制造业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缺乏再创新的问题。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科技进步为统领,在行业尖端领域持续创新突破,在国内第一家形成了以采煤机、刮板运输机、掘进机和液压支架为代表的“三机一架”成套研制能力,是中国煤机制造业第一家百亿级企业,唯一一家入围中国机械制造百强的煤机企业。  “十一五”期间,中煤装备公司先后实施国家863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480余项,100多台套自主创新产品实现中国首台首套,12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目前,公司正在加紧实施的“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是煤机行业唯一一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加快推进张煤机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该园区将形成全球最大的矿用圆环链项目和采掘装备综合试验基地,亚洲最大的智能化生产单元,及国内机械行业最先进的铸钢、锻造生产线。  依托技术攻关,创造用户价值  目前,我国普通综采装备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高端综采成套装备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作为领军企业,中煤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套化生产装备,在山西创造出月产130万吨、日产5.7万吨的行业神话,在陕西为当地能源发展提供了月产80.4万吨、日产4.23万吨的强大助力。2011年,公司开发研制的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成套设备,在同煤塔山矿实现年产1084万吨,标志着“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长期困扰国际采矿界的一项技术难题在国内得到解决。  强化国际营销,拓展海外市场  从当前国际煤机市场看,中国煤机制造企业占有份额比较小,根源就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话语权较弱。在JOY、BUCYRUS等国外企业大举进军中国煤机市场的同时,2006年,中煤装备公司收购了国际著名的百年制链企业英国帕森斯公司,开启了中国煤机企业并购国外知名公司的先河,“中国帕森斯”成为世界矿用链条的领导者。


相关文章

  • 专题讲座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 专题讲座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 ...查看


  • 申论热点文章素材: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 [标题示例] 以创新托举中国制造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智造"中国的必然选择 以万众创新推动"中国智造" 以大规模"走出去"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开头示例] 1.工业是经济的根 ...查看


  • 石油化工行业解读
  • 石油化工行业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通知,通知的战略任务和重点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 ...查看


  • 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五个字总结能源发展问题
  • 2015年9月8日,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出席能源峰会并发表讲话.首先以战略性的高度评价我国是能源大国还是能源强国?他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的能源产业是否强大,不是看总量,关键是能源技术与装备对本国的能源发展是否具有支撑作用. 在迈向能源强国之 ...查看


  • 朱森第: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 朱森第: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加入收藏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2015-04-09 来源:中国涂附磨具网 --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原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森第先生 简介 朱森 ...查看


  •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行合资.战略联盟等措施,使制 造规模逐渐扩大,能力迅速增强,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 ...查看


  • 工业经济学
  • 1. 什么是制造业的服务化?为什么说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服务化,是指企业将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增值延伸,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者,而是集成服务提供商.在现代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是体现在"微笑曲线& ...查看


  •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特编制本指南. 一.编制背景 (一)发展 ...查看


  • 演讲稿-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
  • 2011年03月08日, 引人瞩目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汇聚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最新重要成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强调指出,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在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