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电子层:

1、定义: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由于 电子能量的差异 和 离核远近的不同 ,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内

运动。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电子的分层运动,也叫做电子的分层排布。

2、电子的能量:① 在核外运动的电子,能量各不相同;

② 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 较低 ; ③ 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 较高 。

3、电子层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数字表示法;二是字母表示法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一低四不超 。

1、能量最低原则: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

升高的电子层 。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2n2 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8 个(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能超过 2 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18 个。 5、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32 个。 三、前二十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规律 (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1H 。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C 。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 C、S 。 (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 Li、Ca 。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O 。 (6)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 O 。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 Li、Si 。 (8)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原子: Li、P 。 (9)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H、Be、Al 。 (10)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 H、Be、Al 。

(11)核外有10

2++3+++3-2----

【跟踪训练】1.任何原子都具有的粒子是( )

A.质子、中子和电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中子和电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NH3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大量贫铀弹。所谓“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取出

23492

238238

U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92U。下列有关92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6 B.质子数为238 C.质量数为330 D.核外电子数为146 4.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5.在第n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n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10,则n层是( )

A.N层 B、M层 C.L层 D.K层

6.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氢原子 C.氮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7.有A、B、C、D四种不同主族元素的原子,A、C、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的M层比C的M层多4个电子,比D的M层少2个电子;B的L层比A的L层少3个电子。画出A、B、C、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P ;B N ;C Na ;D CI 。 8.已知:① 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 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③ 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 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1)元素X是 Cl ,Z是 K 。

(2)写出③ 催化剂

(3)写出④△

【知识梳理二】元素周期律

【数据说话】分析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元素,找出元素间存在的变化与联系。

一、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

1、核外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最外层电子数由 1 递增至 8 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 1 递增至 2 。

2、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最高正价由 +1 递变到 +7 ,

负价从 -4 递变至 -1 ,呈现周期性变化。

【规律总结】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金属元素 无负价 ;非金属元素 有正价、也有负价 。但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2)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 最外层电子数 (除O、F外)。 (3)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 。

(4)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是 第ⅣA族或碳 族元素。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是 第ⅤA族或氮 族元素。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是 第ⅥA族或氧 族元素。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是 第ⅦA族或卤 族元素。

(5)序奇价奇,序偶价偶。原子序数是奇数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少,是偶数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多。

3、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元素的原子半径由 大 到 小 ,呈现周期性变化。 【规律总结】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则:

决定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电子层数 和 核电荷数 。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如:r(Na) > r(Mg) > r(A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如:r(Li) < r(Na) < r(K) < r(Rb) < r(Cs)

(3)序小径大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越,粒子半径越小。

如:r(F-) > r(Na+) > r(Mg2+);r(Ca2+) < r(K+) < r(Ar) < r(Cl-) < r(S2-) (4)对同一元素而言,价态越高半径越小。如:r(Cl) < r(Cl-);r(Fe3+) < r(Fe2+) < r(Fe)。 4、元素的性质呈现 周期性 变化:在同一周期内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逐渐 增多 ,核对外层电子引力逐渐 增强 ,原子失电子渐 难 ,得电子渐 易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减弱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 增强 ,呈周期性变化。

【问题探究】分析第三周期的元素,找出元素性质的变化。 (1)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2)Si、P、S、Cl的非金属性强弱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3、常见元素的特殊性质: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最轻的气体是( ),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未成对电子数三者均相等的是( ) (2)最轻的金属是( );常用来制作电池的金属是( )

(3)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且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百分率最高的元素是( )

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是( ) 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的元素是(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是( ) 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是( )

(6)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非金属元素是( )

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是( )

无氧酸可以腐蚀玻璃的非金属元素是(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非金属元素是( ) 只有负价并无正价的元素是( ),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非金属元素是( ) (7)短周期中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 )

前二十号元素中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 ) 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 )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

(9)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气态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 )

氧化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回复原来颜色的元素是( ) (10)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

气体单质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元素是( )

(11)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金属元素是( )

【跟踪训练】1.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最低负价依次降低 C.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5.若aAm+与bB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b=a-n+m B、b=a-n-m C.离子半径Am+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H2Y<ZH3

7.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其最低价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n-10 B.3n-6 C、3n-12 D.3n-4

8.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均为8,A与B可形成化合物BA2,则该化合物是( )

A、MgCl2 B.CaF2 C.SiO2 D.CS2 【知识梳理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相邻相似规律:元素周期表中,上下或左右相邻的元素,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 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 ② 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启发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寻找某些物质

① 半导体元素在 两性线附近 ,如:Si、Ge、Ga等。

② 农药中常用元素在 右上方 ,如:F、Cl、S、P、As等。

③ 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 过渡元素中 。如:Fe、Ni、Pt、Pd等。 3、对角相似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左上右下对角相邻的两种元素性质和离子半径非常接近。

① 锂与镁的相似性超过了它和钠的相似性,如:LiOH为中强碱Li2CO3难溶于水等等。 ② Be、Al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均表现出明显的“两性”;A1C13和BeCl2均为共价化合物等。 ③ 晶体硼与晶体硅一样,属于坚硬难熔的原子晶体。

【跟踪训练】1. 2005年第8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已合成出第115号元素,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ⅥA族 B.该元素较易与氢结合为气态氢化物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RO3 2.设想用24Cr原子轰击82Pb可以获得原子序数为116号元素的1种核素。人造116号元素有望获得成功。下列关于116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没有放射性 D、其金属性比硫强 3.根据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都能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 ) A.Si、K B.C、Al C、Si、Ge D.As、Se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电子层:

1、定义: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由于 电子能量的差异 和 离核远近的不同 ,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内

运动。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电子的分层运动,也叫做电子的分层排布。

2、电子的能量:① 在核外运动的电子,能量各不相同;

② 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 较低 ; ③ 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 较高 。

3、电子层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数字表示法;二是字母表示法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一低四不超 。

1、能量最低原则: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

升高的电子层 。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2n2 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8 个(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能超过 2 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18 个。 5、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32 个。 三、前二十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规律 (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1H 。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C 。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 C、S 。 (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 Li、Ca 。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O 。 (6)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 O 。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 Li、Si 。 (8)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原子: Li、P 。 (9)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H、Be、Al 。 (10)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 H、Be、Al 。

(11)核外有10

2++3+++3-2----

【跟踪训练】1.任何原子都具有的粒子是( )

A.质子、中子和电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中子和电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NH3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大量贫铀弹。所谓“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取出

23492

238238

U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92U。下列有关92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6 B.质子数为238 C.质量数为330 D.核外电子数为146 4.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5.在第n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n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10,则n层是( )

A.N层 B、M层 C.L层 D.K层

6.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氢原子 C.氮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7.有A、B、C、D四种不同主族元素的原子,A、C、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的M层比C的M层多4个电子,比D的M层少2个电子;B的L层比A的L层少3个电子。画出A、B、C、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P ;B N ;C Na ;D CI 。 8.已知:① 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 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③ 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 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1)元素X是 Cl ,Z是 K 。

(2)写出③ 催化剂

(3)写出④△

【知识梳理二】元素周期律

【数据说话】分析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元素,找出元素间存在的变化与联系。

一、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

1、核外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最外层电子数由 1 递增至 8 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 1 递增至 2 。

2、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最高正价由 +1 递变到 +7 ,

负价从 -4 递变至 -1 ,呈现周期性变化。

【规律总结】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金属元素 无负价 ;非金属元素 有正价、也有负价 。但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2)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 最外层电子数 (除O、F外)。 (3)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 。

(4)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是 第ⅣA族或碳 族元素。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是 第ⅤA族或氮 族元素。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是 第ⅥA族或氧 族元素。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是 第ⅦA族或卤 族元素。

(5)序奇价奇,序偶价偶。原子序数是奇数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少,是偶数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多。

3、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元素的原子半径由 大 到 小 ,呈现周期性变化。 【规律总结】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则:

决定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电子层数 和 核电荷数 。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如:r(Na) > r(Mg) > r(A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如:r(Li) < r(Na) < r(K) < r(Rb) < r(Cs)

(3)序小径大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越,粒子半径越小。

如:r(F-) > r(Na+) > r(Mg2+);r(Ca2+) < r(K+) < r(Ar) < r(Cl-) < r(S2-) (4)对同一元素而言,价态越高半径越小。如:r(Cl) < r(Cl-);r(Fe3+) < r(Fe2+) < r(Fe)。 4、元素的性质呈现 周期性 变化:在同一周期内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逐渐 增多 ,核对外层电子引力逐渐 增强 ,原子失电子渐 难 ,得电子渐 易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减弱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 增强 ,呈周期性变化。

【问题探究】分析第三周期的元素,找出元素性质的变化。 (1)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2)Si、P、S、Cl的非金属性强弱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3、常见元素的特殊性质: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最轻的气体是( ),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未成对电子数三者均相等的是( ) (2)最轻的金属是( );常用来制作电池的金属是( )

(3)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且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百分率最高的元素是( )

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是( ) 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的元素是(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是( ) 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是( )

(6)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非金属元素是( )

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是( )

无氧酸可以腐蚀玻璃的非金属元素是(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非金属元素是( ) 只有负价并无正价的元素是( ),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非金属元素是( ) (7)短周期中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 )

前二十号元素中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 ) 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 )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

(9)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气态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 )

氧化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回复原来颜色的元素是( ) (10)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

气体单质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元素是( )

(11)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金属元素是( )

【跟踪训练】1.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最低负价依次降低 C.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5.若aAm+与bB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b=a-n+m B、b=a-n-m C.离子半径Am+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H2Y<ZH3

7.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其最低价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n-10 B.3n-6 C、3n-12 D.3n-4

8.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均为8,A与B可形成化合物BA2,则该化合物是( )

A、MgCl2 B.CaF2 C.SiO2 D.CS2 【知识梳理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相邻相似规律:元素周期表中,上下或左右相邻的元素,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 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 ② 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启发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寻找某些物质

① 半导体元素在 两性线附近 ,如:Si、Ge、Ga等。

② 农药中常用元素在 右上方 ,如:F、Cl、S、P、As等。

③ 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 过渡元素中 。如:Fe、Ni、Pt、Pd等。 3、对角相似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左上右下对角相邻的两种元素性质和离子半径非常接近。

① 锂与镁的相似性超过了它和钠的相似性,如:LiOH为中强碱Li2CO3难溶于水等等。 ② Be、Al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均表现出明显的“两性”;A1C13和BeCl2均为共价化合物等。 ③ 晶体硼与晶体硅一样,属于坚硬难熔的原子晶体。

【跟踪训练】1. 2005年第8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已合成出第115号元素,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ⅥA族 B.该元素较易与氢结合为气态氢化物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RO3 2.设想用24Cr原子轰击82Pb可以获得原子序数为116号元素的1种核素。人造116号元素有望获得成功。下列关于116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没有放射性 D、其金属性比硫强 3.根据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都能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 ) A.Si、K B.C、Al C、Si、Ge D.As、Se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相关文章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作者:陆秀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278 更新时间:2007-3-23 "新世纪"(鲁科版)必修2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采用归纳总结的 ...查看


  •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3课时: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元 ...查看


  • 化学必修二作业
  • 第一章 第1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课后知能提升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2016·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期中) 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 .戴维 C .门捷列夫 2.下列有关 ...查看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 宋芬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新课标 ...查看


  •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4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20号元素的符号并会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行"和& ...查看


  • 元素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
  • 篇一:元素第二课时教案及说课稿 <元素>第二课时说课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元素这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处于全书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初学化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 ...查看


  •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 一.选择题 1.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则X可能的数值为 A. ...查看


  • 元素周期律小结及习题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内容: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二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三是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 ...查看


  •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12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 ...查看


  • 元素周期表中电子排布
  • 外围电子层排布 外围电子层排布,括号指可能的电子层排布 1 H 1s1 2 He 1s2 3 Li 2s1 4 Be 2s2 5 B 2s2 2p1 6 C 2s2 2p2 7 N 2s2 2p3 8 O2s2 2p4 9 F 2s2 2p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