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673

【方法测定】

[文章编号]1004—8685(2000)06—0673—01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李永利张焱

(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

[中图分类号30657.32(文献标识码3B

SOD活性是SOD型食品、化妆品效能的前提,SOD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用本方法测定SOD活性具有灵敏、准确、简单、快速等优点。

一次光密度值共测4min,求出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OD“/min。同时用10mmol/L的盐酸做空白试验a

(2)SOD活性测定:取pH8.2的Tris—HCl一EDTA缓冲液4.5m!于lOml比色管中,25。C恒温10min,加入已恒温至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和仪器

(1)邻苯三酚溶液:用10mmol/L的盐酸溶液配制成45mmol/L的溶液,此溶液须临用现配。

(2)Tris—HCl—EDTA缓冲液:配制50mmol/L的Tris—HCI缓冲液,内含lmmol/L的EDTA溶液,调pH为8.2

(3)WFZ800--D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二分)。1.2样品

取样品109(精确至0.001)。用水浸泡或溶解定容至100ml过滤,取滤液备用。

1.31.3.1

25℃的样品溶液10ml,迅速混匀,于325nm波长测定密度值,30s测一次,测4min,求出光密度值变化速率ODn/min。

(3)计算:

]ODA-掣ODB

2结果与讨论

2.2

酶活力(U/m1)

飙×瓦n

v1一反应液总体积,mlv:一测定样品体积,mln一样品稀释液倍数

0DA一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ODn一样品光密度值变化速率。

方法

方法原理:邻苯三酚在酸性环境中稳定。但在弱碱性环

境中会发生自氧化反应,邻苯三酚在自氧化时只接受一个电子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0。一),并在其自氧化过程中以一定速率产生有色中间产物,SOD可以将O:一歧化分解成HzOz和0:,从而抑制了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

2.1样品溶液有少许颜色对本试验没有干扰。

用本方法连续测定同一SOD型口服液共计6次,测定结

20z-+2H+磐H202+o。

由此可以依据SOD分解Oz一的能力而间接推算SOD的活性(每分钟反应液中SOD抑制50%反应速率时即为SOD活力单位)。

1.3.2试验方法:

(1)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测定,取pH8.2的Tris—HCl一EDTA缓冲液4.5ml于10ml比色管中,于25℃恒温10min,再加入25℃恒温的45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lO,ul,混匀后迅速于lcm石英比色杯325nm波长测光密度值,每隔30s测

果为(U/m1):850土10.59,尺SD=1.25。用同样方法测定了SOD酶稀释液酶活力单位相当于1000U/ml,回收率为

98.1%。

2.3使用本方法分析速度快,干扰少,特异性强,SOD最低检

测浓度可达lO-10~10r11mol/L。

参考文献

l戴有盛,等.食品的生化与营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122胡学智,张惠荪,等译.酶法食品分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0:81

(2000…05一】5收稿)

万方数据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永利, 张焱

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2000,10(6)36次

参考文献(2条)

1.戴有盛 食品的生化与营养 19942.胡学智;张惠荪 酶法食品分析 1980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许雅娟.赵艳景.胡虹.XU Ya-juan.ZHAO Yan-jing.HU Hong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

2. 万军.黄国钧.周霞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中检测波长的优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3. 张中林.陈立欣 用邻苯法三酚测定大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

4. 廖展如.陈文学.艾常春.万平.刘合力.汪明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1)

5. 孙雪奇.陈齐英.别小琳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中测定波长的选择[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2004,19(5)

引证文献(38条)

1.武夷岩茶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期刊论文]-武夷学院学报 2009(2)2.大蒜中SOD的提取研究[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10)

3.万军.黄国钧.周霞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中检测波长的优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4)4.孙希云.刘宁.陈波.孟宪军 马齿苋总黄酮抗氧化性质的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1)5.孙桂玲.孟磊.何华红.张相年.赵树进 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6(12)6.阿祥仁.张鑫生 利舒康胶囊对高原地区中老年人氧自由基代谢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10)7.张贵生 镧对鲤鱼五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及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四川动物 2008(4)8.张贵生 稀土元素对鲤鱼肝胰脏多种酶及MDA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2008(2)9.卜春文 鹅血中SOD、IgG的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4(5)

10.李学俊.舒志明.李仕生.李虎威.秦宝福 淋浆水中SOD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36)11.张贵生 镧暴露对鲤鱼脑和肌肉中酶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水生生物学报 2008(4)12.李书倩.辛广.戴亚东.刘长江 白灵菇多糖抗氧化性质的研究[期刊论文]-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2)13.侯振建.王帅领.余军锁 活性花粉酒的研制[期刊论文]-酿酒 2004(3)

14.原龙.王新.杨平 大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9(1)15.张贵生.朱道玉 镧长期暴露对鲤鱼的毒性影响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饲料 2008(10)

16.苏传福.罗莉.李芹.文华.汪福保 硒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

17.耿晓修.丁诗华.孙翰昌.廖品福.张涛 六价铬对草鱼肝脏SOD和GSH-Px活力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18.杨华.周小苗.方亚东.郭纯.龚银.曹杏芝 大蒜SOD酶的分离纯化和肝素修饰[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 2011(13)19.陈世彪.李莉.李海涛 柑橘黄酮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9)

20.徐玲玲.张均平.邵邻相.张耀斌.毕洁琼.巩菊芳 大豆磷脂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

21.印君.尹宗宁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固定及其活性检测[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7)22.张贵生 镧对鲤鱼肾和鳃抗氧化性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8(8)

23.赵文宝.张珍.郭建华.金晶 牦牛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1)24.刘晓红.李向东.刘婷.周帼萍 热变性法提纯猪血SOD的工艺优化[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8(1)25.陈田飞.吴大洋.李春峰 家蚕冷冻精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期刊论文]-蚕学通讯 2004(4)26.吴红松 三聚氰胺对鲤鱼组织SOD、POD和MDA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 2012(5)

27.李鸿梅.郭平.倪鹏.冯永巍.徐力.张学忠 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肽脱脂及水解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3)

28.张瑞东.迟玉杰.陈晨.阮长青 蛋清蛋白酶解物抗氧化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营养学报 2010(4)

29.汪福保.罗莉.张桂众.颜忠.刘本祥 Fe、Zn、Cu不同组合对岩原鲤生长、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淡水渔业 2009(4)

30.陈晨.迟玉杰.刘丽 蛋清的蛋白酶解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期刊论文]-营养学报 2009(5)

31.王文博.孙建光.徐晶 螺旋藻产品活性物质检测与免疫功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1)32.李志明.陈青.金启安.唐超.温海波.彭正强 高温对椰心叶甲啮小蜂保护酶系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10(6)

33.蔡英卿.赖钟雄.沈金山.陈义挺.李国清.林玉玲.郑文炉 余甘子各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06(4)

34.王文博.孙建光.徐晶 螺旋藻产品活性物质检测与免疫功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1)35.陈青.卢芙萍.徐雪莲.卢辉.经福林.彭正强 椰心叶甲耐热性初步研究[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12(1)36.蔡英卿.赖钟雄.徐丽珠.陈义挺.陈怀宇.庄卫东.林文忠.林玉玲 龙眼各营养器官SOD活性的测定分析[期刊论文]

-河北林果研究 2006(4)

37.侯建平 中药黄芪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益生菌促生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8.王学军 自组装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其水相识别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wsjyzz200006016.aspx

673

【方法测定】

[文章编号]1004—8685(2000)06—0673—01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李永利张焱

(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

[中图分类号30657.32(文献标识码3B

SOD活性是SOD型食品、化妆品效能的前提,SOD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用本方法测定SOD活性具有灵敏、准确、简单、快速等优点。

一次光密度值共测4min,求出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OD“/min。同时用10mmol/L的盐酸做空白试验a

(2)SOD活性测定:取pH8.2的Tris—HCl一EDTA缓冲液4.5m!于lOml比色管中,25。C恒温10min,加入已恒温至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和仪器

(1)邻苯三酚溶液:用10mmol/L的盐酸溶液配制成45mmol/L的溶液,此溶液须临用现配。

(2)Tris—HCl—EDTA缓冲液:配制50mmol/L的Tris—HCI缓冲液,内含lmmol/L的EDTA溶液,调pH为8.2

(3)WFZ800--D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二分)。1.2样品

取样品109(精确至0.001)。用水浸泡或溶解定容至100ml过滤,取滤液备用。

1.31.3.1

25℃的样品溶液10ml,迅速混匀,于325nm波长测定密度值,30s测一次,测4min,求出光密度值变化速率ODn/min。

(3)计算:

]ODA-掣ODB

2结果与讨论

2.2

酶活力(U/m1)

飙×瓦n

v1一反应液总体积,mlv:一测定样品体积,mln一样品稀释液倍数

0DA一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ODn一样品光密度值变化速率。

方法

方法原理:邻苯三酚在酸性环境中稳定。但在弱碱性环

境中会发生自氧化反应,邻苯三酚在自氧化时只接受一个电子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0。一),并在其自氧化过程中以一定速率产生有色中间产物,SOD可以将O:一歧化分解成HzOz和0:,从而抑制了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

2.1样品溶液有少许颜色对本试验没有干扰。

用本方法连续测定同一SOD型口服液共计6次,测定结

20z-+2H+磐H202+o。

由此可以依据SOD分解Oz一的能力而间接推算SOD的活性(每分钟反应液中SOD抑制50%反应速率时即为SOD活力单位)。

1.3.2试验方法:

(1)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测定,取pH8.2的Tris—HCl一EDTA缓冲液4.5ml于10ml比色管中,于25℃恒温10min,再加入25℃恒温的45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lO,ul,混匀后迅速于lcm石英比色杯325nm波长测光密度值,每隔30s测

果为(U/m1):850土10.59,尺SD=1.25。用同样方法测定了SOD酶稀释液酶活力单位相当于1000U/ml,回收率为

98.1%。

2.3使用本方法分析速度快,干扰少,特异性强,SOD最低检

测浓度可达lO-10~10r11mol/L。

参考文献

l戴有盛,等.食品的生化与营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122胡学智,张惠荪,等译.酶法食品分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0:81

(2000…05一】5收稿)

万方数据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永利, 张焱

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2000,10(6)36次

参考文献(2条)

1.戴有盛 食品的生化与营养 19942.胡学智;张惠荪 酶法食品分析 1980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许雅娟.赵艳景.胡虹.XU Ya-juan.ZHAO Yan-jing.HU Hong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

2. 万军.黄国钧.周霞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中检测波长的优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3. 张中林.陈立欣 用邻苯法三酚测定大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

4. 廖展如.陈文学.艾常春.万平.刘合力.汪明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1)

5. 孙雪奇.陈齐英.别小琳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中测定波长的选择[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2004,19(5)

引证文献(38条)

1.武夷岩茶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期刊论文]-武夷学院学报 2009(2)2.大蒜中SOD的提取研究[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10)

3.万军.黄国钧.周霞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中检测波长的优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4)4.孙希云.刘宁.陈波.孟宪军 马齿苋总黄酮抗氧化性质的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1)5.孙桂玲.孟磊.何华红.张相年.赵树进 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6(12)6.阿祥仁.张鑫生 利舒康胶囊对高原地区中老年人氧自由基代谢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10)7.张贵生 镧对鲤鱼五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及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四川动物 2008(4)8.张贵生 稀土元素对鲤鱼肝胰脏多种酶及MDA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2008(2)9.卜春文 鹅血中SOD、IgG的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4(5)

10.李学俊.舒志明.李仕生.李虎威.秦宝福 淋浆水中SOD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36)11.张贵生 镧暴露对鲤鱼脑和肌肉中酶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水生生物学报 2008(4)12.李书倩.辛广.戴亚东.刘长江 白灵菇多糖抗氧化性质的研究[期刊论文]-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2)13.侯振建.王帅领.余军锁 活性花粉酒的研制[期刊论文]-酿酒 2004(3)

14.原龙.王新.杨平 大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9(1)15.张贵生.朱道玉 镧长期暴露对鲤鱼的毒性影响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饲料 2008(10)

16.苏传福.罗莉.李芹.文华.汪福保 硒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

17.耿晓修.丁诗华.孙翰昌.廖品福.张涛 六价铬对草鱼肝脏SOD和GSH-Px活力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18.杨华.周小苗.方亚东.郭纯.龚银.曹杏芝 大蒜SOD酶的分离纯化和肝素修饰[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 2011(13)19.陈世彪.李莉.李海涛 柑橘黄酮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9)

20.徐玲玲.张均平.邵邻相.张耀斌.毕洁琼.巩菊芳 大豆磷脂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

21.印君.尹宗宁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固定及其活性检测[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7)22.张贵生 镧对鲤鱼肾和鳃抗氧化性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8(8)

23.赵文宝.张珍.郭建华.金晶 牦牛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1)24.刘晓红.李向东.刘婷.周帼萍 热变性法提纯猪血SOD的工艺优化[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8(1)25.陈田飞.吴大洋.李春峰 家蚕冷冻精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期刊论文]-蚕学通讯 2004(4)26.吴红松 三聚氰胺对鲤鱼组织SOD、POD和MDA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 2012(5)

27.李鸿梅.郭平.倪鹏.冯永巍.徐力.张学忠 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肽脱脂及水解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3)

28.张瑞东.迟玉杰.陈晨.阮长青 蛋清蛋白酶解物抗氧化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营养学报 2010(4)

29.汪福保.罗莉.张桂众.颜忠.刘本祥 Fe、Zn、Cu不同组合对岩原鲤生长、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淡水渔业 2009(4)

30.陈晨.迟玉杰.刘丽 蛋清的蛋白酶解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期刊论文]-营养学报 2009(5)

31.王文博.孙建光.徐晶 螺旋藻产品活性物质检测与免疫功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1)32.李志明.陈青.金启安.唐超.温海波.彭正强 高温对椰心叶甲啮小蜂保护酶系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10(6)

33.蔡英卿.赖钟雄.沈金山.陈义挺.李国清.林玉玲.郑文炉 余甘子各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06(4)

34.王文博.孙建光.徐晶 螺旋藻产品活性物质检测与免疫功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1)35.陈青.卢芙萍.徐雪莲.卢辉.经福林.彭正强 椰心叶甲耐热性初步研究[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 2012(1)36.蔡英卿.赖钟雄.徐丽珠.陈义挺.陈怀宇.庄卫东.林文忠.林玉玲 龙眼各营养器官SOD活性的测定分析[期刊论文]

-河北林果研究 2006(4)

37.侯建平 中药黄芪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益生菌促生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8.王学军 自组装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其水相识别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wsjyzz200006016.aspx


相关文章

  •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 第37巷第l{[ll2003年3月 J()URNALoFCEN.rRAI.CHINA 华巾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慑) NORMALuNlVERSlTY(Nat v01 Sc].) 37一No.1 Mar.2003 文章编号:1000 ll ...查看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110・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09年第13卷第7期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曹志超, 顾 翔, 苏佩清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 ...查看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口试部分 实验一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实验原理:多酚氧化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非线粒体内的末端氧化酶.他可以把酚类物质如单酚.邻苯二酚.邻苯三酚.对苯二酚等氧化为氧化为相应的醌类物质.醌类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起抑制作用或杀伤作用 ...查看


  • 矮化树种抗盐碱能力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矮化树种抗盐碱能力研究 作者:白柯君 刘忠海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矮化树种的抗盐碱能力,提高盐碱地绿化造林的成活率.[方法]通过生 ...查看


  • 骨碎补总黄酮的提取.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摘要 本论文以骨碎补为原料采用乙醇加热回流的方法制备骨碎补黄酮粗提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立骨碎补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骨碎补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 ...查看


  • 河蚬酶解液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31卷第6期 2009年12月江西农业大学学报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 iangxiensis Vol . 31, No . 6Dec . , 2009文章编号:1000-2286(2009) 0 ...查看


  • 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
  • 62 2009, Vol. 30, No. 03 食品科学※基础研究 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 抗氧化性研究 陈金娥,丰慧君,张海容* (忻州师范学院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所,山西 忻州 034000) 摘 要:目的与方法:通过醇提得到各种茶多 ...查看


  • 综合实验报告
  • 综合实验报告书 (2012~2013学年) 实 验 题 目 粒毛盘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及其脱蛋白前后抗氧化活性 学院名称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生物工程10-1班 姓 名 (学 号) 郑沛 20106274 起 讫 日 期 2 ...查看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荧光探针法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荧光探针法检测及其 应用研究 赵永强1,2,林洪1,李来好2,* ,杨贤庆2,郝淑贤2,张牧天3 (1.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 ...查看


热门内容