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3期2009年6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Vol121,No13
Jun1,
2009
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
鲁小波,陈晓颖
1
2
(11渤海大学旅游学院,辽宁锦州121013;21渤海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公元263年,建立43年的蜀汉帝国在其第二任皇帝刘禅手中灭亡,历史学家对它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分析,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刘禅昏庸无能和亲小人,远贤臣,。这种观点将一个历史政权的灭亡归结为一个领导人的领导失误,似乎蜀汉灭亡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对蜀汉政权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身:必然因素。
关键词:蜀汉;地理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K901 : :-7852(2009)03-0022-04
公元263年率军直逼成都,在绵竹击溃拒不投降的诸葛瞻后,蜀汉皇帝———后主刘禅率太子刘璿及所有亲王、文武官员,共60余人,双手捆绑背后,带棺木,前往邓艾大营投降,建立于221年的蜀汉政权就此灭亡
[1]
1 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农田肥沃,水
利设施完备,旱涝灾害少
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中国富庶的地区之一,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
。蜀汉政权灭亡于公元263年,而东吴灭亡于
公元280年。蜀汉相对东吴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诸葛亮善于治国是历史上所公认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应该在东吴之前灭亡,多年来学术界对蜀汉在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各种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和分析,已经形成统一的观点认为,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的原因: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据长江之险而居江东;刘备占人和,而建立蜀汉政权。蜀汉政权的灭亡除了刘禅失人和,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也有其必然因素。
。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优越的自然条件让三国时期的蜀国人生活得十分惬意,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蜀国在历史上成了“世外桃源”,这一点对于刘备的蜀汉政权来说,没有在民间为统一天下奠定
收稿日期:2009-04-07;修订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鲁小波(1978-),男,甘肃省景泰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旅游地理方面的研究1
第21卷鲁小波等: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23
[4]
良好心理因素,“天府之国”的富足从表面来看为蜀汉对外用兵提供了物质保证,但从深层次考虑,优越的生活条件让蜀汉人民乐天知命,厌烦军事,这为蜀汉的灭亡埋下祸根。
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2 地形闭塞,信息落后,造成居民乐
天知命的生活传统
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封闭的盆地地形,它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小区,其自然地理特征非常明显,区域界线也十分明确。四川盆地是地形上的完整盆地,四周为海拔2000~3000m的高山和高原,北面是大巴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这些山脉是本小区的天然边界
[3]
图1 四川省、全国成年人身高均值比较图
Fig11 Averageadultheightcomparebetween
SichuanProvinceandthenation
,历史上这方,。根《2005年四川省成》显示,四川省的成年人在身体形态上同全国平均值相比有一定差异,特点是偏矮、偏瘦。各个年龄段在身高上有1~3cm的差
距,在体重上有1~4kg的差距(图1、图2)3
1
。四川盆地这种特
殊的地形导致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安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缚,,,但是在他们的思想里很少有“胸怀天下,统一华夏”的观念,所以尽管蜀汉的刘备、诸葛亮和姜维等政治家都竭尽全力四方征讨,试图平定四方,统一中国,但从蜀国人民和军队士兵的思想来看,仍然是保守、封闭的思想。再加上多年的征讨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消极和厌战情绪在民间和军队蔓延,削弱军民的斗志和士气。
3 地理环境导致四川居民身材相对矮小,在冷兵器时代的对战中处于
图2 四川省、全国成年人体重均值比较图
Fig12 Averageadultweightcomparebetween
Sichuanprovinceandthenation
劣势
人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产物,各地人种的自然形态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如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居民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特别是北方各地相比身高和体重上分别有1~3cm和1~5kg的劣势,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虽然在人类文明史上算是距今比较久远的时期,但是在地球环境的演变史上只是很短的一个时间段,地理环境的微妙变化
3
张艺宏(执笔)12005年四川省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摘编)1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http://www1web1901com/tzjctzjc/main/
home/ns_detail1php?id=14749&nowmenuid=14727&cpath=&catid=0)
24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表2 三国部分名将名士的籍贯考证
第21卷
可以认为是零,即现在四川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居民人体特征的影响与三国时期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效果,而在当时的冷兵器战争中,蜀汉军队在身高和体重上的这种劣势不能说是绝对的限制条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Tab12 Nativitydistributionofsomefamous
knightinthreekingdomsperiod
姓名
曹操、夏侯惇、夏侯渊
荀或、荀攸贾诩钟瑶郭嘉张辽张颌徐晃文聘许褚典韦庞德古代名沛国谯人颍川人武威人颍川长社人颍川阳翟人雁门马邑人河间人河东杨人南阳宛人谯国谯人陈留己吾人琅邪阳都人河东解人涿郡人扶风茂陵人常山真定人南阳人襄阳人扶风郿人义阳人天水冀人吴郡富春东莱黄人彭城人庐江舒人临淮东城人汝南富陂人右北平零陵泉陵人九江寿春人九江下蔡人巴郡临江人吴郡吴人五原郡九原人常山真定人不详
现今地名安徽省河南确山武威人河南长葛县河南禹县山西省朔县河北省任丘县山西省洪洞县河南省南阳市安徽省毫县河南省开封市甘肃省陇西县河北省枣阳县河南温县河北省涿县山东省沂县山西省临猗县西河北省涿县陕西省兴平河北省正定县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襄樊市陕西省兴平河南省桐柏县甘肃省甘谷县浙江省富阳县山东省黄县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庐江县江苏省泗洪县安徽省阜阳县河北省丰润县湖北省安徽省定远县安徽省凤台县重庆市忠县江苏省苏州市内蒙古五原县河北省正定县
河北
4 文化地理传统居民习武传统少,没有尚武精神(武状元分布)
表1 清代武状元籍贯地分布
Tab11 NativitydistributionofnumberoneknightinQingDynasty
省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宁夏陕西甘肃北方小计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四川其他南方小计全国合计
武状元
/人[**************]
分布比重/%武状元
[***********][***********]1211111
[***********][1**********]216
文状元
314511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庞统法正魏延姜维孙坚、孙策、孙权
太史慈
张昭周瑜鲁肃吕蒙程普黄盖蒋钦周泰甘宁陆逊吕布颜良文丑
2393
241710010
881010010
出现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在人种和性格上,北方人高大、豪爽,习近武;(2)北方边关多,多战争,历史上形成从军习俗;(3)北方武术基础深厚,冀鲁豫农村有习武
传统
[6]
。
上述分析一方面只是从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进行粗略分析;另一方面也没对三国时期武将和军事人才的分布进行分析,这样的论证不足以证明三国时期蜀国军事人才的缺乏,以下通过三国时期军事人才籍贯的分析来进一步证明蜀汉灭亡的另一个因素。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军事人才较多的是河南9人,河北、安徽各8人,而山西、江苏、甘肃、浙江各3人,山东、湖北、陕西各2人,内蒙古、重庆各1人。三国时期蜀汉地区仅出了一个
第21卷鲁小波等: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25
有名的军事将领甘宁,不过最后却效力于东吴政权。而刘备麾下的蜀汉将领都是在三国鼎足之势形成之前,刘备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招募的,如关羽山西省临猗县西人,张飞河北省涿县人,马超陕西省兴平人,赵云河北省正定县人,黄忠河南省南阳市人,他们都不是蜀汉本地土生土长的人才。而在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人才跨“国界”流动已经不太现实,各地培养出的军事人才只能为当地政权服务,所以蜀汉必然出现军事将领缺乏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用一句谚语来总结三国时期蜀汉武将人才缺乏的现象:“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即便是勉强做先锋的廖化也不是土生土长的蜀国人,由此可以说明蜀国武将人才的匮乏。
远贤臣,以及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失误等原因之外,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考虑,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影响蜀汉政权灭亡的因素:
(1)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蜀汉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也形成了安于现状,厌烦战争的思想,这也是后来蜀汉灭亡的心理祸根。
(2)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蜀汉地区居民普遍比其他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在身高和体重上存在一定劣势,这一点在冷兵器时代的三国时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蜀汉军队的战斗力。
(3)封闭的地形、特殊的传统思想和习俗使蜀汉人民很少有习武的习惯,中国历史普遍重文轻武的传统在四川尤为盛行,致使蜀汉地区土生土长军事人才缺乏,,“天府之国,,蜀汉政权所处地区的因此蜀汉政权的灭亡是必然之事。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1]柏杨1([M].修订版1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629-6351[2]赵济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3):8-101[3]任美锷1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3版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5-2271
[4]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1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1):145-1471[5]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1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1版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69-1721[6]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1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2版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8-2201
STUDYOFDEMISEOFSHUHANKINGDOMOFTHETHREEKINGDOMS
PERIODFROMTHEGEOGRAPHICALPOINTOFVIEW
LUXiao2bo,CHENXiao2ying
1
2
(11TourismCollegeof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13,Liaoning,China;
21ProfessionalDiplomaInstituteof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00,Liaoning,China)
Abstract:In263A1D1,ShuHanKingdomextinctinthehandsofthesecondemperorLIUChan43yearsafterit
hadbeenestablished,historiansdiscussandanalysisagreatdealofthereasonforit1GeneralviewisthatfatuousandincompetentofLiuChanandhisgettingclosetopeoplewholikeflatteringandestrangingVirtuousandcapablesubordinates,aswellassignificanterrorsofmilitarystrategyledtothedemiseofShuhan1Inthisview,aaccidentalfactorledtothedemiseofShuhanregime1ButfromadifferentangleonthegeographicalenvironmentofShuhanre2gimeanalysis,itcouldbefondthatthedemiseoftheregimeShuhanistheinevitabletrendofhistory1Fromtheper2spectiveofgeographicalenvironment,
theauthorofthispaperhasdonesomeresearchinthethinking,physical
conditionandtraditionalskillsofShuHanresidents1andthendraw3reasonswhicharecausesofShuHanextinc2tion1Theconclusionisthataccordingtotheroleofgeographicalfactors,thedemiseofShuhanisinevitable1
Keywords:ShuHan;geographicalenvironment;factor
第21卷第3期2009年6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Vol121,No13
Jun1,
2009
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
鲁小波,陈晓颖
1
2
(11渤海大学旅游学院,辽宁锦州121013;21渤海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公元263年,建立43年的蜀汉帝国在其第二任皇帝刘禅手中灭亡,历史学家对它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分析,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刘禅昏庸无能和亲小人,远贤臣,。这种观点将一个历史政权的灭亡归结为一个领导人的领导失误,似乎蜀汉灭亡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对蜀汉政权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身:必然因素。
关键词:蜀汉;地理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K901 : :-7852(2009)03-0022-04
公元263年率军直逼成都,在绵竹击溃拒不投降的诸葛瞻后,蜀汉皇帝———后主刘禅率太子刘璿及所有亲王、文武官员,共60余人,双手捆绑背后,带棺木,前往邓艾大营投降,建立于221年的蜀汉政权就此灭亡
[1]
1 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农田肥沃,水
利设施完备,旱涝灾害少
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中国富庶的地区之一,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
。蜀汉政权灭亡于公元263年,而东吴灭亡于
公元280年。蜀汉相对东吴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诸葛亮善于治国是历史上所公认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应该在东吴之前灭亡,多年来学术界对蜀汉在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各种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和分析,已经形成统一的观点认为,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的原因: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据长江之险而居江东;刘备占人和,而建立蜀汉政权。蜀汉政权的灭亡除了刘禅失人和,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也有其必然因素。
。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优越的自然条件让三国时期的蜀国人生活得十分惬意,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蜀国在历史上成了“世外桃源”,这一点对于刘备的蜀汉政权来说,没有在民间为统一天下奠定
收稿日期:2009-04-07;修订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鲁小波(1978-),男,甘肃省景泰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旅游地理方面的研究1
第21卷鲁小波等: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23
[4]
良好心理因素,“天府之国”的富足从表面来看为蜀汉对外用兵提供了物质保证,但从深层次考虑,优越的生活条件让蜀汉人民乐天知命,厌烦军事,这为蜀汉的灭亡埋下祸根。
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2 地形闭塞,信息落后,造成居民乐
天知命的生活传统
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封闭的盆地地形,它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小区,其自然地理特征非常明显,区域界线也十分明确。四川盆地是地形上的完整盆地,四周为海拔2000~3000m的高山和高原,北面是大巴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这些山脉是本小区的天然边界
[3]
图1 四川省、全国成年人身高均值比较图
Fig11 Averageadultheightcomparebetween
SichuanProvinceandthenation
,历史上这方,。根《2005年四川省成》显示,四川省的成年人在身体形态上同全国平均值相比有一定差异,特点是偏矮、偏瘦。各个年龄段在身高上有1~3cm的差
距,在体重上有1~4kg的差距(图1、图2)3
1
。四川盆地这种特
殊的地形导致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安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缚,,,但是在他们的思想里很少有“胸怀天下,统一华夏”的观念,所以尽管蜀汉的刘备、诸葛亮和姜维等政治家都竭尽全力四方征讨,试图平定四方,统一中国,但从蜀国人民和军队士兵的思想来看,仍然是保守、封闭的思想。再加上多年的征讨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消极和厌战情绪在民间和军队蔓延,削弱军民的斗志和士气。
3 地理环境导致四川居民身材相对矮小,在冷兵器时代的对战中处于
图2 四川省、全国成年人体重均值比较图
Fig12 Averageadultweightcomparebetween
Sichuanprovinceandthenation
劣势
人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产物,各地人种的自然形态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如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居民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特别是北方各地相比身高和体重上分别有1~3cm和1~5kg的劣势,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虽然在人类文明史上算是距今比较久远的时期,但是在地球环境的演变史上只是很短的一个时间段,地理环境的微妙变化
3
张艺宏(执笔)12005年四川省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摘编)1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http://www1web1901com/tzjctzjc/main/
home/ns_detail1php?id=14749&nowmenuid=14727&cpath=&catid=0)
24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表2 三国部分名将名士的籍贯考证
第21卷
可以认为是零,即现在四川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居民人体特征的影响与三国时期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效果,而在当时的冷兵器战争中,蜀汉军队在身高和体重上的这种劣势不能说是绝对的限制条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Tab12 Nativitydistributionofsomefamous
knightinthreekingdomsperiod
姓名
曹操、夏侯惇、夏侯渊
荀或、荀攸贾诩钟瑶郭嘉张辽张颌徐晃文聘许褚典韦庞德古代名沛国谯人颍川人武威人颍川长社人颍川阳翟人雁门马邑人河间人河东杨人南阳宛人谯国谯人陈留己吾人琅邪阳都人河东解人涿郡人扶风茂陵人常山真定人南阳人襄阳人扶风郿人义阳人天水冀人吴郡富春东莱黄人彭城人庐江舒人临淮东城人汝南富陂人右北平零陵泉陵人九江寿春人九江下蔡人巴郡临江人吴郡吴人五原郡九原人常山真定人不详
现今地名安徽省河南确山武威人河南长葛县河南禹县山西省朔县河北省任丘县山西省洪洞县河南省南阳市安徽省毫县河南省开封市甘肃省陇西县河北省枣阳县河南温县河北省涿县山东省沂县山西省临猗县西河北省涿县陕西省兴平河北省正定县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襄樊市陕西省兴平河南省桐柏县甘肃省甘谷县浙江省富阳县山东省黄县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庐江县江苏省泗洪县安徽省阜阳县河北省丰润县湖北省安徽省定远县安徽省凤台县重庆市忠县江苏省苏州市内蒙古五原县河北省正定县
河北
4 文化地理传统居民习武传统少,没有尚武精神(武状元分布)
表1 清代武状元籍贯地分布
Tab11 NativitydistributionofnumberoneknightinQingDynasty
省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宁夏陕西甘肃北方小计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四川其他南方小计全国合计
武状元
/人[**************]
分布比重/%武状元
[***********][***********]1211111
[***********][1**********]216
文状元
314511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庞统法正魏延姜维孙坚、孙策、孙权
太史慈
张昭周瑜鲁肃吕蒙程普黄盖蒋钦周泰甘宁陆逊吕布颜良文丑
2393
241710010
881010010
出现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在人种和性格上,北方人高大、豪爽,习近武;(2)北方边关多,多战争,历史上形成从军习俗;(3)北方武术基础深厚,冀鲁豫农村有习武
传统
[6]
。
上述分析一方面只是从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进行粗略分析;另一方面也没对三国时期武将和军事人才的分布进行分析,这样的论证不足以证明三国时期蜀国军事人才的缺乏,以下通过三国时期军事人才籍贯的分析来进一步证明蜀汉灭亡的另一个因素。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军事人才较多的是河南9人,河北、安徽各8人,而山西、江苏、甘肃、浙江各3人,山东、湖北、陕西各2人,内蒙古、重庆各1人。三国时期蜀汉地区仅出了一个
第21卷鲁小波等: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25
有名的军事将领甘宁,不过最后却效力于东吴政权。而刘备麾下的蜀汉将领都是在三国鼎足之势形成之前,刘备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招募的,如关羽山西省临猗县西人,张飞河北省涿县人,马超陕西省兴平人,赵云河北省正定县人,黄忠河南省南阳市人,他们都不是蜀汉本地土生土长的人才。而在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人才跨“国界”流动已经不太现实,各地培养出的军事人才只能为当地政权服务,所以蜀汉必然出现军事将领缺乏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用一句谚语来总结三国时期蜀汉武将人才缺乏的现象:“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即便是勉强做先锋的廖化也不是土生土长的蜀国人,由此可以说明蜀国武将人才的匮乏。
远贤臣,以及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失误等原因之外,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考虑,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影响蜀汉政权灭亡的因素:
(1)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蜀汉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也形成了安于现状,厌烦战争的思想,这也是后来蜀汉灭亡的心理祸根。
(2)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蜀汉地区居民普遍比其他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在身高和体重上存在一定劣势,这一点在冷兵器时代的三国时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蜀汉军队的战斗力。
(3)封闭的地形、特殊的传统思想和习俗使蜀汉人民很少有习武的习惯,中国历史普遍重文轻武的传统在四川尤为盛行,致使蜀汉地区土生土长军事人才缺乏,,“天府之国,,蜀汉政权所处地区的因此蜀汉政权的灭亡是必然之事。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1]柏杨1([M].修订版1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629-6351[2]赵济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3):8-101[3]任美锷1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3版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5-2271
[4]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1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1):145-1471[5]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1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1版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69-1721[6]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1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2版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8-2201
STUDYOFDEMISEOFSHUHANKINGDOMOFTHETHREEKINGDOMS
PERIODFROMTHEGEOGRAPHICALPOINTOFVIEW
LUXiao2bo,CHENXiao2ying
1
2
(11TourismCollegeof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13,Liaoning,China;
21ProfessionalDiplomaInstituteof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00,Liaoning,China)
Abstract:In263A1D1,ShuHanKingdomextinctinthehandsofthesecondemperorLIUChan43yearsafterit
hadbeenestablished,historiansdiscussandanalysisagreatdealofthereasonforit1GeneralviewisthatfatuousandincompetentofLiuChanandhisgettingclosetopeoplewholikeflatteringandestrangingVirtuousandcapablesubordinates,aswellassignificanterrorsofmilitarystrategyledtothedemiseofShuhan1Inthisview,aaccidentalfactorledtothedemiseofShuhanregime1ButfromadifferentangleonthegeographicalenvironmentofShuhanre2gimeanalysis,itcouldbefondthatthedemiseoftheregimeShuhanistheinevitabletrendofhistory1Fromtheper2spectiveofgeographicalenvironment,
theauthorofthispaperhasdonesomeresearchinthethinking,physical
conditionandtraditionalskillsofShuHanresidents1andthendraw3reasonswhicharecausesofShuHanextinc2tion1Theconclusionisthataccordingtotheroleofgeographicalfactors,thedemiseofShuhanisinevitable1
Keywords:ShuHan;geographicalenvironment;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