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众关注的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民意的表达,因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颇受关注。本文将对网络舆论的含义和特点的进行阐述,分析其对司法公正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论 司法公正 法律规制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在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的演讲,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33%,宽带网民规模是3.6亿,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国际出口带宽近1000G,农村网民达到1.15亿,占整体网民的27.4%,网民每周上网的时间继续增加,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19.8小时。从前仅为信息接受者的民众,现在开始充当起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以及评论员的角色。无论是还是孙志刚案,以及许霆案、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网络舆论都对刑事审判产生了空前强烈的影响。鉴于其重大的影响力,我们很有必要对解网络舆论的概念和特征先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舆论一词,根据《辞海》的注释,它是含义是“众人的议论,……现多指群众的言论”,百度百科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由此可见,舆论是多种意见的汇集,并交融形成一种合力,单个人的意见并不构成舆论,这也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总的来说,舆论至少包括以下四层意思:第一,舆论体现的是公众对事件的看法,舆论对事件的评价标准是从道义、意识和观念上来进行的。第二,舆论是大多数人意见的表达,是大多数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民意的交会融合。第三,舆论并不稳定,具有易变和多变的特性,并且可以从一个地区、国家向另一个地区、国家流动。第四,舆论能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因此与一般意义的社会舆论有所区别。由于其传播媒介具有特殊性,我们可以比照舆论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互联网上形成和传播的对公共事件具有倾向性的、持续性的且夹杂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公众意见或言论。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第一,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在一般情况下,网民在网站注册用户时通常使
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众关注的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民意的表达,因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颇受关注。本文将对网络舆论的含义和特点的进行阐述,分析其对司法公正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论 司法公正 法律规制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在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的演讲,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33%,宽带网民规模是3.6亿,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国际出口带宽近1000G,农村网民达到1.15亿,占整体网民的27.4%,网民每周上网的时间继续增加,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19.8小时。从前仅为信息接受者的民众,现在开始充当起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以及评论员的角色。无论是还是孙志刚案,以及许霆案、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网络舆论都对刑事审判产生了空前强烈的影响。鉴于其重大的影响力,我们很有必要对解网络舆论的概念和特征先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舆论一词,根据《辞海》的注释,它是含义是“众人的议论,……现多指群众的言论”,百度百科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由此可见,舆论是多种意见的汇集,并交融形成一种合力,单个人的意见并不构成舆论,这也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总的来说,舆论至少包括以下四层意思:第一,舆论体现的是公众对事件的看法,舆论对事件的评价标准是从道义、意识和观念上来进行的。第二,舆论是大多数人意见的表达,是大多数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民意的交会融合。第三,舆论并不稳定,具有易变和多变的特性,并且可以从一个地区、国家向另一个地区、国家流动。第四,舆论能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因此与一般意义的社会舆论有所区别。由于其传播媒介具有特殊性,我们可以比照舆论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互联网上形成和传播的对公共事件具有倾向性的、持续性的且夹杂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公众意见或言论。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第一,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在一般情况下,网民在网站注册用户时通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